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朝換代的那把火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北京的故宮據說曾經有個故事。1949年建政之后,原本叫做“大清門”的地方要改名了。可能是想利用一下原來的木料,工匠打算把“大清門”的匾額翻過來重新刻字。翻過來一看傻了,后面已經有“大明門”三個字在上面。估計那是清朝建政之后,那時候的工匠與現在的工匠想到一起去了。

這個故事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好像故宮在這幾百年里著過好多次火,是不是真的能把原本的木匾保留下來很難說。而且多好的木頭似乎這么掛個幾百年,也未必能堪大用了。所以,這事兒大可以作為傳說的一種,聊為茶余飯后的談資。

但說起古代的建筑與宮闕,我們這里保留下來的不多。這當然有建筑方面的原因,我們這里石料似乎不夠豐富,建筑物大多是木質結構。在發明電燈、電磁爐的今天還有那么多的火災,更別說古代那種全部靠火來照明、取暖、做飯的時代了。據說晚清的時候故宮的正門就被燒過,是當值的侍衛烤火取暖,火星飛到柱子上的蟲洞當中燒起來的。正逢光緒皇帝大婚前夕,只好找來京城的裱糊匠用扎彩棚的手藝臨時搭出一座一模一樣的正門,這才算是讓皇帝把這大婚風光的渡過了。

還有一個原因是歷代主觀故意的燒掉。這方面的翹楚自然是楚霸王項羽,據說他燒秦始皇的阿房宮之時,火焰一月未熄,八百里的宮殿成為灰燼。而這個傳統來自傳說中的周武王伐紂。據說當時紂王不但弄了肉林酒池進行消遣,還造了一座叫做“鹿臺”的建筑,上面珍寶無數。當周武王的軍隊進入城區之后,紂王懷抱珠寶自焚而死,然后周武王就把鹿臺給拆了——這算是一個強拆的經典案例,自焚、拆除等要素一應俱全,只是拆除的不是一棟建筑,而是拆除了一個國家。

后世很多人在打天下的時候,總是對燒毀前朝的建筑情有獨鐘,尤其是沒有真正成事兒的時候,肯定會燒毀前朝建筑。這算是一種表態的方式,以示與前朝決裂的決心,以及宣告自己與前朝的不同。

不同在于那里?一般來說,王朝建政久了有兩種東西是躲不過去的:行政力量日漸力量不足,但苛捐雜稅則越來越多,很多臨時的稅收成為固定的;建政初期改革的弊政到了后來成為新的弊政,比之前朝沒有好多少。這是因為王朝的政治狀態往往沒有彈性,改革這件事沒有幾次成功的,就是成功的改革,改革者往往也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但政治學有個基本的政權正統性的概念,就是一個政權是否合法只能來源于兩點:一個是有足夠的歷史;一個是有足夠的選票。在古代當然沒有選票一說,大家手里的刀槍就是選票。只是要推翻一個具有了多年統治地位的政權譜系,只是有點什么“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天道無常”的話是不行的。

建立新的政權并且迅速得到認可,等著時間為自己慢慢刷上合法性的鍍金總是緩不濟急的,另外一種方式就是干脆劃清界限。燒前朝的宮闕不失為一個良好的選擇,畢竟那算是老百姓的民脂民膏,只要燒掉之后,大概所有人都會拍手稱快的。而這個方式其實在某種程度上符合效益最大化的原則,因為這種姿態一旦表明,其建構合法性的成本就降到了最低。更何況沒有幾個老百姓會質疑,這東西燒了之后,那將來你們這幫新的統治者是不是還要再建這件事。

所以,燒房子這件事其實有時候并不是盲目的暴力,而是對于未來利益的一種權衡,也算是以最小化的成本求得最大化的利益之一種。但這個也是有個過程的,周武王、項羽之輩是成功以后還干這事兒,未免讓人覺得燒了有些可惜,即使能夠表明自己的政治取向以爭取群眾支持,也有成本過高的感覺。后世則不會在已經成功之后還干這種傻事兒,倒是學會了把“大明門”的匾額,翻個面就刻上“大清門”了。

其實這算是一種隱喻,表明大家都是換湯不換藥的一丘之貉罷了。


五岳散人 2010-07-27 05:45:48

[新一篇] 粵語才是正宗漢語

[舊一篇] 馬立誠:張居正的清涼界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