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關閱讀 |
![]() |
>>> 緬懷先烈—追憶民國歷史 >>> | 簡體 傳統 |
1949年8月,白崇禧指揮鐵血桂軍,在湖南青樹坪大敗林彪共軍,幾乎全殲林彪“虎賁師”,毛澤東震怒。圖為國軍王牌軍之一,北伐、抗戰、剿共作戰功勛卓著的桂系鋼七軍。中共元帥林彪,在國共內戰時期率領四野共軍從東北一直打到海南島,為毛共竊取了大半個中華江山,被吹捧為“軍事天才”,“常勝將軍”。然而,林彪一生曾經三次慘敗于國軍戰神白崇禧。
林彪三次慘敗于白崇禧
林彪第一次慘敗是在1934年,蔣介石發動第5次圍剿,中央紅軍慘敗,狼狽逃竄。白崇禧率桂軍圍剿偷渡湘江的中央紅軍,林彪率領紅一軍軍團幾乎全軍覆沒,血染湘江。
第二次是1946年國共在東北戰略重鎮四平的首次大決戰,國防部長白崇禧督戰指揮杜聿明部中央軍精銳,將占領四平的十多萬林彪共軍打得丟盔卸甲,死傷數萬,林彪本人化裝成伙夫才得以逃命。如果不是蔣介石在美國高壓下被迫宣布東北停戰,林彪共軍早就被白崇禧統帥的國軍徹底剿滅,根本不會有日后的死灰復燃,東山再起。
1949年湖南青樹坪戰役,是國共兩大“戰神”之間的第三次對決,林彪再遭慘敗,其49軍“虎賁之師”被幾乎全殲,毛澤東震怒。據傳周恩來接獲戰敗電報后,當場流淚無語。
在1949年國民黨風雨飄搖,一潰千里的情況下,冷靜并敢于抓住機會進行果斷反擊的國民黨高級將領,也只中華戰神白崇禧一人而已。
小諸葛設伏 桂軍血戰青樹坪
林彪第四野戰軍自遼沈、平津戰役后, 迅速擴張,百萬大軍在林彪、第二政委鄧子恢率領下,強渡長江,直撲華中南,氣勢洶洶。
當林彪共軍逼近,1949年8月4日,國民黨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潛(一級上將)、第一兵團司令官陳明仁(中將)和唐生智(一級上將)率部近8萬人叛變投共,長沙淪陷。
華中剿匪總司令白崇禧立即于8月5日、6日兩天,連續派飛機飛臨長沙、株洲、湘潭、邵陽上空,轟炸掃射,散發傳單,對陳明仁第一兵團叛軍進行策反,在白將軍的感召下,陳明仁兵團4個副司令官劉進、彭璧生、張際鵬、熊新民,第71軍軍長彭鄂率71軍,第14軍軍長成剛率第10師、第62師和63師一個團,第100軍軍長杜鼎率19師、197師一個團, 共4萬余人棄暗投明,投奔白崇禧。
此時,為了報四平慘敗之仇,林彪親率四野中路軍總共6個軍19個師,由叛賊陳明仁手下帶路,前來圍剿白崇禧統帥的鐵血桂軍。
“小諸葛”白崇禧恨林彪欺人太甚,竟敢以久戰之師孤軍深入。他對部下說:“極度自信,這是林彪的老毛病了。他以為有陳明仁的手下帶路就萬無一失,也太小看我能征慣戰的八桂子弟了!”
于是白崇禧決定在青樹坪、界嶺一帶布下口袋陣。青樹坪在距湖南湘鄉西南140里的群山之中,扼守湘中通往湘南的咽喉之地。白崇禧一面命湘鄉的部隊做潰退狀引誘林彪輕兵冒進,一面命已經退守湘桂邊境的的桂軍名將張淦率桂軍第三兵團星夜北上,在青樹坪一帶設下埋伏,專等林彪共軍上鉤。
林彪屬下49軍軍長鐘偉,中共稱之為“中國的巴頓”,是個打仗不要命的猛將,49軍號稱中共的“虎賁之師”,下轄145、146、147、162共4 個師,總兵力為5萬余人。鐘偉遵照林彪“要敢于奔襲作戰”的指示,率部急速追擊,孤軍深入,成了林彪中路軍的前鋒。
在衡陽五桂嶺總部的軍事會議上,白崇禧聽完關于共軍146師行蹤的匯報后,作出部署:“先以小部隊節節阻擊,把共軍引進來。爾后集中主力王牌第7軍、71、172師和第46軍236師從兩側迂回,力求全殲深入青樹坪地區之敵”。
白崇禧對此役前線指揮官、第3兵團司令張淦(陸軍中將、鋼7軍前任軍長)說:“對付林彪,就是三個字:快、猛、狠。當年在四平制服林彪憑的就是這三個字!”
鐘偉的49軍不知有詐,貿然闖入桂軍的埋伏圈。此時,49軍離林彪中路軍主力已經有近兩天的路程。
沖入青樹坪的49軍146師,被桂軍精銳鋼7軍(軍長李本一中將)和第48軍圍了個水泄不通。
青樹坪之戰空前慘烈。在4架飛機和20余門大口徑火炮支援下,鐵血桂軍浴血奮戰,發起一輪又一輪的輪番沖鋒。在塔子山高地,桂軍沖鋒37次,在共軍436團方向,桂軍的兩個營在空軍4架次戰機的支援下,向共軍第3營陣地輪番攻擊20余次。青樹坪一帶硝煙彌漫,遮天蔽日,殺聲動地,槍炮轟鳴。
此役桂軍浴血奮戰,重創林彪49軍并幾乎全殲“四野虎賁師”146師,令毛澤東十分震怒。1949年9月9日,毛在致林彪、鄧子恢的電報中稱白崇禧是“中國境內第一個狡猾陰險的軍閥”。林彪也曾對蘇共《真理報》記者說:“我認為在國民黨軍將領中,白崇禧是最有才干的。”
代總統李宗仁評價青樹坪戰役是“徐蚌會戰以來,國軍所打的唯一勝仗”。
共軍傷亡被隱瞞
青樹坪戰役,中共一直隱瞞了真實傷亡數字,只承認損失林彪146師800多人,145師傷亡470余人。半年以后的1950年4月,第49軍番號撤銷,因此青樹坪戰役成為鐘偉指揮的最后一次大規模戰斗。
按照共軍對青樹坪戰役過程的描述,鐘偉49軍幾個主力師浴血奮戰至少兩天,頂住了桂軍幾十次飛機槍炮的猛烈進攻,有的地方甚至連炊事員都在團長親率下,拿槍上陣,與連日軍都恐懼的桂軍展開“白刃戰”。
許多人提出疑問,共軍幾個主力師打得這么激烈,損失不可能這么少。為什么后來146師被認為是打殘了?甚至四野后來在追殲鋼7軍的時候提出了“不忘前仇不留后患”的口號?就沖這個口號,就知道林彪共軍的損失遠不止其公開承認的數字。
其實看中共軍史,大家要知道潛規則。通常公布的傷亡數字乘以十倍,才是真實的。
換言之,青樹坪之戰,林彪四野49軍損失應在13,000人以上,相當于一個整師的兵力。此戰共軍的損失應高于49年底粟裕指揮共軍偷襲金門慘敗。
鐵血桂軍 共軍日軍深為恐懼
白崇禧指揮的桂系第七軍,即國民革命軍第七軍,在1926年的北伐期間,在江西大敗北洋軍閥孫傳芳,被孫傳芳敵軍譽為“鋼軍”(軍長李宗仁),并榮獲蔣中正和國民政府通令嘉獎為“鋼軍”,從此威震天下。鋼7軍也是北伐最激烈、最具決定性關鍵的龍潭戰役(南京保衛戰)的主力軍。1927年8月,總指揮白崇禧指揮李宗仁桂軍和何應欽黃埔第一軍,在江蘇龍潭地區消滅孫傳芳10多萬人的“五省聯軍”,奠定了南京國民政府的基業。
不少國民黨元老對龍潭戰役印象猶深,于右任老先生曾寫對聯:“東南一戰無余敵,黨國千年重此辭”。行政院長譚延闿親自贈對聯贊頌白崇禧:“指揮能事回天地,學語小兒知姓名。”
鐵血桂軍,也是令共軍和侵華日軍深為恐懼的國軍王牌軍之一。
參加青樹坪戰役的白忠耀,后來曾任廣州軍區第55軍軍長。他回憶此戰時說:“我們從東北打到湖南,打敗過蔣介石嫡系中央軍五大主力中的主力、王牌軍中的王牌新1軍和新6軍,但從沒見過如此頑固勇猛的桂軍。”
大陸《讀者報》曾經報道:彭德懷在紅軍時期就說過:“黔軍,滇軍是兩只羊,湘軍卻是只狼,而廣西桂軍更是猛如老虎惡如狼。” 國共內戰時期,劉伯承曾在大別山制訂殲敵順序是:先打最弱之保安隊,再打較強之中央軍,最后打最強之桂軍。粟裕等相當多中共高級將領在國共內戰時期有過這樣話:要分清哪些是國民黨的精銳部隊,一要看裝備,美式裝備的肯定是精銳部隊;二要聽口音,廣西口音的部隊一定也是精銳部隊。如果既有美式裝備又有廣西口音,那絕對是國民黨中最精銳的!
美軍駐華司令史迪威將軍曾高度評價說:“廣西士兵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
日軍對中國軍隊戰斗力排名,鐵血桂軍居前列,被譽為國軍“雜牌軍中的王牌”,“戰斗力可以和中央軍最精銳的部隊相比”。
抗日戰爭中最令中華民族揚眉吐氣的徐州會戰臺兒莊大捷中,主力也是鐵血桂軍和孫連仲西北軍。抗戰勝利,參加徐州會戰的桂軍將領白崇禧、李宗仁、李品仙,西北軍孫連仲、池峰城、田鎮南,以及中央軍湯恩伯等人,均榮獲“青天白日勛章”。
瀟湘風云 2012-08-29 01:45:36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