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天歸思 余秋雨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本書是余秋雨先生近年來最新的一部散文作品集,也是一個暮年學者對于人生和文化的歸結性思考。可以說“文化大散文”的開創者,獻出了一本“文化小散文”,以高貴的精簡,叩問此生的終極意義和文化的至高品相。全書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生命支點”,呈現作者的人生信仰與生命哲學;第二部分“萬里入心”,喚醒人生旅途中的各種發現和感受;第三部分“文史尋魂”,揭示高層文化的基本品相,梳理中國文脈的系列亮點。

自 序… ………………………………… 001

第一部分 生命支點

我的生命支點…………………………006

因悟而淡………………………………… 010

因愛而勇………………………………… 019

因美而安…………………………………022

大選擇… …………………………………026

拉出無邊的黑暗………………………028

三個目標之后…………………………030

你比你更精彩…………………………034

大 隱… …………………………………039

學會蔑視…………………………………044

模特生涯…………………………………046

高誼無聲…………………………………048

教師的黑夜… …………………………050

頭面風光…………………………………057

一則證婚詞… …………………………064

尋 找… …………………………………067

并肩觀賞…………………………………069

私人地庫…………………………………070

第二部分 萬里入心

拼命揮手…………………………………076

白 馬… …………………………………078

不要等待…………………………………080

消 失… …………………………………083

關于尊嚴…………………………………085

他拒絕了…………………………………087

我滿眼是淚… ………………………… 091

毀 滅… …………………………………094

全城狂歡…………………………………096

棍 棒… …………………………………098

跑 道… ………………………………… 100

蟋 蟀… ………………………………… 102

送葬人數…………………………………104

使謊言失重… …………………………106

小談嫉妒…………………………………108

示 眾… ………………………………… 111

葉 子… ………………………………… 114

手 表… ………………………………… 116

長 椅… ………………………………… 118

跋涉廢墟………………………………… 120

遠行的人………………………………… 123

上世紀的最后一篇日記… ……… 125

自大為羞………………………………… 129

第三部分 文史尋魂

文化是一條大河………………………134

文化的孤靜品相……………………… 136

文化的陌生品相……………………… 138

文化的天問品相………………………140

厭 倦… …………………………………143

誰更懂詩………………………………… 147

奇怪的年輕人………………………… 153

天下最大癡迷………………………… 159

兩個地獄之門…………………………164

文化溪谷………………………………… 172

我選唐詩………………………………… 178

唐詩應該怎么讀……………………… 185

宋詞的最高峰巒………………………196

赤壁之勸…………………………………203

為何遲到…………………………………208

走向頑潑的君子………………………214

王陽明的生命宣言… ………………220

三劍客… …………………………………228

古典小說問答…………………………238

他們的共性… …………………………245

兩位學者的重大選擇………………252

不敢小覷他們…………………………256

文化的替身… …………………………263

刀筆的黃昏… …………………………277

名家論余秋雨…………………………284

歷史將會敬重…………………………286

余秋雨文化大事記… ………………294

前些年,我悄悄地在天地出版社印了一本《雨夜短文》,沒想到居然大受歡迎,被“全國書店之選”授予惟一的“最佳散文”大獎。參評者,有八百多家書店。

書中的大多數文章都很短,卻負載著不輕的思維重量。既然讀者喜歡讀這樣的短篇,那就使我產生了一個新的計劃:能不能把我的一些總體想法,也都寫成這樣的“易讀短章”?

于是,開始著手寫《我的生命支點》系列,來表述一種簡明的人生信仰,其中又衍伸出《因悟而淡》《因愛而勇》《因美而安》等文章。接著,又著手寫《文化是一條大河》《文化的孤靜品相》《文化的陌生品相》《文化的天問品相》《厭倦》等文章。

這樣一來,這本“最佳散文”也就有了兩重“主旨性的引領”:人生的主旨和文化的主旨。

為了配合這兩重新加的主旨,我又刪掉了一些篇目,增加了幾篇較長的回顧性文章如《教師的黑夜》《不可思議的回憶》等等。

既然主旨和結構都發生了變化,那也就成了另一本書,就像一群俠士歸屬了新的門主,而變成了另一個團隊。這本書的基本定位,成了一個暮年學者對于人生和文化的歸結性思考,因此取名為《暮天歸思》。如果不取新名,原來的讀者就不知道來了新的門主,有了新的標幟。

當然,也會有不少俠士不愿意跟從過于嚴肅的新門主,仍然喜歡自由自在地到處行走,那就是《雨夜短文》繼續存在的理由。于是出現了一個可喜的情景:兩本書,神貌相近,氣質有異,各得其所。

對于文章之短,我在《雨夜短文》的自序中作過一個說明,且抄錄如下——

記得余光中先生曾經發表文章,稱贊我的散文創造了長篇幅的極限,“動輒萬言,長而不散,流轉自如,意蘊沛然”。后來,很多評論家又以這個特點來定性所謂“文化大散文”。

其實,文學是一個自由的天地,散文更應該收縱自如。舞動漫天白綢固然是一種本事,剪取庭前小枝也需要別有情致。中國散文史上有一些短文非同小可,例如《世說新語》、東坡隨筆,晚明小品中一些作品,雖寥寥幾句,卻能穿越時間,讓后代驚嘆不已。我認為,中國散文在意境和語言上的至美功夫,大多體現在短文之中。

時至今日,生活節奏加快,一般讀者沒有時間沉浸在長篇大論中了。偶爾能過目一讀的,主要是短篇。據紐約聯合國總部中文教學組組長何勇先生告訴我,當地有一家中國人開的餐廳舉辦過一次“余秋雨詩文朗誦會”,他去聽了,發現大多是冒我名字的“偽本”。這樣的“偽本”,在國內網站上更是層出不窮。這顯然損害了我的文學聲譽,但我在生氣之余發現了一個技術性的秘密,那就是所有的“偽本”都很簡短。這也就是說,當代讀者更愿意接受一個“簡短版余秋雨”,偽造者們滿足了這種心理,因此屢試不爽,形成氣候。

其實我也寫過很多短篇散文。例如《文化苦旅》中好幾篇并不長,《千年一嘆》《行者無疆》的每一篇因匆匆寫于路途,也長不了。但是很多讀者都把它們看作幾個龐大考察計劃的片段,不認為是獨立的短文。

眼前這本書,把我歷來寫的很多獨立短文收集在一起了,可供當代讀者在繁忙的間隙里隨意選讀。

在那篇自序中,我還交代了“短文”與“雨夜”的關系——

我此生一直都在著述,不分春夏秋冬,陰晴雨雪。只不過,如果在深夜執筆時聽到了雨聲,則會驚喜地站起身來,到窗口佇立一會兒。深夜的雨,有一種古老而又遼闊的詩意,讓我的思路突然變得鴻蒙而又滋潤,于是,一個題目出現了。但這個題目又不能寫長,因為一長就失去了詩意,而且那么美的雨聲又不允許寫作人閉目塞聽,陷于文墨。因此,雨夜的文章大多不會瑣細,不會枯燥,不會冗長。

我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從本書的文章之短,感受到夜,感受到雨,感受到萬籟俱寂中淅淅瀝瀝的醒悟和微笑。

由此可見,我特別喜歡這種寫作狀態,因此也格外珍惜這些短文。

《暮天歸思》全書,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總名為“生命支點”,也就是前面說過的本書主旨所在,共收入文章18篇。

第二部分,總名為“萬里入心”,凝結著我平生在旅途上的各種發現和感受,收入短文23篇。據統計,這一部分最受年輕讀者喜歡,被各種雜志轉載的比例也很高。

第三部分,總名為“文史尋魂”,還是由幾篇有關文化品相的提領性文字開頭,然后選取千年中國文脈中最讓我入心的一些亮點進行貼近,共收短文25篇。其中對古典作品的一些闡釋,曾被《文典今譯》引用。這一部分的有些內容,我試著在網上講過,很受歡迎,甚至被稱贊為“最簡捷、最動人的中國文學史”。這肯定是說大了,但我聽了還是高興。

三個部分加在一起,共六十幾篇。在我的著作叢林中,這些文章所占的比例很小。人一上年紀,喜歡把玩一些體量短小的東西,但是最怕精氣衰疲,文章更是如此。

這個日子總會到來,我密切地監視著自己。但有時又自勵自勉,因為大家都說如果以文章的氣韻來反推文化年齡,我似乎還在健壯之年。當然,即便如此,也不應該多寫了。既然已經出版了一本《暮天歸思》,那就會想到在黃昏時分騎在牛背上回來的行者。已經走得夠遠,看得夠多,那就早點休息吧。


2023-07-09 18:53:56

[新一篇] 海與帝國 明清時代(日)上田信 (四)

[舊一篇] 余秋雨《老子通釋》:當代人的《道德經》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