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學:理論與方法  ——介紹幾本英文口述史學讀本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1948年哥倫比亞大學口述歷史研究室(Columbia University Oral History Research Office)的建立,正式標志著現代口述史學的誕生。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口述史學在美國、英國等國家取得了不少成就,而且成為歷史學中一支舉足輕重的分支學科。(注:關于國際口述史學的興起與發展,請參閱:Alistair Thomson,“Fifty Years On: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n Oral History”,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Sep.1998.)近年來,口述史學在中國也有所發展,不僅出現了一系列的口述史學論文和口述歷史項目,而且國內外的口述史學交流也日益頻繁,這些都大大推動了中國口述史學的發展。(注:關于當代中國口述史學的興起和發展,請參閱:楊祥銀:《當代中國口述史學透視》,《當代中國史研究》:2000年第3期,第47—58頁。)但是,目前國內對于口述史學理論和方法的探討還不成熟,學術雜志上發表的論文也大都局限于綜述性的介紹。
  過去的幾年里,筆者一直從事口述史學理論的學習與研究,我認為有幾本書值得向同行們推薦,希望通過對它們的介紹為國內的同行提供某些借鑒和參考。
  本文選取的讀本的作者(或主編)主要來自美國和英國,因為除了美國、英國和意大利之外,其他國家和地區對于口述史學理論和方法的探討大都還處于探索階段。(注:代表意大利口述史學理論研究最高水平的是Alessandro Portelli先生和Luisa Passerini女士,代表作分別為:Alessandro Portelli,The Death of Luigi Trastulli and Other Stories:Form and Meaning in Oral History,Albany:1991.Alessandro Portelli,The Battle of Valle Giulia:Oral History and The Art of Dialogue,Wisconsin,1997.Luisa Passerini,Fascism in Popular Memory,Cambridge,1987.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國際上出現了多種關于口述史學的專業學術期刊,它們非常有助于口述史學理論和方法研究的深入與國際交流:BIOS(Zeitschrift fur Biographieforschung und Oral History)(德國);Historia,Anthropologia Y Fuentes Orales(西班牙);Historia Oral(巴西);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History(國際口述歷史協會);International Yearbook of Oral History and Life Stories(國際口述歷史協會);Neho-Historia(巴西);Oral History(英國);Oral History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 Journal(澳大利亞);Oral History Forum(加拿大);Oral History in New Zealand(新西蘭);The Oral History Review(美國);Words and Silence(國際口述歷史協會);口述歷史(臺北)。)具體書目如下(按照出版時間先后排序):
  1.Paul Thompson,The Voice of The Past:Oral History,Second Editi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過去的聲音:口述史》
  2.Ronald J.Grele,Envelopes of Sound:The Art of Oral History,Second Edition,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1991.《聲音外殼:口述歷史的藝術》
  3.Eva M.McMahan and Kim Lacy Rogers eds.,Interactive Oral History Interviewing,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Publishers,1994.《交互式口述歷史訪談》
  4.Valerie Raleigh Yow,Recording Oral History:A Practical Guide for Social Scientist,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1994.《記錄口述歷史:社會科學家的實踐指南》
  5.Donald A.Ritchie,Doing Oral History,New York:Twayne Publishers,1995.《從事口述史學》
  6.David K.Dunaway and Willa K.Baum eds.,Oral History:An Interdisciplinary Anthology,Second Edition,California:AltaMira Press,1996.《口述史學:跨學科文集》
  7.Robert Perks and Alistair Thomson eds.,The Oral History Reader,London:Routledge,1997.《口述史學讀本》
  《過去的聲音:口述史》的作者Paul Thompson是英國埃塞克斯大學社會學教授、英國圖書館國家聲音檔案館(British Library National Sound Archive)國家生活故事收藏部(National Life Story Collection)的創始人和英國口述歷史學會(Oral History Society)官方刊物——《口述史學》(Oral History)的創辦者。(注:此書于1978年首次出版,1988年再版,2000年第3次出版。中文版由遼寧教育出版社于2001年3月出版。英國圖書館國家聲音檔案館是世界上最大的聲音檔案館之一,目前已經成為英國口述歷史的收藏中心,它不僅開展一系列的口述歷史項目,而且舉行各種各樣的培訓班,講授口述史學理論和方法問題。口述歷史學會成立于1973年,是一個致力于推動口述歷史收集和保存以及研究口述史學自身理論和方法問題的國家性和國際性組織。其官方網站:http://www.oralhistory.org.uk。)他為推動英國口述史學的發展和口述史學的國際聯合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他和美國著名口述歷史學家、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羅納德·J.格雷爾(Ronald J.Grele)的倡導下,于1979年在英國成立了國際口述歷史協會(International Oral History Association)。(注:國際口述歷史協會的官方網站:http://www.ioha.fgv.org。)
  全書正文共九章,主要包括兩部分內容。前五章和第九章屬于理論總結,作者著重分析了口述歷史與歷史學的關系。第一章“歷史與社區”和第九章《解釋:歷史的構成》作者分析了口述歷史對于建構歷史(特別是普通人民群眾的歷史)的意義,正如作者指出的,“口述歷史是圍繞人民所建構的歷史。它給歷史本身帶來了活力,拓寬了其范圍。它不僅允許英雄來自領袖,而且還允許英雄來自不被人知曉的多數平民”。(注:Paul Thompson,The Voice of The Past:Oral History,p.21.)“口述歷史用人民自己的語言把歷史交還給了人民。它在展現過去的同時,也幫助人民自己動手建構自己的將來”。(注:Paul Thompson,The Voice of The Past:Oral History,p.265.)這兩章也深刻地反映了當時(20世紀70年代)英國歷史學界和社會學界掀起的“自下而上”的撰史運動,即歷史研究的真正對象應當是普通人民群眾,而不是上層社會的精英人物。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口述歷史成為當代歷史學家關注弱勢群體、實現歷史重心轉移的重要武器。第二章“歷史學家和口述歷史”追溯了現代口述史學的淵源,并且以歷史學家使用和評價口頭證據的大量例子論證了歷史學家與口述歷史的特殊關系。這章也從歷史的角度反映了隨著承載人類知識的媒介的演進,歷史學家所使用的研究材料的類型的不斷變化過程。第三章“口述歷史的成就”從經濟史、勞工史、科學史、社會史、婦女史、黑人史、政治史和文化史等方面評價了口述歷史對于歷史學研究的意義,主要體現在提供了新的視角和開拓了新的研究領域。第四章“證據”通過對不同類型歷史研究證據可靠性的考察,作者從社會學、心理學角度分析了口述歷史作為一種歷史證據的可靠性問題,并且指出口述歷史的可靠性在于其動態性,因為通過口述歷史有助于“人們怎樣理解過去,他們怎樣將個人經歷和社會背景相連,過去怎樣成為現實的一部分,人們怎樣用過去解釋他們現在的生活和周圍世界。”(注:Michael Frisch,A Shared Authority:Essays on the Craft and Meaning of Oral History and Public History,Albany,1990,p.188.另外,關于國際口述歷史學界對待口述歷史可靠性問題的觀點,請參閱楊祥銀:《試論口述史學的功用與困難》,《史學理論研究》2000年第3期,第43—45頁。)第五章“記憶與自我”是1988年再版時新增加的一部分,作者分析了主體性、精神分析和懷舊療法等問題,指出口述歷史可以通過釋放記憶,獲得自我認同感并且在某種意義上達到治愈心靈和精神創傷的目的。
  第二部分包括第六章“計劃”、第七章“訪談”和第八章“保存和篩選”,屬于口述歷史方法論,作者考察了如何從事一項具體口述歷史計劃,主要包括如何選題、口述歷史訪談、口述歷史資料的整理與編輯、口述歷史資料的保存與篩選等等實際操作性問題。
  此外,附錄部分還包括參考書目和作者實踐過程中總結出來的訪談提綱,參考書目有助于讀者從學術史的角度來理解口述史學的興起與發展,而訪談提綱對于那些剛剛從事口述歷史實踐的同行來說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20世紀70年代雖然是口述史學的迅速發展時期,但是當時主要是限于對口述歷史的收集與保存,側重方法論而很少關注口述史學本身的理論問題,因而這本書的出版有著特殊的意義。羅納德·丁.格雷爾稱它的出版是當時國際口述歷史學界的三件重大事件(還有1979年第一屆國際口述歷史大會的召開和1980年國際口述歷史雜志的出版)之一。(注:Ronald J.Grele,Envelopes of Sound:The Art of Oral History,Preface to the Second edition,xvii—xviii.)
  “聲音外殼:口述歷史的藝術”是作者羅納德·丁·格雷爾教授20多年來從事口述史學理論問題探討的成果,1975年首版,1991年再版,它反映了當時關于口述史學方法的爭論,并且集中探討了口述史學領域的前沿問題:口述歷史訪談中蘊涵的記憶、神話、意識形態、語言、敘述學、社會性別和歷史認知問題。
  格雷爾系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學教授,多年來担任哥倫比亞大學口述歷史研究室主任(2001年卸任)、國際口述歷史雜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History)和國際口述歷史年鑒(International Annul of Oral History)主編。(注:哥倫比亞大學口述歷史研究室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口述歷史組織,于1948年春由美國歷史學家阿蘭·尼萬(Allan Nevin)創立。官方網站:http://www.columbia.edu/cu/lweb/indiv/oral/。)他對于口述史學的貢獻主要在兩個方面:促進口述史學理論問題研究的深入和推動口述史學的國際聯合。(注:關于格雷爾的口述史學理論,請參閱:Richard Candida Smith,Ronald Grele on the Role Theory in Oral History,The Oral History Review,Vol.21,No.2,Winter 1993,pp.99—103.)
  全書正文總共八章,前四章(即第一版)是為1973年美國歷史學家組織(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Historians)年會口述歷史分會的召開而準備的,這一分會主要是為了回應口述史學、人類學、民俗學和其他學科中應用口述證據的研究者對于訪談和轉錄程序不準確性的疑問。第一章“即興談話和即興創作”(Riffs and Improvisations)是作者與美國著名口述歷史學家斯塔德·特克爾(Studs Terkel)的訪談,主要討論了口述歷史的編輯、訪談和偏見等問題。(注:斯塔德·特克爾利用口述歷史完成的著作有:Division Street-Report from An American City,Hard Times:An Oral History of the Great Depression,Working American Dreams,Lost and Found.)第二章“它不是歌曲但在歌唱:關于口述歷史小組討論”是6位口述歷史學家關于口述歷史討論的廣播節目記錄。第三章“口述歷史作為詩歌”丹尼斯·臺德洛克(Dennis Tedlock)分析了將口頭語言轉錄為書寫形式的問題。第四章“沒有目標的運動”,作者分析了當時口述史學面臨的方法和理論問題,他突破了一些傳統歷史學家和檔案學家將口述歷史理解為檔案實踐的觀念,并把口述歷史定義為一種“會話敘事”,希望通過口述歷史理解埋藏于訪談中的語言模式和象征敘述者內心世界的思想,進而揭示他們對其在歷史中扮演角色的階級感知。(注:Ronald J.Grele,Envelopes of Sound:The Art of Oral History,Preface to the Paper Edition,vi.)
  后四章是第二版時新增加的內容,撰寫于1975—1983年間,主要反映了作者對于語言學和人類學理論的關注,即所謂的口述史學的跨學科性。第五章“一種可推測的多樣性:跨學科性和口述歷史”是作者撰寫的關于口述歷史跨學科參考書目的論文。因為作者把口述歷史理解為一種“會話敘事”,而語言學在“會話敘事”問題研究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正是如此,作者嘗試著探討了口述歷史與語言學的關系,并以此為基礎打開了口述史學跨學科研究的嶄新局面。第六章“超過30歲的人能相信嗎?關于口述歷史的友好批評”,寫于1978年,正值哥倫比亞大學口述歷史研究室30周年之際,作者全面回顧了美國口述史學30年的發展,在充分肯定其成果的基礎上,作者異常冷靜、深刻地反思了口述史學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深層次問題(歷史記憶、會話的語言和認知結構等等)。第七章“傾聽他們的聲音:口述歷史訪談解釋的兩個個案研究”是作者主持紐約城市學院口述歷史研究計劃進而研究的結果。作者旨在探求訪談中展現的特定的歷史視野、概述訪談的結構、思索這種視野的結果和結構,并且向我們說明口述歷史如何幫助我們理解受訪者以及他們的歷史視野;如何理解訪談作為一種歷史敘事和這種敘事的深層次含義。(注:Ronald J.Grele,Envelopes of Sound:The Art of Oral History,p.213.)第八章“私人記憶與公共表述:口述歷史的藝術”探討了口述歷史新的關注點,比如敘述模式、會話分析、意識形態、主觀性、訪談者和敘述者關系、口述歷史中的歷史表述、歷史學家與研究資料關系等等。這篇文章反映了作者對于“會話敘事”關注焦點的轉移,他認為不僅要研究“會話”背后隱藏著的意識形態,而且更要關注口述歷史的公共表述(注:關于口述歷史的公共表述,請參閱:Michael Frisch:A Shared Authority:Essays on the Craft and Meaning of Oral History and Public History,Albany,1990.)。本書中的文章撰寫于20世紀70—80年代,修改于90年代初,作者對口述史學性質的分析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美國口述史學(乃至國際口述歷史學界)的巨大轉折,這一轉折主要體現在作者將口述歷史理解為一種“會話敘事”,因而突破了長期以來將口述歷史作為一種檔案實踐的固有觀念。正如作者指出的,“這是一本關于歷史會話的書,我們把它定義為會話敘事。它探討了會話敘事的形成、理解和解釋以及歷史學家在口述歷史訪談中扮演的角色。口述歷史的重要性不在于保存了過去發生的事情,而是今天的我們對于過去的理解與解釋。”(注:Ronald J.Grele,Envelopes of Sound:The Art of Oral History,Preface to the Second Edition,xv.)
  《交互式口述歷史訪談》是一部關于口述歷史訪談的跨學科文集,作者除了口述歷史學家之外,還有心理學家、人類學家、女性主義研究者、語言學家和攝影師,他們主要從各自實際訪談的經歷出發來考察口述歷史訪談的“交互式”(interactive)特征,正如兩位編者伊娃·M.麥克馬漢(Eva M.McMahan)和克姆·雷西·羅格斯(Kim Lacy Rogers)在序言中所說的,本書旨在“揭開影響口述歷史訪談的稠密的交互式過程”(注:Eva M.McMahan and Kim Lacy Rogers eds.,Interactive Oral History Interviewing,Preface,ix.)。
  對于什么是“交互式訪談”,雖然各有主張,不過比較好的定義是朱迪斯·莫代爾(Judith Modell)和查理·布羅德斯基(Charlee Brodsky)的觀點,他們認為,“交互式訪談是指訪談者和受訪者之間的互動關系,一種會話的、開放的或者是結構松散的模式,其中會話中特別強調平等交換意見,平等交換意見是后續分析的重要方面。”(注:Eva M.McMahan and Kim Lacy Rogers eds.,Interactive Oral History Interviewing,p.142.)
  全書正文總共8章,作者們從不同的視角展示了口述歷史訪談的復雜性和互動性。第一章“口述歷史訪談中的歷史和歷史語言:誰回答誰的問題和為什么?”,格雷爾提出了訪談中的權力關系,把訪談描述為“爭取解釋權的舞臺”。他主要從口述歷史訪談中出現的記憶、意識、意義和意識形態等問題出發來考察訪談中訪談者和受訪者之間的互動關系,并試圖尋找一條實現雙方精誠合作的道路。第二章“重建歷史:縮影的形象”,卡皮波爾·E·克拉克(Culpepper E.Clark)分析了口述歷史訪談中自我構建的過程,即敘述者有可能故意操縱自己的回憶來重建他們期望的個人歷史,以尋求自己存在的合理性和認同感。第三章“創傷恢復:社會暴力的敘事構建”,羅格斯通過與20世紀60年代非裔美國民權運動積極參與者的訪談的敘述結構的分析,闡明了敘述者如何將他們自己受創傷的經歷與民權運動中個人的發展與成就這一更大的背景協調的過程,即如何賦予記憶以現實意義。第四章“口述歷史訪談的社會心理學方面”,哈渥德·E.西波爾(Howard E.Sypher)、瑪麗·李·休莫爾(Mary Lee Hummer)和雪莉·L.維廉姆斯(Sheryl L .)基于對一本相關的社會心理學研究著作的評論,他們論述了有選擇的、有組織的個人記憶如何影響口述歷史訪談。第五章“解釋女性主觀性的復雜性”,蘇姆·E.蔡斯(Susan.E.Chase)和科利恩·S.貝爾(Colleen S.Bell)借用女性主義理論,考察了女性主義口述歷史的特殊性。(注:女性主義口述歷史(feminist oral history)是目前口述歷史學界和女性研究領域的一大熱門。具體研究成果(理論和方法)參閱:Sherna Gluck and Daphne Patai,eds.,Women's Words:The Feminist Practice of Oral History,Routledge:New York and London,1991.Sherna Gluck,“What's So Special About Women?Women's Oral History”,Frontiers:A Journal of Women Studies,Vol.2,No.2,1977,p.3-17.Susan H.Armitage,“The Next Step”,Frontiers:A Journal of Women Studies,Vol.7,No.1,1983,p.3-8.“Problems and Perplexities in Women's Oral History”,Frontiers:A Journal of Women Studies,Vol.19,No.3,1998.屈雅君:《婦女口述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評述》,《陜西師范大學學報》(社科)1998年第4期;《口述史與婦女歷史研究:來自德國的經驗》,《陜西師范大學學報》(社科)1998年第4期;楊潔:《婦女口述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歷史研究》1999年第2期;鮑曉蘭:《西方女性主義口述史發展初探》,《浙江學刊》1996年第6期;游鑒明:《從事女性口述歷史的幾個問題》,《口述歷史研習營學員手冊》,臺北:中國近代史學會,1999年。游鑒明:《鏡花水月畢竟總成空?女性口述歷史的虛與實》,《口述歷史進階研習營》,臺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年。)第六章“相互主觀性和訪談”,阿蘭·W.福特羅爾(Allan W.Futrell)和查理·A.維拉德(Charles A.Willard)通過把“交際”定義為“社會自我和位置的創造和協調”仔細分析了“訪談的相互主觀性”,而這種相互主觀性來源于受訪者和訪談者之間協調(negotiation)的結果。第七章“聲音的暴動:交互式口述歷史訪談中的種族和族裔變量”,亞瑟·A.漢森(Arthur A.Hansen)考察了訪談中的種族和族裔因素差異,正是如此,作者提醒訪談者應該切實注意跨文化交際中的諸多差異。第八章《想象的侯姆斯臺德:訪談中使用照片》(Homestead系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著名鋼鐵城),莫代爾和布羅德斯基把交互式訪談看成是創造個人和公共記憶的手段,主要分析了照片在訪談中的作用,并把它描述為訪談者和敘述者交際間的“第三種聲音”。(注:Eva M.McMahan and Kim Lacy Rogers eds.,Interactive Oral History Interviewing,Preface,vii-vii.)
  事實上,這本書是繼格雷爾的《聲音外殼》之后對口述歷史作為一種“會話敘事”和“交互式過程”的又一有益探索,它融合了語言學、人類學、心理學、老年醫學、傳播學、女性主義、民族學和社會學等相關學科的理論,考察了影響口述歷史訪談的諸多因素,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訪談者和受訪者在訪談中各自扮演的角色。隨著口述歷史的跨學科化,口述歷史不再被認為是一種單純的保存“過去的聲音”的手段,而成為聯系訪談者和受訪者、過去與現在并造成互動的橋梁。
  《記錄口述歷史:社會科學家的實踐指南》是一本主要針對那些執行深度訪談(in-depth interviews)的歷史學家和社會科學家的實踐性指導手冊。作者瓦萊里·萊雷·約(Valerie Raleigh Yow)是一位獨立學者和精神治療醫師,多年來積極從事美國口述歷史協會的各種活動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目前担任口述歷史評論(協會官方刊物)書評主編。
  《記錄口述歷史》是作者多年來實踐經驗的總結,此外,它還反映了作者對相關學科理論和方法的關注,這從書中她對相關著作的分析可以看出。全書正文主要包括兩部分內容:一項口述歷史項目的基本程序和口述歷史的跨學科應用。(第一章是關于深度訪談前言性論述:包括口述歷史的歷史、定義、特征以及深度訪談的定性和定量研究。)在第二、三、四、五、九章中,作者以一項口述歷史項目的基本程序為順序分析了口述歷史訪談(準備、執行和結束訪談)、口述歷史的整理和編輯(轉錄、校對、索引)、口述歷史的傳播以及口述歷史的法律和道德考量。(注:口述歷史實踐操作過程中經常涉及到一些敏感和隱私的問題,如果不予以注意便可能引起一系列的法律和道德問題。美國口述歷史協會就頒布“口述歷史協會的標準和原則”(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of the Oral History Association)以規范口述史學的發展,其原則和標準值得參考和借鑒。具體內容請訪問:http://chnm.gmu.edu/rov/newguide.html。)作者在這部分借用了相關學科的理論深刻地分析了影響口述歷史訪談的諸多因素:種族、民族、年齡、族裔、性別、社會地位、職業等等。第六到第八章,她考察了口述歷史的跨學科應用,包括社區研究、傳記和家庭研究。(注:關于口述歷史與社區研究,請參閱:Laurie Mercier and Madeline Buckendorf,Using Oral History in Community History Projects,Oral History Association,1992.關于口述歷史與傳記,請參閱王明珂:《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口述歷史進階研習營》,臺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年。關于口述歷史與家庭研究,請參閱:Linda Shopes,“Using Oral History for a Family History project”,in David K.Dunaway and Willa K.Baum eds.,Oral History:An Interdisciplinary Anthology,pp.231—240.)附錄部分收錄了美國口述歷史協會標準和原則、口述歷史評估指南和相關表格(訪談指南、訪談索引、訪談登記、訪談協議、法律授權書等等)范例。
  本書的寫作風格非常適合于閱讀,作者以小專題的形式逐一分析并且在每章結束以最簡練的話總結這一章的主要內容,而且附錄了詳細的注釋和相關的參考書目,這對于初學者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正是這個特點,這本書在美國成為很多大學里與訪談有關的課程的必讀書目。(注:關于本書的其他評論,請參閱:The Journal of Oral History,vol.23,no.2,Winter,1996.Brian Roberts,Biographical Research,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2002.)
  《從事口述史學》是一本關于口述史學理論、方法和實踐的力作。(注:中文繁體版由臺北遠流出版公司于1997年3月出版,題目翻譯為《大家來做口述歷史》,譯者為臺北輔仁大學歷史系王芝芝教授。本書將于2003年再版,大部分內容將保持不變,作者在新版中主要增加兩部分內容:數字革命(digital revolution)對口述史學的影響和過去幾年來這一領域的新的研究成果。)作者多納德·A.里奇(Donald A.Ritchie)系美國參議院歷史辦公室特約歷史學家,曾任美國口述歷史協會主席,Twayne口述歷史系列(Twayne's Oral History Series)主編。
  全書正文總共8章。第一章是關于口述史學的概述,作者在闡述什么是口述歷史和回顧口述史學發展歷程的基礎上,回答了涉及口述歷史的一些關鍵性問題:比如,口述歷史作為歷史證據的可靠性、口述歷史與公共歷史學的關系、人類記憶的脆弱性以及訪談者在訪談中的合適角色和態度。(注:公共歷史學是歷史學家展示歷史學公共魅力的重要舞臺,目前在美國和加拿大頗受關注,具體內容請參閱楊祥銀:《美國公共歷史學綜述》,《國外社會科學》2001年第1期。)在接下去的第二、三、四、五、六章中,作者就以下問題提出了參考性意見:如何設計一項口述歷史計劃、執行訪談、如何在研究和撰述中使用口述歷史、口述歷史錄影、口述歷史保存。
  第七章是本書的重點內容,即口述歷史教學。口述歷史不僅是收集史料、研究歷史的方法,它還是一種新的歷史教育手段。目前歷史學作為一種普及教育,學生對歷史學的興趣在減弱。在這種嚴峻的形式下,歷史教學究竟何去何從?從當前美國、英國的歷史教學實踐來看,口述歷史教學已經成為擺脫歷史教學困境的一種有益嘗試。誠如美國口述歷史教育家協會(Association of Oral History Educators)主席巴里蘭曼(Barry Lanman)所說:“口述歷史也并非擺脫現代教育困惑的萬能藥,不是每一個學生都很容易適應它。但是那些曾經采用口述歷史教學方式的教師,卻對口述歷史教學的優點有著熱烈的評價,認為它將是一種值得嘗試和付出辛勤的方法。”(注:Barry Lanman,“The Use of Oral History in the Classroom”,The Oral History Review,Vol.17,No.1,1989,pp.223—224.美國口述歷史教育家協會宗旨:促進學生口述史學研究專業水平的提高,促進口述歷史作為一種教育手段的研究,獎勵優秀學生口述歷史項目,為下一代口述歷史學家的誕生做準備。官方網站:http://www.geocities.com/AOHELanman/。)從美國口述史學的發展歷程來看,它的流行在某種意義上說是通過口述歷史教學來實現的。作者是一位口述歷史教學權威,他在美國各地舉辦各種類型的研討班。由于口述歷史教學在美國的中小學和大學以及研究所中都非常流行,因而作者以相當的篇幅解釋了中小學和大學口述史學教學的區別。而且,在具體論述時,作者詳細地分析了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包括在學校開展口述歷史項目如何獲得資助,教學人員如何提高自己,如何設置大學口述史學課程等等。
  第八章作者具體地論述了口述歷史的特殊用途,即如何展現口述歷史,作者分析了口述史學在社區歷史、家族歷史、博物館展覽會、廣播電臺、舞臺等方面的應用。
  附錄部分收錄了美國口述歷史協會標準和原則、口述歷史評估指南(Oral History Evaluation Guidelines)、相關表格范例以及豐富的按照分類歸納好的參考書目,極具參考價值。
  本書的最大特點是在行文結構上,作者采用了一問一答的對話形式。本書針對當今口述歷史的實踐及人們所關注的焦點提出了一系列的問題,并做以回答。這種問答并不是簡單的陳述而是讀者與作者之間的對話。更貼切些說,也就是一種口述歷史訪談的方式,而此書就象一份經過整理的口述歷史訪談抄本。在這個“訪談”中,作者承担受訪者的身份,而讀者扮演的是訪問者的角色,只不過讀者的這些問題是由作者在實踐操作過程中總結出來的。作者之所以采用這種形式,充分地體現了作者對于口述史學把握的準確性,也體現了其做學問的謙虛精神。因為,作者不想以審判官的口吻來告訴大家應該怎樣從事口述史學。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說的“進行口述歷史研究實踐的方法不是唯一的,有時非正統的方法也會十分奏效。原則和標準的設立自有它的道理,但每一準則都有例外。口述歷史學家歡迎創新和想象。本書致力于幫助訪問者仔細思考他們現在所做的事,然后弄清可能出現的結果,而不是使每個訪問者千篇一律、墨守成規地去做”。(注:Donald A.Ritchie,Doing Oral History,Introduction and Acknowledgements,xiii.)
  《從事口述史學》從1995年出版以來,一直是口述史學研究者的經典讀本,中文繁體版在臺灣廣受歡迎。美國著名口述歷史學家施爾納格魯克(Sherna Gluck)曾給予很高的評價,“它為當代口述歷史研究人員提供了實踐性建議和合理性解釋。這本書幾近口述史學研究領域的百科全書。”(注:Sherna Gluck,“Doing Oral History(Review)”,The History Teacher,vol.29,February,1996.)
  《口述史學:跨學科文集》首版于1984年,它的問世是當時國際口述歷史學界的一件大事,因為它不僅探討了口述歷史的方法論,而且以很大的篇幅考察了口述歷史的跨學科應用和口述歷史教學問題。以其內容全面性和跨學科性為特征,它是1984年之前出版的口述史學論著中最為權威的(當然至今仍然是一本口述史學經典讀本)。
  主編之一大衛·K.達那維(David K.Dunaway)是電臺制片人,系美國新墨西哥大學英語系教授,開設口述歷史、傳記、民俗學和媒體研究等課程,他以倡導口述歷史與媒體的交叉而聞名于口述歷史學界。(注:關于口述歷史和電臺,請參閱:David K.Dunaway,“Radio and the Public Use of Oral History”,in David K.Dunaway and Willa K.Baum eds.,Oral History:An Interdisciplinary Anthology,pp.306—320.)另一主編維拉·K.鮑姆(Willa K.Baum)系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地方口述歷史辦公室主任,她是美國口述歷史協會的發起成員之一,以倡導口述歷史與圖書館的聯合聞名。(注:地方口述歷史辦公室是美國著名的口述歷史機構,創辦于1954年。官方網站:http://www.lib.berkeley.edu/BANC/ROHO。Willa K.Baum的主要口述歷史著作:Transcribing and Editing Oral History,Nashville: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State and Local History,1977;Oral History for the Local Historical Society,Nashville: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State and Local History,1987 and 1995.關于口述歷史和圖書館,請參閱Willa K.Baum,“The Expanding Role of the Librarian in Oral History”,in David K.Dunaway and Willa K.Baum eds.,Oral History:An Interdisciplinary Anthology,pp.321—340.)
  正如編者所說,為了反映20世紀80—90年代口述史學的變化和出于篇幅的限制,在1996年新版中增加了新的材料,也刪除了一些相關論文。文集從6個部分減為5個部分,1984年版的第五部分“口述歷史與學校”和第六部分“口述歷史與圖書館”被刪除。而新版的第五部分為“口述歷史和地區研究”,達那維說增加這部分是為了擴大文集的國際眼界,以促進口述史學的國際交流。(注:David K.Dunaway and Willa K.Baum eds.,Oral History:An Interdisciplinary Anthology,p.19.)為了這部分,主編專門邀請了國際上著名的口述歷史學家撰寫有關他們國家和地區的口述史學開展情況。這些國家和地區包括墨西哥和加勒比地區、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和拉丁美洲。(注:自1979年國際口述歷史協會創建以來,活動中心一直在歐美地區。1998、2000、2002年國際口述歷史會議在巴西、土耳其和南非的召開,開始意味著口述史學的真正國際化,但是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口述史學的發展還面臨很多挑戰。需要指出的是,作為口述史學發展的重鎮,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口述史學開展情況為什么沒有在此書得到體現?)新版的第一部分到第四部分的主題與第一版沒有變化,只有個別論文的刪除與增加,其主題分別為“口述歷史之門”、“解釋和設計口述歷史”、“口述史學應用:地方史、族裔史、家庭史和婦女史”和“口述史學和相關學科:民俗學、人類學、媒體和圖書館學”。
  從題目可以看出,本書的最大特點是為了展示口述歷史的跨學科特征,這從第三和第四部分可以得到充分的體現,它們的篇幅占全書的40%左右。1996年再版時,達那維更是強調了這一特征,在前言“口述歷史的跨學科性”以相當的篇幅概括地分析了口述歷史的跨學應用(人類學、教育學、族裔研究、人種史學、美國研究、民俗學、老年醫學、法律研究、文學史、媒體研究、社會學、社區研究、婦女和社會性別研究),并且以豐富的注釋了回顧了這些領域的研究成果,這篇序言是新版的精華。
  遺憾的是,筆者覺得文集中論文的成文年代過于久遠,它們大部分撰寫于20世紀70年代。(注:據筆者統計,在31篇論文中,60年代的占3篇,70年代占17篇,80年代占4篇,90年代占7篇(主要分布在第五部分)。)這倒不是說年代久遠不好,而是因為到1996年再版時,口述史學領域關于這些問題的探討已經有很多成果,所以沒有必要再重復1984年版的大部分內容。(注:關于本書的其他評論,請參閱Paul Atkinson,“Oral History:An Interdisciplinary Anthology(Review)”,Sociology,Vol.33,February,1999,pp.191—197.)
  《口述史學讀本》可謂英國版的《口述歷史:跨學科文集》。(注:遺憾的是筆者還沒有拿到這本書,所以不能做出詳細分析和評價,只是通過與兩位主編的電子郵件交流和其他渠道獲得相關信息,在這里做一簡單介紹。)主編羅伯特·波克斯(Roberts Perks)系英國圖書館國家聲音檔案館口述歷史館長、國家生活故事收藏部主任、英國口述歷史學會秘書長。另一主編阿利斯泰爾(Alistair Thomson)系英國蘇塞克斯大學繼續教育中心講師,教授口述歷史和生活史課程,目前担任國際口述歷史協會副主席。《口述史學讀本》是一本關于口述歷史理論、方法和應用的關鍵著述的國際性文集,作者來自北美、歐洲、澳大利亞、非洲和拉丁美洲。它分五個專題詳細考察了口述史學的理論和實踐以及口述史學50年來的關鍵性爭論:訪談方法的相關問題、道德爭論和授權政治學(politics of empowerment)、記憶解釋的分析策略以及檔案和公共歷史。本書在行文結構上值得一提的是,在每一部分的開始都有主編的前言性論述,包括對每一篇論文的背景介紹和簡短評價,這為讀者的閱讀提供某種參考維度。
  此書出版以來,廣受好評,在英國是繼保羅·湯普森(Paul Thompson)的《過去的聲音:口述歷史》的又一口述史學佳作。湯普森稱其為“未來口述史學學生的關鍵性資源”。羅納德·丁.格雷爾認為,“它是目前為止用英語撰寫的最為全面和最有價值的口述歷史文集”。里奇的評價最為準確地反映了此書的特征,它是“國際性的、跨學科性的和不可缺少的”。(注:Robert Perks and Alistair Thomson eds.,The Oral History Reader,cover page.)它不僅得到口述歷史學界同行的認可,而且深受其他學科雜志(比如Museums Journal,Family and Community History,Ageing and Society)的高度評價,從此也足見此書的跨學科關懷。(注:關于它們的評論,詳細參閱此書出版公司Routledge網站:http://www.routledge.co.uk,搜索作者或書名,便能找到。)
  綜上所述,對于上述7本口述史學讀本的介紹,不在于說明哪本是最好的,因為各自有其優勢和特點。一般而言,《過去的聲音》、《聲音外殼》、《交互式口述歷史訪談》、《口述史學:跨學科文集》和《口述史學讀本》側重于口述史學理論的分析,它們比較適合于那些對口述史學深層次理論感興趣的讀者。而《記錄口述歷史》和《從事口述史學》主要側重于口述史學實踐操作,雖然也非常關注理論問題,它們比較適合于運用口述歷史進行訪談和收集資料的讀者使用。
  最后需要指出的,本文不是一篇嚴格意義上的組合書評,因為筆者并沒有對書中的觀點進行深刻的分析和評價,而旨在通過對它們的介紹,借此了解國際口述史學的歷史、現時發展及其主要關注點。正是基于此,筆者特意在注釋中提供了豐富的相關信息,以作參考。
  
  
  
史學理論研究京146~154K1歷史學楊祥銀20032003作者楊祥銀,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世界歷史系碩士研究生 作者:史學理論研究京146~154K1歷史學楊祥銀20032003

網載 2013-09-10 21:34:25

[新一篇] 叔本華的漢學研究及其對中國哲學思想的認識

[舊一篇] 可持續發展的歷史向度與當代中國社會轉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