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與帝國 明清時代(日)上田信 (三)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村莊誕生了鄭芝龍,18歲時乘遠洋船出海。

中世紀的慣例已經結束,大海開始變成在統一政權下管理的公共空間。

朱印狀,日本赴海外的船舶發放的許可證。

1603年,馬尼拉屠殺中國人,起因是中國宦官以增加宮廷開采礦山,一封虛假的奏折稱在馬尼拉海邊開采礦山可獲得黃金白銀。

明朝派使者前去探聽虛實。西班牙人看做明朝為了攻占馬尼拉前來收集情報。

鄭芝龍發跡的過程為歷史小說提供了絕好的題材。

1628年鄭芝龍占領廈門,明朝任命鄭芝龍為海防。

鄭成功自稱國姓爺,取得了政治向心力。以鄭成功為模型創作的近松門左衛門的凈琉璃,為表示此為虛構,特定名“國姓爺合戰”。

鼎盛時,鄭在廈門有仁義禮智信,在杭州有金木水火土,五家批發店,向勢力范圍內的百姓收稅,向海上航行的船只征收通行稅,貸款收取利息。

1662年,鄭成功派意大利傳教士為特使,向西班牙的呂宋總督提前國書。

鄭準備向菲律賓派兵。

17世紀30年代,日本江戶幕府,限定中國貿易四條路線:長崎線、朝鮮——對馬藩線、琉球——薩摩藩線、阿伊努——松前藩線。

《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

雖以鄭和遠征為題材,講述的內容是鄭和在道教、佛教等各派仙人的幫助下,以東南亞與印度洋為舞臺征討妖怪、收集寶貝、降伏各國的事情。

作者羅懋登,對所用方言的分析,應該是長期生活在南京,明末一位沒有考中科舉的知識分子。

紙張產地以福建建寧最為有名,造紙業:一個紙廠有二十多個槽,每個槽上有十到二十人站在那里干活。

康熙《上饒縣志》

崇禎二年1629年,蘇州復社。明朝遺民。

《黃書》夫人之于物,陰陽均也,食息均也,而不能絕乎物。王夫之

上海徐家匯,徐光啟的故和,曾邀請郭居敬在那里傳教。故跡現在還只有一座天主教堂。

崇禎五年1632號,林太學在福州招待艾儒略,林向文昌上香,艾儒略笑問:上香是為了求功名嗎?

艾:天上的星星就像蠟燭,原本就沒有靈覺。

林:據說大臣、將軍、宰相都各自對應著一顆天上的星。所以當有巨星隕落,就會有某一位將軍或者大臣去世。如何解釋?

艾:若信這些,從古至今死去將軍、大臣早已不知有幾千幾萬,天上的星星早該掉得差不多了。又為何過去今天天上的星星數量都沒有減少,沒有消失殆盡呢?

林:先生說得是,但是圣經中所說的星辰告知吉祥,三位賢者看到了光輝又是說的什么呢??

艾:天主降生時,只是通過星的光芒告訴世人,有天神引路,并不是說星星本身有靈性。就比如國君臨朝時,一定點燈在前方開路。這樣就能說燈光上有靈嗎?

西洋新法

清朝同時帶有兩種特質,一種是接受不帶民族差別的,維持政權所必需的知識的開明,

一種是排除動搖少數民族統治漢族體制的思想的封閉性。

探討人口增加、死亡率等這種幾十年內發生的社會變化的原因,意義并不大。

因為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某一因素導致的結果也會轉化成原因。

我們應該做的是發生在某一社會領域的變化帶給其他領域何種影響。

如果影響效果能夠往促進最初變化的方向發生作用,社會整體就會加速往一個方向變化。

反之,如果往抑制的方向發生作用,那么最初出現的變化將會在歷史的波濤中消失不見。

雍正時期,地丁并征。人頭稅從此消失。

萬歷二十二年,馬鈴薯從呂宋傳入,福建巡撫金學曾為了救荒普及馬鈴薯的種植方法。

對人口增加懷有危機感的官員們在乾隆年間為了普及玉米、紅薯、馬鈴薯的種植積極進行行政上的指導。

美洲大陸產農作物的引進,不是人口增加的原因,而是它的結果。

上海西北部的瀏河港(劉家港)曾有一段作為江南外港的歷聽。面朝長江,通過瀏河與蘇州相連接,元時運輸江南糧食到大都。

明時,鄭和遠征隊的集結地,港口附近的海面上停泊著規模龐大的艦隊。

港口蕭條,只有鄭和為了祈禱航海安全建造的媽祖廟還能證明過去這里曾是一個港口。

天后宮的后面是一條叫做九龍灣的大街,一腳踏入這條街,娼妓們宛如天上的云彩糾纏不休,左右兩邊的建筑物入口都站著招呼客人的女子。

配上橫笛和二胡,可能不時會傳來一些非常妖嬈的歌聲。或許也有不少船員到天后宮祈福之后馬上就跑向了九龍灣也未可知。

外商與內商大多互不相識,并且由于商業習慣和度量衡的不同難以直接進行買賣。

于是兩者之間出現了保稅行和牙行,負責商品的銷售和授受貨款。

一般不做現銀交易,以每月六日作為標期,把內商支付的白銀通過標船送往蘇州,在蘇州結算。

瀏河港是商品集結的地方,蘇州就是金融中心。

鎮海關。

乾隆十七年,1752年,商人們決定從瀏河港進港的船中中募捐,建設教育機構書院和養育孤兒的育嬰堂。

從瀏河港開出的船只載滿了棉花、棉布等,一路朝江蘇省北部的青口、山東半島膠州的淮子口、萊陽的丁字港、面朝渤海灣的龍口等港口北上。

18世紀黃海海運業的異常繁榮,其背景是鄭氏政權垮臺帶來的海域世界的消失。

秦嶺山脈上隨處可見含鐵礦石的礦脈,叫做紅山。

煉鐵用的木炭生產地稱作黑山。

清朝時候勞力們以“窩頭”為主食,把玉米粉做成比拳頭稍大的圓錐形,中間挖一個洞便于加熱,蒸熟后再吃。

木廠、鐵廠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所以每到歉收時節玉米漲價,作坊就會停工。

勞力們找不到其他的工作,就變成失業者留在了山里。

滿漢全席,用料極盡奢侈。

正德新例:縮小銅貿易的同時,換成海產品。中國盛世之繁榮帶來的對干貨的強烈需求。

乍浦與寧波隔著杭州灣相對而坐,同時也是排斥福建商人掌握與日本貿易主導權的浙江商人的大本營。

1654年,琉球國王向清朝提交明朝授予的中山國王印章,清朝重新冊封尚質為第一任國王。

中國開始從東南亞進口各種特產,燕窩、魚翅、糧食、胡椒、兒茶還有黃金、錫。

僅憑當地勞動力無法維系,大量的中國人作為勞工移民東南亞各地。

18世紀互市體系,海上貿易繁榮,每艘從福建出發的中國帆船,都有200多名出國勞工。

廖內島(Kepulauan Riau)的胡椒、兒茶農場,邦咯島(Pulau Pangkor)的錫礦山,吉打州(Kedah)的甘蔗園、文萊(Brunei)的胡椒園等

只要拋出停止貿易的王牌,沒有談判窗口的外國人就完全束手無策。為了改善這一狀況,英國政府決定派出使節團。

如果外國人與官員直接交涉,朝貢體系就會馬上啟動。

但是要求改善廣東體系則超越了互市范疇。

到達渤海港口大沽。馬戛爾尼越過萬里長城,來到熱河。

如何行禮成為當時的一大問題,英國人剛跨過互市的體系,就撞上了朝貢的壁壘。

至爾國王表內懇請派一爾國之人住居天朝,照管爾國買賣一節,此則與天朝體制不合。

琉球使節團:還沒有歐洲的船只在琉球群島停泊,如果來航必定歡迎。

他們對與外國的交流沒有禁令……他們都是英俊的男子,潤澤的臉比較白晳。

言談舉止典雅大方,說話有趣,也不多話。

一方面能夠說流利的中文,一方面擁有自己國家的語言。

其實被我們看做是傳統的東西大多是在18世紀這個“被稱作盛世的時代”創造出來的,屬于相對新的傳統。

在對官僚機構進行改革的時候,皇帝迫切渴望人才,出身邊境且非富貴之家,品質高尚又能抓住事物核心的陳弘謀這樣的人就成為難得的人才。

甚至于,陳在父母去世時都沒有被允許回鄉服喪,而服喪在官場上是一個慣例。

縣衙門設于城墻環繞的地方城市,由一名知縣擔任行政長官,縣丞、主簿輔佐其右,負責分擔維持治安、水利等特定業務。

縣丞等被統一稱作佐貳官的人有時常駐設在管轄區內要塞地方的辦事處。

知縣與佐貳官都被稱作“官”,其人事權在中央政府。

陳弘謀任地方官時,曾寫下大量的行政書稿,一部分被編為《培遠堂偶存稿》。讀后,讓人覺得地方行政之實情實錄就在眼前。

其對工作的態度是立足于長遠對待眼前,這一態度也反映在其書名“培遠”上。

雍正八年,云南、貴州、廣西三省的總督鄂爾泰出兵平定,武力廢除原來的土司,改土歸流。

陳弘謀注意進行公平貿易,努力振興漢族商人與原民族之間的貿易活動。

重視當地人與漢族人進行平等交涉的能力以及他們對漢族倫理的學習、理解,將大量的精力放在普及初級學校上。

不分漢族與原民族,均平等接受教育。

他堅信向原民族灌輸儒學文明是可能的,對原民族來說,也是他們所希望的。

幕友,負責財務的幕友叫錢谷先生,負責司法的幕友叫刑名先生。

紹興師爺。憑同鄉的交情交換情報,幕后工作。

陳弘謀親自往礦山調查實況,知道勞動者苦于廠官的殘酷管理,以及施工現場資金短缺。

因此官府不但增加了去出資金,還允許客商將超出繳納國家數量的銅在市場上販賣。

這一政策實施后,客商們為了追求利益積極投資,新礦山不斷被開發,云南的銅生產數量飛速增長。

18世紀展界令實施,白銀重新進入中國以后,造成糧食價格反彈式騰升而成為一個社會問題。

這樣一種不穩定的糧食價格引起社會不安,作為一個由少數民族統治的清朝政權,痛感需給民以食、維持社會穩定大于一切。

從雍正到乾隆為穩定糧食價格推行了長期儲備糧食的政策。

在州縣設置公立儲備倉庫常平倉,還對義倉、社倉等民營的儲備倉庫的擴充進行獎勵。

糧食儲備由州縣的行政機關實行,使用省里提供的銅錢購買糧食。這樣一來地方社會獲得了大量的銅錢。

陳弘謀就任陜西巡撫欲振興當地養蠶業的背后,就暗含著他的一個長遠目的,即使陜西從中等發達地區獨立出來。

從16世紀開始白銀連續不斷地流入中國,幾乎沒有走出去。從世界的角度看中國被比喻成“白銀的墳墓”。

銀兩從地方經濟的約束中解放出來,國內存儲的白銀也因此得到超乎以往的流通,周圍速度得到提高。

江西商人把聚焦到廣州的白銀帶到了長江流域,他們支撐起這片T字形大區交易帶。

直接影響人口動向的主要因素是一個女人在她的一生中生育多少個孩子。

假若出生的類型沒有大的變化,那么人口增加的另一個因素就是死亡率的降低。

糧食問題的改善使得即便在農作物青黃不接的時候也能確保糧食的供給,從而使人的體力得以維持。

16世紀繁重的稅負緣于當時明朝處于北虜南倭的緊張形勢,不得不將大部分國費用作軍備。

皇太子制度的意義在于壓制了換代時皇族之間的斗爭,但也使得皇太子身邊形成了一群追逐名利的人,對太子的人格產生了極壞的影響。

多數明朝皇帝都有人格上的缺陷。

明朝宦官在聯系內廷與外朝之間的關系上所發揮的作用,到了清朝主要由滿族旗人來承擔。

宦官完全是內廷中人,而旗人受外朝約束會進行一些控制。

總督、巡撫經常絞盡腦汁所考慮的是如何在任職的省份確保糧食供應。

防止糧食從本地流出而反對海上運輸,為了從外地運進糧食而努力改善條件。

精英層形成協商組織,承擔治安、水利工作,經營收容孤兒或無人贍養的老人的善堂。

18世紀中葉以前增加的人口為商業資本準備了廉價的勞動力。

在秦嶺山脈等省邊境地區,過去欠開發的地方,出現了資本投入,逐漸開始有冶鐵、種植藍、煙草等經濟作物。

在商業資本的支持下,大量移民涌入東北地區和臺灣。

人口增加將作物原料吸引到中國社會,從而為人口增加又創造了條件。

這一積極的反饋使18世紀后半期的中國迎來了商業資本大開發且人口激增的時代。

這就是盛世的歷史體系。

從香港沿海岸線往前走大約160公里的地方是廣東省最大的島嶼上川島。

布滿茂密的亞熱帶植物的島嶼周圍連著十二個沙灘,撲面而來的綠與白色的海淀、碧藍的大海形成強烈的對比。

傳說,在它民周圍的小島之間隱藏著十幾處藏有海盜掠奪來的財寶洞穴。

據說他為了不忘記藏寶地點編成了朗朗上口的秘訣。“欖仔對娥眉,十萬九千四”。

海洋世界受到了大陸政權的制約。

“海禁”的時代

西山阮氏在進攻河內擊退清軍的過程中,借助了中國海盜的力量。

新成立的政權不但授予海盜以官職,同時還把以前相互間無關聯的海盜頭目組織起來。

為進一步強化海軍的力量,還為海盜們配置了軍艦、大炮等武器。

這支海盜艦隊成為支持西山阮氏的重要支柱之一。

過往分散、相互之間有沒有橫向聯系的海盜們逐漸依據親戚關系、師徒等情分發展為擁有堅強組織的團體。

最先在統一全體海盜中嶄露頭角的是鄭七。祖上為福建人,據說曾參與過鄭成功抗清斗爭。

臺灣鄭氏政權滅亡以后逃出福建,在香港的大嶼島(Lantau島),設置據點進行海盜活動。

王直、鄭芝龍、鄭成功在海域世界擔負著遠距離交易的角色,為跨國境的交易增添了活力。

而張保等人卻是對進行遠距離交易的商船攻擊,導致海上交易陷于停滯。

country ship,船體高出水面很多,即便造近它也難以乘上去,且結構堅固,能夠把海盜裝備的大炮炮彈彈回去。

1809年,Country ship Mercury,載著20門加農炮、50名美國義勇軍,配合中國的60艘軍船,在香港島附近開始討伐海盜。

黑旗幫與藍旗幫首先歸降,海盜聯盟出現崩潰。投降的一伙為向清廷獻上見面禮邀功,并開始進攻其他各幫,海盜聯盟迅速瓦解。

嘉慶十五年1810年四月,張保投降,被提拔為海軍指揮官,其妻石陽也靠著海盜時積攢下來的家業悠然自得地度過了下半生。

鴉片制成的古拉水:水色如醬油,以火燃之如燒酒有焰者真,其性大熱,乃房中藥也……價值千金,手蘸少許吸入鼻中,能驟長精神。

使兩個地方之間的交易中發行的多個匯款單相抵消,這種制度就是交易所。

同一時期誕生的復式簿記也擁有重要的意義。

17世紀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成為外匯銀行的中心,通過結算多家遠距離交易發行的匯款單而繁榮。


2023-07-08 21:28:33

[新一篇] 海與帝國 明清時代(日)上田信 (二)

[舊一篇] 海與帝國 明清時代(日)上田信 (四)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