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歷史教學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早在遠古時代法國土地上就有人居住,他們在大約公元前一千年左右進入鐵器時代,鐵器時代后期克爾特人侵入高盧(法國前身),公元前1世紀時高盧建立了許多城邦,后被羅馬征服,受奴隸制統治達500多年。4世紀后期高盧北部被日耳曼人的一支法蘭克人征服并于481年建立法蘭克王國,從此進入封建社會。其后的各個王朝不斷擴張。2 世紀時傳入法國的基督教在4、5世紀時占據統治地位,對法國影響至深。 843年查理大帝的三個兒子三分帝國,其中西法蘭克王國在987 年改名為法蘭西王國,成為法國的雛形。15世紀末、16世紀初,法國各民族融合成為統一的法蘭西民族。18世紀末,波旁王朝統治者路易十六當政時階級矛盾空前激化,引發了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此后,法國在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上曲曲折折,主要經歷如下幾個歷史時期: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792年至1794年7月)、法蘭西第一帝國(1804年至1814年)、波旁王朝復辟(1814年至1930年)、七月王朝(1830年至1848年)、法蘭西第二共和國(1948年至1852年)、法蘭西第二帝國(1852年至1870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1871年至1940年)、法蘭西第四共和國(1944年至1958年)、法蘭西第五共和國(1958年至今)。法國的教育也是與其歷史發展相聯系的,其歷史教育也不例外,在其發展中充滿種種斗爭和變革。
      一、法國歷史課程的設置及其沿革(古代、近代部分)
  在漫長的中世紀時期的歐洲,“七藝”(指七門課程即:文法、修辭、哲學、天文、音樂、幾何、算術。)僅僅作為神學的奴仆存在。直到文藝復興時期,經許多人文主義教育思想家的艱苦努力才促使“七藝”轉為人文學科,并新增了歷史和道德哲學課,“七藝”中的文法科分化為文法、文學和歷史。從此歷史課程作為一門新興的具有進步意義的人文學科出現,成為人文思想的一面旗幟,在其發展過程中充滿各種派別的斗爭,其內容和形式也隨時代發展不斷變革。
  法國人文主義教育思想家以布德(Guillqume Budé,1468—1540)為代表,他推崇人文科學,要求人人閱讀古代著作(包括歷史著作)。而16世紀閃耀在法國的兩位現實主義教育思想家則明確提出了歷史教育的重要意義:一位是拉伯雷(Francois Rabelais,1494—1553),他在其長篇教育名著《巨人傳》中為主人公開設了歷史課,用主人公的轉變論證了歷史對教育資產階級新人的重要意義;另一位是蒙田(Michel Eyquem de monatigue,1533—1592),他認為歷史可作為主要的閱讀材料,學生須學習歷史,以“熟悉歷史許多全盛時代的最可尊敬的人。” 17 世紀英國唯物主義經驗論哲學的創始人弗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將知識分為歷史、詩歌、 哲學三大類,其中歷史包括自然史、政治史、教會史和學術史,這種分類對整個歐洲歷史學科地位的提高,產生了深遠影響,歷史學科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由于絕大多數人文主義教育家脫離了廣大群眾,其教育思想僅停留在醞釀階段,教育實踐也處于實驗摸索狀態,使得法國乃至整個歐洲的教育狀態并沒有因之發生根本性轉變。
  正當文藝復興運動的高潮階段,爆發了宗教改革運動。為爭奪教民,天主教、新教都空前重視教育,在爭奪教育權的過程中圍繞教育目標、內容、方法等展開激烈斗爭。
  新教各派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人文主義教育重視人文學科的思想。宗教改革運動的最早發起人德國馬丁·路德神學教授(Martin Luther,1483—1546)就提倡史地的學習,路德派的小學除基本的讀寫算能力外還兼重史地,并在一些中學開設了歷史。這種思想影響到其他新教派別。而在當時的法國,占統治地位的是天主教,90%的居民忠于天主教會,新教徒只占10%,不斷受到天主教會迫害。新舊兩派不斷爭斗,爆發了宗教戰爭即胡格諾戰爭(1562—1594),戰爭結束后新教取得了一些地位。這種爭斗也體現在教育上。新教在教育上取法英、德等國新教經驗,開設一些人文課程吸引學生。17世紀,詹森派在法國的信徒開辦的學校就重視歷史等人文學科的教學,但該類學校在天主教會的殘酷迫害下只開辦20余年便被封閉;另一新教團體“耶穌基督圣樂會(orate-rio)”于1611年成立,它開辦的學校引進不少近代學科, 包括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其中歷史課尤其注重法國史的學習。這個團體一直活動到大革命時期。18世紀以前,法國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主要是耶穌會中學和文科中學,傳授拉丁語和“七藝”)和高等教育由天主教會控制,堅持神學至上立場,經院氣氛十分濃厚,引起新教和世俗力量的反擊。在貝魯赫(Cardimal de Berulle)的倡導下, 法國全國建立許多大學、高級中學,強調歷史等人文學科的教學。18世紀,法國驅逐耶穌會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拉夏洛泰(La.chalotais,1701—1785)在其《國家教育論》(1763年)中要求加強本國語和本國歷史以及自然科學等科學知識的學習。這促成了教育實際化傾向的形成,反映了17世紀以來新哲學和自然科學的發展成就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一步發展對實際知識需求的增長。在新教派別不斷斗爭的壓力和后來大革命的影響下,特別是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向前發展的促使下,耶穌會學院不得不順應時代潮流,為了吸引青年,爭取教民,于1832年也開設了歷史等人文學科和一些自然學科。在教學法中特別注重歷史人物、歷史典故、民俗風情以促進學生理解。
  17、18世紀,歐洲社會風起云涌、變革不斷、自然科學迅速興起,各種新的社會文化涌現,國際競爭不斷加劇。在這種背景下,歐洲世俗教育風行宮廷教育方式來培養資產階級所需新人。而法國宮廷教育堪稱其典型。這種宮廷教育重視史地、法律、政治及一些自然學科。法國著名教育家弗·乃隆(Fénlon,1651—1715 )在担任布爾戈蒂公爵(路易十四的孫子,王位繼承人)的教師時,充分利用近代學科來改造學生,(他寫了《死者對話錄》論述歷史的片斷以喚起學生對歷史的了解和興趣)結果他將布爾蒂公爵由一個自私暴躁的人改造為一個正直而聰明的人。但是這種宮廷教育只是上層貴族的教育,對當時一般的下層百姓影響甚微,不及教會教育那么普及。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后,革命政府取締了所有社會團體(包括教會團體),否認所有社會團體所辦學校的合法性,改由政府重新建立新的教育制度、創辦新學校。大革命前期(前10年)的歷屆政府都對教育充滿熱情,曾提出過不少于25個教育法案和教育計劃,雖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完全貫徹執行,卻為法國由封建教育制度向近代教育制度的轉變鋪平了道路。應當注意到歷史等人文學科受到重視是符合培養資產階級接班人的目標的。如1792年孔多塞法案(Condorcet Law )將本國歷史置于突出地位。革命政府還根據1795年10月通過的多諾法(Daunou Law)創立了中心學校,分為三級,其中第一級(12—14歲)開設了自然歷史課,但由于這種學校的課程深度更偏向高等學校課程,不適合12歲小學剛畢業的學生水平。這引發了1806年拿破侖改革教育,設立帝國大學(最高教育行政機構),下轄各級學校。1808年帝國大學又重新安排課程,在國立中學、市立中學開設歷史,一些私立學校也開設此課。從此歷史課程在法國全境以法定形式正式設立,延續至今。在其以后的發展中還經歷了多次變革。由于1802年拿破侖將天主教改造成為資產階級統治的精神工具,教會重新參與教育,繼續著爭奪教育權的斗爭。
  1833年基佐教育法(Guizot Law of Education )規定在高等小學開設歷史。1881、1882年費里(J.Ferry,1832—1893 )主持制定教育法規定在初等小學開設史地課。從此法國的中小學都開設了歷史課。
  19世紀末,法國教育逐漸實現世俗化,并向普及化發展。
      二、二戰后法國歷史教學的變革
  二戰后直到本世紀80、90年代,法國教育為適應實現教育民主、平等、普及的挑戰而不斷改革,歷史教學也順應此潮流進行了多次的演變。
    (一)、1945年初至70年代初的改革
  二戰中法國蒙受亡國的恥辱,人們痛定思痛,追尋教訓,因而在戰后特別重視歷史教學。進行了多項實驗和革新,使歷史教學呈現生機勃勃的局面。
  1、教學方法的革新
  ①、活動教學法的采用
  二戰結束后,新教育復興,為了試驗郎之萬(Paul Langevin )—瓦隆(Henri Wallon)的“教育改革計劃”,建立了800 個新的實驗班和試點中學。在史學家莫諾(Mondo,G.)推動下創辦的這些“新班級”采用積極教學法和新教育的教學法,取代了以往強制、僵化的教學法,并提倡活動教學法,以激勵學習興趣,歷史課要求充分利用當地的檔案館和博物館來組織一些活動,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原始的歷史資料,并鼓勵學生對史料進行評述,闡明自己的觀點。這種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地方上的人力物力,不需額外投入,并能對學生進行具體生動的教育和實際鍛煉,有利于學習者形成一定的歷史觀。雖然“郎之萬—瓦隆”教育改革計劃因政治原因而流產,但歷史活動教學法卻保留了下來。
  ②、學科合作化傾向
  在上述“新班級”的實驗中,還設立了教師評議會,對包括歷史在內的各門課程進行協調,貫徹新教育教學法以興趣為中心的原則,使各門學科之間密切配合、相互合作、相互滲透,共同為學生的發展服務。
  ③、“研究—行動”活動
  60年代是法國教育思想“大動蕩”時期,教育學研究行動聯合會等學術團體相當活躍,他們經常聚集教師交流教學經驗、討論學校生活,探討新的教學模式。1966年,勒格朗(Legrand,L.)根據“實驗點”的改革,在中小學開展一系列教學實驗,小學、中學和國立中學在某個學科和某個領域進行改革,開始通過概括來控制這些改革——為今后的行動創造條件,并得出研究的主攻方向。這樣,“研究——行動”教育研究模型得以建立。設于馬爾利勒魯瓦的路易、呂米埃爾初級中學在該實驗中獲得了成功,而被視為未來學校的典范,它從1966年至1976年間進行了為期10年的研究,成立了歷史教學討論會,負責以下幾項研究工作:
  a.依據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用觀點、概念、事實和詞匯幾個等級對法國和世界歷史進行劃分。并力圖建立歷史與其他學科的聯系。
  b.將歷史知識編成教學卡片運用于教學。
  c.清查已有歷史教學用品并彌補不足,便于生產適合歷史教學的教學用品。
  ④、60年代末實行合科教學法
  從1969年起,小學各年級打破分科教學法,實行新的合科教學法,即課時三分制教學法。6小時基礎教育,包括法語、數學;6小時啟蒙教育,包括歷史、地理、手工、公民教育、藝術;6小時體育教育。 合科教學法是針對分科教學法過于刻板、分割的弊端提出的,旨在引起學生對周圍事物的興趣,培養學生觀察和發現能力,以提高教學效果。但實踐中暴露出了這種教學法的弊端:合科使包括歷史在內的一些學科的教學被削弱,學科內知識的聯系性與系統性也被打亂,導致小學生文化水平普遍下降。這些弊端逐漸被人們認識,并在80年代的一系列改革中逐漸得以克服。合科教學法亦被取消。
  70年代初法國還興起“積極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并引入各種現代視聽教材,使傳授知識變得不再重要,這引起70至80年代教學質量的下降。
  2、教學資料的收集和使用
  ①、二戰后,在法國高級中學里一般都開辟有“史地自修室”保存和積累有較多資料供教師使用。此外,藝術方面宣揚法蘭西精神的“招貼畫”大量涌現,歷史人物肖像畫也用于布置中學教室,以隨時喚起學生的歷史意識。
  ②、利用媒體收集資料
  a.電視:將實地收集的可靠資料(主要是歷史雕塑建筑方面的專題)編制成電視教學節目,由國家電視臺播放。
  b.拍攝一批彩色歷史電影短片(8毫米規格)供教學使用。
  c.印刷精美的教學卡供教師使用。
  ③、1966年建立并開放歷史教學數據庫。
  ④、1976年9月, 當時實施歷史教學法的圣地馬爾里初級中學建立了一個資料中心供自由查閱。后來這種方法得到推廣。
  3、出現新的教學組織方案
  將歷史教學組織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將歷史資料提供給所有同齡學生。并在手段上借助大眾傳媒;第二階段:開展小組活動討論這些歷史資料,學生們互相交流看法,這種方式有利于誘發學生興趣。第三階段,學生自己總結、歸納已討論過的知識內容,并通過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歷史觀。
  二戰后法國史學界中的年鑒派逐漸占主流地位,對法國歷史教學有一定影響。
    (二)、富爾改革和哈比改革中削弱歷史課的傾向及80年代對這種傾向的更正。
  這些年來,在法國中小學各學科課程改革中歷史課出現的反復最大,“后遺癥”也最為嚴重。
  歷史課在法國歷來受到重視。但60年代廣泛的學生運動促使學校加強了思想教育,人文學科被認為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負有重要責任,歷史作為法國人文學科的核心課程被指責為脫離現實,回避社會面臨的危機。歷史課不可避免面臨改革。1968年埃德加·富爾(Edgar Jean Faure)任教育部長期間,曾提出削減歷史課內容,主張歷史課與其他人文科學結合,面向現實,采用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的分析方法。在隨后的改革中,歷史與其他學科綜合,并降為選修課,加強了其政治思想性。
  1975年哈比(Rene Haby )任教育部長后對課程設置等方面進行改革。1977年哈比改革定稿,其中歷史課程變動如下:
  小學預備班:基礎知識僅限于傳授最近發生的事,重視利用資料(明信片、報紙、雜志等),鼓勵學生調查了解城市與村莊。提倡活動教學法。
  六年級:繼續以周圍環境,人文景觀為學習重點,了解地形地貌與氣候,以及古地中海的文明、農業或文字的演變等。每節課從55分鐘減至50分鐘。教師在小學歷史教學中強調一種所謂“主題教學”,每次課以講述一個歷史事件為主,涉及到其他知識,但仍按年代教學,以確保歷史的連續性。
  初級中學:將以前分科的人文課程如歷史、地理、經濟、公民綜合為“實驗科學”及“經濟與人文科學”兩門課程。結果導致歷史的延續性被打破,年代界標消失。
  學生進入高中后為應付考試又采用傳統的強記,不利于學生歷史能力的提高,并使初中時采用的活動法、視聽法難以適應而遭淘汰。
  哈比課程改革雖然使初中課程形成統一整齊的結構,并在史地課程計劃中增添了有關經濟和社會問題的初步知識。但其帶來的問題更為明顯:教學內容陳舊、抽象、不成體系,忽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生只學到零散的歷史知識;教材偏難,學生難以接受;小學、初中、高中之間的歷史連續性差,導致學生年代觀念淡漠,難以形成系統完整的歷史觀;教學方法死板,學生獨立思考不夠;而沉重的學習負担又使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人們對此表示不安并投以極大關注,有不少史學家如弗爾南·布羅代爾嚴厲批評哈比改革中不重視歷史教育的做法,提出恢復單獨開設歷史課,增加歷史課時,恢復編年史,加強基礎知識和能力培養。連密特朗(Mitterrand,F.)總統也強調“輕史害國”。 于是80年代初歷史教學又恢復了編年史和史地方法論。1982年12月勒格朗(Legrand,L.)在其改革成果《為建立民主的初中而斗爭(Pouranco-llége démocratigue)》中建議六、五年級開人文科學課程(每周3 小時),四、三年級除開人文科學(3課時/周)外, 還開設人文科學加強課作為選修課。用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代替原來的歷史、地理、經濟、公民教育課和實驗科學,重視跨學科教學,拋棄以前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轉而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他的大部分建議被教育部長薩瓦里(Savary,A.)接受并付諸實施。1983年12 月高中委員會向政府提交了題為“21世紀前夕的高中及其教育”的高中改革報告。1984年4月,小學委員會又提交了題為“小學的全國咨詢與思考”的小學改革報告。隨后,法國議會于1985年1月和1989年7月分別頒布了“分權法”和“教育方向指導法”。國民教育部還組織了全國性的思考日,發動教師、學生、家長及社會人士對教育改革開展廣泛而深入的討論。教育改革在民眾支持下不斷深入。
  1985年教育部長謝葦納芒(Chevenement,J.-P.)推動又一次中小學教育改革。教育內容與方法都得以革新,基礎教學得到加強。廢止了1969年實行的三分制教學法,重新分科,史地恢復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法國的歷史課往往與地理結合)。促進了歷史教學內容與方法的現代化。
  1985年4月23日法國國民教育部公布全國小學新教學計劃。 史地合并作為小學七門獨立課程之一,要求學生能判斷自己所處時代在歷史長河中的位置。教學采用編年史,注重闡明法國史與世界史上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同年9月正式實施,課時安排為:11年級每周1課時,10、 9、8、7年級每周2課時〔1〕。(見表一)
  1985年10月公布初中改革計劃。1986年秋季開始在六年級實施。87、88、89陸續在五、四、三年級實施〔2〕。“歷史、地理、 經濟”作為一門課要求學生懂得當代世界的主要方面和重大問題,熟悉歷史發展的主要階段和主要幾個世界文明,掌握16世紀以來的政治、經濟、文化史。法國史則要求深入學習相繼建立的幾個法蘭西共和國。課時安排為所有年級每周2.5課時。(詳見表二)
  1985年11月12日公布高中改革計劃。基本精神為調整教學結構,分科推遲到高中第二學年(一年級),二年級則作為共同基礎學習階段。為此全國試辦了開有五門共同必修課(史地為其中一門,與公民教育一起為每周5課時)的二年級。 要求教師在學生剛入學時總結初中學過的歷史知識,然后在此基礎上深入學習。法國史的學習安排如下:二年級用1/3學時學習法國大革命的起因,2/3 學時學習大革命和1890 年前19世紀歷史,而古代史主要注重“自由的歷史與國家的建立”、“科學的技術與勞動的發展”兩個問題;一年級和結業班〔3 〕則可分組教學;因而在歷史課上要求達到的水平也因組而異。一年級主要學習從共和國的使命和19世紀末至1945年的歷史;結業班學習從1945年至今的歷史。而世界史的學習要求各組都應達到了解當今世界的水平,但各組各有側重。人文學科組側重古希臘古羅馬文明;而自然學科組側重經濟和社會史。要求高中生了解歷史發展的幾個階段及階段間的聯系,以及對未來的啟示。尤其應了解當今世界。要求學生形成批判精神,對歷史產生興趣。除普高外,各技術教育渠道也開設一些普通學科,畢業時要求學生在史地課程上與普高學生一樣取得“中學生畢業證書”。
  這次改革強調歷史教學采用多學科接近法,即歷史課不僅面向古今法國和外國文明,還要面向藝術史、科學技術史。文學課程和科學課程中也引入歷史知識,多科互進。
  這次改革的目的在于在增強基礎知識的同時,加強學生“觀察、分析、解釋和批判”的能力。但高中的改革并不太成功。
  1986年英諾里(Monory,K.)出任教育部長, 他繼續了前任的初中改革,但對高中卻另行改革,不久在學生運動中即被推翻。1987年他又作了新改革,卻更趨同前任了。
      三、法國歷史教學的現狀
  法國實行中央集權制,教育目標、教學大綱、課程計劃、教材均由國民教育部統一制訂。法國統治者十分重視發揮歷史教育為法國政治、經濟服務的工具作用。其具體實施辦法如下:
    (一)、歷史教學目標及教學大綱
  法國歷史教學目標特別注重民主意識的教育與學生能力的培養。這可用以下的初中歷史教學大綱加以說明。
  初中歷史教學大綱:史地教學要滿足學生對于他們周圍世界的好奇心、培養他們對于與他們有關的過去和現在的相互聯系的感情。不要改變每個學科的特殊的內容,強調歷史和地理的教學是協調統一的,目的是給予學生有限而準確的知識、獲得知識的方式和更好地了解世界的方式,在社會中應起的作用;要能使學生懂得人面對自然和歷史的挑戰結果,并創造人民間充分對話的條件;對多種多樣生活環境和文明的了解,有助于學生思維,進行比較,培養批判能力,了解不同文化的世界。
  此外,高中歷史教學大綱也注重學生清理、分析、綜合、對比能力的培養。
    (二)、教學內容及教學組織形式
  小學從預備班起便開設史地課,從學習周圍環境,風土人情開始逐漸擴大學習范圍,尤其重視人物史和建筑史;初中同時學習法國史和世界史,按年代順序從史前直到現代,是一個統一的完整的歷史教學階段;高中除第一學年外實行分組教學,學習法國近現代史和世界近現代史,第二學年后,各組學習內容側重點不同。技術學校學習歷史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掌握作為主科的技術課程。從中小學教學內容編排可以看出,初中和高中都學習了完整的法國史、世界史,實行了兩次循環。只是高中在初中基礎上依各組重點不同在不同水平上進一步學習而已。
  最近幾年法國重新審訂了初高中歷史教學大綱,重點強調有關當代史、藝術史、宗教史和科技史等方面內容。現行歷史課教學為22課時/周,屬世界之最。
  法國史教學依據學生的認識心理規律和教學的基本任務來組織教學。提倡小組討論,近年來也實行能力分組。提倡學生課外自學。
    (三)、歷史教材
  法國的歷史教材由國民教育部委派專門機構負責編寫,根據教學大綱、年級特點用不同教學方法和手段編寫出幾種不同教材,由學校任課教師,校長商定后采用其中一種。
  法國的歷史教材內容鮮明,重點突出,圖文并茂,并附有許多補充史料和參考資料(小說、雜志、電影、錄相、電視劇等)。法國每年還出版發行多種普及性和專業性的歷史書籍、雜志,以幫助了解史實。
    (四)、教學方法
  法國經歷多次教學法改革,常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因而如今的法國歷史教學提倡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并鼓勵學生課外在生活中學習歷史。講授法重新得到肯定,并結合采用活動教學法、小組活動、討論法、觀察法、模擬游戲與角色扮演等等方法。為增廣學生歷史知識、培養智能技巧、歷史情感和歷史意識以及歷史想象力和歷史理解力,教學方法的研究仍在繼續。
    (五)、教學手段
  對黑板、掛圖進行了改進,廣泛使用投影機、電影、電視、無線電廣播、教學機器和計算機等現代化設施,使學生如身臨其境,增強歷史的真實感,也便于學生對歷史的理解。
    (六)、國際化趨勢的加強和面向未來的偉大目標
  二戰以前法國的歷史課極力渲染法蘭西民族精神,而近年教材采用本國史與外國史合編的形式,將本民族的發展置于整個世界歷史發展洪流之中。改變過去以本國歷史發展為主線的作法,而以促進世界大同為指導思想。法國史學界積極提倡史學研究并加強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其主旨在于促進年青一代立足歷史、放眼世界,開拓未來新生活。
  縱觀二戰后法國歷史教學改革,經歷過多次反復。法國史學家加斯東·米亞拉雷與讓·維亞爾主編的《世界教育史(1945年至今)》(張人杰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作了如下評論:頭30年是富有生命力的階段,出現一系列與教育史上的主要思潮有聯系的革新,而后是一潭死水,接著便是衰退,80年代又出現新轉折。這一評價是比較中肯的。可以看出,比較頭30年來說,70年代法國史學界主流——年鑒派對歷史教學的影響更為明顯。年鑒派的一些主張得到很多人支持。如:史學家們拓寬了研究領域,費貝爾(Lucien Febvre )倡導“整體歷史”,探討諸如經濟、科技、社會和心理史等多科內容;“主題歷史”有取代記敘體歷史的趨勢,傳統的編年史被推翻。這些主張對哈比改革無疑是一種推動。哈比改革旨在培養學生能力、引發學生學習興趣、減輕學生負担,因而采用了一些新的教學方法,歷史教學以視聽為主,幾乎沒有文字,老師以讓學生記筆記為恥。這次改革完全拋棄了以往教學重視基礎、學習系統歷史知識的作法,認為以往的講授法是僵化、死板的方法,應予完全否定。然而哈比改革的實施又使事情走上另一個極端,結果教育質量嚴重滑坡,學生既未能學到知識,也沒有形成能力。不少史學家認為這次改革是一次倒退。80年代一系列改革力圖糾正70年代的錯誤。然而其“后遺癥”卻是一時難以消除的。聯系到中國當前的教育改革,我們應當以此為鑒。知識和能力孰重孰輕的問題要全面考慮,關鍵的問題是在教學中如何才能做到兩者兼顧。如今,“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之爭在中國是一個熱點問題。法國歷史教學改革的歷程在這一問題上給我們的啟示是:要重視素質教育,但不要顧此失彼,不要走極端。現在值得研究的是,如何取二者之長,并巧妙地在教育實踐中實施。
  附:表一 1985年4月23日起實施的法國小學歷史課時計劃表
年級  預備階段   基礎階段   中級階段周課時 十一年級 十年級 九年級 八年級 七年級課程史地    1     2    2    2    2
  表二:1986年至1990年法國初中歷史課時演變表
年度年級     1986至1987學年  1987至1988學年周課時      六 五 四 三  六 五 四 三課程歷史、地理、經濟 2.5       2.5 2.5           3  3  3       3  3公民教育      1         1  1年度年級     1988至1989學年  1989至1990學年周課時      六 五 四 三  六 五 四 三課程歷史、地理、經濟 2.5 2.5 2.5    2.5 2.5 2.5 2.5               3公民教育      1  1  1     1  1  1  1
  注:自1989年起在六年級實施新課時計劃,即“歷史、地理、經濟”和“公民教育”作為兩門課安排,周課時分別為2.5課時和1課時。在此之前這兩門課合為一門,周課時為3課時。1987 年起在五年級也實施新課時計劃,以此類推,至1989年起,初中各年級均實施新課時計劃。
  又:現行二年級歷史課是每周5課時。
  表三:法國一年級(自1987年起)、結業班(自1988年起)史地課課時計劃表
組別  A[,1]組 A[,2]組 A[,3]組 B[,1]組 B[,2]組 C[,1]組周課時年級一年級   5    4    5     5    4    4結業班   5    4    5     4    3    3組別  C[,2]組 C[,3]組周課時年級一年級   3    2結業班   3    2
  注:A[,1]組以文學、人文科學為主;A[,2]組以文學和人際交流為主;A[,3]組為文學和藝術組;B[,1]組為人文和社會科學組;B[,2] 組為數學和經濟學組;C[,1]組為數學和物理學;C[,2]組為數學和生物學;C[,3]組為數學和技術學。
  注釋:
  〔1〕法國實施“五、四、三”普通學校學制,年級為逆數的, 小學5年的第1學年為11年級,后順序排列為10、9、8、7年級。
  〔2〕六年級為法國初中第一學年,五、四、三年級為初中二、 三、四學年。
  〔3〕系指高中的第二學年和第三學年。二年級指高中第一學年。作者注。
史學史研究4京66~74K1歷史學唐陽平/劉傳德19981998法國具有悠久的歷史,也是一個重視歷史教育的國家,其歷史課的設置由來已久,發展至今已成為人文學科的核心課程。法國歷史教學強調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了解世界的過去、現在并放眼未來;注重學生比較、辨別能力、歷史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培養,形成一定的歷史觀,同時也要求掌握一定的歷史基礎知識;講究學科互助,在將歷史課置于人文、社會學科的廣泛背景中加以考察的同時,又強調從歷史的角度加深對其他學科的理解。法國歷史教學的模式,在法語地區乃至國際上曾長期占有優勢,在一定程度上可作為歐洲國家的典型代表。其課程設置具有復雜、多樣的特點。法國/歷史教學 作者:史學史研究4京66~74K1歷史學唐陽平/劉傳德19981998法國具有悠久的歷史,也是一個重視歷史教育的國家,其歷史課的設置由來已久,發展至今已成為人文學科的核心課程。法國歷史教學強調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了解世界的過去、現在并放眼未來;注重學生比較、辨別能力、歷史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培養,形成一定的歷史觀,同時也要求掌握一定的歷史基礎知識;講究學科互助,在將歷史課置于人文、社會學科的廣泛背景中加以考察的同時,又強調從歷史的角度加深對其他學科的理解。法國歷史教學的模式,在法語地區乃至國際上曾長期占有優勢,在一定程度上可作為歐洲國家的典型代表。其課程設置具有復雜、多樣的特點。法國/歷史教學

網載 2013-09-10 20:52:20

[新一篇] 滬港臺高中語文教材比較

[舊一篇] 活·美·實——也談語文教育改革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