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巴西的對外開放與投資環境重構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F112.1 文獻標識碼:A
  世界第八經濟大國、拉美最大的經濟體——巴西的經濟發展,對整個拉美地區乃至全世界的經濟發展都有重要影響,其投資環境的變化勢必影響到外商在拉美投資的多寡及獲利的多少。
  一、巴西投資環境綜合分析
  (一)經濟環境
  巴西擁有851萬1965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和1.5億多人口,是拉丁美洲第一大國,世界第五大國。80年代至90年代初,巴西通貨膨脹率長期居高不下,嚴重制約了經濟的發展。1994年7月1日起,反通脹的“雷亞爾計劃”開始實施。新幣發行,取名“雷亞爾(Real)”,以取代舊幣克魯塞羅雷亞爾。1995年初見成效,通貨膨脹得到有力控制。1994年6月通脹率為48.2%,1995年至1997年分別為22%、9%和4%,1998年僅為2.94%。
  現任總統卡多佐,以控制高通脹為施政的主要目標。1999年初巴西金融動蕩后,政府采取緊縮銀根的政策,用偏高的利率來維持低通脹水平。最近巴西政府已誘導基本利率從年利率21.0%降至19.5%,以適應低通脹時代的到來。
  實施“雷亞爾計劃”前,巴西每年的外商直接投資額,僅在10億至20億美元之間。實施該計劃后,經濟穩定增長,巴西吸引的外資逐年攀升,成為自美國、中國、英國、法國之后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
  巴西吸引外資額統計[1]                         單位:億美元年份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1月-8月)吸引外資額 50.43   111.12   163.30  240.0   199.0
  改革開放后巴西實行自由貿易,開放市場。1991年起巴西開始降低進口稅率,到實施“雷亞爾計劃”時已由改革前的105%降至20%以下。同時,非關稅壁壘也有所降低。1990年6月,取消了進口配額制和一部分進口許可證。至今,大部分商品無須特殊審查就可自動獲得進口許可。由于貿易自由化,1994年至1997年間,巴西對外貿易總額由766億2400萬美元增至1143億4400萬美元。
  受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巴西1998年出現貿易逆差64億3000萬美元。聯邦政府開始恢復一連串關稅或非關稅措施以抑制進口,也采取一些鼓勵出口的方案,以彌補危機對出口的影響。為改善貿易逆差,巴西政府實施“外銷行動計劃”,在1998年-2002年間采取激勵外銷行動。1999年初的金融動蕩,迫使巴西央行于元月下旬將雷亞爾劇貶45%。貶值增強了相關產品的競爭能力,貿易收支惡化的情形有所改善。1999年上半年貿易赤字6億1800萬美元,與1998年同期相比,減少了約66.5%。預期到今年年底,貿易逆差將轉為順差。
  影響1999年-2000年巴西經濟走向最重要的政策,當屬“財政穩定方案”。據巴西地理暨統計協會(IBGE)公布,巴西五個成長最快的行業依次如下:采礦業、運輸業、通訊業、公眾服務業、畜牧業。衰退的產業有:制造業、商業、其他服務業、農業。服務業可稱作巴西行業發展中的“生力軍”。1999年1月-8月將引進的199億美元外資,40%投向了服務業。
  (二)政治環境
  巴西現行政治制度根源于1988年憲法,是三權分立的政體,采取總統制。相對于一般總統制國家,巴西總統的權限要大得多。全國分為26個州及聯邦特區,州政府的權限也很大,對財政支出有很大自主權,甚至可以通過本州的聯邦議員對聯邦政府施加影響力。目前執政黨為巴西社會民主黨(PSDB),但是其州長及聯邦議員數,只占20%左右,所以仍要和其他黨派聯盟共治。聯邦議會采取兩院制,其中參議院由81名參議員組成,眾議院由513名眾議員組成。州議會則為一院制。司法系統無論在聯邦還是州,基本都采取三級三審制。
  一般而言,新成立的政體將給跨國投資活動增加政治不穩定因素。但巴西雖是一個新成立不久的所謂民主政府的國家,卻并不影響其政治的穩定性。政治的穩定性通過政策的穩定性體現出來。改革開放以來,巴西政府對外資一向采取較寬松的政策,特別是實行“雷亞爾計劃”后,經濟政策穩定,吸引外資的能力逐漸增強。
  巴西對外國直接投資的鼓勵是一個組合,包括融資優惠、稅賦減免以及免費提供工業用地。但是,考慮到巴西利率水準高且變動幅度大,所謂的“融資優惠”并不具有真正意義上的優惠利率。另外,巴西的地價非常低廉。所以,對外國直接投資商而言,最具實際意義的是稅賦減免,因為巴西是一個高稅賦國家。
  除上述鼓勵組合之外,巴西政府也推出一些投資獎勵和課稅等措施,如電腦產品生產及工業發展計劃、瑪瑙斯自由貿易區等。巴西各州為吸引投資商,對聯邦政府也紛紛要求給予稅率優惠,1999年,政府為增加收入,又將公司營業稅從8%提至12%,勞工社會福利稅由2%提至3%,金融交易稅也由0.2%升至0.38%。種種課稅加重了投資商的外在經營成本負担。這個超過其他國家的經營成本,被稱為“巴西成本”。
  (三)法律環境
  現行的《外資管理法》頒布于1962年。《外資管理法施行細則》,于1965年公布并實施,至今已經過數次修正。巴西的公司法經修正后,取消了國籍歧視,外國投資商無需具有巴西國籍,甚至不需在巴西居住,除非是出任董事。巴西政府的勞動法對員工有過度保護的傾向。終止與巴西員工之間的雇傭關系所需支付的各項費用,與是否具有法定正當理由有極大關系。1999年以來,巴西法令變動頻繁,且變動時往往又不遵守程序。因而,人們對避稅、逃稅習以為常、不以為忤。進出口低報、私下交易、雇工不登記等地下經濟行為猖獗。
  巴西龐大的官僚行政體制,也直接影響到立法與司法。其立法與行政監督的有效性,以及司法的獨立性,都需進一步改善。
  (四)社會文化環境
  改革開放前,巴西人口聚居于沿海一帶,東南部地區擁有全國40%左右的人口。開放后,隨著外資漸漸向內地流動,大批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將資金、技術、實業等帶往落后地區包括東北部地區和北部腹地,對開發內地產生了重大作用。
  在整個拉美地區,教育都不夠普及。巴西也不例外。高達19%[2]的文盲率根源于忽視全民基礎教育而重高等教育。在巴西,培養一個大學生的經費可用來培養30個小學生。只有富有階層才可享受高等教育補貼,而每6個窮人兒童中,只有1個兒童能完成8年基礎教育學業。全民教育的不夠普及造成了勞動生產力低下。
  二、投資環境重構
  (一)金融體系日趨健全
  隨著金融業的開放,外國金融機構在巴西擁有的銀行資產逐漸增加。據統計,1994年~1998年五年里,前30大銀行增長97%,外國金融機構擁有資產從4%增至16%。外國機構的股權也相對增加,從1994年的100億美元,增至1999年的800億美元。
  與此同時,巴西國內金融機構也成功轉型,趨于大型化和效率化。國內金融機構為避免遭淘汰,紛紛吸引國外金融機構介入。目前國內的30大銀行因為外資介入并參與經營,其毛利已從1994年的180億雷亞爾增至1998年6月360億雷亞爾。引起外資積極介入巴西銀行,原因主要有:
  1.巴西經濟穩定增長,宏觀經濟走勢良好,政府采取積極政策促進金融業的開放。2.高利率與匯率自由浮動政策為開發國內零售信用市場提供了契機,因此在巴西的銀行都能產生較高的利潤。3.外資銀行不僅擁有較強的金融生產力,同時也能較容易地測出巴西當地的商業機會。4.在巴西的外資銀行能夠到母公司籌措較便宜的資金,有外資參與經營的巴西銀行私下里訂有不將貸款利息率降低的協議,從而使銀行獲得較高的報酬率。
  (二)東北部地區成為投資商的新寵
  巴西全國分為東北部地區、東南部地區、南部地區、中西部地區和北部地區五個經濟地理區域。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東北部地區是較落后的地區。從收入水平和其他社會生活指標來看,東北部地區遠遠落后于其他地區特別是東南部地區。工業、農業、服務業占全國的份額,東北部地區也遠不及東南部地區。
  為開發內地,改變不平衡局面,巴西政府的政策也多向東北部地區傾斜。此外,東北地區各州也紛紛推出投資獎勵以吸引外資,改變其多年來資金凈流入地區的形象。最近5年,該地區國內總生產毛額,年平均增長3.9%,比全國國內總生產毛額年平均增長2.6%還高出1.3%。1998年該地區生產嚴重干旱,農作物欠收,但其國內生產毛額仍比1997年增長1.5%。
  東北部地區經濟增長最顯著的部門是服務業、工業、水果種植和豆類種植。成長潛力最大的行業為旅游業、農業和服務業。可以預見,東北地區的投資者將擁有光明的前景。
  (三)對外經濟趨于多邊化
  80年代以來,美國一直是巴西主要的貿易伙伴,也是在巴西投資的主要國家之一。1997年成為在巴西投資最多的國家。到90年代,改革開放使巴西與多個國家的經濟關系有了新的發展。與南美洲的阿根廷、智利、秘魯、烏拉圭、巴拉圭、墨西哥、玻利維亞、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的貿易量都有大幅度的提升。以委內瑞拉為例,1993年~1998年間,兩國貿易往來增加了3倍。
  巴西與歐盟的經貿合作關系也取得了進展。在“開放的地區主義”思想指導下,巴西努力促成南方共同市場與歐盟建立自由貿易區進行談判。1995年12月25日,南方共同市場與歐盟在馬德里正式簽署了《地區間合作的框架協議》。該協議決定到2005年,建成世界最大的跨洲自由貿易區。1997年3月,法國總統希拉克訪問巴西,表達了加強聯系的愿望。1999年6月28日和29日,歐盟——拉美首屆首腦會議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發表了《里約聲明》和《行動計劃》,旨在進一步加強兩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等領域的聯系,促進貿易自由化與領域合作,為彼此間的資本流動和生產性投資創造良好環境。2001年7月,南方共同市場連同智利,與歐盟間的關稅貿易談判將啟動,以建立跨地區聯合。
  隨著亞洲經濟的起飛,巴西積極向亞洲開放,努力增進同亞洲國家的關系,以實現對外經貿合作關系多邊化。1993年5月,巴西外長與智利、阿根廷外長一道訪問日本,表示將深化同日本的關系。1994年8月,里約集團13國與中國在巴西利亞舉行了首次雙邊經貿研討會,探討推動發展雙邊經貿合作。
  與此同時,巴西投資環境的改善,也引起了亞洲投資商的興趣,來自亞洲地區的投資顯著增加。目前,巴西已成為韓國在拉美的主要貿易伙伴和投資對象。日本視巴西為原料供應地之一,以資源開發和發展援助為手段,開展經濟合作。新加坡匯豐集團積極購買巴西的金融機構,取得其股票,藉此擴大亞洲與南美洲之間的資金流通。日前,我國國營紡織機構又通過中央工業合作社董事長在巴西投資2000萬美元興建一座紡織工業專區。中國企業集團預計投資2億5000萬美元,生產表類、音響、PVC管等產品。
  綜上所述,自90年代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巴西經濟穩定發展,投資環境有了明顯改善,成為近年來世界上一個新的投資熱點。投資環境的變化,有振奮人心的因素,但也依然存在不盡人意、有待改進的地方。教育落后,勞動力素質低下,稅賦繁重,法律法規不穩定,外資設立的公司的審批程序冗長繁瑣,這些都將對投資活動產生消極影響。因此,改變上述種種不利情形,成了巴西政府的當務之急。巴西只有進一步提高其投資環境的綜合吸引力,才會真正迎來國際經濟合作與投資的春天。
《商業研究》哈爾濱165~167F52外貿經濟、國際貿易俞劍平/王東/孫金霞20012001作為世界第八經濟大國、拉美最大的經濟體——巴西,近年來依據本國投資的經濟、政治、法律以及文化環境,采取了對外開放政策,重構巴西的投資環境,吸引外資積極介入巴西銀行,使得巴西經濟穩定發展,投資環境明顯改善,巴西成為拉美地區及亞洲地區各國的新的投資熱點,這不僅促進了巴西自身經濟的發展,而且對國際經濟合作與投資均有重要意義。巴西/對外開放/投資環境/重構俞劍平 王東 孫金霞 浙江大學 經濟學院,浙江 杭州 310027 作者:《商業研究》哈爾濱165~167F52外貿經濟、國際貿易俞劍平/王東/孫金霞20012001作為世界第八經濟大國、拉美最大的經濟體——巴西,近年來依據本國投資的經濟、政治、法律以及文化環境,采取了對外開放政策,重構巴西的投資環境,吸引外資積極介入巴西銀行,使得巴西經濟穩定發展,投資環境明顯改善,巴西成為拉美地區及亞洲地區各國的新的投資熱點,這不僅促進了巴西自身經濟的發展,而且對國際經濟合作與投資均有重要意義。巴西/對外開放/投資環境/重構

網載 2013-09-10 21:31:38

[新一篇] 論實踐的價值及其評價標準

[舊一篇] 論市場與國家的相互關系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