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思妙想:15位計算機天才及其重大發現(近觀15位計算機大師的生平與成就,有8位圖靈獎得主)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奇思妙想:15位計算機天才及其重大發現》
第一部分 語言大師:如何與機器對話  1
1 約翰·巴科斯 不斷進取的發明家  4
2 約翰·麥卡錫 不走尋常路的常識邏輯學家   16
3 艾倫·c.凱 清晰的浪漫主義夢想   28
第二部分 算法大師:如何快速地解決問題   39
4 艾茲赫爾·w.戴克斯徹 可怕的說明文和最短路徑   42
5 邁克爾·o.拉賓 機會的可能性   51
6 高德納(唐納德·e.克努斯) 逐新趣異一線牽   66
7 羅伯特·e.陶爾揚 尋找優秀的結構   76
8 萊斯利·蘭伯特 時間、空間和計算   89
9 史提芬·古克和利奧尼德·列文 良解難覓   101
第三部分 架構大師:如何構建更好的機器   115
10 弗雷德里克·p.布魯克斯 成功帶來的愉悅   117
11 伯頓·j.史密斯 與光速賽跑   127
12 w.丹尼爾·希利斯 與生物學的連結   136
第四部分 機器智能的雕塑大師:如何讓機器更聰明   147
13 愛德華·a.費根鮑姆 知識的力量   149
14 道格拉斯·b.萊納特 一場二十年的豪賭   159
后記:下一個25 年   173 

 21世紀到今天早已進入第二個十年,計算機與我們的生活已經完全無法分割。我還記得上中學時用奔騰386玩打字游戲的情景,那時候不管干什么都需要一張或幾張5.25英寸的DOS軟盤才行,笨重的顯示器屏幕是一個只有256色的球面。而現在別說軟盤,就連CD都已經淘汰過時,計算機上默認的盤符直接以C開頭,運行速度、顯示效果與早期相比更是有天壤之別。流行的終端機型已經變成了便攜的筆記本,方寸大小的手機堪比功能強大的個人電腦,其他日新月異的掌上觸摸設備更是層出不窮。除了成為消費品外,計算機強大的能力近可幫助我們處理日常工作、記錄存檔,遠能探索太空海洋、破解醫學難題。這顆星球上每一秒鐘都會產生無數的信息,而它們都在計算機構成的網絡中以光的速度穿梭——世界變得更加透明,距離的概念正在消失。
  這一切在以前都是無法想象的,而它們又都在短短20年中就完成了進化。更妙的是,未來的計算機又會發展成什么樣,我們同樣無法想象。
  那么如果我們追根溯源,又會發現什么?是什么樣的人為我們人類作出了如此卓越的貢獻?他們是如何與古老的加法器和乘法器進行對話的?我們都知道C語言(無論你是否掌握),它的始祖又是誰?互聯網的雛形是什么?用電腦模擬人腦這一想法是如何付諸實踐的?有心人也許能從歷史的倒影中一窺時代變遷的可能方向,更何況這些風流人物的軼事就像一杯杯淡雅的香茗,令人讀來不忍釋卷,品之齒頰留香。
  這些風流人物正是計算機發展史上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他們是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大師,高舉科技的火炬和明燈,為廣大計算機從業者披荊斬棘、引領方向,留下了無數的里程碑。如今走上神壇的蘋果教主史蒂夫·喬布斯 何嘗沒有受到過艾倫·凱發明的Dynabook的影響?倘若阿帕網(ARPANET)未曾誕生,馬克·扎克伯格又怎能在互聯網獨領風騷?
  《南渡北歸》一書的作者岳南曾高嘆“大師遠去再無大師” 。所幸在計算機領域中尚有無數天驕兒女競相追隨前浪。比爾·蓋茨、喬布斯、扎克伯格、謝爾蓋·布林和拉里·佩奇以及更多的幕后英雄都在將前輩的薪火傳遞。也許十幾年后,類似本書中所談到的下一代大師將會出現。
  翻譯這本書對我其實是一次朝圣之旅。在翻譯過程中隨這些大師一起喜笑怒罵,體驗他們在研究生涯中的酸甜苦辣。這些傳奇人物對課題孜孜求索的態度、堅韌不拔的精神,他們甘于冒險、勇于面對嘲笑的不羈和灑脫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恰值我32歲生日的今天,胡亂揮就此文,是為序。
  向怡寧
  2011年9月6日晚于湖北武漢
  (編者說明:為便于讀者理解有關背景知識,譯者不辭辛勞,為譯文增加了許多譯注。書中腳注除特別說明外,均為譯者注。) 

 在許多科學領域中,開創先河的大師們都生活在遙遠的過去。要想揭示他們真正的豐功偉績及其前因后果,我們只能深入歷史的角落,在塵埃中尋求真相,從傳說中分辨事實。牛頓是否真的被蘋果砸中?阿基米德是否高呼著Eureka 從浴缸跳出跑到大街上?歐幾里得是否曾經從古埃及祭司那里竊取了幾何的秘密 ?
  計算機科學則與此不同。那些最先研究當前計算方法(computation)的數學家們,例如
  阿蘭·圖靈 、埃米爾·波斯特 和阿隆佐·邱奇 ,都起步于20世紀30年代或40年代。我們今天的計算機的概念和他們的早期構想相差無幾:一個計算引擎(calculating engine)和一個用于存儲指令和數據的存儲器(memory)。他們提出了該領域的基本理論問題:在有限的時間里能夠計算什么?對于這些數學家來說,“computer”這個詞既可能指機器,也可能是指人類本身——因為在他們開始建立相關理論時,世上還沒有能夠存儲指令的計算機器。
  到了20世紀40年代末,當計算機成為工程上的現實之后,該領域的重要問題開始轉變到實用主義方向。僅僅知道一個問題最終能被解決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高效且優雅地(如果可能的話)解決這個問題。這需要我們為真實的機器編寫指令,需要我們努力尋求更有效的解決方案,需要構建更好的計算機,以便解決更復雜的問題,此外,有時還需要讓計算機也參與到創造過程中來。本書分為四個部分,它們分別對應了過去數十年來計算機科學家們為之奮斗的4個基本問題。
  (1) 語言大師:應該怎樣與機器交流?
  (2) 算法大師:如何能讓計算機更快地解決問題?
  (3) 架構大師:能否構建更好的計算機?
  (4) 機器智能的雕塑大師:能否編寫程序讓計算機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本書介紹了15位當代最偉大的計算機科學家,描述了他們的生活歷程以及工作成果。他們都是第一流的創新大師,其中有8位是圖靈獎 得主,其榮譽相當于計算機領域的諾貝爾獎。事實上,如果沒有他們作出的貢獻,現代計算機很難像今天這樣深入平常百姓家。在本書中,他們解釋了自己對科學產生興趣的緣由,回顧了成長環境和其他科學家對他們產生的影響,闡述了各自進行基礎探索和發現的途徑,同時也分享了對未來的看法和主張。
  在說明這些思想及其重要性時,本書盡量避開了科學術語,因此讀者不需要任何專業知識,只要對計算機的發展演變,以及這一領域的科學家們的思維方式感興趣即可。
  設想回到1690年去拜訪艾薩克·牛頓。你也許會問他對于慣性力的看法,而他也可能會講述自己早年間在伍爾索普的農場生活 。能與計算機學科的艾薩克·牛頓們當面交流,是我們莫大的榮幸,這也鼓舞我們寫出了本書。
  關于寫作風格與表現形式
  本書立足于現場訪談的第一手記錄,因為我們相信,這些科學家們的言傳身教更能幫助讀者透徹地了解他們的個性和方法,這比經過我們的轉述和修飾要好得多。我們負責勾畫出相應的歷史背景,并解釋相關的科學和數學原理,但關于這些科學家是如何提出自己的發現,當時他們都在想些什么,最好還是聽他們自己來說。
  考慮到行家里手通常會對技術細節感興趣,我們把相關部分用補充內容的形式展現出來。也許讀者把書讀完一遍之后還會要回頭再看看這些部分。我們也為剛剛接觸這個領域的讀者們提供了一份基本術語的詞匯表。此外我們還在每部分開篇幾頁按時間順序列出了本領域及諸位科學家生平的大事,幫助讀者在時間上進行定位。本書的最后兩章“后記”和“結語”,則探索了兩個問題:偉大的計算機科學家在他們的人生和思想上是否存在著家族相似性 ?25年后,類似本書這樣的著作又將會探討哪些新的發現? 

 本書脈絡清晰,內容引人入勝。計算機大師們精彩的洞見、事例和花邊故事隨處可見,不僅富有啟發意義,而且讀來趣味盎然。
  ——David Gelernter,耶魯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
  本書是一系列人物介紹和訪談的精彩合集。計算機科學的研究最早也不過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書中介紹的那些計算機發展史上的拓荒者和奠基人將我們帶入了一個“計算機的時代”。
  ——L.R. Shannon,《紐約時報》
  本書作者以親切的筆觸娓娓道來,引領我們逐個認識那些計算機發展史上的風流人物。正是這些卓越的科學家們披荊斬棘,為我們今天已經習以為常的數字世界鋪就了基石。
  ——Chris Goodrich,《洛杉磯時報》 

http://product.china-pub.com/199000


奇思妙想 2012-03-17 00:51:41

[新一篇] 從將軍到明皇小說:斬血千山寒

[舊一篇] 創造天賦:達·芬奇的7種天才特質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