大可沽名學霸王——論國軍名將的排名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本文名將的入選范圍,定位在1926年-1949年之間,就是北伐到四年內戰結束這段時間國軍方面的名將。北洋軍閥那段內戰和北伐之后的戰役,已經是兩種風格不同的戰爭。而這段時間的戰績主要表現在,北伐、中原大戰、抗日、內戰四個。而抗日戰爭和其他三個又不同,抗日戰爭是民族主義的表現,具有完全正面的意義。

  本文評價名將的標準:一是戰績,實戰才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而且,戰績必須參考多方的數據,盡可能排除虛報的水分。二是其他名將的評價。根據物以類聚法則,得到其他名將認可的將領,大多也是具備名將條件的。

  那么我們現在就開始,首先,我們要搞清楚幾個概念:政略和戰略、戰術,這是三個不同的概念。(注意:在政治思想上,本文不打算作出多余的涉及,只論軍事上的東西)

  政略:是傾向于以政治為主的策略。
  例如,希特勒、蔣介石都有政略的才能,但不適合自己統率大軍。他們親自指揮的決定性戰役,大都慘遭失敗。

  戰略、戰術:是側重軍事的。

  戰略是整個戰役的全面大規劃。
  例如在抗日戰爭里面,毛澤東提出持久戰,就是一種戰略的大方針。

  戰術是小規模戰斗的優化技術。
  例如二戰里面,納粹德國曾經占盡上風,他們是善于戰術的,但缺乏戰略,所以最終失敗了。

  無可否認,名將也有戰略、戰術的區分,有些是擅長獨觀大略的,有些是務于精熟的。但只要在這兩個方面任意一個做得出色的,都可以稱為名將了。

  在國軍方面,誰是名將一直爭議很大。我們先找一個參考對象,在紅軍方面林彪是一支標桿,紅軍決勝的三大戰役,遼沈、平津都是林彪打的。所以林彪就等于漢朝的韓信,他的軍事能力是數一數二的。所以,和林彪交手而互有勝負的孫立人、白崇禧,自然也是時之良將。他們兩個能名列國軍的前五位。

  下面,為大家逐一分析國軍的將領,除了孫立人、白崇禧,還包括薛岳、杜聿明、衛立煌、傅作義、張靈甫、張自忠、衛立煌、戴安瀾、王耀武、廖耀湘、胡鏈、黃維、黃百韜、邱清泉等,品評完就并作一個簡單的排名。


 國軍的巔峰——第2次四平之戰

  限于河蟹的原因,大眾對國軍戰史的印象,都是國軍被胖揍,一觸即潰之類的。這里先普及一下國軍鮮為人知的一面,就拿第二次四平之戰說吧。這個戰役藍方稱之為第2次戰斗、紅方則稱為四平保衛戰,你懂的!

  事發在1946年4月-5月。國、共雙方在東北出盡精華,決一死戰。毛澤東重用林彪,打算竭盡全力,霸占全東北。

  參戰雙方的統帥陣容:

  共軍是林彪、黃克誠;

  國軍是杜聿明、白崇禧、孫立人。

  兵力對比:

  國軍——新編精銳主力第1、6,71軍、第52軍195師、第60軍182師;后期增加60軍、93軍、53軍。
  《四平戰役全程 》說國軍參戰的約25萬人,有7個軍。但當時國軍倉促調兵東北,船運不便,開始參戰的兵力大打折扣,后期才不斷增兵。

  共軍——第1、2、3、7師;共6萬余人;第3、7縱隊;3萬余人。共約10多萬兵力。
  有一些日本人担任后勤的技術人員。當時共軍的裝備并不差,收集到日軍火炮700門,坦克12輛,共約合80個各種炮兵連等(《第四野戰軍戰史》)。

  開打!杜聿明、孫立人率領精銳拿下遼寧鐵嶺,林彪硬撼。兩強相遇勇者勝,雖然戰斗激烈,但國軍略占上風,一直推到四平,這是林總第一次獨立指揮大兵團,卻打得不如意,林總意志有點消沉、想撤退,毛澤東下令死守四平。

  4月20日,小諸葛白崇禧空降。小諸葛增調60軍、93軍、53軍三個軍至東北,打算給林總致命一擊。蔣介石興奮說:“有‘小諸葛’居中調度,東北之戰完全可以畢其功于一役。”林總也集結了14個師、旅共15萬人應對。

  白崇禧、杜聿明同氣連枝,集結10個師的優勢兵力,強攻重要高地塔子山,出動10余架飛機、大炮和坦克配合,林彪頂不住,被逼撤退出四平。一清點戰果,共軍傷亡約25000,國軍傷亡約8000。參考資料:軍事歷史研究部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

  之后,孫立人玩命急追,共軍主力潰敗。孫一路向北,追擊到松花江南岸。這時美國緊急調停,國軍差點千載良機!此是后話。


  大可沽名學霸王?

  2戰四平之后,白崇禧、孫立人都是主張乘勝追擊的,這就是英雄所見略同。雖然美國來調停,但接不接受還是國軍自己說了算。蔣介石和聽話的杜聿明,最后都被迫妥協了,當代張正隆的《雪白血紅》提道:“從當年的林彪到今天的老人,都說國民黨沒向江北推進是失算。否則,他們的日子將更難過。”

  停止追擊使林彪的潰敗之軍,得到了休養生息,最終完成反撲。所以國軍不是無人才,戰敗的主要原因還是歸于最高決策者。尤其是蔣介石和杜聿明,不是他們一系列的昏招,國軍這支最少四百萬的正規軍,是不會在中國大陸失敗得如此之快的。

  此處是反對沽名學霸王,蔣介石偏偏做了這個霸王,落得了項羽一樣的下場。讀者會問,為什么反對學霸王,文章題目卻取了大可沽名學霸王呢?站在國軍的立場,反對不追擊是正確的,但不追擊已經是一個歷史事實,是不難改變的了。即使此處不追擊,國軍還是有很多機會,但后來錯失機會的是蔣,蔣還犯了好幾處致命的錯誤。這是一個辯證的關系。

  以上這段把讀者繞昏了,再簡單說一下。國軍是有名將的,但蔣運用不當。國軍是有機會,但蔣的性格、決策浪費了這些機會。


 2戰四平的傷亡爭議

  以前2戰四平的資料,共軍方面只承認傷亡8000。但實際上肯定不止這個數字,具體數字一直諱莫如深,以下是共軍的總結報告,可以作為參考:

  “在四平保衛戰中,我軍傷亡總數在8000人以上,而且都是一些老骨干,等到敵人得到新的力量,集中新六軍向四平增援時,我軍不得不被迫撤退。

  在四平撤退后,敵人用機械化部隊追擊,我軍在防守中經一月余之苦戰,部隊已極度疲憊,加以撤退后之急行軍,當時我軍失去抵抗的力量。

  四平保衛戰,我軍受到相當大的元氣損失,許多主力部隊失去戰斗力,如下:

  黃克誠部三師七旅,原為井崗山之老部隊,四平撤退后只剩3000余人,失去戰斗力;
  萬毅之三師原有12000人,經四平戰斗傷亡及撤退中被追擊潰散逃亡只剩4、5000人,失去戰斗力;
  一師梁興初部剩5000人還保持有戰斗力;
  二師羅華升部還保持有戰斗力;
  鄧華部保一旅損失相當重;其次八旅、十旅、楊國夫部七師也弄得疲憊不堪和不少損失。
  部隊中發生悲觀情緒,要求到后方休養,離主力去做地方工作”

  ——摘自民主聯軍給軍委的總結報告。


孤傲戰將——孫立人


210521971.jpg


  孫立人(1900年12月8日-1990年11月19日)。孫,字撫民,號仲能,出生于安徽省廬江縣,淮系!孫從少就精力充沛,孩童時曾經因為玩蹺蹺板而受傷。他青年時文武雙全,以安徽第一名的成績考到了清華大學。孫打籃球也有一套,代表國家隊打敗了日本。

  孫的學習專業是基礎工程、土木工程。畢業之后,他不滿足于現狀,27歲去游歷西方,學習西方先進的軍事技術。孫的企圖心很強,天資也聰穎過人。回國后他加入了土豪宋子文的稅警總團,担任一名團長。這個總團是德國裝備來武裝的。

  孫打的第一仗是抗日戰爭的淞滬會戰,戰況非常激烈,使日軍傷亡慘重。雖然最終敗績,但也表現出了民族的抗爭氣息。孫在此戰受重傷,差點掛掉。

  經過兩年恢復,他出任新編第38師的師長。1942年,孫參加緬甸的曼德勒會戰。孫負責求援被圍困的英軍,成功以弱小的兵力挫敗日軍,日軍受損1000余人(據南京第二歷史檔案館),國軍稱為仁安羌大捷。此戰斗后孫立人開始嶄露頭角。孫多次獻計杜聿明,杜不聽,二人開始心存芥蒂。

  10月,孫的38師歸新一軍管轄,軍長是鄭洞國。第二年,盟軍對日展開反攻,國軍歸美國人史迪威調度,孫立人在行軍中截獲可靠情報,日軍加邁城空虛,于是他帶軍繞直撲加邁,日軍倉皇退走。之后,孫又攻下南坎、臘戌。為反攻緬北作出了有力的貢獻,得到了史迪威的賞識。國內將一些神化故事放在他身上,例如說他殺了1200名日軍俘虜,后來證實是無稽之談。這個反映了孫在國人的地位在升高。

  1945年日軍投降,孫所在的新一軍被整編,成為國軍五大主力之一。

  1946年,國共內戰爆發,蔣介石讓孫指揮新一軍,接替鄭洞國。孫身先士卒,新一軍士氣大振,隨后攻克四平,國軍內部認為他能力高于鄭洞國。這就是前面說的第2次四平之戰。

  故事還沒結束,1947年林彪反攻,孫開始受挫,但主力沒有動搖,受到了蔣介石嘉獎。杜聿明打孫立人的報告,說他不聽話,蔣唯有調離孫立人。良將不用,毛澤東認為蔣在東北必定失敗了。庸將陳誠接替孫立人,陳誠用盡全力,用一系列新措施加快國軍的敗亡。新一軍全軍覆沒。

  之后,1949年孫立人參與了金門之戰。金門之戰孫是獲勝了的,共軍傷亡約9000人。再之后?沒有之后了,之后就是政治事件。孫在臺灣被軟禁,平和地安享晚年。

  孫戎馬一生,勝多敗少,的確堪稱名將。他孤傲的性格,也使他與同僚、上師格格不入,提前退出了他的戰場。


 桂系智囊——白崇禧


210531973.jpg

  白崇禧(1893年3月18日-1966年12月2日),白字健生,出生于廣西桂林。他是根紅苗正的桂系。 白的母親是信回教的,這個不多討論。白父親是買糧油,在桂林做生意。

  白年紀比孫立人大七年,白和孫立人一樣,也是學霸,他以第二名成績考入廣西師范學校,隨后參加了辛亥革命。1914年,白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主修戰術、筑城、地形、兵器四大教程。

  1917年,白任桂系大佬陸榮廷的模范營少尉。他結識了黃紹竑,二人覺得跟老軍閥沒前途,于1921年去求見孫中山,從此成為國軍的一員。

  之后,白崇禧開始大展拳腳,制定了統一廣西的大計。第一步是邀請李宗仁加盟,李同意合作。李、白聯手打敗了梧州土皇帝沈鴻英,又回過頭來搞定了陸榮廷。陸、沈被逐一攻破,顯示了白崇禧的精彩謀略,白因此獲得了“小諸葛”的江湖封號。李、白、黃成為桂系三巨頭。

  1926年,北伐開始,白任參謀長。白又親帶偏師,包括第2、7軍,攻克了江西,打敗了孫傳芳。蔣介石攻徐州不利,加上被汪精衛分庭抗禮,蔣維新大失。白崇禧覺得桂系需要更大的權力,于是趁機發難,逼蔣下野。

  白拿下浙江,繼續北上。1928年北伐軍入北京。這幾年來,白一直和蔣明爭暗斗。當國軍名義上統一全國之后,矛盾更加激發,蔣和桂系爆發了多次內戰,包括中原大戰。但每次內戰,白崇禧在政略上都輸蔣一籌,處于下風。

  直到1937年抗日戰爭,桂系求和。蔣任命白崇禧管轄第五戰區,白提出了“焦土抗戰”、“發展游擊戰、配合正規戰”、“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取時間”等多項戰略、戰術,然后又和李宗仁指揮臺兒莊會戰,出色地挫敗日軍,日軍傷亡16000人,這是國軍在抗戰中首次大勝。之后,白又協同指揮了武漢會戰。雖然敗績,但撤退時沒有出現淞滬會戰時的混亂。

  1940年,白崇禧指揮桂南會戰,抵擋不住日本的瘋狂進攻,白被降階處分。隨后,白又參加了豫湘桂會戰,由于桂系缺乏重兵器,出現一瀉千里的局面。艱難地撐到了45年,日軍投降。

  1946年,白到東北督戰,在第2次四平之戰完勝。與孫立人一樣,白被調離東北、負責大別山防務。劉鄧大軍用犧牲過半的代價,但最終突出大別山。而蔣在三大戰役決戰失敗后,桂系上臺。白崇禧打算劃江而治,但白沒法穩定人心。林彪也沒給他坐穩屁股的機會,從湖北打到了湖南。白保存實力,在湖南打了個青樹坪戰役的小勝仗。共軍傷亡1000余人,但已經是林總三大戰役后少有的敗戰。

  緊接著衡寶決戰,白主力被痛擊。林總緊追不舍,白退無可退,從此退出了歷史舞臺。

  白崇禧和孫立人有些不同,白一開始是諸侯的身份,桂系保持著自己相對獨立的勢力。白政略不如蔣介石,毛澤東評價白:“缺乏遠見。”蔣介石會戰的時候,白在后面拆臺,等白自己上臺,表現得也差強人意。總體而言,白的戰術水平要優于戰略。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但在1946年初,蔣與國軍還占于上風,沒有意識到會在三年內迅速潰敗的。國運更替的確有其必然性,但蔣戰場上的謀事能力也的確有所不足,才加速了潰敗。


210579176.jpg


亂世之老男人:

  每一個人的性格形成,是與其出身,童年環境,家庭教育,少時所遭遇的人、物、事,息息相關。以上幾點都是先天條件,是無法改變得到。如認同性格造就命運,就必須要認同,你是一個怎樣的人,上天早已注定。國共相爭,是天時地利人和總結下的一個結果。一國之運,一個政權的更替,非人力可為。上天,早已注定下來。

  或許可以這樣想,正因天命不在國民黨,所以蔣在戰爭中,大至戰略部署,小至戰術局部策劃能力都和主席不能相比。

-----------------------------


用馬哲的話來說,個人有主觀能動性,可以通過后天的努力去改變命運。例如劉邦、項羽之爭,劉邦也是視為有天命的一方,但大漢朝始終有落幕的一日。說明天命、天運不是永恒的,都是可變的。


智勇兼備——胡璉


210608540.jpg


  胡璉(1907年10月1日-1977年6月22日),胡字伯玉,陜西華縣人。胡改過兩次名字,初名從祿,又名俊儒,最后定為璉。胡比孫立人少了七年。

  胡家境貧寒,父母務農。但胡勤奮好學,同學叫他胡子奇。胡中學畢業后與張靈甫一起參加黃埔軍校,屬步科,第四期畢業。據說胡喜歡嫖賭,不拘小節。

  1926年,北伐戰爭打響。胡被陳誠賞識,在陳誠的第20師做排長。陳誠是蔣的嫡系,胡自然也成為了嫡系。不久后胡由于擅長謀劃,在陳誠的第18軍升任營長。18軍是國軍五大主力之一,胡從此和18結下了不解之緣。

  1929年,國軍統一中國,隨即爆發內戰,蔣和桂系開戰。胡和白崇禧有所交手,胡作戰勇敢,如猛虎下山,輔助蔣獲得內戰的勝利,蔣介石開始器重胡。

  1931年,蔣將矛頭又指向紅軍,胡作為馬前卒,入江西圍剿。第3、4次圍剿,國軍敗績。蔣慘重損失,主力的三個師被全殲。直到第5次,國軍集結了優勢兵力50萬大軍,欲扭轉局勢。而紅軍僅有10萬,加上王明的錯誤領導,導致大敗,紅軍傷亡40000人。

  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胡作為11師的團長開赴上海。此戰非常血腥,國軍不惜主動進行肉搏戰,數次擊退日軍。隨后,胡被派往江蘇與日軍打游擊。

  胡璉獲得了獨當一面的機會。1943年的鄂西會戰,日軍進攻四川的石牌要塞,胡担任11師的師長,負責扼守石牌。胡積極地構筑起堅固的工事,然后祭拜天地,誓與要塞共存亡。這時各友軍敗績,日軍來犯,胡孤軍奮戰,絲毫沒有懼色。胡利用險峻的山地阻敵,使日軍的大炮、坦克施展不開,血戰了五日,日軍傷亡4000人而退。

  之后,胡去當陽增援友軍,和日軍又打了一個小仗。隨即參加湘西的雪峰山會戰,雪峰山會戰由74軍的王耀武主持,胡是增援的援軍。湘西正當盛夏,炎熱難當,胡根據當地晝熱夜涼的特點,下令中午休息,夜晚行軍,從而加速到達了湘西。湘西會戰成功擊退了日軍,日軍不久后投降。

  1946年,胡的18軍整編為11師。胡任師長,縱橫于山東。這次胡主要對手是華野的名將粟裕。華野在山東攻勢如潮,胡則充當救火隊,國軍哪處被打,胡就增援去哪處。毛澤東下達了華野要進擊中原的命令,于是粟裕和陳毅決定主動打殲滅戰,國軍這邊也打算來一場會戰,以報孟良崮戰役的恥辱,雙方都磨拳搽掌。

  6月,國軍收復南麻,胡璉判斷粟裕的主力必定會來攻自己,于是在南麻小山頭構筑了“子母堡”,即由三個以上碉堡組成一個碉堡系統,互相協同防御。結果和他判斷的一致。7月粟裕反攻南麻,打算像孟良崮戰役一樣殲滅胡璉的11師。

  兩強相遇勇者勝,雙方都使出了看家本領。但胡璉與張靈甫不同,胡做好了充分的防御準備,華野猛攻不下,又恰逢天降大雨,讓華野的攻勢遲滯,士氣轉衰。這次國軍來支援的友軍給力了一次,黃百韜的25師擊敗共軍的阻擊。共軍傷亡4000多人,全線潰退。

  此戰之后,共軍不再與胡璉正面交手,直到淮海戰役。淮海之戰爆發,18軍編入第十二兵團,由黃維為司令,胡為副手。胡認為黃維不行,又對局勢已經極其悲觀,以父喪去職。不久,第十二兵團被包圍,蔣要求胡璉空降,去創造奇跡,胡臨危受命但無力回天。淮海的結果眾多周知,第十二兵團被全殲,胡僅以身免。

  1949年10月,金門戰役。胡扳回一城,扼制了共軍的渡海,造成共軍決定性的失利,從此沒有大規模的渡海進攻。這是胡的最后一戰,從此之后他埋頭寫作,著述了一些回憶錄。

  縱觀胡的戰斗風格,是很符合“狡如狐,勇如虎”的評價。胡曾經大敗共的名將粟裕,正如同孫立人、白崇禧大敗過林彪一樣顯赫。相對于孫立人的凌厲進攻,胡璉更善于穩固防守。


  整個南麻、臨朐戰斗的傷亡數字


  以前研究南麻之戰是犯忌諱的,現在越來越自信了,很多資料也開始真實地公布了。南麻、臨朐戰斗都是由粟裕指揮的,是他的一段不光彩的戰史,而胡璉那邊則相反,是他的一個閃光點。南麻之戰,共軍肯定不止傷亡4000人這么少,4000人只是一個縱隊的傷亡。


  先看總兵力,在南麻之戰開始時,共軍集結了第2、6、7、9四個縱隊,每個縱隊等于一個軍,每軍約2-3萬人。而國軍方則被分散了,僅第9、11、25、64師能相互接應,兵力對比顯示,共軍占優勢。


  國軍方面,國軍的王牌整編11師傷亡4000多,這個爭議不大,爭議大的是共軍方面。國軍除了整11師的傷亡,其他部隊傷亡約3000-4000人,共約9000人(采其上限)。臨朐戰斗,國軍整8師損失約4000余人,兩次戰斗一共傷亡在14000人。


  共軍的王牌是第6縱隊,6縱是后來淮海的主力。那么,6縱的實際傷亡是多少呢?劉統《華東解放戰爭記實》的數字是4000余,僅一個6縱就傷亡4000人,可見當時戰報的水分之大。《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第8卷說共軍的總傷亡約21000人。、《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簡史》也是說自身傷亡2.1萬余人,說明共軍傷亡21000人是靠譜的。


  總結:


  國軍傷亡14000人,

  共軍傷亡21000人。


  共軍的目標是攻克南麻、臨朐,但都失敗了。此戰役為國軍勝利。


大蒸鍋

  又說這個問題了,打過江去,總有人覺得打過江去,國軍就能把林彪消滅,就能把北滿共軍主力消滅,但是事實上,這個可能嗎?如果打過江去,那么等待國軍的將是一個又一個的噩夢,白崇禧不是不知道,只是已經停下來了,這么講,惡心一下蔣,沒什么不好的,事實上,他自己也明白不現實打過去的。兩個主要原因。

  第一個原因,蘇聯的態度不明朗,江北還有一小部分蘇軍并未完全撤走,蔣介石要國軍不過江,也是用的這個理由,意......

  -----------------------------

  你倒是“大可沽名學霸王”的支持者,這個問題得參考多方資料。


  根據白先勇寫的《養虎遺患——父親的憾恨》,林彪已經準備撤退到蘇聯境內打游擊了。白先勇說:后來蔣介石在《蘇俄在中國》的這個書里面自己也后悔,就是他一生,對共軍的戰爭中這次是最錯誤的一次決定。


  張宇明(四平戰役紀念館副研究員)說:這個時候國民黨如果就是再前進一步跨過松花江那么民主聯軍這個時候按照中央的指示呢已經準備要放棄哈爾濱。


  既然共軍有放棄哈爾濱的準備,說明就算國軍打過江去追擊有風險,但是勝算還是有的。從后來林彪迅速的休養生息來看,不過江縱容了林彪的坐大。所以就算消滅不了林,過江去壓制他還是更好一些。


大蒸鍋
  放棄哈爾濱有什么了不起的,共軍連延安張家口都可以放棄,哈爾濱更不在話下,楊奎松教授寫的1946年國共四平之戰及其幕后一文中,也提到了這個問題,他也認為國軍雖然擊敗共軍,但是,遠沒有一戰定東北的能力,更不可能打過江去,南滿軍區,在四平之戰結束之際,即受命發動了鞍(山)海(城)戰役。國民黨軍剛一進入長 春,它就于5月24日凌晨發起了進攻,并于次日攻占了鞍山,殲守城之敵第五五一團。27日再攻海城,成功促使......
  -----------------------------
  你提到長春不穩的問題,是事實。

  孫立人、白崇禧有建言追擊也是事實。“倘能一鼓掃蕩,不難根絕” 。

  那么我們可以說,向松花江北推進是風險和機遇并存的,但偏機遇多一些。林彪部隊的士氣,已經兵敗如山倒了,——根據《雪白血紅》等。

  如果你認為《雪白血紅》只是小說,我們可以再參考黃克誠自己的說法。

  黃克誠對毛澤東發出電報:“毛主席:東北情況很混亂,很難阻止敵人占齊齊哈爾和哈爾濱,假使退出哈齊,能取得和平停戰,則堅決退出求得停戰,來整理內部,以求再起,時機緊急,請考慮。”

  黃克誠也認為共軍守不住齊齊哈爾和哈爾濱。那么,國軍只需要占領哈齊,震懾林彪,扼制他的發展,就已經足夠了。并不是說,向北推進就是要徹底消滅林彪。

  歷史的結果是,林彪站穩哈齊,背靠蘇聯,形成強大鞏固的根據地,鐵路運輸線使蘇聯重型武器運進來裝備林彪部隊,從而在短短的三年內打敗了國軍。

  根據這個結果,我們就可以反推出,追擊是明智的。孫立人、白崇禧都建言追擊,是英雄所見略同。


大蒸鍋

 談歷史,不是空談,尤其是軍事問題,一看兵力配置,國軍就這么一點米,要南,要北,只能是先南后北,否則就真的不南不北。其次看地利,共軍占了優勢,兩頭堵。北滿頂牛頭,南滿拉尾巴。國軍空有力氣無法施展。打不下南滿,有后顧之憂,如何北上?這些問題,樓主能替國軍解決再談北上,最后,南滿是個偽命題,只要有朝鮮在,南滿永遠打不下,共軍永遠消滅不了,所以事實上,接收東北就是一個失誤,國軍永遠無法接收東北成功,打一百個勝仗都不可能解決共軍,接收東北,因為雅爾塔會議已經確認了東北是蘇聯的勢力范圍,蘇聯,朝鮮加上中共,國軍注定是飲恨東北的結局,這是地緣政治決定的,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政治才能決定戰爭的結果。東北之戰,沒打,國軍已經輸了,他們只有賭蘇聯不干預,否則,國軍沒得玩,更何談什么消滅林彪,北上過江,真的北上,輸的更快。


 怎么又成了國軍爭東北必敗了?你知道共軍完全控制東北資源、人力后,后果多嚴重嗎?


  沒有任何根據的假設更加是空談了。


  只要是否追擊的問題,我們各自都已經闡明了自己的觀點和理據,任由讀者判斷好了。


  你的見識能談兵?好像你的見識在孫立人、白崇禧之上一樣,放任林彪在東北發展,國軍結果只能是一個:失敗。


  從你上面囂張而毫無根據的言論看出,你的見識大多膚淺,不值得我回復。


  四大野戰軍的排名

  四大野戰軍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很早之前,在1945年年底才略具規模。四個野具體如下:

  西北野戰軍,后來叫第一野戰軍。由彭德懷担任司令,習仲勛任政委,在陜甘寧邊區發展。

  中原野戰軍,后來叫第二野戰軍。由劉伯承和鄧小平領導,在晉冀魯豫邊區發展。

  華東野戰軍,后來叫第三野戰軍,由陳毅和粟裕領導,其實主要在山東發展。

  東北野戰軍,后來叫第四野,由林彪、羅榮桓領導,主要在東北發展。

  其實毛澤東已經為四個野排好了名次,打仗他最側重的是林彪,遼沈、平津都依靠林,所以東北野雖然叫第四野,但實際上是排第一的。

  排第二的,就是彭大將軍的西北野了,毛在選擇朝鮮戰爭的主帥時,先找了林彪,再找的彭大將軍,間接反映了毛的傾向。

  排第三的,自然是中原野了。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之后參與淮海戰役。劉伯承可以說是僅次于林彪、彭德懷的大將。

  排老四的是華東野,毛和粟裕恐怕有些芥蒂,詳見粟裕后來一直位列十大元帥之后,很多人都為粟裕鳴不平。但毛這樣做,必定是有原因的。這也反映了毛心中對四大野戰軍的排名。


有肉棍的男人

  孫立人才能是不錯的,可惜未得蔣的重用,

  有時候不禁想到,倘若國軍中有一位如韓信那樣的不世出的天才將領(非蔣嫡系),能以超凡的指揮藝術連續幾次全殲共軍重兵集團, 那么,他會得到蔣的完全信重嗎?

  就像劉邦重用韓信一樣?

  似乎蔣的度量稍有不足,他會容得下此人提兵橫掃全國聲威震天下嗎?

  -----------------------------

  蔣不是沒有氣度,而是氣度欠缺一些。完全沒有氣度,也不會爬到這么高的位置。


  蔣如果重用能人,機會還是很大的。至于出現韓信式的人才,蔣恐怕會比較猜忌。


  主張“國軍必敗論”的人,主觀性太強、邏輯自相矛盾,有些是基于貶低孫立人、褒蔣服務的。因為蔣下了不追擊這個有爭議的命令,所以他們要為蔣洗地。


 如果林彪在打完第二次四平之戰后,不幸死去,那他也是敗軍之將。共軍的好多將領當初也是敗軍之將。

  “成敗論英雄”是沒有錯,本帖在于較為中肯地回顧那段歷史,還原一下真實的面目。

  并和大家交流一下當中的成敗得失,這就是本帖的意義。


 huliuweiaaaa

  貼子質量很高。和你們比我很低級。看著心里痛快

  -----------------------------

  這話有水平,看著象諷刺,但細看又不象。哈


wj160000 

  其實從某個方面來講國民黨第一名將是共諜 郭汝瑰,國民黨軍大部分戰役的發起,謀劃均出自此人之手

  

難得紅顏笑

  @漢之戰虎
  @大蒸鍋 
  又說這個問題了,打過江去,總有人覺得打過江去,國軍就能把林彪消滅,就能把北滿共軍主力消滅,但是事實上,這個可能嗎?如果打過江去,那么等待國軍的將是一個又一個的噩夢,白崇禧不是不知道,只是已經停下來了,這么講,惡心一下蔣,沒什么不好的,事實上,他自己也明白不現實打過去的。兩個主要原因。 
  第一個原因,蘇聯的態度不明朗,江北還有一小部分蘇軍并
  —————————————————
  國軍兵力太少了~如果東北軍,
  h還有完整的建制,此時北上,或者讓傅,閻盡出關外~穩固遼東~則可關外決戰~
  

  看看,中~共在東北經略的軍政經人員配置~可以算是最豪華的陣容了~戰略重視高度不同~國軍缺乏人員政治軍事都懂,又派系淋漓比中共厲害多,蘇聯問題其實不是問題~國與國之間從來都是利益交換……蔣缺少籌碼交換的魄力~不自覺把自己和中共當成美蘇的代理人!~
  

特別郁悶

說到任人唯親,這其實更是主義的力量。老蔣最大的問題或者說敗因就是沒有主義。沒有理論說服別人,只好靠師生、同鄉這樣的小恩惠。共黨的共產主義、讓窮人翻身得解放聽著挺虛,但卻是最大的力量。主席一直強調黨指揮槍,就是堅持主義。這是大道!


桂系帥才——李宗仁

211023746.jpg

 上圖為李宗仁(中),白崇禧(右),黃旭初(左)合影

  李宗仁(1891年8月13日-1969年1月30日),李字德鄰,廣西桂林人,和白崇禧是老鄉。后來注重地域的李、白,一直緊密地團結在一起。

  李當過紡織學徒,在陸軍小學堂上過學,之后,去到南寧的將校講習所做教官。李被滇系物色,但重視鄉土情結的他,選擇加入桂系陸榮廷陣營。注:桂系有新舊之分,陸榮廷是老桂系的首腦。

  1916年,李担任陸榮廷的排長,屬第六軍林虎管轄。他跟隨林參加了護國、護法戰爭。李打仗勇于進攻,富有冒險精神,很快被升為統領,約等于團長一職。

  1921年,陸榮廷認為廣西貧瘠,很難發展,于是覬覦尊奉孫中山的廣東,粵桂之戰開打。在廣東掌握軍權的是粵系陳炯明,陳炯明實力還是不弱的,他打敗了陸榮廷,導致陸的舊桂系集團面臨瓦解。李宗仁認為,陸榮廷打的是不義之戰,是必敗的,李萌生了脫離陸榮廷的想法。

  1923年,李決定投效孫中山,李加入了國民黨。李和黃紹竑、白崇禧結成了三巨頭體系,整合出6000子弟兵,三巨頭首先擊敗了陸榮廷的殘部,然后又打敗了另一老桂系頭目沈鴻英,統一了廣西。

  這時孫中山病逝,滇系頭目唐繼堯想趁廣西、廣東群龍無首,乘機入主廣東。唐繼堯賄賂李宗仁,想收買李,被李拒絕了。唐繼堯覺得李不給面子,與李開戰,被李的20000精兵挫敗,名將蔡鍔訓練的滇軍從此衰落。

  1926年,李參加北伐,統率第七軍20000多人,這是李起家的廣西精兵,也被稱為新桂系的嫡系部隊。北伐途中,第七軍屢次重創直系吳佩孚、孫傳芳的主力,獲得“鋼軍”稱號。

  國民政府分裂為兩個朝廷,汪精衛在武漢另立小朝廷和蔣介石分庭抗禮,李支持蔣介石一方,蔣開始清黨,清理了一些左傾的軍隊、人士。這時,李又逼蔣下野,完成了國民政府的統一。

  北伐軍繼續追擊孫傳芳,全殲孫傳芳的13個師, 李宗仁的第七軍功勞很大。之后,北伐軍之一的湘系唐生智叛變,來攻打南京,李宗仁的新桂系再次站在了擁護南京政府的一方,李擊敗了唐生智,并拿下唐生智的大本營武漢。

  新桂系的勢力進一步上升,李宗仁和廣西老鄉李濟深加盟,李濟深被任命去管轄廣東,廣東也成為桂系的地盤。粵系的張發奎對李濟深表示不服,張發奎動員北伐軍之一的第四軍攻擊廣州,新桂系和第四軍決戰,最后以新桂系勝利為結束。桂系表現的軍事實力,在湘系和粵系之上,粵系的第四軍有鐵軍之稱,。

  1928年,北伐軍完成短暫的統一,又開始了內戰。新桂系奪取湖南的控制權,被蔣介石擊敗。不久,爆發了中原大戰,反蔣的三大地方派系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聯合了起來,一起討伐蔣。這次大戰是由晉系閻錫山主導的,李宗仁也從廣西北上,響應閻錫山。

  李這次是志在必得的,李的兵鋒一度迫近武漢,蔣讓與李不和的滇軍抄李的廣西老巢,李被迫退軍。其他二路的進攻也被蔣的分化利誘所擋下,蔣成為了中原大戰的贏家。

  由于日軍全面侵華,國民黨各派系于1932年完成合流,一致抗日。李宗仁讓黃旭初担任廣西主席,接替之前作戰不力的黃紹竑。李整頓廣西,并維持廣西為相對獨立的桂系大本營。

  1936年,李宗仁任第五戰區司令,李提出了焦土抗戰的主張,號召全國軍民和日軍死戰到底。李駐扎在徐州,防御日軍。日軍隨即來犯,爆發了臺兒莊戰役。李親自督戰,觀察出日軍乃小部孤軍深入,于是李調集重兵對日痛擊,日軍傷亡12000人,李取得了國軍抗戰的首次勝利。

  隨后,李相繼指揮了多次會戰,會戰失利,但李指揮部隊有序撤退,使國軍未出現淞滬會戰撤退時的混亂。李善于治軍,要求軍隊禁煙、禁賭,而且絕不擾民。所以李管轄下的部隊,作戰力強于一般的國軍。

  1945年抗戰勝利,為了防范李的威望,蔣介石把李架空。李與國共內戰無緣,之后李參選副總統,打算從政治上反制衡蔣。李獲選副總統后,依然沒有實權。1948年,李謀求迫蔣下野,與共軍議和。此時國軍在三大戰役中大敗,軍事上已處于徹底下風,毛澤東提出苛刻的條件,李的幻想破滅。但李還打算作最后的反抗,可惜軍隊不聽調度,共軍在半年之內就席卷了全國。李唯有飛抵美國,晚年返回北京。

  總而言之,李及其第七軍是北伐的主力,從廣西打到了山海關。之后李又成功指揮臺兒莊戰役,是國軍將領中的佼佼者。雖然國共內戰中他沒機會發揮,但前面的戰績已經充分表現了他出色的軍事水平,是不可多得的帥才。但李又是擁兵自重的桂系軍閥,他的發展眼光沒有跳出地方派系的思維,這是他的局限性。


大蒸鍋

配置確實絕對豪華,有人開玩笑說,一個中央委員(林彪)出任東北局書記,管著三個政治局委員,高崗,彭沖和陳云。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stonejfstone

當年美國傻,威爾遜的毛病沒改干凈,以至蘇聯想讓周邊哪個國家變色就變色,韓戰爆發后,美國徹底認清蘇的納粹本質,海峽半步也跨不過去。現在終于反過來,美國想在哪顏色哪就顏色


俄國人兇悍,北洋想要回蒙古,就讓孫蔣在南邊搞,讓馮在北邊搞,蔣抗日成了,想要回蒙古,就讓毛搞內戰。從沙皇開始,就一直讓同是蒙古汗國的中國屈服,康熙開始就不斷退讓,失地。明朝時葡萄牙在南邊搞。文藝復興后,或者說英國大憲章后, 東方就徹底落后于西方了,根本就是政治制度太落后。后來的鴉片戰爭,八國聯軍,甲午,直到現在,仍是只能奉著俄。


清凌子曰

  一直不明白老毛為啥要守四平,這不是他的風格。。。。。。

  -----------------------------

Glelele  毛的軍事思維也是有一個成長過程的,不是一上來就英明神武偉光正。東北戰事初期共軍高層多數都過高估計自己的戰力,因為戰略區這個級別上,共軍數量比國軍多,這是極其少見的事情。然而國軍均為百戰之師,武器裝備精良,戰力遠高于共的預期。


大黃瓜大蘿卜

國軍能打仗的都在抗日的時候為國捐軀了。


大江寧靜


前面的兄臺說的對,國軍在東北是沒法贏的,南滿為何打不下?因為有朝鮮。北滿也一樣,真的打激烈了蘇聯出兵美國佬是不敢戰的,因為他們私下的協議東北是蘇聯的勢力范圍。


  老蔣錯誤地估計了自己的力量,如果不把精銳投入東北,在長城以南一線平推,也許還有希望守住長城之南,但是老蔣被抗戰勝利沖瘋了頭腦,一再去挑戰不可能任務——其實抗日本來也是贏不了的,當從中日兩國的國力上來對比的話——所以從他否決美國顧問的建議,出兵東北的一刻,敗局已定,最好的結果也就是見好就收,把東北和華北部隊撤出,守住江南。但是既然如此,又何必當初呢?所以就像一個賭徒一樣一定會繼續賭下去,直到輸光一切。


Core-Logic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國軍的機械化、半機械化部隊依賴于后勤。前線的將軍只要打打打,但后方的油料等等跟不上的話,追上去干嘛?送菜?
  在當時的國際戰略態勢下,東北除非國軍一戰定乾坤,在四平把共軍主力一舉消滅。否則無法避免長時間的拉鋸。
  常博士既沒有能力快速解決東北問題,又沒有能力快速解決關內問題……等TG在東北緩過勁來,把群眾發動起來,后方的匪患清除掉。最后以TG的動員能力,國軍就悲劇了
  。
  不過當時好像除了毛委員之外,很少有人意識到這一點。

  常博士長嘆一聲:“早知如此,開政治協商會議好了,打個毛啊??”


大江寧靜


開玩笑,不去東北的部隊放到關內,關內的共軍是守不住的,幾大戰役都是差了一口氣,就像圍棋一樣兇險惡萬分,如果國軍不起殺心,想全殲滅TG,TG是沒機會的。就像下圍棋,你不想殺人家大龍,自己就不會被反殺。

  TG本意是在東北立國。


langht1

 那時的蔣政府代表全國,不去剛剛收復的東北是不可能的。就是在抗戰時期國軍還進軍多新疆呢。


我剛成年 

深以為然,頂兄弟一貼,蘇俄在中國近代史上就沒安什么好心


亡秦必楚2012

 其實如果統計到48年上半年,
  戰場上雙方還是平分秋色,
  不分伯仲,
  也是互有勝敗。
  但是到了48年下半年實力對比已經發生根本逆轉。



  亡秦必楚2012
  其實如果統計到48年上半年,
  戰場上雙方還是平分秋色,
  不分伯仲,
  也是互有勝敗。
  但是到了48年下半年實力對比已經發生根本逆轉。
  -----------------------------

有肉棍的男人

這不就是黃俄的赤俄爹48年下半年把幾千門重炮加坦克扔進來了嘛,

  立刻攻守之勢改變


海藍k

可惜了· 現在聽那些被洗腦 腦殘 說什么得民心者得天下 就覺得這幫腦殘 連簡答的歷史 元韃子滅宋 滿清韃子滅明 都不能思考下


世英豪霸天下 

我覺得光頭可以先把南滿軍隊打退到朝鮮,私下找人炸掉朝鮮方面的軍事通道,然后找借口不拖延修復時間,同時進攻北滿,讓南滿軍無法拖后腿。


就是淘氣 

都成為笑談了,勝者為王,無論老蔣在抗日中有多大的功,但敗者為寇永遠無法改變


微雨時晴 

 可以看出 @漢之戰虎 這位朋友可能還比較年輕,軍事決策和我們日常企業或者行政運營有相同之處,當我們在討論一個重大的項目決策時,需要結合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況,設定最高和最低的項目目標,進行大量的科學地,理性地,定量地風險評估和資源調配,并確定達標點和止損點。否則架空一切實際情況的所謂自由討論,是沒有什么實際意義的,也對個人的能力與知識的提升沒有幫助。前面大蒸鍋朋友的那些問題,實際上就是引導你向這個方向去思考,我個人覺得可以虛心的學習與思考一下,這對你從一個普通軍事愛好者,提升到將來的管理者甚至領導者是很有幫助的。


  前面很多朋友談了我軍方面的優勢,既然你一直在問國軍方面的情況,我試著粗淺地分析一下,為什么過江是不可行的決策。


  國民黨軍當時可用的資源和實際戰斗力:


  新一軍3個師,新六軍3個師,嫡系部隊遠征軍系統,戰斗力最強。其中新六軍廖耀湘與杜聿明關系很好,指揮起來沒有問題。新一軍孫立人從美國回來之前沒問題,孫立人回來之后驕橫獨斷,不聽杜聿明鄭洞國指揮,是個很大的隱患。


  七十一軍3個師,五十二軍兩個師,嫡系部隊陳誠系統,原87師88師即淞滬抗戰主力部隊,王敬久孫元良所部,戰斗力較強。但88師被杜聿明撤換師長之后(韓換胡),71軍軍長陳明仁意見很大,88師本身的戰斗力也有很大的損失。


  青年軍二零七師,嫡系部隊青年軍系統,雖號稱為師,但下轄三個旅,實際戰斗力等同于軍級編制,戰斗力很強。


  六十軍兩個師,九十三軍兩個師,雜牌部隊云南系統。戰斗力較弱,且被蔣杜拆分使用,部隊內部意見很大。只能用于守城,不能用于進攻。且很有可能隨時起義。


  五十三軍兩個師,雜牌部隊老東北軍系統。戰斗力較弱,且東北軍元老與我軍關系密切,所以只能用于守土,不能用于進攻。且很有可能隨時起義。


  所以這七個軍加一個師,實際上只有四個軍一個師可用于過江掃蕩。而且五十二軍主力和新六軍一部必須用于遼中遼南一帶,以應付南滿我軍對沈陽的威脅。海城六十軍184時起義后,新一軍也要抽調回來救急。(其實海城起義就有新一軍孫立人的責任,孫立人與友軍合作有很大的問題,以后有時間再說)。所以北滿實際可用之過江兵力,只有七十一軍之殘破的兩個半師,新一軍一個師,新六軍兩個師,哪怕加上青年軍二零七師,也只有十二萬人不到,擊潰林彪主力已屬難能可貴,殲滅無異于天方夜譚。而且一旦全部主力過江,江南只有六十軍182師,一旦我軍偷襲,長春四平勢必全部丟失,國軍給養全斷,你讓新一軍新六軍機械化兵團無油料無糧食,再松北冰原上哭天天不應,哭地地不靈嗎?


  國民黨軍在東北的失敗,是政治,經濟,軍事,人心上的全方位失敗。是天時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結果。一兩次戰斗甚至戰役的勝利,其實沒有多大意義。從將領的角度來說更是如此,過于片面地拔高甚至神化個別將領如孫立人,都不是科學理性看問題的方法。


  希望與你共勉。


東坡竹林 2015-04-13 20:24:42 
  這個不能看單純的指揮能力,老蔣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勝敗的結果。 
  說到底,老蔣的戰略能力比毛差得太遠,手下的將領再厲害,也只是具體幾場戰役的勝利,對最后的結果
  -----------------------------

我說的你別信

  蔣的能力不及毛?指的是保存實力和內部清洗大練鋼鐵這些方面嗎?

 

hzwan811

都被你總結了, 還說什么呢。 還是那句話, 老蔣有雄才無大略。 其實在四平之戰剛打完, 國軍有一個過松花江的機會, 畢竟小林子當時減員太多加上連撤幾百里地, 必然導致指揮不靈 軍心渙散 一口氣拿下哈爾濱其實沒什么問題。但是 
  東北確實是個死地: 西有外蒙 北有蘇聯 東有朝鮮 ,只要給小林子時間 遲早可以卷土重來。而且 國軍分散在東北各處 也就給了共軍打運動戰的本錢。

  我認為如果老蔣能在46年中下旬將東北全軍調回關內 可以有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全力以赴清剿關內解放區。 然后在華北集結重兵集團準備大會戰。 此時若開始決戰對國軍更有利,因為當時共軍從未打過大會戰 沒有大戰經驗同時新兵很多 反過來看國軍將兵不僅大戰經驗豐富且士氣尚存,華北緊貼渤海 接收美援十分方便。 確實有一戰之力。


u_98999849


  樓主能找到這點資料也辛苦了,
  不過,我認為,排序還是要區分下,戰區層面上和戰場層面上,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評價將軍的戰略能力,得從整體的排兵布局、戰略運籌乃至將將之能來看;而戰術水平,則需要從戰場局部微觀操作來看,不是光堆砌戰例就了事了。就好比庫爾斯克會戰里面的朱可夫和曼施坦因,明顯,曼施坦因的戰術上用兵精妙的多,但是卻也不會降低對于朱可夫的評價,因為,作為戰役指揮,在戰前統籌、資源配置等方面,他依然無比優秀。
  另外,樓主的資料也看得太少了點,如果是新手也正常。從你對東北的分析來看,可見對當時整體戰略態勢沒有明確的認識,這對于分析戰況是致命的,評價也是偏頗的。

  受雅爾塔體系的影響,美國是不愿介入東北的,而蘇聯將東北納入自己的影響范圍,也是美國所默認的。這樣的背景下,東北的國軍戰績無論如何優秀,都不能轉變這樣的戰略態勢。國軍想解決東北,戰略上需要拉蘇聯以限制其對中共的援助,必要時通過聯合國等手段,如能控制邊境線則更好,戰術上逐步增兵,在整體時局變化前可以保住戰略要點,如無法確保戰略要點,則必須確保有生力量能夠退回關內。總之,在美國轉變對東北態度前,想一口氣解決東北、畢其功于一役,只能寄托于對方犯錯,否則只能靠拖,并做好有序撤退的準備。東北拖的同時,重心放在關內,關內平定方有兵力收東北。


taojiang003


 我個人以為,有一本書是天意的唯一表達。

  剛愎自用的介石先生到了寶島認真地讀了這本書,脾氣好多了,懂得錯在哪里了,對人謙和了,安度晚年了;
  他的兒子把這本書完整地讀了十幾遍,寶島經濟起飛了,青勝于蘭了;

  國燾先生到了楓葉旗下也讀這本書,思想大有感悟,據說還成為這本書領導下的一支組織負責人,感悟之后得安度;

  學良先生為國為民兵諫領袖,忍辱負重被囚寶島,成年累月通讀此書,書讀透了,人也長壽了;

  中山樵夫也讀此書,砸爛菩薩與封建制度,恢復中華堪稱國父!

  這本書完整名稱是《新舊約全書》

  即世人都知道的《圣經》。

  只有走對路,才能有出路。

  因為天意不可違!


攻防兼備——傅作義


211157468.jpg

  傅作義(1895年6月27日-1974年4月19日),傅字宜生,山西運城人。傅祖上以務農為生,是當地的富農。傅的父親以運煤獲利,成為了一個小富商。

  1910年,傅入讀太原陸軍小學,接觸到孫中山的革命思想。次年,辛亥革命爆發,傅參加學生黨的起義,響應辛亥。辛亥革命最后能成功推翻滿清帝制,有賴于傅這樣的學生參與。

  1915年,傅入讀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屬第5期步兵科。傅步兵四大教程及射擊、馬術的成績都名列前茅,傅尤其擅長射擊,百發百中。馬術則為他以后發展騎兵提供靈感。學成之后,傅投效于晉系閻錫山的部下,晉系讓傅訓練新兵。

  1924年,傅担任營長。第二次直奉戰爭開始,直系吳佩孚VS奉系張作霖。閻錫山友情支援奉系。閻錫山率傅攻打石家莊,傅治軍嚴明,受到閻錫山重視。直奉戰爭的結果,導致了直系的下臺,奉系崛起。

  1927年形勢又一變。受蘇聯支持的馮玉祥脫離奉系而自立,奉系和直系聯手打馮,馮不敵,撤退回西北,途中經過大同天鎮縣。天鎮由傅固守,馮玉祥連攻三個月而不下,展露出傅的守城之才,傅升任第4師的師長。
  蔣介石率國軍北伐到來,閻錫山再次見風使舵,表示投效國軍。
  閻命令傅進攻奉系,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涿州,這時奉系反撲,晉系各路攻勢敗退。傅再次展現出高超的防御能力,雖兵不滿萬,但死守了三個月。最后,傅在無取勝的機會下,假意投降,然后潛回山西。

  1930年,閻錫山要推倒蔣介石,于是發動中原大戰。閻以傅為第10軍軍長,去攻占濟南。傅進展順利,但再次被隊友所坑。閻的各路攻勢都被蔣的政略所化解,蔣獲勝。蔣以傅為第35軍軍長,兼綏遠省主席。綏遠為今天內蒙古的一部分。傅到綏遠后發展內政,為抗日做準備。

  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傅率先發表抗日聲明。日軍進犯長城,傅率35軍支援前線,雙方互有死傷。蔣介石與日軍求和,長城抗戰告一段落。

  傅回防綏遠,不久,日偽軍三路來攻。傅親自督戰,率部奔襲日偽后方,日偽潰退。傅在百靈廟又大打了一仗,日偽戰斗力不強,被全殲。這就是綏遠抗戰。
  1937年,蔣以閻錫山為第二戰區司令,傅為閻下屬的第7集團司令。晉系布防于太原北部的屏障忻口,但日軍迅猛來攻,各據點相繼淪陷。傅提議集中主要兵力殲滅日軍的先頭部隊。閻錫山認為風險太大,拒絕了。忻口戰斗使晉系受到重創,晉系退守太原。
  傅請纓守太原,但日軍來得太快,傅倚城而戰的計劃被打亂。日軍主力逼近,傅為了保存抗日的火種,突圍而出。

  二次大敗之后,傅決定仿效八路軍,設置政委一職,加強軍政控制,又限制地租,收拢下層人心。閻錫山對傅的“赤化”不滿,上報給蔣。蔣將傅調任到第八戰區,即回到綏遠防守,傅脫離了閻的控制。

  1939年,傅為了牽制日軍南下,主動提出發動包頭攻勢。傅率35軍、騎7師快速圍攻包頭,日軍急忙調集重兵增援。吸引日軍注意后,傅任務完成,馬上全身而退。日軍覺得被戲弄了,發動綏西之戰來報復,日軍攻占了綏遠西部多座城池。等到日軍主力撤退后,傅又率主力對五原發動猛攻,獲得大捷,全數收復失地,開創了國軍收復失地的先例。

  日軍投降后,原先的日本占領區出現真空,國共都在搶占地盤。共軍的賀龍本來已包圍了包頭、歸綏兩城,但傅天降神兵,反而搶先強占了此兩城。賀龍不服,發兵攻打,被傅的兵多糧足所挫敗。

  1946年,國共內戰爆發。賀龍率部包圍大同,打算來一場攻城打援之戰。傅以35軍進攻集寧,以解大同之圍。賀龍急忙派軍隊全力回援集寧,經過四天激戰,共軍損失慘重,集寧被傅拿下,圍大同的共軍也主動撤退。傅判斷出共軍后方的張家口空虛,于是以騎兵奇襲張家口,大獲全勝。此戰使傅聲名大噪,獲得蔣的特別嘉許。

  1947年,蔣以傅為華北五省總司令,傅集中兵力防守“北平、天津、保定”這鐵三角。共軍轉入戰略進攻,在淶水之戰殲滅了傅的32師,自身也傷亡過萬。此時遼沈戰役告急,蔣命令傅援助錦州,傅拒絕。傅擺出一字長蛇陣,以守平津。共軍先佯攻張家口,傅以主力35軍去援,此時林彪迅速入關,傅認為北京有危,又令35軍回防北京。正中了圈套,35軍被包圍于新保安。北京、天津亦被包圍,共軍以優勢兵力消滅了35軍, 張家口、天津亦失守。傅限于絕境,唯有投降。傅在晚年,改行担任起水利部長。

  傅是晉系里面最能打的,防御能力高,也善于閃電式奇襲。但他不救錦州是有爭議的,和桂系一樣,他總是想保存自己的實力,最后卻面臨獨木難支的局面。


漢之戰虎 2015-04-20 13:35:31
  其實蔣配置的,也是他認為的最豪華陣容。哈!
  -----------------------------

大蒸鍋


再比如張家口之戰,傅先生所部2萬多人,不滿3萬人,面對晉察冀軍區將近15萬正規軍,傅先生把聲東擊西,圍魏救趙等戰術用的爐火純青。奇襲張北縣,夜奪狼窩溝,偷渡萬全縣。基本把華北聶帥調動的支離破碎,15萬大軍被來回調動,狼狽不堪,最終在絕對優勢的兵力下,沒能守住張家口,被毛澤東稱為奇恥大辱。


  一看你這么回答,就知道你沒有看懂人家說的話,人家說的配置豪華,是有典故的。修養同志說,東北這樣的人員安排是不是不妥當,一個中央委員管著三個政治局委員,這樣的配置,是不是過于豪華了?毛笑而不答


  雙方東北的主帥,林和杜。林是有絕對指揮權,毛對林說過,關以外,將軍主之。再看杜呢?至少,杜頭上是有婆婆的,東北行轅主任是熊式輝,杜是副主任兼東北保安司令。林是沒有制約的,杜是處處受限的,熊無論是資歷和官位,還是人脈,都遠在杜以上。而林以一個中央委員的身份,出任東北局書記,管著三個政治局委員,大權獨攬,這個仗,還沒打,就已經不對稱了。杜是一期大老哥,林是四期小弟弟,可是雙方對資源的控制卻天差地別,老天對杜長官何其不公平。


心遠地偏


 國軍其實當時新一軍部分部隊已經過松花江了,只是由于多種原因,奉命撤退,孫立人還在松花江大橋江北橋頭堡留了一個連,想將來再次過江留下棋子,這個連可惜最后被共軍困死。當時不繼續進攻原因是多方面的,國軍兵力不足也是個重要原因,加上南滿后院起火,184師起義,東滿拉法,新站被吃掉一個多團,說明四平撤退后的一師二師實力雄厚的,并不是潰不成軍沒有戰斗力的。加上美國人又在調停,不過江那是順理成章的事,也沒有什么好遺憾的。

  薛岳也沒有那么神,宿北戰役是華東的轉折點,這個仗薛岳是有責任的,這個戰役一輸,華中共軍和山東共軍會合后,打了幾次戰役把山東國軍大量整編師被直接殲滅,國軍在華東已經沒有機會短時期將共軍趕過黃河了,從此戰局開始僵持,國府被活活拖死直到經濟政治崩潰。


langht1


1,畢竟那時國府代表中國,外交問題不得不考慮。

  2,那時國府代表中國,要通盤考慮全國。

  3,正因為高級奸細還在幻想那個天堂的誘惑,老蔣的那套早就被他扔進垃圾桶里了。


漢之戰虎

 放棄東北、華北,守江南,也是輸的多。
  當時中國的重工業、資源都在東北,一養肥了敵人,你還能守住?而且,北方勢力打敗南方的例子很多,中國歷史上,鮮卑、蒙古、滿清等都是從北方南下的。

  不過你起碼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比主張“國軍必敗論”的人要強。


hzwan811

  我覺得根本原因是蘇聯施加了壓力吧

  話說: 作霖有大略無雄才,老蔣有雄才無大略。老蔣若早早將幾十萬精銳從東北這個死地抽離調往華中華北。 大膽提拔孫立人為華中山東戰區剿總司令 執行放棄東北,守華北而清華中和山東的戰略。 歷史 則會改寫。 孫立人在內戰時年齡在45至50之間 正是軍人一生中的黃金時間。

  -----------------------------

  守華北而清華中和山東,倒也是一個可供探討的戰略。


@鳳翔萬里2013 2015-04-21 02:26:07
  毛澤東說過國民黨的兵是好的,需要的只是教育。我也相信把共產黨和國民黨將領全部顛倒過來,共產黨一樣能獲勝。個人之間的差距不足以影響大局,體系的對抗才是決定性的。
  -----------------------------

漢之戰虎

  體系的對抗!贊一個,這就是大略。


  兄臺總結得好,劍橋版民國史也有過這方面的總結。


微雨時晴

好吧,討論嘛,就多說幾句。你的有些問題超出東北局部,也超出我的知識與能力判斷之外,我就不班門弄斧了,等其他能人來解答吧。

  “什么某部隨時起義的推演,我持懷疑的態度” - 這個問題可以看這些部隊最后的結局,六十軍184師(潘)1946年在海城起義(東北國軍師以上成建制起義第一例),60軍 軍長曾澤生,182師白肇學師長,暫編21師隴耀師長,1948年在長春起義,同時脅帶暫編52師李嵩師長,及數天后新七軍同時放下武器。

  五十三軍1948年在副軍長趙鎮藩帶領下,和三個師長張儒彬,劉德裕,王理寰全部在沈陽起義。其中,趙鎮藩,王理寰是我中共地下黨員。他們隨時起義可不是我一個人空穴來風,東北剿總從司令,參謀長,到207師師長戴樸,都一直在懷疑著。

  你問的如何解決“國軍必敗論”,我才疏學淺,只能提供以下方案。

  上策:說服美國推翻雅爾塔體系,逼蘇聯讓出東北,美軍幫忙肅清北滿和朝鮮。國府自己在東北實行土改,并懲治早期接受時產生的腐敗分子,爭取民心。但這在當時不可能。

  中策: 放棄長春,四平,及撫順以北所有城市。保有遼中遼南煤炭鋼鐵工業中心。調青島39軍和沈陽49軍到錦州,調北平16軍,承德13軍,天津62軍全力確保葫蘆島至山海關一線,原葫蘆島54軍派出有力之一部占據塔山,與錦州保持聯絡。沈陽新一軍,新三軍,新六軍,71軍組成防守與機動力量,保持北寧線及沈錦暢通,52軍確保營口,并與鞍山遼陽保持接觸。但以上增兵要求必然會對全國其他戰場產生影響,且會有巨大阻力。

  下策:集重兵糧草,搭建堅固工事,據守沈陽,營口。營口由海上補給,沈陽由美軍空中補給。靜待國際形勢變化,如不變,走北平模式。

  “二、認為自己掌握宇宙真理、容不得半點反對的心態。”我個人認為可能你的社會實際經驗還無法與他們進行同層次的交流,所以他們會急躁。過一段時間你閱歷上來了可能就好了。

  共勉。


 貼一份資料,孫立人談第二次四平之戰后的局勢

  大公報記者陳嘉驥在《白山黑水的悲歌》「杜聿明孫立人失和始末」一文中與孫立人的對談孫於第二次四平街大戰時,孫立人對東北局勢的分析更是一針見血,以下為原文:

  「 問:孫副長官,你看四平街情形如何,不知道能不能解圍,長官部已兩天未發戰報了。 
  答:四平街現在情形我不大清楚,我未參與指揮,他們也根本沒有人來問我的意見,目前已不是四平街一地的失與守的問題,而是如何扭轉目前局勢的問題。由這些無軍事常識的人來指揮作戰,不祇四平街,就是東北也早晚被他們斷送。 

  問:那麼可如何扭轉目前局勢。 
  答:他們在東北指揮,扭轉局勢很難。如想挽救四平街目前戰局,只有一條路好走,但我說出來,杜聿明也不敢去做!就是命令長春與吉林所有部隊,現在立刻以全部力量渡松花江去打哈爾濱。因為林彪所有力量全部集中四平街附近,哈爾濱現在是空城;果能如此,四平街之圍自然可解,但我相信杜聿明絕無比膽量。 

  問:如這樣一來,長春、吉林等地再丟了,不更糟了嗎? 
  答:你這想法與杜聿明想法可能一樣,你是新聞記者,當然難怪。杜聿明就是一向這樣畏首畏尾,所以坐失許多良機。共匪戰術一向是阻援打點,他們可能留有兵力,準備阻擋長春國軍南下支援四平;而絕不會,也想不到我們長春軍隊北上去打哈爾濱;同時,國軍如去攻打哈爾濱,匪軍必全力去救哈爾濱,那有心去攻長春。再者,就是長春丟了又有什麼關係,瀋陽的國軍不會跟進再收復嗎?我們今日不能與共匪死拚,他們有的是人,我們需要的是戰勝而不是死拚,作戰最忌畏首畏尾。 

  問:通化附近作戰,我們損失那麼大眞劃不來,幹嗎在冰天雪地中去打臨江! 
  答:這完全怪杜聿明指揮不當,他根本就不配作指揮官。就拿這次懷德的事來說吧!懷德處在中長鐵路西側,本身根本無險可守,在軍事上只配作個前哨據點,而不能做為作戰基地。在懷德擺多了軍隊根本沒用,大股敵人來了根本無法守,所以我只在那裡擺了一排人;告訴他們有了情況除立刻報告外,要看敵人來的多少,小股竄擾時當然就地抵抗,大股敵軍來時,放幾槍就可且戰且走,給中長路上部隊一個準備時間就夠了,只要公主嶺不失與中長鐵路不被截斷,匪軍拿下懷德也佔不久。杜聿明一定要我派一團人去守懷德,你知道不知道新一軍一個團裝備對多少,在戰場上展開了,共匪一個師也非對手,但在懷德這地方受到限制就施展不開。其後,我將這種理由向杜聿明說明,他同意了,我就把這團人(團長姓項)調回來,沒有幾天杜聿明忽然又讓我調回去;在共匪第四次攻勢,長春地區作戰時,因戰場需要我把項團調到長春,我來瀋陽後,杜聿明又把部隊調回懷德。這一團人像皮球似的踢來踢去,弄得人困馬乏;這次項團長回到懷德,一切尚未佈置好,共匪趁機而來,這一團機械化部隊就白白的給共匪吃掉了。孫立人把手上的手套脫下向桌子上一丟說:這真叫我心痛!新一軍一團人多當用!就這樣斷送了。 

  問:孫副長官,你為什麼不把打哈爾濱計劃,向杜長官建議,也許會被採納。 

  答:杜聿明這種人有膽量去做嗎?我絕不相信。我再告訴你一個事實;松花江北岸大橋底下的陶賴昭橋頭堡,我在那裡擺了三百人,到今天與長春失去聯絡半年多了,到現在還在堅守著。共匪發動攻勢時,杜聿明曾讓我把這三百人撤到德惠,我沒有撤;我們如不想光復松花江以北地區那沒話講,如將來還想接收北部,還想拿哈爾濱,有這個橋頭堡就有用了,將來作戰時,不知可省多少力量,可以少死多少人。陶賴昭橋頭堡那裡有糧食、有彈藥、有水、有發電設備,這是日本人預備和俄國人作戰經營的永久工事;共匪如想拿這橋頭堡,林彪非準備犧牲很多人不可,我有一萬分把握,共匪不會隨便去攻這個橋頭堡。」 


  再貼一份比較客觀的劍橋民國史,看完對東北戰場的國軍為何失利、共軍為何崛起,會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戰虎認為,東北戰場的失敗對于國軍是致命的。


  “1946—1949年的內戰”選段

  實際上,軍事力量的對比在1947年就已迅速轉變。美國軍事分析家在1946年9月曾預言,由于需要更多的軍隊守衛過長的交通線,政府的進攻將在幾個月內陷于停頓。然而,由于政府軍在訓練和裝備上所占的優勢,這些分析家預見到一種持久的僵持局面;外國觀察家“普遍認為,共產黨在與政府軍的旗鼓相當的抗衡中,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御都不會贏得最終勝利”。

  沒人預見到共產黨的指揮員們能把他們抗日游擊戰的經驗轉移到運動戰的戰役中去的速度和技巧。共產黨人在保存和發展自己力量的同時,立即開始部署比他們用來與日軍作戰更大的部隊,零敲碎打地襲擾和殲滅敵人。通過將民兵和俘獲的敵軍士兵編入正規軍,以及通過伴隨1946—1947年共產黨地區土地改革的大規模征兵運動,人員的損失得以彌補。土地改革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即共產黨政權在農村的發展,也使得在1946年政府進攻中不是首當其沖的地區的民眾有可能支持共產黨,這種支持對于加強該地區的軍事行動是必不可少的。

  東北。在東北的總司令林彪的指揮下,這一戰略最早被成功地運用于滿洲。1946年底,他的部隊已推進到松花江以北,政府軍對其最后目標哈爾濱做好了春季進攻的準備。但其后,林彪卻向政府占領的地區開始進行一系列打了就跑的突襲,這種打法使他在仲夏掌握了滿洲的主動權,并在兩年以后的決定性勝利中達到頂點。他的時機選擇符合一種突擊和聲東擊西的戰略,在東北,嚴寒的冬天開始以后是一個不太可能進行軍事部署的季節。1946年11月,當林彪的部隊越過冰封的松花江,首次發起一次小規模的牽制性攻擊時,這一行動的重要性還不明顯。在這次短暫的南下后,他們迅速撤了回去。1947年1月6日,一支估計為6萬人的部隊再次過江。這一次,政府軍至少在一次戰斗中傷亡慘重,他們在入侵者撤出前幾乎抓不到什么俘虜。政府軍的指揮官們因而很担擾,因為他們預料到了第三次攻擊。這次攻擊發生在2月中旬,但直到2月底才結束。林彪的部隊迅速撤離,而沒有與集中的政府軍接戰,政府軍這次不肯像1月份作戰時那樣落入圈套。

  共產黨第四次越過松花江作戰,從1947年3月7日持續到18日。這一次他們重創了政府軍一個師,在撤回前繳獲大批武器彈藥。這些短程軍事突襲的重要性,至此已顯而易見了:政府軍已遭到削弱,更重要的是,他們在東北的戰略計劃已被打亂。對哈爾濱的威脅被延誤,共產黨的地位則鞏固了。1947年5月,林彪接著又發起他的第五次渡江行動,展開了一場密切協作的戰役,這一戰役標志著結束滿洲戰爭行動的開始。一支有40萬人的部隊,參加了5—6月進攻滿洲中部、南部和西南部的作戰行動。其主力部隊進攻的目標,是地處滿洲兩大城市長春與沈陽之間的四平街。在對四平街五個星期的圍城作戰期間,進攻的共產黨軍隊傷亡了約40000人,而且未能阻擋住派來援救四平街守軍的政府增援部隊的到達。林彪在6月30日撤去對該城的包圍,并撤過松花江后,他本人承担了這一決策錯誤的責任,這次錯誤導致了政府四平街防御戰的勝利。

  然而,盡管林彪遭受了挫折,他的東北野戰軍仍然獲得了主動權,并且把主動權一直保持到第二年的最終勝利。政府軍已被迫放棄了松花江北岸與長春-吉林戰區之間的前哨基地,其前線從六個月前的位置南移了大約150英里。政府所據守的長春、吉林和沈陽這幾座城市,也因為聯結它們的鐵路線遭到破壞而被孤立,其中的幾條鐵路直到戰爭結束后才恢復。政府軍在武器、物資、人員和士氣方面遭受的損失,一直未能恢復過來。

  隨著共產黨人在東北和其他地區不停地展開進攻,政府軍陷入一種固守防御的戰略。典型的情況是,他們要么從已經失去任何戰略價值的過于分散的據點撤退過晚,要么留在城墻和戰壕后的據點里,把主動權留給對手,任隨他包圍與否。據當時的美國軍事分析家指出,政府造成東北迅速潰敗的原因,是兵力最初過于分散和軍隊領導無能,最明顯的是保安司令杜聿明將軍的指揮失當。但是,司令的更換也未能挽救政府在東北搖搖欲墜的命運。1947年年中,即共產黨的第五次進攻之后,東北的指揮官換成陳誠將軍;而在1948年初的共產黨第三次進攻之后,他也被免職。政府軍在裝備和訓練方面仍然占有優勢。然而,共產黨在戰略戰術運用上和士氣、戰斗意志以及共同的目的意識上所占的優越性日益明顯可見。

  士氣因素當然有多方面的根源。除了國民黨方面的腐敗、無能以及決策失誤產生的消極影響以外,尤其在東北,還存在地方主義的問題。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政府接收東北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阻止張作霖大帥家族所支配的半自治性的權力基礎重新在那里出現。政府把東北三省劃分成了九個行省,并在實際上任命外來人担任所有最高職務。而政府在當地的幫手,則多是些地主以及其他與日本人有過勾結的人,因為只有這些人既不忠于共產黨,也不忠于少帥張學良,他是張作霖的兒子和明顯的繼承人。少帥因他在西安事變扣留蔣介石時所起的作用,繼續遭到拘押,也許因為他仍享有眾望,盡管人們普遍預料他會被釋放,但他還是被流放到了難以逃身的臺灣。

  根據當時的記述,日本投降后,東北對國民黨的最初支持看來是真心誠意的。但是不久“南方人”就讓人覺得討厭了。他們不公平的接收政策和官員貪污受賄所造成的怨恨導致地方主義迅速復興。如果政府在東北的行為不那么容易受到批評,那么,地方性忠誠的影響就不會如此強烈了。東北,像臺灣那樣,是一個被日本人統治很久的地區,經常聽到那里的人民評論說,日本給了他們一個比國民黨更好的政府。尤其是政府在這一地區反對共產黨的努力,如果沒有當地領袖人物的參與,幾乎是不能成功的。然而國民黨對這些人及其所代表的力量,卻有著如此強烈的戒心,甚至對他們愿意提供的幫助都一腳踢開。李宗仁在其回憶錄中,把這一錯誤追溯到蔣介石本人,蔣依然“對當地的滿洲人抱有成見”。例如一個當地成立的“東北動員委員會”主動請求組織一支防御部隊與共產黨人作戰。但是這個提議遭到拒絕,盡管政府的司令官們根本沒有能力組織一支有效的地方游擊隊。一個曾在大帥和少帥麾下效力的騎兵軍官馬占山將軍,同意為政府工作,被任命為東北副總司令,但他從沒有獲準做任何事,也沒有獲準指揮任何部隊。同時,政府在東北的司令官們不得不依靠一些“外來人”作為他們部隊補充兵員的主要來源。政府軍由于在東北的征兵運動失敗,因此只能從關內各地獲得喪失和受損的師的補充兵員,而關內各地幾乎經受不起失去這些兵員。

  共產黨人從這些措施所激起的民眾怨恨中得到了充分的好處。他們避免采取中央政府對待東北人民的那種倔傲態度,處處都盡可能使用當地人才。大多數從張作霖和張學良的舊東北軍中幸存下來的部隊,就像張學良的弟弟張學思那樣,轉向了共產黨。共產黨將他們當作聯軍歡迎他們,并允許他們保留原貌,作為林彪全面指揮之下的一支非共產黨部隊。隨著共產黨掌管的地區的擴展,東北野戰軍已能靠當地征兵擴充正規部隊;它還組織了一支有戰斗力的第二線非正規部隊,并動員了一百多萬支前民工,在后勤部的指揮下執行任務。

  當時的一位作者概述了共產黨的成就:
  須知共產黨挖起鐵軌埋地雷、丟炸彈,并不是共產黨人在這么做,而是老百姓替他們這么做的。中國共產黨過去在東北沒有兵,現在他們有的是中央不要的兵。共產黨過去沒有槍;現在有的是中央政府保管不善送給他的,甚至還有偷賣給他的槍。中國共產黨沒有人才;現在他們任用的是中央不要的棄材。

  國民黨政府由于不顧民眾要求與感情的慣常做法而受到很壞的對待,幾乎不可能有比這更合適的例子了。




天涯/漢之戰虎 2015-09-05 22:43:10

[新一篇] 臺北誠品書店:不能錯過的文化風景

[舊一篇] 振興中華之看中國4000年前的閱兵!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