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的區域發展戰略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地域遼闊,各地的自然地理、氣候和農業資源狀況差異很大。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不同區域的農村經濟發展出現了異彩紛呈的局面,差異進一步加大。在這樣一個大國,要實現農業的穩定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就必須采取符合各地情況的區域發展戰略,這是經濟規律,也是中國農業發展的規律,只有正確地認識這個規律,并遵循這個規律,才能實現生產要素合理組合和農業資源的優化配置,使中國農業的發展既能使八億農民走向共同富裕,也可支撐四個現代化的長遠建設。
  經濟運行是一個完整的系統,農業的發展也離不開整個經濟發展水平。因此,農業區域的劃分,首先也是按整個經濟發展水平為主要參數。當然,農業生產還有其資源分布的特點,仔細分析農業資源分布不同的地域特點,就會發現資源狀況相同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也大致相同。這也許是巧合,也許是規律,有其必然性,還待進一步研究。基于這一發現,本文以經濟發展程度把我國的農區劃分為三個大的區域:第一類是貧困地區,第二類是糧食主產區,第三類是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并試圖在這一前提下展開對農業區域發展戰略的討論。
      一、三大區域的特點和問題
    (一)我國農村貧困地區的現狀分析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消除貧困的工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全國農村沒有解決溫飽的絕對貧困人口從1978年的2. 5億減少到1995年的6500萬人,農村貧困發生率從30.7%下降到7.1%。目前沒有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的深山區、石山區、荒漠區、高寒山區、黃土高原區、邊疆地區、地方病高發區以及水庫庫區、黃河灘區,而且多為革命老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地域偏遠,交通不便,資源匱乏,生態環境惡化,文化教育落后,經濟發展緩慢,解決這部分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是扶貧攻堅的重中之重、難中之難。
  1.貧困的分布特征
  (1)這類地區山大溝深,生態環境和地理環境極為復雜和惡劣,耕地稀少,土層極淺,土壤貧瘠,相當部分不具備基本的生存條件。如西北的黃土高原區,山大溝深,水土流失嚴重,災害頻繁,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社會發育程度低,成為扶貧攻堅戰中最頑固的堡壘。(2 )生態環境差。這些地區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環境不斷惡化,基礎設施落后。對自然條件的依附性很大。(3)地處深山區、 高山區的一些鄉村,基本無路可走;即使修了公路,由于標準低、質量差,通行能力,抗災能力都很低;還有一部分鄉村至今尚未通電,因而尚處在封閉式的自然經濟的原始狀態。
  2.經濟社會特征
  從經濟結構上來看,(1)產業結構單一,第一產業比重過大, 一部分縣連大中型鄉鎮企業都較少,“空殼村”比例很大。(2 )家庭規模大。勞動力負担系數高。(3)由于收入少,生活消費水平低。(4)低投入,低產出和低商品率僅能維持簡單的再生產。(5 )對社會具有極大的依附性。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貧困地區的財政不能自立,這些縣地方財政困難,入不敷出,寅吃卯糧,長期靠國家財政補貼過日子。其二,貧困地區輸出的產品主要是初級產品,經濟效益極差。
  從社會性來看:(1)文化教育醫療保健落后, 文盲半文盲比率高。(2)文化生活貧乏。(3)科技力量薄弱,人才十分缺乏。一是勞動力文化素質低。二是勞動力心理素質差。受傳統小農經濟觀念影響,守土觀念嚴重。三是低齡、老齡人口比重過大。
    (二)我國9大農區的狀況分析
  我國按照農業區劃原則確定的9大農區是:東北區、 內蒙古及長城沿線區、黃淮海區、黃土高原區、長江中下游區、西南區、華南區、甘新區、青藏區。改革開放以來,各大農區的糧食生產格局和潛力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本文從我國9大農區資源情況、 糧食生產的現狀分析入手,研究各大農區糧食生產潛力,從中尋找糧食生產再上新臺階的有效途徑。
  東北區擁有30萬平方公里的松遼平原,黑土層深厚,土地肥沃。內蒙古及長城沿線區熱水條件(尤其水分條件)不夠充足但草原遼闊,牧業條件優于種植業。糧食生產以旱雜糧為主,基本上一年一熟。黃淮海區地熱平曠,土層深厚,光熱條件好,可以兩年三熟到一年二熟。黃土高原區大部分地區屬于海拔高度1000—1500米,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地力迅速減退,產量低而不穩。長江中下游區屬亞熱帶,光熱水條件好,農作物可一年二熟至三熟。西南區水熱條件較好而光照條件較差。冬季溫暖,生長季節長,一年可以種植稻麥兩熟。華南區光熱水資源豐富為全國之冠,糧食作物一年可三熟。甘新區95%以上的土地屬于干旱荒漠氣候,耕地面積不足2%。 廣大的山麓平原和土質戈壁只要有水灌溉即可成為良好的耕地,擴大糧食種植面積和糧食增產潛力都很大。青藏區大部分為牧區、半牧區縣。糧食生產主要集中在東南部的河谷地區。
  但是由于農業投入長期欠債過多,農業科技開發不足,農業生產基本條件改變不大,因此中低產田在9大農區中仍占了較大比重, 形成的基本原因是:東北區小麥單產水平低,興安嶺區和遼寧平原丘陵區的玉米單產與該區平均水平差距較大。內蒙古長城沿線區、黃土高原區水資源嚴重短缺,農業生態環境差,至今仍是廣種薄收。黃淮海區經過十多年的農業綜合開發和治理,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至今黃淮平原仍受旱澇堿災害影響。長江中下游區主要是小麥和玉米的單產水平低。西南區灌溉能力差,旱澇保收面積少。華南區主要是洪澇災害與旱災頻繁交替發生,農業生產集約化水平低。甘新區主要是北疆小麥單產水平在區內最低。青藏區農田基本條件較差,農業生產水平仍然較低。
    (三)沿海經濟發達地區農業狀況分析
  本文以浙江、江蘇、上海、廣東和福建等沿海地區省(市)〔以下簡稱五省(市)〕的現狀,并在與世界農業比較基礎上對沿海地區農業發展的水平做如下評價。
  在農業水利設施建設方面,經過50年代以來的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設和以治水改土為中心的農田水利建設,5 省(市)已經初步建立起防洪、防澇、防旱工程體系,使一般性的洪、澇、旱、漬等災害得到有效控制。在農業機械化方面,據1989年5省(市)的統計, 平均每個農林牧副漁勞動力擁有的農機總動力為1.01千瓦,高于或接近全國平均0.87千瓦的水平。每畝耕地擁有的農機動力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在農業化學化發展程度上,1989年5 省(市)農業化肥施用量(折純)平均每畝耕地達35公斤,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2倍多,此外, 農藥和化學除草劑得到普遍使用和大面積推廣。農藝技術水平有較大的提高,技術進步在農業增產中的作用日益提高,良種化水平較高,耕作制度的復種技術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在栽培技術上,已由注重精耕細作、維持自然生態平衡的傳統農藝轉化為圍繞“高產、高質、高效”為中心的農機與農藝結合、有機與無機結合的較先進的綜合配套較高水平的農藝技術。產業結構發生發根本性變革,農業正在由傳統“小農業”向現代化“大農業”轉變,產業由內向循環向外向循環轉變,朝著合理化、高級化方向發展。在堅持農民家庭經營為基礎前提下,企業化經營管理方式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已見成效,涌現出一批有一定規模的、實行企業化經營的農業企業,社會化大生產的程度較高,已初步形成國家技術經濟服務機構為依托、鄉村集體服務組織為基礎、農民專業性自我服務組織為補充的有機結合的多形式、多層次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業勞動力整體素質發生了歷史性變化,科技文化水平有較大提高,商品經濟意識、創業精神大大增長,已經涌現出一大批素質較高的專業戶、科技示范戶和新一代農民企業家。隨著現代化的農業物質技術和管理經驗的投入增加,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商品率和農民收入水平均有了較大的提高。
  從當代世界農業現代化一般表現特征來看,沿海地區農業發展水平,總體而言大致處于80年代中葉(以1986年為比較年)世界農業的中等水平。其主要表現是:第一,農業現代化國家中,現代化水平越高,農業產值和農業勞動力的比重就越低。5 省(市)地區農業產值占國民總產值的比重為15.7%。發展中國家平均為19%,低收入國家平均為32%,發達國家平均為3%。農業勞動力占全社會就業勞動力總數的比重,5省(市)為48.5%,其中浙江為51.8%。世界平均比重為48.2%, 發達國家平均為9.9%。說明沿海地區農業發展水平處于世界中等水平。第二,農業現代化國家的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高,5 省(市)農業的現代物質技術裝備水平處于世界中等偏上水平。一是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占耕地總面積的比重處于領先水平;二是每畝耕地化肥施用量為35公斤,而世界平均水平為6公斤,發展中國家平均為5公斤,發達國家平均為8.7公斤。三是每千公頃耕地擁有的農用拖拉機自然臺數為122臺,其中日本為391臺;但沿海地區擁有的農用拖拉機大多屬于小型化。第三,進入現代化國家的農業生產效率高,沿海5 省(市)的農業生產效率居于世界中等水平。主要表現:一是平均每個農業勞動力生產的谷物產量為1.34噸(不包括薯類和大豆)而世界平均為1.76噸,發展中國家平均為0.9噸,發達國家平均為15.9噸;二是勞均生產肉類產量是83公斤,而世界平均為146公斤,發展中國家為57公斤,發達國家平均為169公斤;三是單位面積產出水平居世界領先地位,每公頃谷物年產量達6955公斤,而世界平均水平為2535公斤(1989年統計數、下同), 美國為4480公斤,日本為5696公斤,聯邦德國5622公斤,法國為6054公斤。 第四,進入現代化農業國家的農民收入和生活水平高。反映一個國家農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重要標志是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和人均食物消費結構水平。沿海5省(市)在這兩方面居于世界中下水平。 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約700美元(按1986年匯率計算),列世界第50位,列亞非洲地區第24 位,按近泰國1986年人均794美元的水平。
      二、各區域發展的思路與對策
  通過對我國農業三大區域的特征分析可以看出,經濟水平、資源優勢和發展程度都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各個區域農業經濟的發展,必須立足于本區域的實際,從自身的條件和優勢出發,走不同的發展道路,從這個思路出發制定的農業發展方針和政策,就構成了我國農業的區域發展戰略。
    (一)貧困地區要努力改善生產生存條件
  從以上我國農村貧困地區的狀況可以看出,今后,我們的扶貧開發工作,應有針對性地進行重點攻堅,集中有限的財力,實現到本世紀末消除我國絕對貧困的目標。為此,扶貧開發工作的思路和對策都必須科學論證,統籌規劃,突出重點,狠抓落實。
  1.首要任務是努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
  解決群眾的溫飽問題,使貧困地區的群眾有飯吃、有衣穿,這是我們扶貧工作的基本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有許多工作要做,但第一位的是要努力改善貧困地區的農業生產條件,使貧困地區的糧食生產有穩定的發展,使貧困地區的農民收入有穩定的來源。目前要貧困地區過多地上工業項目是不切實際的,應以改善農業基本生產條件作為重點興修水利,平整土地,推廣科技,以及發展一些種植業、養殖業和以農副農品為原料的加工業,才是十分有效的扶貧措施。不僅能夠從根本上改善群眾基本生活條件,而且投資少,見效快,成功率高,覆蓋面廣,家家戶戶能受益。
  2.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支持和幫助貧困地區脫貧致富。
  無論是就地改善農業生條件,還是實行搬遷移民,都必須有一定的財力、物力的投入,這是把開發扶貧的美好藍圖變為現實的硬件。投入從何處來,不可能只靠一個方面,而必須發動全社會的力量。
  我國現在所剩的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都是貧困程度最深的部分,僅僅依靠他們自身的力量是不夠的。應發揮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治優勢,集中力量解決6500萬人的貧困問題。
  但更主要的是動員社會各界都來關心和支持貧困地區,要繼續動員科研院所、民主黨派、社會團體、工商企業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反貧困的戰略舉措,同時也需要積極發展和擴大與國際組織的合作。
  3.提高貧困地區的人口素質,增強自身脫貧致富的能力,是徹底消除貧困的治本之舉。
  目前貧困地區大多十分封閉落后,人口文化素質很低,脫貧致富的能力很差。因此,要通過義務教育、成人掃盲等活動,努力提高貧困人口的文化水平,這樣就可以接受新觀念,從而認識落后,認識貧困,增強脫貧致富的主動性。同時要向貧困地區傳授和推廣農業先進適用技術,真正解決溫飽問題,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發展,最終還是要靠科技。并實行扶貧開發與計劃生育相結合的原則,教育貧困地區的農民少生優生,盡快擺脫越窮越生、越生越窮的惡性循環狀態。
    (二)糧食主產區應做好糧食經濟這篇大文章
  糧食既是這一區域的優勢,也是收入的重要來源。糧食主產區要繼續搞好糧食生產,同時開闊視野,把糧食經濟這篇文章做得更大一些,從單純的糧食生產向糧食的綜合開發利用發展,搞好糧食的加工、轉化、提高附加值,提高經濟效益。“糧食經濟”的潛力很大,關鍵在于人的創造力。
  1.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的主要途徑
  (1)建立基本農田保護制度,穩定播種面積。第一, 采取有效措施,穩定耕地面積。一方面要落實“基本農田保護區條例”,建立以生產糧食為主的永久性的基本農田保護區。另一方面,要努力開荒,增加耕地數量。第二,提高復種指數,擴大糧食面積。通過改進耕作制度和開發南方冬季農業、發展再生稻、擴大北方糧棉套種措施,提高耕地復種指數。此外,結合各地的具體情況,積極擴大木本糧食面積。
  (2)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目前我國耕地中大部分為中、低產田。主要原因是水利排灌條件差,土壤鹽堿化和酸性土壤沒有得到根本改造。要加強農田基本建設,實施一批防洪工程、水資源工程、灌排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并在此基礎上,通過農業綜合開發,加快重點地區的中低產田改造。同時要加強農業綜合開發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強農業氣象基礎建設,信息情報系統、市場流通設施等建設。
  (3)改善生態環境。為糧食高產、穩產、建立重要保障。 要大力營造經濟型生態林,環保水源林,改善糧食生產的生態環境;并要下決心解決好工業生產造成的農田污染和跨地區的河流污染等問題。
  (4)要大力推廣普及農業實用技術。在今后一段時間內, 農業科技仍將是提高農業生產力,保證增產增收的重要措施。建設商品糧基地縣、商品棉基地縣和菜籃子工程建設、木本糧油基地等都離不開科技。農業科技上要集中力量,增加投入,重點抓好幾項工作:第一、抓好優良品種的選育和應用。第二、大力推廣適用的農業技術。第三、采取措施,穩定壯大農村科技隊伍。
  (5)加快商品生產基地建設。 隨著我國城鎮化水平的提高和流動人口的增加,對商品糧需求將進一步擴大,為保持社會供求平衡,應集中部分資金,重點建設商品糧基地、商品棉基地、菜籃子工程基地,通過對基地縣增加資金、物資、技術的投入及實施有關配套政策,提高基地縣糧食生產能力,是促進我國糧食穩定增產,增加商品糧供應量,保障糧食區域平衡。
  2.增產糧食的配套政策措施
  (1)擴大集約化經營,走產加銷一體化、 貿工農綜合發展的道路。在由計劃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的過程中,農村分戶經營的小生產,既難承担市場風險,更難滿足市場需求,而且成本不斷上升,經濟效益下降,不少產糧大縣成了財政窮縣。為保護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在糧食主產區出現了由龍頭企業帶動農戶,發展商品生產基地,實現產加銷一條龍的生產經營,這不但有效地保證了農產品的銷路,而且吸納了大批農村勞動力就地加工,大大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增加了農民穩定收入,也為農業持續穩定發展開辟了廣闊道路。
  (2)進一步改革流通體制,完善購銷政策。第一, 要堅持國家定購一部分糧食的政策。定購價格的確定要以糧食生產成本為基礎,綜合參照糧食批發市場價格、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差別進行調整,并按照有利于糧食與經濟作物、種植業與養殖業的均衡發展,農產品與農業生產資料維持合理比價的原則確定。第二,國家定購以外的糧食,要堅持市場放開經營、價格隨行就市的政策,把流通搞活。第三,要堅持地區之間糧食批量貿易只能在縣以上糧食批發市場進行的政策,保證正常的糧食流通秩序。第四,要堅持城鄉集貿市場常年開放的政策。允許農民到集貿市場出售完成定購以外的糧食。第五,要堅持完善中央和地方兩級糧食儲備調節制度,搞好吞吐調節。第六,要堅持國家直接掌握糧食進出口總量平衡的政策。第七,國有糧食企業要深化改革,堅持把政策性業務和商業性經營徹底分開。第八,堅持糧食收購資金專戶管理、封閉運行的政策。
  (3)多渠道增加農業資金投入,提高糧食生產能力。 增加農業投資的主要措施是:①增加國家農業基本建設投資。②增加國家對農業的支出。要按《農業法》的要求,保證資金按要求的比例增加和到位。③增加農業貸款規模。④大力扶持鄉鎮企業,鄉鎮企業以工補農、以工建農資金已成為農業建設投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⑤引導農民逐步增加農業生產性建設投資。⑥為了保證農業有一個長期穩定增長的資源來源,需要建立農業建設基金。
  (4)增加對農業的物質、科技投入。對關系到全國農業, 尤其是糧食長期穩定增產的重大科技項目,國家在科技經費和手段上給予支持,要增加糧食突破性新技術的研究開發經費,組織協作攻關,切實抓出成效。
    (三)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應建設發達農業
  沿海地區農業模式的選擇,必須利用資源稟賦及地理環境和社會經濟條件的比較優勢,以高強度、精細化開發利用農業資源為手段,以高產出、高效益、生態平衡為目標發展現代農業。
  1.以市場為導向,進一步調整農業結構。
  國際上人多地少的發達國家和地區農業現代化的歷史經驗都表明,實現主要追求農產品高值化的貿易性農業產業結構轉化是加速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沿海地區農業結構調整也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借鑒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驗和做法,大膽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和產品結構,以國內外兩個市場為導向,優先發展比較利益大的高值的精細化的名特優新的農產品生產。此外,糧食生產也要從沿海地區生活消費水平高于全國一般地區的實際出發,率先向優質化、高值化方向發展、大力發展國內外市場緊俏的優質米等糧食品種,使其率先形成“食用糧、飼料糧、工業用糧”的三元結構,通過參與國內外兩個市場貿易交換,形成有沿海地區優勢的糧食品種結構。
  2.擴大對外開放,形成產業化的外向型農業體系。
  要把農業對外開放納入到沿海地區外向型經濟的總體戰略部署中去,大力發展貿工農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的產業化經營。沿海地區要吸引外資開發沿海的山海資源,建立高科技的外向型農業集約開發區。一方面引進國外適銷對路的農產品品種和先進的加工設備、經營方式,把更多的農產品打到國際市場上去。另一方面,應該從政策上鼓勵鄉鎮企業、國營農場和農民發展農業合資和合作經營,形成貿工農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的農業創匯集團體系。
  3.為農業現代化建立相應的科研推廣體系。
  針對沿海地區傳統農業發展的制約因素越來越多,農產品生產成本不斷上升,農業比較利益下降,人口增多,資源約束增強的狀況,要持續穩定發展農業,取決于農業科技能否有新突破,克服增產不增收、高產不高效的問題。90年代要大跨步推進農業現代化就必須把戰略重點轉移到以科技興農上,大幅度提高農業土地產出率、投入產出率和勞動生產率,實現農產品的優質化、高值化。推進科技興農戰略的關鍵性措施是要建設起一支龐大的農業科研和技術推廣隊伍,形成現代農業相適應的農業科研、推廣網絡。在農技推廣方法上,要注意不斷創新。
  4.建立適應現代農業的宏觀管理體制。
  農業生產經營體制改革必須與農業宏觀管理體制改革接軌。改革的核心是要突破按照計劃經濟要求建立起來的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部門分割的農業行政管理體制和單純以指令性計劃直接調控機制。要根據商品化現代化農業的發展要求,把農業計劃、農業資源開發、農產品流通、農產品進出口、農產品價格、儲備等管理調控的職能集中到政府的農業主管部門統一管理,避免農業再生產環節的不協調。同時要建立計劃間接調控和市場導向相結合的農業經濟調控機制,使農業宏觀管理和調控體系適應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
中國軟科學9京87~92F2農業經濟國風19981998國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作者:中國軟科學9京87~92F2農業經濟國風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1:26:12

[新一篇] 中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戰略性調整

[舊一篇] 中國農民戰爭史第九次學術討論會述要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