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環境會變,人心也會變

>>>  春秋茶館 - 古典韻味,時事評論,每天清新的思考  >>> 簡體     傳統



環保行業 弄個店面 搞個展館

在難看的也有人要,稍微好看點的只好不停換。

奶茶行業已經過度競爭,沒什么花頭了。還是環保行業有前途。

直面挑戰

看的我熱血沸騰,一腳踢翻了我家的牛,自己耕了三分地

大學 合適 感情問題 沒什么不能解決的了

不宜再拋頭露面

人的環境會變,人心也會變。

  阿里是一家典型的“只有一個核心、只有一種文化、只有一條路線”的中心化公司。所有并購而來的的“外來戶”,要么適應,要么走人。戰略的適應就是全面服從于阿里的主航道戰略,一旦出現偏差,別說外來戶,連自己人都可以被放棄(比如陸兆禧之于無線業務)。文化的適應說白了就是“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在外面可以說十八羅漢,在家里只有一尊真佛。

雖然說全賴將士用命,但這一切最終還得感謝那個丑男人馬云,他沒定力一切都是白搭~

  小米南遷是必然,“恰同學少年”的雷軍,也算是“榮歸故里”了。

剛剛 30 歲出頭的張旭豪還年輕,有資本從頭再來,但風口已不在了。今天的中國互聯網,不是他創業時的中國互聯網了;人生不是怕資源歸零,而是怕機會歸零。從俞永福到古永鏘再到張旭豪,其實都是正處于人生最具戰斗精神的時刻,遇上了阿里、遇上了另一種人生狀態。表看上是自己主動選擇,其實都是被動接受。自此,中國多了一個更加健碩的巨頭,少了無數挑戰固有格局的變量。

  這兩年王興給大眾的印象是:熱愛思考,好奇心極強,經常對商業和人生兩大命題進行哲學式的思考。比如他曾說,“終局”是下棋術語,但現實是,棋盤還在不斷擴大。

  畢竟阿里已經是一家“數字經濟體”。如果說張勇有哪些東西是繼承了馬云的話,那無疑就是他也開始寫公開信,宣講阿里巴巴的愿景及使命。最近的金句十分文藝:我在晴天修屋頂。

  畢竟即使“出局”之后,還有更廣闊的天地,還有時間做其他的事情。陳道明有句話說的好:上山的人永遠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

  其實王興又何嘗不想腳踏兩只船,但是馬云和張勇異常堅定的表態讓他的夢想破滅。吃了閉門羹后,王興索性將強硬對抗阿里這條路走到了黑,或許擺脫阿里一直是他的夙愿。因為早在幾年前的百團大戰拿阿里錢時,王興內心就有些忐忑:猶如初戀的少女,既怕情郎不來,又怕情郎亂來。

  六年前,馬化騰認真地問凱文凱利:誰將成為騰訊未來的敵人?凱文的回答頗具禪意:即將消滅你的那個人,從來不會出現在一份既定的名單中。

測血糖“黑科技”只是個開始,雅培在慢病管理市場正在加速

人生的路千萬條,您只能選一條走。

樓主,你的文章成功讓我去找回密碼,登陸,在進入文章,再來回復了,因為創業2年來,以失敗告終,最終總結,和你說的一樣,開發占有99%的時間,隨時都在精益求精,關于推廣,怎么推廣還是一竅不通。當初一起做,我開發第一版,別人賣了一套成程序,我在開發,別人在推廣;我在完善功能,人家都要盈利了;我在增加功能,別人在找人開發新功能,我在優化代碼,別人已經有幾個群的人了;終于我要推廣了,別人都在接觸新項目了;推廣不成功,我總結,結論是,功能不夠,UI不友好,于是繼續改,別人已經在做其他行業了,終于一切大功告成,開始推廣,發現大半年都過去了,各種嘗試推廣,去了解,注冊美女微信號去忽悠男人,注冊某某APP賬號,天天發美女圖,想著這樣好累,寫個程序去自動跑吧,嘩嘩嘩。。。。一個月又過去了,成功搞了幾個,然后又是封號啊,買手機號啊,搞注冊啊,等等等,后面發現程序又bug,不好使,了解到引流腳本,用了用 效果也是甚微,和哥們靜下來想了想,別人都轉行了,我們還堅持個毛啊,消極心理擋都擋不住...... 然后再繼續,在嘗試,最后還是GG 告終

李鴻章和李秀成都是18歲的時候,伊藤博文還在呱呱墜地尿褲子,可是李秀成戰敗后,仍然指出滿清絕對不是民族出路的領路人!是將來自取滅亡的朝廷。可是李,不會懂的,太多太多由滿清太后縱容置辦的產業,達到數千萬兩,他的改革動力早就消失了!大曾跟福澤瑜吉同期,李跟太久寶利通,西鄉隆盛同期,伊藤博文稍晚,明治三杰是近代人,曾和李,卻是古代人。。

中堂大人:兩國實力相當時,外交就是實力。兩國實力不相當時,實力就是外交。

開十臺推機去東陵。把葉赫那拉這個老妖魔的墳墓移為平地!沒想到當年葉赫兵敗城破時,葉赫部落酋長金臺吉在城樓自焚時說的話:“…我葉赫部,哪怕到最后只剩下一個女人,也要亡你愛新覺羅氏家族”…三百年后,大清真的毀在這個葉赫那剌氏女人的手上…

在我心目中,如今的中國正如百年前梁啟超的期許一般:

逃離北上廣深,互聯網不需要“總部經濟”

  對于我們這種白天拼命工作的上班狗來說,屬于私人的夜晚時間簡直太寶貴了。你看,古人早在幾千年前就提醒過我們“晝夜苦短長,何不秉燭游”。

有一次,一位創業者感慨:王興說創業是九死一生,其實應該是向死而生。互聯網戰爭里,沒有勝者。

以亞馬遜為例,貝佐斯在 97 年上市招股書里面就明確提出并描述了亞馬遜的飛輪。我們要為用戶提供足夠多的選擇,選擇多用戶體驗就好,體驗好用戶流量就會多,流量多,就會吸引更多賣家加入,從而提供更多用戶選擇,實現更好的體驗,形成正向反饋,不斷加強實現增長。這個飛輪還有另一個分支,業務規模的增長帶來更好的成本結構,這樣價格就會更低,這也會促進客戶體驗變好,這個循環也是飛輪的一部分。

今年 9 月 10 日,馬云宣布明年的這一天不再擔任董事長。他說,“我今年 54 歲,明年 55 歲,在 70 歲之前,我還有時間去做一些開心和熱愛的事,比如公益、教育、企業家培訓等。如果不離開,再過幾年,我就沒有機會了,我只能賴在公司里。很多人到了那個年紀,以為公司離不開他,其實是他離不開公司。”

百度殺毒就是無恥軟件的巔峰之作,死不要臉,缺德,散盡天良,偷看老太婆洗澡 無惡不做

  人類最終很可能毀于自我滅絕,比如選擇變成一個數字,生活在虛擬世界中。

  就像他這次在喜馬拉雅開設《劉慈欣的思想實驗室》,聲稱是讓大家加入他的思想世界一起思考,可這真的是他原本的計劃嗎?

你那憂郁的眼神,唏噓的須根,神乎其技的筆跡,還有那杯DRY MARTINE,都深深的迷住了我

  心理學上有一個理論叫:雞蛋理論(也叫宜家效應),意思是用戶對一個物品付出的勞動或者情感越多,就越容易高估該物品的價值。

一個拿著底層薪資操著架構師的心的碼農

生活記錄

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年輕人談正邪, 年長者談得失. 你的話摻雜了太多道德水平的東西....不太現實

  麥克尼爾試圖讓馬斯克平靜下來,并重復了他曾經聽過的一句諺語:被老虎追趕時,沒有人會想到好主意。那一刻,馬斯克是老虎。

 為什么說跨學科很重要呢,你仔細想一想特斯拉和 Space X 聯合建立的材料工程小組、Neuralink 那些既懂醫學,又了解計算機科學,還會精密加工制造的科學家,你會發現 Elon 領導的所有研發 & 工程團隊的共性就是跨學科。

  想想 Elon Musk 本人,Wait But Why 說他精通航天工程、機械工程、電子工程、軟件工程,以及許多次級學科(航空電子、電力電子學、結構工程、噴氣推進技術、能量儲存、人工智能)。實際上,跨學科是用第一性原理進行思考的基礎。

  只有當你對某一產業(比如隧道)涉及的所有學科的專業知識都足夠了解,你才有機會從零開始,重構整個產業。

  這段話是特斯拉卡車項目負責人 Jerome Guillen 說的。理解了嗎?Elon Musk 團隊的研發 & 工程哲學就是遵循最基礎的物理原理,拋開現有競品甚至法律法規的束縛。

  旁觀者當然清楚:付出一塊卻只收回五毛根本不是長久之計。但只有落下帷幕,局中人才會驚覺,自己賣掉了夢想,買回了噩夢。

To C基本格局一定,人口紅利也沒了; 接下來一定是To B會有大發展,改善既有行業的運行效率

草蛇灰線,伏脈千里。影響行業的人和事總是在不經意間落筆。

從前慢,馥郁光影,心無旁騖。想要快捷,就只好丟失細節,活得像個數字一樣。

  剛需才能抗周期,食品、服裝和個人、家庭日用雜貨等不是沒有周期性,但都是直接跟人口數量和消費水平掛鉤的生活必需品,即使經濟下行也不會大幅減少消費。這是確定性的機會,像“嚴選”類品牌瞄準日用雜貨,天貓在實物 GMV 持續下滑后提升超市的地位,都準備適應經濟形勢。

  “我認為,我們正處在一個階段,正如丘吉爾所說,‘這是開始的結束。’眾所周知,人類航天的開始階段是偉大的——這也是促使我成為一名宇航員的動力,但我希望未來會更好。”

那些碎片化的東西根本不是知識,只是很像知識的東西,即是之前有過知識,也會被后來的劣幣驅逐掉。

大家都能發財,這個結論是不可能成立的。

所以反推,頻道,主持,公共講師,公共號,這些東西都不可能盈利,從經濟學上不可能盈利。

  說句真心話,其實我是相信的,無論什么樣的工具或方法,都改變不了大多數人永遠只能是普通人的現實。但不甘平凡,去做嘗試的人,我是打心底尊重的。

  包括羅振宇自己也說過:“情懷?什么情懷?你才有情懷!我沒有。我是只會干這個,我要會造樓,我早就當房地產商去了。”

現在要搞大語文,重拾傳統,君君臣臣的學好了才好和諧發展,快遞員都能拿冠軍的詩詞大會被追捧,小學生去背什么飛花令,從小開始摧殘,再過10年20年,差距只會更大

1966年后,儲安平便似乎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至今也沒回來。甚至老奸巨滑的康生都皺眉問道:“儲安平,大右派,活不見人,死不見尸,怎么回事?”

我們寧愿相信他做了“飄然一杖天南行”的高僧,或許可以借用李敖的一句詩:當百花凋謝的日子,我將歸來開放!

  歷史上胡人鐵騎犀利,卻無百年國運,便是漠視文化之故,這道理放在游戲里也說得通。

  邁克爾•劉易斯(Michael Lewis)2014 年出版了一本名為《Flash Boys》的書,講述了高頻交易的興起。書中提高一個價值 3 億美元的項目 Spread Networks,它是一條 1331 公里長的線纜,直接穿過山脈和河流,把芝加哥和新澤西連接起來,它唯一的目標就是把數據的傳輸時間從 17 毫秒減少到 13 毫秒。

這篇文章的原文小編不會超過25歲,寫文章的時候頂多用8歲小學生的大腦,但是這個題目是55歲老編出的,心理年齡。內容不值得看,話題可以利用一下。

其實現在最急的應該是做局的人,千辛萬苦爬到山頂,發現整個山在下沉。千辛萬苦掙到錢,發現錢在貶值。

正如桑斯坦在《網絡共和國》一書中提到的:

  “民主社會的健康發展應當具備兩個條件。第一,人們對信息的接觸是不期而遇的。也就是說,人們能夠有機會閱讀一些計劃之外的內容,而不是只看到他們想看的。

  第二,大部分公民應當擁有一定程度的共同經驗,對有普遍價值的公共話題有所了解。”

可是,當我們舒適地使用社交媒體,瀏覽資訊軟件時,卻不可避免地進入一個“回聲室”:在“我的互聯網”上,我看到的觀點,皆是自己觀點的回聲,并認為整個世界就是這樣(可參考梁文道談“知識的詛咒”)。

說實話了吧,道歉了吧,長記性沒?

這種討論本身就是一種墮落。

其身正不令而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中國古代男人可以三妻四妾,西方一夫一妻。最后中國落后于西方。1840年之后一百多年,中國男人沒有把女人保護好,在一個受盡屈辱沒有尊嚴的國家,女生外向那是很正常的。這是所有當代所有中國男人的原罪。

曾經,張軼弢嚴格要求團隊不做消耗自己創意的事。無論公司多么缺錢,原則就是不接制作外加工業務。比如,游戲公司的宣傳片。“接了,文化創意就全都沒了,你的 DNA 會發生改變,這是其一。第二,我是一家互聯網公司,互聯網公司看的是未來,品牌公司看的也是未來,做外加工是一把一結賬,這樣的話會養成惰性,這家公司就完了。所以十幾年前,我就給公司定了調性,絕對不接外加工的活兒。”

  初中作文課,其他同學寫“五星紅旗飄揚在校園上空”,羅永浩偏要寫“五星紅旗耷拉在校園上空”。權威受到挑戰,老師當場發飆,羅永浩忙說我改我改——說來也怪,盡管校園里沒有風,但五星紅旗仍然飄揚在校園上空。

  “單身群體是拉動消費升級的主力大軍,這個趨勢將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商品越來越小,功能越來越細分,是眼下我們正在經歷的時代的縮影。”

曾經也是個文藝青年,羅永浩很愛看書。沒學英語前,讀的都是《艾斯拉龐德詩集》和《蕭伯納文選》,讀書容易久坐不起,他胖到 200 斤。為了追一個姑娘,羅胖子又能只靠西紅柿和黃瓜,兩個月內減掉近 50 斤。他喜歡瘦骨嶙峋型的姑娘,而減肥是他給自己設的相應要求。

后來羅永浩被一種“純潔的原創力”吸引,迷上快樂女聲出身的歌手曾軼可——一個聽平克•弗洛伊德、槍花、地下絲絨、恐怖峽灣、大衛•鮑威、齊伯林飛艇、涅槃的文藝中年胖子,對 90 后選秀歌手的迷戀說來就來。

人們通常會在不同的場景下使用不同形態的電腦,Surface各產品線則基本已覆蓋大部分場景,幫助用戶做到更多。這正印證了微軟的使命:

予力全球每一個人、每一個組織,成就不凡。

  飏青旗、流水橋旁。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行香子》秦觀

項目工時 * 日薪 + 緊急程度 = 報價。

拿到項目需求,先簡單預估一下大體需要多少工時,這里基本就是XX天為單位,不帶周六周日那種。(PS:記住一定要給自己多要40%到80%的時間。

各種慘痛教訓告訴我們:不要對自己的效率過于自信,更不要過于相信甲方需求。這個時間就是留著給你來處理上面這種狗血事情的...)。接著估算一下自己的日薪:工資除以22差不多就是日薪了。在此基礎上揚多少就看你自己了。(PS:外包不比日薪高的話,實在沒太大的動力,混吃等死玩游戲多好...)

最后看下緊急程度了,原本是一個月的活,要兩個星期上線的話。5000塊的活,緊急程度溢價我都敢翻倍報價10000了。道理很簡單,完全可以理解成加班費,畢竟是要加班加點來干的。

舉個例子:一個簡單XXX平臺(亂扯,不要當真...)工時:美5天 + 前端10天 + 后端10天 + 測試5天 + 預留可能需要的5天 = 20天 = 一個月后上線日薪:美工日薪200/天 + 前端300/天 + 后端300/天 + 測試自己來 + 客戶 =1000 + 3000 + 3000 + 2000(預留工時報價) = 7000 到9000。

照著上面的計算,這時候報價可以報9000,成交不低于7000。dalao教導說,不要報整數。

所以,我們報價為8800,最低在6000-7000內都能成交。這個時候,如果客戶要求在10天后上線,那么就可以漲價了。原來可能在7500的成交價,完全可以漲到9500,差不多20%-30%的溢價。

其次,可觀察性有利于系統的生長,工程師之間流傳這樣一句名言:系統不是設計出來的,而是長出來的。而掌握了觀察之法,人們會了解到系統目前的實際情況,系統不再是一張靜態的架構圖,而是一個鮮活的生命體。

電視劇《喬家大院》里的孫茂才,本來是個窮酸落魄的乞丐,投奔喬家后得到重用,才開始翻身。可沒想到孫茂才居功自傲,被趕了出來。他不服氣,想借對手錢家扳倒喬家。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特斯拉退市,是一個工程師的執拗


綜合 2022-01-09 11:20:51

[新一篇] 人類從歷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從不吸取歷史教訓

[舊一篇] 人生遲早會輸,會向命運認輸,但別那么早的投降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