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離看美國 III --我也有一個夢想 01.洛杉磯騷亂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01.洛杉磯騷亂 
盧兄:你好!
 
謝謝你寄來的漂亮賀卡。你的賀卡上除了春節的新春祝賀,還附上了這么一句,
讓我在寫完那些介紹去年美國大選的信之后,別忘了在新的一年里繼續把介紹美國
的信給你寫下去。你說,等候和閱讀這些信,成了你生活中的一個小小樂趣。我也
希望能夠不使你失望。
 
我想,在美國,相對于過去的 
1996年來說,1997年應該將是比較平靜的一年。
總統大選的結果一經確定,整個美國就像風暴過去之后的海洋,水手們各就各位。
喧鬧和緊張都一掃而光。這當然也是這個國家全民直選的特點之一。既然每一滴海
水所聚成的浪花,都對“載舟復舟”的選擇起著如此關鍵的作用,那么,一場大選,
競選雙方當然都要竭力去激起每一滴水花。這是十分自然的。
 
同樣,此后的迅速歸于風平浪靜也是自然的。政治家們在大選中盡量去影響每
一個選民的這種努力,產生的最直接副產品之一,就是增加了這個國家的政治透明
度和公開化。老百姓們作出了他們的選擇之后,政治家的任務就是好好就職干活了。
不論選上選不上的,都會爭取在此后的幾年里,給選民們留下個好印象,以利下一
次的競選。暗中拉幫結派,擴張個人勢力,給對手安套子下絆子之類的小動作,在
一個政治透明度很高的社會,就不再是政治家們的必修課。如果偶有哪一個政客想
在這方面小試身手,以獲取額外的利益,反而很難逃過如尼克松那樣被罚出局的結
果。
 
所以,美國自開國以來,兩百多年幾十次大選過來了。人們已經完全習慣于這
樣周期性的全民參與的政治運作。大選開幕就看戲,也品頭論足,一起選出最佳明
星。大幕一落,生活照常。雖然如我在去年的信中提到,克林頓總統在今年連任之
后,還留下了在大選中是否非法募款,以及他本人面臨性騷擾民事訴訟等一系列的
 
未決懸案。但是,經歷了尼克松“水門事件”的操練之后,一切有關的監督調查機構
的運作已經完全成熟。美國的老百姓知道,整個調查將立即公開地在立法司法兩個
分支循序而進,自然會有結論出來。因此,這并不影響大選之后 
1997年的美國,
象以往的歷次總統就任一樣,整個社會也會很快地回復寧靜。
 
也許你會問:那么,在這個預計將是平靜的一年里,我將以什么主題作為向你
介紹美國的切入點呢?我想試試你已經多次問及的美國種族問題。
 
種族問題可以說是美國幾個最大的問題之一。我當然也知道你非常關心這個問
題。但是,盡管我在以前的信中談到過一些,基本上卻還是避免觸及這個話題的。
它的復雜性使它成為一個十分“艱難”的話題。促使我去正視它,重要原因之一顯然
是它的“不可回避性 
”。如果我要向你介紹美國,就不可能躲避這個話題。再者,雖
然去年我給你的信著重于介紹美國的大選,但是同時,一場“是否應該取消平權法案 
的討論正在美國熱烈進行,其核心就是種族問題。這場討論的重要性可以說一點不
比“總統大選”來得遜色。可是,使我對種族問題真正產生一種切入剝離的沖動,這
還是必須從我們的塞凡那之行講起。
 
去年的美國除了大選之外,其實還有一場“百年奧運”在那里湊熱鬧。可是,在
去年給你寫的那些信里,我幾乎都沒有提到它。因為除了奧運會的舉辦城市,美國
人對奧運的興趣并不太大,對美國人的生活也幾乎沒有什么影響。但是奧運會確實
給佐治亞這個一向安靜的南方州帶來了許多外來游客。也給亞特蘭大市打了一針強
心劑。使得這個城市的許多人,也一度誤以為它真的就像自己提出的口號一樣,立
馬就可以因為這場奧運會而變得“國際化”了。
 
誠然,相對于世界上的許多其它國家,美國的大城市由于其大量的流動移民人
口,都可以算得上足夠的“國際化 
”。這使得一些短期出訪美國的游客很難察覺出這
些城市和地區之間的本質差異。然而,美國人自己知道,其間實際上還是有很大差
別的。即使在交通如此發達,信息傳遞如此快捷的當今美國,如果你深入下去,還
是會發現,北方是北方,南方是南方。
 
這場亞特蘭大奧運會對于我們去年的生活卻是有影響的。安靜地在鄉間蟄居多
年的我們,第一次成為好幾撥來訪者的業余導游。盡管并不是每一個人都奔著奧運
而來,但正是由于這個“百年奧運 
”,使得奧運會的舉辦地成了必游之處。以致于我
們在短短的一年之內,第一次集中收拾起如此之多的閑情逸致,悠悠地游蕩在美國
南方的大城小鎮。踩著已經被歲月磨得光滑的石塊街路,聽著年老的黑人街頭音樂
家信手吹奏的動人的爵士樂。
 
1996年的最后一天,我們又一次帶著到訪的朋友來到塞凡那。這是我們在這
一年中,第五次來到這個南方的港口小城了。這次的來訪者,是我們已經一別九年
不見的老朋友,一對澳大利亞建筑師。
 
他們早早地就把塞凡那這個小城排入他們的行程,他們點名要來這里,是因為
遠在澳大利亞時,他們就聽說了這個美國南方的歷史小城。這個小城出名的原因之
一,正在于它是美國南北戰爭中佐治亞州少有的“幸存者 
”,沒有被戰火所焚毀。因
此,在歷史短暫的美國,它就顯得非常寶貴。這里的建筑很有特色,你幾乎可以一
遍遍地在那些住宅,庭院,墓地和教堂里,讀出美國南方的歷史來。
 
在塞凡那的城郊還有一個普拉斯基城堡。在這一年里,是我們第三次造訪這個
城堡了。不知為什么,我還想再去看一眼那個土紅色的戰爭建筑,還想再一次跨過
它的護城河,在它的厚實的護城墻上站一站。盡管這里大大小小的城堡遺址很多,
但是,普拉斯基城堡的規模較大。一般情況,游人很少繞到它的后面去,我們每次
去,卻都要到護城河外的外墻去走一圈,在美國以解放奴隸著稱的南北戰爭中,無
數炮彈轟塌了它的一個角落,至今墻上彈跡累累。
 
此后,我們又來到塞凡那河的河邊,河邊的這條小街是最有歷史感的。不知哪
年鋪下的石塊街面凹凸不平,窄窄的小街一面是一些傳統小店,一面就是河堤了。
最意外的是這條古舊的小街正中,還鋪了兩條鐵軌,看上去象是舊碼頭已經廢棄了
的老火車道。可是,隨著一聲汽笛,居然真的緩緩地駛進來一輛火車,把整條街塞
得滿滿的。原來這條聯系著滄桑歲月的港口運輸線多少年來一直沒有停止使用。
 
河堤下,塞凡那河水在靜靜地流。這個如今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中國集裝箱船的
南方大港,當年不僅是南方進口奴隸的一個重要港口。而且也是美國記載中的最后
一批黑人奴隸上岸的地方。而此后塞凡那的淪陷,又意味著佐治亞這個南方最頑固
的蓄奴州的被攻克。這在結束奴隸制的過程中,也有著它象征性的意義。
 
就在這 
1996年的最后一天,我們在夕陽西下的時候,又一次來到這里。水波
是金色的。就連平日黝黑的街石,也被抹上了一層金紅的光澤。這里的一切我們已
經非常熟悉了。所以,不再象以前兩次來這里,需要尋找拍照的最佳角度。我們讓
客人們自己隨意參觀,我們所需要的,只是站在兩個公元年度的交接點,站在歷史
風云已經遠去的南方靜寂里,去感受一些什么。這時,我想,我真是應該給你寫寫
美國歷史上的南方和北方,寫寫它們圍繞著種族問題所發生的沖突戰亂,甚至至今
未了的種族恩怨了。
 
然而,你也一定注意到,盡管我有了觸動這個話題的沖動,但是,這個題目的
 
復雜性和難度卻絲毫也沒有降低。種族問題,這是在北美大陸幾百年來,無數政治
家,社會活動家,社會學家,學者等等各類仁人志士試圖去解決的一個問題。但是,
似乎誰也沒有什么藥到病除的良方。不僅如此,人們發現似乎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
移民的增加,現代各種觀念的迅速變化,種族問題的頭緒也變得越來越多,線頭線
尾好象都要摸不清了。這種一塘混水的狀態使得所有觸及這個問題的人,都多少感
到沮喪。有些人甚至因此而變得不再有信心。
 
可是,我想,給你寫信談這些問題,我可以比較放松,沒有什么太大的心理負
担。因為你對我們很了解。你知道我只是這里生活著的無數普通移民中的一個,至
今為止,謀生問題始終還是我們必須關心的首要問題。所以,你并不會期待我們發
出專家學者般鞭辟入里的分析,或者高瞻遠矚的宏論。你希望看到的,只是我們在
美國作為一個少數民族一員,所感受到的一些體驗,是作為一個新移民所可能持有
的敏感目光,所觀察到的不同的角度。如果問題是復雜的,那么我想,我只要使你
了解它復雜在什么地方,就算達到目的了。
 
美國的種族問題確實是復雜的,也完全可能是表現激烈的。五年前的洛杉磯暴
亂可以說就是一個縮影。我們來到這里不久,就和所有的美國人一起,受到了這場
美國 
25年來最大的暴力事件的沖擊。
 
這一場被比作是“地震”的美國大都市暴亂,起因卻是一個看上去似乎是微不足
道的酗酒超速駕車事件。
 
這樣的交通事件,不要說是在美國,就是在洛杉磯這樣的大都市,一年都不知
要發生多少起。所以,1991年 
3月 
3日,當四名洛杉磯警察局的白人警察,在 
210
號公路發現一輛超速車,隨即按常規拉亮警燈尾隨上去的時候,他們一定做夢也沒
有想到,他們自己,以及被追逐的超速駕車者,那個名叫洛德尼.金的黑人青年,都
從此一腳踏進了一個歷史的陷井。不管愿意還是不愿意,他們的名字都將永遠與一
場震驚世界的都市大暴亂聯在一起,寫進美國歷史的教科書。
 
那已經是午夜以后了。一輛車偶然經過這條 
210號公路。駕車人發現,在黑漆
漆的公路邊,強烈的車燈前,有四名白人警察正在毆打一名黑人。這名過路人并不
是一個新聞記者,鬼使神差一般,他想到操起車上恰好攜帶的攝像機,對準了他所
看到的景象。
 
于是,這短短 
83秒鐘的錄象,此后不僅成為美國最轟動的新聞錄象之一,而
且多次出現在全世界的電視機屏幕上。直至六年以后的今天,我們仍然時不時地在
電視里看到這段錄象。我們相信,在今后的許許多多年里,這段錄象還將經常出現
 
在美國的各種電視專題節目里,比如說,討論司法公正的,討論警察權限的,等等。
當然更多的,就是出現在討論種族問題的電視節目上。
 
事實上,洛杉磯暴亂的發生,已經是上述事件發生的整整一年以后。在這一年
里,美國人就是不斷地在電視中重復看到這段錄象,并且在等候。他們在等什么呢?
毆打事件發生后,四名白人警察很快以攻擊罪這樣一個刑事罪被起訴,在地方法庭
受到審判。人們在等待的,就是這場審判的結果。
 
接下來的事情,你在中國也立即從電視里看到了報導。1992年 
4月 
29日下午,
以白人為主的陪審團宣布了他們所得出的四名警察被告“罪名不成立”的結論。就在
當天晚上,洛杉磯發生暴亂,持續了幾十個小時。同時,在美國南方的亞特蘭大市,
就是 
96年奧運會的舉辦地,也隨后發生了規模較小的類似騷亂,但是影響要小得
多。
 
洛杉磯暴動的規模,相信你即使遠在大洋彼岸,也一定留下了深刻印象。記得
當時你和我們在中國的其他親友,都曾來信對我們的安全表示關切,可見在某種意
義上,今天的世界各地已經大大地縮短了距離。在這里,我想再強調幾個簡單的數
字,以證實你當時在中國的電視新聞里看到的一切,確實所見不虛。
 
在這場短短幾十小時的洛杉磯暴亂中,死亡人數超過 
50名,受傷人數超過 
2000
名,超過 
1000幢大小建筑物被焚毀,經濟損失在十億美元左右。
 
我想,你一定早已作出邏輯非常清楚的判斷。那就是,白人警察出于種族歧視
借機毆打黑人,以白人為主的陪審員又無視錄象所反應的警察犯罪事實,蓄意偏袒
白人警察,宣布他們罪名不成立。于是,忍無可忍的黑人群眾奮起反抗。因此,洛
杉磯暴動清楚地反應了以白人和黑人為主要矛盾的美國社會種族對抗的現狀。我只
能說,你的判斷只在局部意義上是正確的。
 
你得到的信息是簡要的,推論也就會顯得格外清楚。但是,就像世界上發生的
很多事情一樣,當事實被簡單化以后,看似清晰的結論,有時反而會模糊事件的真
實面貌,甚至也會曲解事件所折射的意義和教訓。在 
1995年,我第一次提筆給你
寫這些介紹美國的信時,曾經簡略地提到過這次洛杉磯暴亂,也提到過它并不那么
簡單,不是人們遠遠掃一眼就能夠輕易得出結論的。它牽涉到美國社會各個層面的
各類問題,而種族問題又是無法剝離地和其它問題死死纏在一起。
 
讓我們再回到這個事件的起點,回到 
1991年在洛杉磯 
210號公路上所發生的
這個案件。看看在此后一年多的調查審理中,那個由 
10名白人,一名亞裔,一名
拉丁裔組成的陪審團,究竟根據什么樣的辯方證據,在看了幾十遍作為檢方證據的
 
錄象帶之后,會依然得出“被告無罪”的一致結論。還是,根據推論,他們這十二個
人只是簡單的“種族主義者”?
 
陪審員們看到的事實是這樣的。在案發的午夜,當四名警察發現那輛超速車的
時候,它的速度是每小時一百英里(相當于時速一百六十公里〕。在 
1991年,全美
國的最高公路限速是六十五英里。在美國,超速開車的情況應該說還是相當普遍的,
同時警察對超速的管制也相當嚴格。但是,即使是經常懷著僥幸心理開快車的人,
也會承認,每小時一百英里的速度是相當離譜了。
 
人們常常說,美國是一個危險的地方。在最近的一次民意測驗中,絕大多數美
國人表示,現在他們的生活遠比過去顯得不安全,這也正是我們在這里的感覺。而
這個不安全感,大家基本上首先指的是公路行車的交通流量大和速度快所帶來的危
險。
 
有關行車我再給你舉一個例子。我剛到美國的時候,比我早來幾年的朋友給我
的第一個電話里,就有這樣的忠告:第一,盡早學會開車;第二,當教你開車的人
沒有坐在一旁監督時,無論如何不要自己開出去練習駕駛。他還補了一句,否則,
出了事你有可能被指控犯了謀殺罪。第一條很好理解,第二條是怎么回事呢?當時
我很摸不著頭腦。
 
后來我才知道:美國的法律規定,持有見習駕駛執照的人,尚處于學習階段。
為了行車安全,必須在持有一年以上正式駕駛執照者的同車監督下,才能出門練習
開車。否則,萬一出了車禍,造成人員傷亡的話,犯規者就必須面臨謀殺罪的起訴。
可是,為什么是謀殺罪呢?謀殺罪在這里是一個法律定義,和我們的通俗理解有一
些差異。美國的法律認定,如果你明知自己的某一個動作有可能造成他人的生命危
險,你仍然違法去做了,那么一旦意外發生,你所承担的后果就是在“謀殺罪”的法
律范疇之內。根據同樣的道理,酗酒開車造成傷亡的話,面臨的也是謀殺罪。
 
之所以向你提到這些“題外話 
”,主要是讓你對這里的“酗酒后大幅度超速行車 
”的
概念有一些了解。然而,洛德尼.金的案件還不止是這樣一個危險的違章駕車事件。
 
當時,警察用測速器測到了一百英里的超速行車之后,當然還不知道他是酒后
駕車,他們只是按常規打出警燈就尾隨上去。在這里,任何人看到自己后面有警燈
閃亮,都知道必須向慢車道方向換車道,給警車讓路。如果發現警車隨你一起換車
道,繼續在閃燈,那就說明他是沖著你來的,必須立即讓到路邊停車。這是美國生
活中“行”這一部分的生活常識。停下來,也就是一個交通犯規處理的問題。不停甚
至企圖逃跑拒捕,被抓到之后罪名就大了。再說,警車都是好車,又有法律所賦予
 
的抓逃犯的超速權利,事實上也很難逃得掉。所以,在正常情況下,一般人絕不會
作出“逃”的選擇。
 
那么是不是還有人逃呢?還是有的。這種情況的絕大多數是一些不能與警察“照
面”的人。比如,他是通緝犯,又比如,他是有案在身,吃不準警察是否已經掌握
了他的情況。因為警車里都有電腦,警察截下違章車輛之后,首先是索取駕駛執照,
把執照的號碼輸入電腦系統,查一查案底。然而,即使是一些害怕查案底的人,也
不是都選擇“逃 
”。因為腦子稍微清楚一些,就知道還有個“逃不掉”的問題。“逃”而“逃
不掉”,豈不是徒然罪加一等。所以真正下決心逃的,一般都是重罪在身的亡命之徒,
或者是腦子不清楚的不顧后果的家伙。
 
更何況,在警察的追趕下飆車奪路而逃,不論逃的,追的,還是在同一路段的
其它車輛,都有極大的生命危險。可想而知,這時已經不僅僅是車速快的問題,任
何交通規則都會被棄之不顧。我們的朋友卡琳就曾經在通往機場的公路上,遇到過
一次逆車流方向的警匪飛車追捕。此后一提起來總是后怕不已,總覺得是揀了一條
命。
 
偏偏在那個午夜,不知是不是酒精在起作用,洛德尼.金選擇了逃。他本來已經
是一百英里的車速,再一逃,更是望塵莫及,時速一度達到一百一十五英里。就是
這一逃,不僅改變了違規駕車的性質,也使得四名警察的神經被強烈刺激起來,完
全處于一級戰備狀態。按照經驗,他們知道自己可能遇到了非常危險的情況。這個
危險,除了超速追趕可能遭遇的車禍之外,還包括前面很可能是一個持搶的亡命徒
一類。然而,逃的人可以有“逃 
”和“不逃 
”的考慮,警察的的工作職責卻使他們沒有“追 
還是“不追”的選擇。他們也就從毫無準備提升到一級戰備,突然神經高度緊張地拉
響警報高速追上去了。
 
看來刺耳的警報也沒有起任何作用。這一追,整整追出去好幾個英里。之后,
洛德尼.金因為拼不過警車的速度才被迫停車。停車之后的最初階段,是最緊張的。
在美國,當警察與某個人處于對立狀態的時候,法律要求平民首先必須服從警察的
指令,使得雙方之間非常危險的高度緊張的對峙狀態盡快緩解。這種情況下的警察
指令也都是規范化的。例如,要求背對警察,手放在車頂上或是后腦勺上,甚至要
求趴下。
 
在這里,這一點是達到共識的,即,要求平民一方在這種情況下服從這些指令,
是對雙方都有利的。因為警察的行為是有規范的,是可以預測的,而另外一方的反
應是很難預測的。如果,被追捕一方不立即聽從警察的指示,相反采取一些抗拒的
 
動作,警方就有可能在高度緊張的情況下,對自己可能遇到的危險作出過度的判斷
和反應。這樣,即使是一些原本不應該發生危險的事件,也會出現傷害。
 
因為,警察在這樣的情況下,有權利開槍。加州的類似追車案件還有過一個錄
象集,在電視臺放過。整個過程都是從直升飛機上拍下來的。這些案子的最后結局
如果是抗拒的,多數都導致槍擊。抗拒者因此送命的也有。沒有人提出異議。因為
警察的行為都在法律允許的范圍之內。
 
在洛德尼.金的案子里,在高速追車幾英里被迫停車之后,他走出了汽車,但是
并沒有聽從警察的任何指令,沒有做任何警察要求的動作,并且還在嘲笑這幾名持
槍圍著他的警察。在法律上來說,他屬于拒捕的范圍。于是,警察沖上去試圖用警
棍制服他。前面提到,拒捕的處境是極其危險的。拒捕表明了一種態度,警察防范
的心理層次也就是不一樣的。如果他反抗的動作大一些,如果他出現一些可能使警
察誤會的動作,處于備戰狀態的警察都有可能出于自衛的目的而開槍。而且有拒捕
在先,法律很難追究警察的責任。所幸的是,這樣的情況在洛德尼.金身上總算沒有
發生。
 
此后,就是大家在電視里都已經看到的那一場警棍毆打。上面發生的這些故事,
洛德尼。金本人也沒有否認。除了上述的事實之外,四名警察被告的律師還向陪審
團指出,如果洛德尼.金下車以后不拒捕,這一切是不會發生的,他本人的意愿完全
可以隨時中止這些警察武力拘捕的行為。只要他按照法律遵從警察的指示,一切早
就結束了。律師強調,發生的毆打只是拒捕造成的后果,警察遇到拒捕,他們也別
無選擇,他們只是在履行職責。為了證明四名警察被告并不是因為懷有種族惡意而
對洛德尼.金進行攻擊。被告的律師甚至向陪審團提出這樣一個相當有力的證據,就
是,當時這輛在黑夜里高速逃竄的汽車里,實際上一共載有三個人。另外兩個人由
于一出汽車就完全遵從警察的指令去做,結果他們毫發未損,沒有受到任何打擊,
而這兩名被捕者也是黑人。
 
那么,如果遇到拒捕,警察使用警棍是合法的嗎?應該說是的。作為警察這樣
一個非常特殊的執法者,他是有許多其他人所沒有的特權的。比如說,遇到危險的
嫌疑犯拒捕或者暴力拒捕時,警察可以動用警棍甚至于開槍。因為眾所周知,警察
的工作是高危險度的工作,他也有法律賦予的保護自己的權利。再者,沒有人會否
認,動用武力有時也是制服對方唯一有效方法。可是,疑問并沒有解決。在那段 
83
秒鐘的錄像帶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洛德尼.金在被毆打之后已經失去了反抗能
力。這就有了一個使用武力是否過度的問題。
 
可是,你一定沒有想到,這同一段錄像帶,也在法庭上成了四名被告的律師用
于向陪審團證明他們無罪的辯方證據。這怎么可能呢?被告律師是這樣做的。這段
83秒鐘的錄像帶被辯方律師一次次的停格切割開來放。就在一段毆打之后的停格
處,辯方律師向陪審團指出,在停格的畫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洛德尼.金正在挺身
起來,或者是正在企圖挺身起來。同時有辯方的證詞證明,他在企圖站起來的同時,
甚至企圖用腳還擊。
 
在這段錄象的中間,有一個畫面停格處顯示他已經完全躺在地上,但此時畫面
上的警察也不在動手,一名警察的手伸向口袋,他在法庭上解釋說,這時他們以為
嫌犯已被制服,他們于是停止了打擊,他正在打算向口袋里掏手銬。這說明他們打
擊的目的僅僅是試圖制服嫌犯。但是,下一個時段錄像帶的停格,顯示嫌犯又在企
圖站起來,于是律師辯稱,這是警察又開始毆打的起因。辯方證人還證明身高六英
尺三英寸,體重為二百五十磅的洛德尼.金格外強壯,他在經受五千伏高壓的電警棍
兩次電擊之后,依然無法被制服。
 
然而,陪審員們畢竟都是普通的美國老百姓。在今天的美國,沒有什么比對一
個無辜者的血腥暴力鏡頭更能使正常平民感到惡心的了。更何況,施暴者是作為武
裝警察的政府工作人員,受害者是一個手無寸鐵的平民。因此,有了這樣一段錄像
帶在先,辯方要使 
12名陪審員一致認同,這樣的血腥暴力只是一種“工作狀態 
”,是
非常困難的。
 
因此,被告律師所做的大量工作,是向陪審團介紹警察,尤其是在洛杉磯這樣
一個大都市執勤的警察,其工作的危險性和特殊性。
 
說起美國的警察,這又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話題。美國警察的面貌是很不相同的。
除去個人品質素質的因素,這種面貌的不同往往是有區域性的。我曾經告訴過你,
美國絕大多數地方是安閑和寧靜的。不要說鄉村,那些中小城市的警察,常常都會
給你一個“雷峰叔叔”的感覺。在這些地方,實際上警察分為兩部分。正兒八經的正
宗警察并不多,更多的是地方治安警察。他們也穿警服,在英語里用的是完全不同
的詞。這些地方治安警察都是當地的老百姓們投票選出來的,更是特別注重和社區
居民搞好關系。
 
我曾經看到報紙上有人寫了這樣一段親身經歷。說是他剛到美國的時候,曾和
一名美國朋友一起出游。可是由于疏忽沒有及時加油,開到一個前不著村后不著店
的地方,車子沒油熄了火。這時,恰好有一個警察經過。他們上去求助,那個警察
非常抱歉地說,他實在是另有公務在身,無法幫忙,讓他們另想辦法,態度也十分
 
誠懇。他看看也無可指摘。誰知,他的美國朋友聞之勃然大怒。他對警察說,你怎
么能拿著納稅人的錢,卻不給老百姓解決困難。那個警察連忙道歉,扔下他的公務,
設法去找了油壺,弄了一壺油來,并且向他們指點了方向,使他們能夠維持開到最
近的加油站。
 
在美國的大多數地方,這種主人和公仆的關系是相當清楚的。我們也在美國各
個地方,由于各種原因,有過和警察打交道和接受警察幫助的經歷,感覺都很好。
有時甚至使我們頗為感動。在這些地方,只要是一個守法公民,看不出任何理由必
須害怕警察,或者討厭警察。尤其是許多外來的新移民,剛到這里的時候,更是對
這里的良好警民關系印象深刻。
 
但是,我們很快知道,實際上,警察的面貌,是和地區的治安情況相對應的。
第一次我們和一個美國朋友談起我們對美國警察的好印象時,她立即告訴我們,在
一些大都市是完全不一樣的。她在大都市生活過,她感覺那里的警察相當“勢利眼 
”。
她本人是一個標準的白人,雖說是移民,但是英語非常流利,完全沒有外國口音。
所以,她對于警察“勢利眼”的指責,還不包括“種族歧視”和“移民歧視”這樣的范圍,
她指的是“窮人歧視 
”。她當時在大都市生活時,也算是在底層。所以她說,她當時
總是感覺警察對他們充滿警惕,一副担心他們是不是罪犯的樣子,令她感覺很不舒
服。
 
確實當我們在這里生活的時間長了,也接觸了大城市的生活之后,對于這種截
然不同的美國警察面貌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很多美國人對大都市警察都是搖頭的,
其中尤其是紐約市和洛杉磯市的警察,最為“惡名昭著 
”。同時大家也承認,這些大
都市警察承担的是最粗礪的工作,非常危險而艱苦。
 
最近我們去了一個小城市,看到一個地方治安警察正在和一位女士很安閑地聊
天。當這位女士離開以后,他試圖從地上揀起他喝了一半的一個可樂罐。由于他挺
著很大的一個啤酒肚,幾乎是非常艱難地彎下身去,才勉強夠著了那個罐子。我們
看了,不由地笑道:可想而知這個地方的治安是多么地好。若是治安差的話,他這
么不靈便,選民們怎么可能選他當警察啊!
 
在大都市就完全不同了,情況可以變得非常復雜。例如,我曾經對你說過,龐
大的流動移民群,永遠是美國故事的一個大背景。就在 
1996年,美國移民局遣返
了十一萬非法移民,其中包括五萬多名罪犯。(記得兩年前給你的信中,介紹了 
1994
年的統計數字,當時非法移民遣返的數字還只有四萬四千名)。這里,還不包括有七
萬八千名非法移民在面臨被遣返時,選擇了自動離境。根據美國移民局的估計, 
1996 
 
 
年,雖然在邊境成功地阻擋了一百三十萬人入境,但是,還是有二十七萬五千名非
法移民進入美國。仍然滯留在美國的非法移民則約有五百萬。
 
僅在這十一萬被遣返的非法移民中,洛杉磯市所在的加利福尼亞州,就占了這
個總數的百分之四十一,達到四萬六千名。相信作為該州第一大都市的洛杉磯,肯
定又在這個數字里占了一大塊。洛杉磯警察局人手再充足,也敵不過這樣高犯罪率
的“流動大軍 
”。更何況,這些數字只是被遣返的非法移民和其中的罪犯,那么,還
有那些沒有被遣返的呢?沒有被抓住的呢?合法移民中的罪犯呢?土生土長的罪犯
呢?
 
美國的大都市從地理概念上來說也非常大。同一個都市,面貌也很不同。人們
所指的,都是幾個出名的“問題區 
”。那些數字龐大并且往往處于流動狀態的罪犯,
他們的大多數都會集中在這些“問題區”里。在那里執勤的警察工作危險,精神狀態
緊張,因公傷亡的比例也很高。在時時處處都可能出現“敵情”的狀態下工作,你指
望他是什么樣的面貌呢?在洛杉磯大暴亂之后,市警察局的局長發表了一篇文章,
他說他相信洛杉磯警察是世界上最好的警察之一,但是他們“不是完美的 
”。在這樣
的工作環境下,不論是不是陪審員,都會承認,他們幾乎不可能是完美的。
 
在這種情況下,要向說服陪審員理解洛杉磯警察工作的艱難危險,可以提供的
實例證據真是太多了。被告律師向陪審團舉了大量實例,說明不僅一般來講,洛杉
磯警察是一個高傷亡率的危險工作,而且在完全類似于洛德尼.金的事件里,警察的
處境也是危險的,是有可能被傷害,甚至送命的。這一點也很好理解。不要說截下
來的罪犯有的是拔槍拔刀的,就是飛車截攔造成連環車禍也是常有的事。在追截中,
當一輛輛警車象好萊塢電影中那樣翻滾出去,難道你指望警察還能一個個利利索索
地再從里面爬出來嗎?
 
被告律師進一步向陪審團指出,這種職業危險造成的結果是什么?首先,它造
成了警察職業性的神經緊張。在這種緊張狀態下,在常人看來已經完全解除了危險
的一個嫌疑犯,警察依據他們的經驗,從他們眼中看出去,完全可能仍然還是危險
的。因此對于拒捕者,不到徹底制服,他們就不會放心。被告律師認為,這種職業
危險更重要的一個后果就是,政府為了減少警察的傷亡,也為了有效地制服罪犯,
對于警察都有一套使用暴力的職業訓練。例如,如何使用槍支,如果用警棍對付非
常危險的對手,如果在僅僅導致疼痛的攻擊不起作用的時候,如何造成骨折,以達
到徹底制服的目的。所以,在這些來自平民的陪審員眼里顯得無法接受的暴力場面,
對于警察,只是他們執行公務的常規作業的一部分。
 
對于警察的職業性精神緊張和特殊訓練所造成的后果,我們的生活中也有一些
體會。我們的朋友達尼拉的汽車后面,有一條粘貼的標語。這在美國非常普遍,有
的人是用一條標語表達一種看法,有的人只是開一個玩笑。她的標語內容非常少見,
是支持警察工作的。后來我們才知道,這是當地警察家屬協會印制的。達尼拉是這
個協會的成員,她的丈夫杰米是一個警察。后來,我們和杰米也成了好朋友,看上
去和常人沒什么兩樣。但是后來發生的一件事使我們意識到,他在心理上是和大家
不一樣的。
 
這里的人一般上門拜訪之前都會打電話通知。但是,在傳統安靜的小城鎮,也
偶有非常熟悉的近鄰直接上門借東西的,當然一般至少會敲門,直接開門闖入的很
少。遇到這種情況,如果主人感覺被打攪了,至多是有些不高興。但是,杰米在一
次這樣的鄰居突然拜訪時,門一開他差不多是條件反射般立即就拔槍對準了來訪者。
這幾乎嚇壞了所有的人。不僅是這位來訪的鄰居和達尼拉飽受驚嚇,事后他自己也
感到嚇了一跳。要知道,杰米所生活和執勤的大學城,還是一個公認治安相當好的
地方。但是,不論是在精神上,還是在現實生活里,他作為警察畢竟在面對一個與
眾不同的世界。他所受到的職業訓練也已經成為他的本能的一部分。
 
還有一次,我們在夜半行車的時候被警察截下查問,當時需要打開車內的頂燈,
可是開關壞了。我就自然地拉開一點車門,因為車門的開啟可以帶動頂燈的自動開
關。這時,警察雖然對我們依然很禮貌,但他堅持要求我們把門關嚴。我們照辦了
他才敢接近。后來我們問了杰米才知道,在他們的訓練指示中有這么一條,要防止
攻擊性的車門撞擊。猛然打開的車門,是罪犯常用的“武器 
”。他還告訴我們,即使
在公路上攔下一輛看上去很正常的車,警察實際上也是很緊張的,尤其是在夜間。
從警察的眼里看出來,什么都可能發生。
 
我們再回到法庭上。我之所以給你介紹這些,是讓你理解,在法庭上,陪審團
所面對的證據不僅僅如那段 
83秒鐘的錄像帶那么簡單。同時,陪審團所經歷的判
斷也比你所想象的要復雜難斷得多。
 
陪審團在法庭上除了檢方的證據之外,他們從辯方證據中得到的是什么事實和
印象呢?第一,洛德尼.金在案發那天晚上的行為,使警察有充分的理由認為他可能
是一個極其危險的犯罪份子。第二,他自始自終拒捕,因此警方有充分理由根據他
們的專業訓練,以武力制服他。所以,警察攻擊行為中,至少前面的一部分是無可
指摘的。第三,沒有充分證據證明警察的攻擊是蓄意出自種族歧視。唯一有爭執的
部分,是這場攻擊的最后階段是否必要,是否是濫用權力。
 
這最后一段是對辯方不利的。但是,你可以看到,這么一分析以后,一個原來
看上去是鐵證如山的大案件,已經面目全非。不僅案情的規模縮小,它的性質似乎
也有所改變。至少,已經變得可以探討,而且是技術性的細節探討。
 
現在,擺在陪審團面前,最終剩下的問題就是,如何看待這段 
83秒錄象的最
后一段。根據檢方的指控,這時洛德尼.金已經失去反抗能力,警察已經完全沒有理
由再度攻擊。根據辯方律師的辯護,從錄象最后一部分停格的畫面看,洛德尼.金依
然沒有遵從警方指令去做就范的規定動作,仍在試圖起來,所以警察有理由繼續以
武力將他“徹底制服 
”。
 
這個案子和我們以前介紹過的辛普森案一樣,同樣屬于刑事訴訟。也就是說,
它是由當地政府的檢察官向四名被告起訴。我們在辛普森案中已經介紹過,在美國
的刑事訴訟中,為了防止政府陷害平民,因此,依據美國的憲法修正案,必須充分
保障被告的公民權利。要求陪審團對待檢方證據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這些證據必
須是確鑿的,完全超越合理的懷疑的。而辯方卻不用提出鐵證去證明被告肯定無罪,
他們只需提供充分疑點,證明檢方的證據是有疑問的。在刑事訴訟中,對于檢辯雙
方的證據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在刑事訴訟中對于證據這樣的法律要求之下,只要是證據具有爭議性,陪審團
就已經有理由宣判被告“罪名不成立”了。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這個案子是比較特別的。它的被告是四名執法的警察。法
律傾向于保護被告權利的條文,這時看上去反而是幫了警察局這樣的政府執法機構
的忙。陪審員也一定感到十分困惑。于是,辯方律師還必須使陪審團走出這樣的困
惑。辯方律師盡量使得陪審員相信,這些警察并不是惡魔,他們也是平常人,只是
他們找了一個危險的工作而已。他們冒著危險去做一些常人不愿意做的事情,最終
是為了保護平民不受到犯罪分子的傷害,如果他們在高度緊張地制服罪犯的過程中,
有了一些有爭議的舉動,就要因此被判有罪入獄失去自由的話,那么,他們的公正
待遇又在哪里呢?
 
最終,陪審團就這樣被辯護律師提供的證據證詞所說服了。他們至少認為這段
83秒鐘錄像帶所反映的四名警察的行為,并不能鐵定就確認為是違法攻擊。我已經
說過,在刑事訴訟中,這樣的結論已經足以使陪審團判定被告“罪名不成立”了。
 
必須說明的是,這并不代表我的看法。我只是想通過這些介紹,讓你了解事情
的復雜性。
 
就像其它的案件審理一樣,結束之后陪審員就回家了。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愿意
 
出來談論他們經歷的審理,但是也會有一些人愿意接受記者的采訪。我記得在這個
案子之后,有一名陪審員回答了記者的這樣一個問題:你在作出這個判定之后,你
是否覺得自己可以在晚上良心安寧地睡著?他回答說:是的。我也相信,也許是全
部,至少是絕大多數的陪審員,相信自己是依照證據,依照法律,同時也是憑著良
心作出了這樣的判斷的。
 
但是,我想這些陪審員回家后的第一個晚上,就無法入睡了。宣判后只有幾個
小時,暴力行為就開始發生,而且迅速蔓延開來,到了夜晚已經是烽煙四起了。
 
暴亂主要發生在洛杉磯的中南區,這正是洛杉磯的一個“問題區 
”。大量的少數
族裔在那里居住。沒有人否認,這場暴亂的起因是這場審判的結果。但是,卻幾乎
沒有人簡單地因此就推斷,這是一場黑人反抗白人的暴動。甚至,事件至今已經整
整五年過去了,人們覺得,還是很難給這場暴亂的性質下一個準確的結論。為什么
呢?讓我們再來看一看這場暴亂。
 
這場暴亂的激烈和混亂程度,使人們至今還覺得不堪回首。一開始,只是有一
些黑人孩子向過路的汽車扔酒瓶。然后,就有人截下了兩個白人的汽車,把他們拖
出來毆打。然后,一架直升飛機的現場拍攝和電視直播,致使在全美國的眾目睽睽
之下,一個 
36歲名叫奧立佛.丹尼的司機,被拖出他所駕駛的集裝箱卡車,五個人
不僅圍毆他,并且用滅火機砸他的頭,企圖致他于死地。最后,居然還不忘偷走了
他的錢包。
 
泄憤的毆打,在不少地方發展成為由幫派少年參與的肆意謀殺。那天晚上,一
名記者的車就被一群幫派的黑人少年攔下,他們不僅砸他的車,還試圖把他拖下車
去。當時他還系著安全帶,一個少年拖了幾把拖不下來,不耐煩了,掏出搶就給了
他三槍。
 
而且,人們驚奇地看到,理應是憤怒的場景似乎很快變成了一場狂歡。有在大
火前跳舞的,更普遍的卻是人們發現了搶劫的樂趣。于是,記者所拍到的已經不再
是憤怒的臉龐。鏡頭所拍攝到的那些提著大包小包從超級市場破損的大門里出來的
人,一個個都是樂呵呵的。在整個暴亂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中,甚至還包括兩男一女
坐在一輛不知是偷來還是搶來的車里,然后當場享受超速飆車,造成翻車死亡。
 
說是“暴動 
”,但是沒有任何組織,全是一些散民,里面還有大量的所謂幫派青
少年。從憤怒地砸汽車,砸政府機構的玻璃開始,直至人身攻擊,縱火,對各種商
店全面搶劫,造成大規模的破壞和傷害。這場暴亂之后,有五千人被控各種刑事犯
罪。此時,人們才發現,這被控罪的五千人中,有一半以上竟然是西班牙裔。當清
 
理財產損失的時候,人們更是驚訝地發現,有近一半因燒掠而受到損失的,是與這
場審判的種族糾葛毫不相干的朝鮮裔居民。然后,通過各方面的訪問和調查,完全
有理由相信,有相當一部分的黑人對亞裔的不滿甚至敵意由來已久,這次受到攻擊
并不是偶然的“誤傷 
”。
 
還有,這個中南區是黑人集聚的地區,當然有大量黑人住宅,也有相當數量黑
人經營的企業店鋪。大火一起,無法控制,也就有黑人住宅受到波及的情況。但是,
在普遍的放火和搶掠中,盡管黑人經營的企業店鋪紛紛掛出“黑人經營”的牌子,以
期使自己可以區別于白人或亞裔,求得免于燒掠的下場。但是,根據調查,這樣的
標志,在大多數情況下,不起任何作用。他們膚色相同的同胞,并不因此“手下留情 
”。
 
面對這樣的一團混亂,人們怎么能輕易就給這場暴亂貼一個“反抗”的標簽,認
定它就是“黑人爭取種族平等的斗爭”或者是“階級斗爭”呢?
 
從這場暴亂開始,直至暴亂之后很久,無數黑人都為此感到沮喪。他們和許多
其他族裔的人都看到,有一點是很清楚的,黑人在這場暴亂中被事件本身進一步公
開分裂。黑人當然并不都是暴力的參與和支持者。剛才我們提到的那名集裝箱卡車
司機,生命處于極度危險的情況下。一名素不相識的宇航工程師在電視中看到后,
冒著生命危險開著自己的車趕到現場。他是在三名黑人的幫助之下,才得以把重傷
瀕臨死亡的司機救出,并且送往醫院的。我們前面提到的那名被射了三槍的記者,
也是在一個黑人家庭的電話求救和幫助下,才得以死里逃生。還有許多對審判結果
不滿的黑人,在審判之后聚集在他們的教堂里,舉行和平的抗議集會。并且在暴力
發生時祈禱和平。
 
這一案件比較特殊的地方還在于,四名警察雖然在地方檢察官的控告中被判罪
名不成立,但是,這次控告依據的是屬于州法部分的刑責。與此同時,聯邦政府的
檢察官,還認為有充分理由控告他們觸犯了屬于聯邦法范圍的民權法,就是他們作
為政府執法人員,由于執法過度,侵犯了洛德尼.金的公民權利。所以,在聯邦法庭
立即又展開了另一場審理。
 
又經過將近整整一年的審理,聯邦法庭的陪審團得出了四名警察中兩名違反聯
邦民權法有罪,另外兩名無罪的結論。這個結論似乎使大多數的人都感到滿意。宣
判之后,森嚴戒備的洛杉磯警察都松了一口氣。歷史的一頁似乎就這樣翻過去了。
 
然而,凡是支付了高昂代價的歷史事件,都不應該只是一道一抬腳就能跨過去
的歷史門檻。如果人們至多是象被絆了一跤,撣撣塵土,頭也不回地就奔向前去,
連一點真正的教訓都沒有得到,那么人類所付出的生命,鮮血,尊嚴,不是太輕賤
 
了嗎?在這里,大家都認為,這么大的事件顯然不應該簡簡單單地就被時間的河流
沖刷干凈。但是看來,迄今為止五年的不斷反省,還不足以使人們完全找到答案。
不論是親歷這場災難的平民百姓,還是以這一事件為主題撰寫論文的專家學者,都
一次次地發現,各種因素糾葛太深。而當人們想去理出教訓的時候,又很難完全脫
開自身的局限性。我們看到,每一個人,都有自己所屬的種族,階層,經歷,等等,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
 
今天的洛杉磯中南區,依舊可以看到許多焦黑的五年前的廢墟。盡管事件之后,
聯邦政府投入了九億美元的資金,可是依然不能使這一地區在這五年內完全復元。
因為這里的店鋪和中小企業都是私營的。經歷了這樣一場風暴之后,許多業主對這
個地區不再有安全感而選擇離去。一名店主對記者說,“我是黑人,我以此自豪。我
也愛我的黑人同胞。可我也是一名業主,我還必須養家。我永遠不會再回到這里。 
黑人業者尚且如此,其他人的疑懼更可想而知了。看著那些廢墟,宛如一座座黑色
的紀念碑,它們向人們在訴說些什么呢?
 
好了,我似乎今天應該在這里打住了。在這封信里,我只希望你在開始了解美
國種族問題的時候,對問題的復雜性和解決這個問題的艱巨性,有一個最初的概念。
對于這個問題,最大的“殺手”莫過于“簡單化”了。
 
對于我們來說,在看到美國這樣一個種族紛雜的濃縮小世界的時候,也終于認
識到,美國在長期的種族矛盾中所反映出來的問題,不僅是身置其中的我們無法徹
底持一個袖手旁觀的態度,就是對于你和所有美國之外的人們,也無法完全以隔岸
觀火的輕松好奇心情,對待這些看上去似乎是“毫不相干”的問題。因為,在這個世
界上,各個族裔以及他們所攜帶的各種宗教文化習慣等等,甚至他們所尋求的自身
利益,都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在每一分鐘發生著類似的矛盾和沖突。從波黑戰爭
到非洲圖圖族胡圖族之間空前野蠻的種族殺戳,幾乎不勝枚舉。從人類的許多戰亂
中,都有一顆種族矛盾和文化沖突的堅硬內核隱含其中。而這個世界的人們還在越
走越近,叫人看著多少捏把汗。至今我們尚不知道,人類是否有足夠的智慧,對付
這樣一個越來越小的地球和越來越近的距離。所以,美國民眾現在先行一步所面對
的種族問題,就無疑顯得意味深長。
 
希望你喜歡這個話題。
 
有空來信。
 
祝好!
 
林達
 

林達 2013-08-19 18:11:30

[新一篇] 近距離看美國 II --總統是靠不住的 辛普森案續集

[舊一篇] 近距離看美國 III --我也有一個夢想 02.亙古不變的疑問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