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深度觀察清末民初精神脈絡 >>> | 簡體 傳統 |
蔣介石是個軍人,但卻不僅僅是一介武夫,這個軍人很愛讀書,有時甚至到了手不釋卷的程度。
蔣介石1887年出生在浙江奉化的一個鹽商家庭,6歲起進私塾,開始讀四書五經;17時上學堂,學習英文、算術等西學;1907年考入河北保定陸軍速成學堂,第二年留學日本,就讀東京振武學校,接受軍事教育,1910年畢業。
這就是蔣介石早年的求學經歷,一個商人之家的孩子,和那個時代很多青少年一樣,學了點中學,接觸了些西學,又受了些軍事訓練,而且留過洋。這以后,蔣介石入武從軍,戎馬一生,直至成為國民黨的最高軍事和政治領袖。
與同時代的許多軍閥比起來,蔣介石受過的教育多些,特別是新式教育;但是若與那時的許多政壇人物相比,蔣介石的學歷并不算高,尤其比不過那些受過西方高等教育的留洋海歸博士。然而,蔣介石一生好學,讀書不倦,從中汲取營養,這,也許是他能夠從眾多軍閥政客中脫穎而出,并在不斷的角力混戰中戰勝眾多對手,達到權力巔峰的原因之一。
舊學是蔣介石讀書的重點。一般人耳熟能詳的,諸如文天祥的《正氣歌》和諸葛亮的《前出師表》等,蔣介石喜歡讀;普通人覺得高深莫測的,比如《心經》等佛學著作,蔣介石也能“妙悟真諦”。從蔣介石的日記中,可以看到他給自己列的書單:管子、韓子、王夫之、顧炎武、張居正、王安石、程朱理學、資治通鑒……古人講以史為鑒,蔣介石也常從中國歷史中借鑒治國之策,他在讀了唐史之后,“甚感治國齊家之難”,故決定對國民黨黨務以“百忍處之”。
舊學中,他最喜歡和最經常讀的是曾國藩、胡林翼、左忠棠等人的著作,比如《曾文正公全集》、《宦鄂書牘》(胡林翼)等。從這些書中,蔣介石學到很多東西,比如在他看來“千古不可磨滅”的兵家經驗之談,比如賞罚嚴明、知人善任的用人之道。這些書常常被蔣介石用來作為立身處世、待人接物的原則,或用以作為治兵、從政的軌范。
不過,蔣介石并非一個老夫子,對于新學和新思潮,他也曾如饑似渴地學習。在五四以后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的新式刊物中,蔣介石對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可謂情有獨鐘,從1919年一直讀到1926年;此外還有羅家倫等編輯的《新潮》。但是不知為何,蔣介石對其他刊物卻很少涉獵。
蔣介石對經濟很感興趣,曾用過相當多的精力鉆研經濟學,看過孟舍路的《經濟學原論》、津村秀松的《國民經濟學原論》,以及《經濟學》、《經濟思想史》等著作。從亞當·斯密的《經濟學原理》中,蔣介石自稱“得益不少”。
蔣介石加入同盟會,參加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和護法斗爭以后,對于革命領袖孫中山先生的著作,經常細心研讀,比如《平均地權論》、《精神教育》、《三民主義》、《建國方略》等等。蔣介石對孫中山的著作和思想非常佩服,稱贊他的書“博大精深,包羅萬有”,他的“偉大議論足以立懦振疲,使人閱之,氣殊虎虎”。
蔣介石書雖然讀的不少,但結構并不平衡,總體上還是偏重于舊學。早年還能新舊兼顧,1926年以后就逐漸棄新逐舊了,這對他的思想變化產生了一定影響。張學良就曾批評蔣介石讀書范圍太窄,“所看之書多是韓非子墨子一類”,以至于思想太舊。從大量古籍中,蔣介石學來治國之道和領兵之法,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封建思想的浸染。蔣介石從一個具有革命思想、追求進步的新派青年,最終退化成為一個守舊的專制獨裁者,所讀書籍的局限和知識結構的欠缺,恐怕不無影響。
http://hi.baidu.com/%D1%EE%D3%EA%C7%E1%D1%EF/blog/item/d487740f9aa2f5376159f320.html
網載 2012-08-05 10:18:15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