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物教語境中的意識形態概念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B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862(2008)04-0020-06
  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提出 “生活決定意識”,認為意識形態是人們物質生活過程的必然升華物,其“顛倒性”根源于生活歷史過程自身的變異。在《資本論》中,馬克思據此深入到對早期資本主義社會生活本身的分析,以透視支撐資本主義運行的合法性機制以及作為日常生活意識的拜物教。從《德意志意識形態》到《資本論》,馬克思實現了意識形態研究的具體化和精細化:從著眼于意識形態理論原則的一般研究到對早期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個案的實證分析。然而“意識形態”術語在這一邏輯進程中逐漸淡出,在意識形態理論獲得最完整最具體表達的地方甚至出現該術語的空缺。如何看待馬克思用語上的這種“反常”?概念之空缺傳達了何種信息?這是一個必須加以澄清的問題。
  一 “意識形態”概念的退場?
  在馬克思1850年以后的文本中,“意識形態”術語的出鏡率大大降低直至后來幾近消失,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喬·拉蘭、埃蒂安納·巴利巴爾都曾不約而同地指認了這一點。①如何理解這一令人費解的現象?齊澤克的闡述頗具針對性和經典性:“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無所不在的)意識形態的概念是作為妄想提出來的,它補充了社會生產與再生產——充當其理論背景的概念的對立面的是介于‘實際的—生命—過程’和它在理論家頭腦中扭曲的反映的一種。然而,只要馬克思從事了‘政治經濟的批判’,事情就變得復雜起來:他在此所遇到的偽裝成‘商品拜物教’出現的東西不再是‘反映’現實的一個‘幻想’,而是在社會生產的實際過程中心起作用的一個不可思議的謎。”②齊澤克認為,馬克思的“意識形態”概念在《德意志意識形態》與《資本論》之間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變化:由“妄想”即作為真實關系在理論家頭腦中扭曲的反映發展到偽裝成“商品拜物教”而出現的東西——一個在社會現實之心臟起作用的不可思議的“謎”;馬克思為什么沒有直接使用“意識形態”術語來指認后者?齊澤克提出了三種解釋:其一,意識形態概念的“自我挫敗”。從哲學認識論的角度界定“意識形態”,把它看成是對社會生活過程的歪曲反映——“虛假的意識”,構成了《德意志意識形態》的主要觀測點;對于這個“觀測點”與界定方法,齊澤克頗為不滿:“意識形態的概念必須脫離‘表象主義’的或然性:意識形態與‘幻想’毫無聯系可言,與其社會內容的錯誤的、扭曲的表征沒有任何關系。”③齊澤克將認識論意義上的意識形態概念看成是一種“自我挫敗”:舍本逐末,沒有抓住“意識形態性”關鍵——在意識形態概念的界定上,構成其主坐標的是“行”(doing)而非“知”(knowing),“意識形態”主要是一個功能性概念而不是一個認識論概念;不僅如此,表象主義的“或然性”意味著認識論意義上的意識形態概念的不自洽:一種政治觀點就其客觀內容可能相當準確真實,可卻是徹底的意識形態的東西;反之,一種政治觀點所提供的對社會內容的看法可能被證明完全錯了,但是這種看法卻根本不具有“意識形態”的意義。由此可見,認識論意義上的意識形態概念似乎具有先天不足、后天失調的毛病,這就是“意識形態”概念在馬克思成熟時期的著作中受到冷落甚至遭棄置的原因。界定意識形態的關鍵不在于斷定其內容之真假,而在于這一內容與暗含在其自身中的“主觀立場”之間聯系的方式即功用性:“這一內容——無論‘正確’還是‘錯誤’(如果正確,意識形態的作用就更好)——只要在涉及到社會控制(‘權力’,‘剝削’)的某種關系時以一種固有的、非透明的方式起作用,我們就正好處于意識形態的天地之中:使得控制關系合法化的邏輯真正要行之有效,就必須保持在隱藏狀態。”④
  其二,與《德意志意識形態》抽象的意識形態理論相比,《資本論》以批判商品拜物教為核心的意識形態理論才是更具體和更重要的,因為雖然“馬克思并沒有直接使用意識形態的范疇來指認這一重要事實,但仍憑其拜物教批判實現了對布爾喬亞意識形態本質最深刻的揭露。”⑤齊澤克總結了意識形態概念的各種歷史樣態:“‘意識形態’可以指稱任何事物,從曲解對社會現實依賴性的沉思的態度到行動取向的一整套信念,從個體賴以維系其與社會結構之關系的不可缺少的媒介,到使得主導政治權力合法化的錯誤觀念,幾乎無所不包。”⑥不僅如此,通過借鑒黑格爾關于宗教的“教義-儀式-信仰”結構性分析以及絕對精神“自在-自為-自在自為”的邏輯發展進程,齊澤克對意識形態的歷史發展進行了邏輯—敘述性重構。在“自在自為的”歷史階段,意識形態呈現的意象“既不是作為詳述的信條、明白表述的關于人、社會和宇宙本性之確信的意識形態,也不是以物質形式存在(機構、儀式和給予其實體的實踐)的意識形態,而是隱含的、準‘自發的’假定和看法的難以捉摸的網絡形成‘非意識形態’(經濟的、法律的、政治的、性的……)實踐的一種不能復歸的瞬間再生產。”⑦亦即在社會現實的心臟地帶起“統制”和“同質化”作用的往往是自發的、流變的和難以捉摸的東西——例如“商品拜物教”。相對于馬克思來說,意識形態能不能指稱這些東西?很顯然齊澤克也注意到這個問題:“意識形態這一術語究竟是否用于指稱這個領域很值得懷疑——對于商品拜物教,馬克思從來未使用過‘意識形態’的術語,在此這倒是可仿效的。”⑧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意識形態”與階級、國家密切關聯,“國家意識形態”意指一個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思想,它是統治階級的自上而下的思想統治;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馬克思把政治的、法律的、宗教的、藝術的或哲學的思想形式看成是意識形態樣式,這表明“意識形態”一般指的是理論化和系統化的觀念。根據這兩個外在標準來判斷,諸如“商品拜物教”之類的東西顯然并不具備成為意識形態的資格:它是社會自我結構的產物,一種“社會的”或“市場的”意識;同時又是一種直接性的心理體驗、自發性的日常意識。在馬克思的著作中,我們幾乎很難發現馬克思將“意識形態”這個術語用來指稱這些日常的意識現象,而從這里我們似乎可以找到馬克思成熟時期的作品中“意識形態”術語使用率下降的原因。
  其三,意識形態概念本身存在著晦澀難懂、含混不清和被濫用等諸多問題,這就構成了人們放棄它的“充分理由”。這是不是馬克思冷落“意識形態”概念的原因?對此,齊澤克沒有明確的指認。但是齊澤克對馬克思意識形態用詞技巧上的指責,卻可以啟發我們換一個角度思考問題:馬克思是不是找到了“意識形態”概念的替身?這種想法在法國學者J·P·加里貝那里得到了佐證。加里貝認為,馬克思以“意識形態”概念為中心建構了一個由多個概念或術語——這些概念或術語散落在馬克思不同時期的文獻中——組成的復雜的推理系統。在這個系統內,“意識形態”保持著對其他術語意義上的某種支配,而這些術語則從不同側面展示和豐富意識形態概念的意義,這樣就使意識形態“隱身”于沒有使用這個詞的段落里。加里貝把該推理系統描述成圍繞意識形態概念這個中心的一個概念循環:“沿著這個圈,我們會發現意識這個概念,意識的社會性始終同時以多種手法加以肯定。靠近意識的是感知,它逐篇地提供一大群有感覺的機械,有時把它們作為隱喻,有時將它們作為意識形態現象的模式。接著就是形式概念,這個概念幾乎出現在全部著作里,……偶像概念通過希臘文eidolon(形象)而成為形式概念相鄰的概念了,我們在馬克思的論點中將看到這個概念的重要性。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地由偶像轉向上帝、宗教和拜物教。拜物教的旁邊是貨幣,對于貨幣,拜物教對它的運用也是特別的。貨幣問題幾乎系統地引起對價值符號的思考,而價值符號始終打開著思考,而這種思考很快又面向其他符號亦即語言。至于語言,它與意識關系最密切,它是馬克思為了說明社會性而運用的主要概念之一。在這個循環中還應該加上統治這個概念,這個概念在許多地方起作用,尤其在論及意識的社會性時,它是通過統治階級的概念而起作用,還有在論及神和拜物教時起作用。”⑨正是基于上述考慮,加里貝提出了兩點假設來說明馬克思晚期著作中“意識形態”一詞使用率下降的原因:作為該推理系統的環節之一,拜物教同其他環節或術語相聯系而一并成為“意識形態”的替代品;“鑒于拜物教是一個確切的、形式上的過程,很可能馬克思寧愿不使之同一個模糊的、有點機械論味道的概念發生聯系……”。⑩加里貝推測馬克思可能對其意識形態概念有過心照不宣的自我批評,這導致他后期對“意識形態”使用興趣的降低。
  如果加里貝的推論成立,那么“意識形態”就變成了一個無處不在的“幽靈”——意識形態雖然沒有“出場”,但它仍然“在場”。這表明,在資本主義市場環境中,“意識形態”的緣起、外觀和運作機制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表面上看,意識形態隱遁了,社會的運行似乎不再需要借助它的干預,意識形態成為立于資本主義現實過程之外的看客。正如伊格爾頓所指出的,“使得系統運行的與其說是修辭或話語,不如說好像是其自身的邏輯:發達的資本主義完全靠自己運行,不再需要通過意識得到確認,而是以某種方式確保其自身的再生產。”(11)但是從本質上看,這種隱遁實際上是一種由外向內的“侵入”或“浸潤”,一種強有力的“潛移默化”,意識形態由一種外在性的思想漂浮物而轉化成社會自身的無意識牽引機制,而這一切正是資本主義社會物質生活過程的“必然升華物”。
  二 幻象催生幻覺:市場社會與拜物教
  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依據作為主體的人的生存發展景況,馬克思將人類社會的歷史發展劃分為依次更替的三大形態:人的依賴性社會、物的依賴性社會、個人全面自由發展的社會。馬克思將“最初的社會形態”同“第二大形態”或現代市場社會進行了對比:在前者那里,人們之間具有直接的義務關系或契約關系——自然血緣關系和以統治服從關系為基礎的地方性聯系,依靠這種關系,勞動產品在進入流通之前自身就洋溢著社會性,它是一種直接的社會性生產;而在市場社會中,日益精細的社會分工一方面導致產品生產并不為生產者本人所享用,另一方面使人的存在“孤獨化”或“原子化”,這樣分工使交換產品成為一種必要——“交換和分工互為條件”。“如果起初處在分離的因素(這里指生產者)必須統一起來,那它們就會在一個異己的平面上,以一種玄妙的形式間接地發生聯系。把分裂的東西統一起來的需要,導致第二個領域的出現,它把那些散散落落的因素在表面上密切地結合起來。”(12)正是“第二個領域”(流通領域或市場社會)的出現,使得異己的和玄妙的“顛倒”景觀出現了:第一,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顛倒。在商品交換中產生了虛幻景象:價值似乎超脫了勞動的物質基礎,而成為商品自身天然的稟賦,商品被化約為抽象的價值實體;同時交換把產品質的問題(使用價值)轉化為量的問題(交換價值),貨幣從使用價值中獨立出來,構成了分散孤立的生產者之間的媒介,貨幣為所有其他商品的價值提供“通約性”。第二,活勞動和死勞動關系即勞動與資本關系的顛倒。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生產似乎完全依賴于資本:勞動被假設是在工資雇傭勞動的形式上,生產資料被假設是在資本的形式上,因此,生產的過程表現為資本的“自我運動”,表現為資本對勞動和生產手段的支配,生產過程的能力轉化為資本的能力。市場社會中的這些“顛倒”幻象必然催生幻覺:對商品、貨幣和資本的偶像化崇拜。不僅如此,商品交換體現著自由的“絕對性”:“盡管個人A需要個人B的商品,但他并不是用暴力去占有這個商品,反過來也一樣,相反地他們互相承認對方是所有者,是把自己的意志滲透到商品中去的人。因此,在這里第一次出現了人的法律因素以及其中包含的自由的因素。誰都不用暴力占有他人的財產。每個人都是自愿地出讓財產。”(13)至于貨幣則更加玄妙:“所有的東西,無論是不是商品,都要轉化為貨幣。一切東西都成為可以買賣的。流通變成了社會的大蒸餾器。一切物都被拋到里面去,以便當做貨幣結晶再從那里出來。連圣骨也抵抗不了這個煉金術;人們商業范圍以外的更為微弱的圣物,就更是抵抗不了。”(14)舊經濟學家暈眩于貴金屬的感性光輝而陷入對貨幣的偶像崇拜,這不僅是因為貨幣作為社會財富的象征物,更重要的在于貨幣建立了“抽象的統治”。“貨幣不是由經驗的、物質的材料制成的,而是由崇高的物質制成的,是由其他‘不可毀滅和不可改變的’、能夠超越物理客體腐壞的形體制成的。”從馬克思以及齊澤克的上述論點看,貨幣之“崇高”正在于它的價值上的“通約性”和“市場的社會有效性”。由于能夠為其他商品的價值提供通約性,貨幣因而成為一種“符號權威”,能否兌換成貨幣意味著生產者是否獲得社會的認同、是否擁有進行社會再生產的權力,而這決定著生產者的命運。從這意義上講,貨幣之“崇高”恰恰在于它擁有了其他共同體所不具有的“凌駕性”地位。(15)不僅如此,作為自由和平等制度的實現,貨幣所體現的平等甚至在物質上也表現出來:“就交換過程來考察,每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表現為貨幣所有者,表現為貨幣本身。因此,彼此無所謂和價值相等的情況明顯地以物的形式存在著。商品身上的特殊的自然差別消失了,并且不斷地由于流通而消失。對賣者來說,一個用3先令購買商品的工人和一個用3先令購買商品的國王,兩者職能相同,地位平等——都表現為3先令的形式。他們之間的一切差別都消失了。”(16)平等地對待它的持有者——無論他是國王還是乞丐,在我看來,這也構成貨幣“崇高”的稟賦。在資本主義生產條件下,價值的生產性能力被分攤到物質構成諸要素中,資本、土地和勞動這三要素都參加了商品的生產,因此資本、土地和勞動的占有者都有權要求從其創造物中獲得一部分相應的價值。因此資本家獲得利潤、地主獲得地租、工人獲得工資這一切都顯得公平合理、天經地義,“剝削”似乎成為一種“吹毛求疵”的怪論。更為奇妙的是生息資本這個“自動的物神”能夠實現自行增值而與勞動無涉。
  “商品具有交換價值,資本能夠生產。商品和貨幣之所以具有這些能力,完全是靠了物質勞動過程的恩典。但在表面上,這些能力卻成為它們固有的東西,而與勞動不相干。這種現象就是拜物教。”(17)馬克思引入“拜物教”術語,用來科學分析和批判資本主義經濟領域中由主客觀顛倒所誘引的拜物現象,那么何種原因或契機促使馬克思這樣做呢?前民主德國學者托馬斯·馬克斯豪森歸結為三點緣由:其一,馬克思之所以使用這個宗教學術語,在于“拜物教”適合于說明顛倒的形式。“這個概念和宗教思想之間固有的類似使它擁有一個‘物化’所沒有的,但又不能拋棄的意識形態理論觀,即可以把握和表現多方面和多層次的主客觀顛倒現象。”(18)馬克思對“拜物教”的分析與批判顯然是他40年代對宗教的批判的歷史延續。其二,馬克思選擇使用“拜物教”,顯然是遵循“思維經濟”的原則——以必要的最少的語言工具記錄下最多的認識。它表明人們可以借助原始宗教——“拜物教”是其基本形式——的思想資源理解經濟領域內的拜物現象,這將為馬克思節省很多氣力。其三,交流效果上的考慮:“如果這些認識以能再現口頭流傳的語言形式記錄下來并得到介紹,那么交流目的將會更有效地實現。使用‘拜物教’也就是這種情況。與宗教意識的類似是很容易描述的,它會使《資本論》的讀者產生(故意的)批判性的意見,甚至使他們產生厭惡。”(19)這不僅使人想起了下述情景:馬克思從拿破侖那里引入貶義性的“意識形態”術語,以增強對德國思想家“顛倒性”思維的攻擊效果,這是馬克思處理概念問題時所經常使用的策略。
  前面我曾談到“拜物教”是作為意識形態的“替身”出現,因而兩者之間存在“家族相似性”,如何理解這一點呢?馬克思豪森提供了極有價值的說明:(1)馬克思恩格斯曾將唯心主義的思辨思維作為資產階級意識的基本特征納入意識形態之中,而“拜物教”正是這樣一種非辯證的和反歷史的神秘化思維,恩格斯稱之為“神靈世界中的自然科學”、“資產階級經濟學中的招魂術”。(2)“拜物教是資產階級意識形態(‘顛倒的意識’)擴大和深入發展的一種重要的催化劑。它的擴大和發展構成了普遍的社會思想——‘漂浮不定的意識’,這種意識認識不到它的真正原因和基礎。這就是說,拜物教的經驗和經歷加強了意識形態的形成,而且,經濟、意識形態的關系和意識形態愈是相互混為一體,上述情況就愈強而有力。”(20)在我看來,不斷地運用和發展“顛倒”這一概念正是兩者最為關鍵的交叉點或共同之內核;從某種意義上說,“顛倒”構成馬克思思維的基本架構。對此,喬·拉蘭指出:“從最早對宗教的批判,直到對神秘化了的經濟現象的揭露,以及對表面上自由的和平等的原則的揭露,這一切在馬克思關于意識形態的理解中始終是前后一致的。這是值得注意的。意識和現實的雙重顛倒這一觀念全部保留下來了,盡管在區分關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的現實存在的雙重觀點時,事情最終變得更為復雜。”(21)
  三 勘破拜物教:新意識形態批評
  由競爭和市場運作構成的市場社會不僅產生意識形態的各種經濟樣式——經濟領域內的各種拜物現象,而且構成“天賦人權的真正樂園。那里占統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權和邊沁。”(22)這種“現象形態”通過建構表面上的真實有效的自由平等和諧關系,制造出一系列幻象與幻覺從而掩藏了資本主義社會中難以忍受的真實內核——剝削、統治與社會對抗。正如馬克思所說的,一旦離開“每一件事情都在眾目昭彰情形下進行的”喧嘩地帶,到靜悄悄的生產場所,“在深處,進行的完全是不同的另一些過程,在這些過程中個人之間這種表面上的平等和自由就消失了。”(23)正是在這意義上,拉康提出了馬克思“發明了征兆(symptom)”命題:資本主義社會光滑表面上出現了裂縫、非對稱和病理性失衡。(24)那么馬克思是怎樣批判拜物教及其理論上的衍生物——資產階級自由平等意識形態的呢?齊澤克有一段精妙的論述:“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批判’的基本程序已經是‘征兆性的’了:它存在于對相異于既定意識形態領域的崩潰點的探測之中,與此同時,對于終止那個領域和獲得其成熟的形式,它也是必不可少的。”(25)齊澤克在這里實際上提到了兩個關鍵詞:其一,“征兆性”。齊澤克(包括拉康)使用“征兆性”一詞來概括馬克思商品分析的特征,其目的是要在弗洛伊德的夢之解析與馬克思的商品分析之間建立相關性——“馬克思對商品的分析和弗洛伊德對夢的解析,兩者之間存在著同宗同源關系。”(26)齊澤克突出強調的是:“關鍵在于避免對假定隱藏在形式后面的‘內容’的完全崇拜式迷戀:通過分析要揭穿的‘秘密’不是被形式(商品的形式、夢的形式)隱藏起來的內容,而是這種形式自身的‘秘密’。”(27)齊澤克認為商品和夢(我覺得“字謎”游戲與其同類)具有同構性:顯在內容(謎面)、隱蔽內核(謎底)、形式(謎本身)——商品或夢的運作機制。齊澤克企圖降低對“內容”的關注,并不符合馬克思的原意,因為洞察商品、貨幣和資本背后隱藏著的真實社會關系,正是馬克思經濟學批判的目的;但是齊澤克對商品運作機制的強調,無疑抓住了馬克思經濟學批判主題的關鍵:在資本主義條件下,“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如何顛倒地表現為“物與物的關系”?拜物教位置如何從“人和人之間的關系”轉移到“物與物的關系”上?從競爭和市場方面對上述運作機制進行科學分析,正是馬克思超出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家的地方。其二,“崩潰點”。從微觀上講,馬克思經濟學批判的著眼點之一就是尋找“崩潰點”或“泄密處”,即尋找資本主義的“反證”。對此,齊澤克做出了解釋:“每一個意識形態的普世性——例如自由、平等——都是‘虛假的’,因為它必然包含了一個特殊情形,該情形將打破意識形態的普遍的統一,暴露其虛假性。”(28)馬克思發現了許多這樣的“反證”或“崩潰點”:工人自由出賣勞動力的行為使其失去了自由;勞動與資本公平交換的背后隱藏著剩余價值的占有;資本家養活工人的真正內容是工人養活資本家……。通過揭示資本主義自身的這些悖論性現象,自由平等的意識形態的虛假面目被揭穿了。從根本上講,“拜物教”就是將某物偶像化,賦予它自身并不具有的能力;以資本拜物教為例,其形成往往分為兩步:能力的剝奪——把生產性能力同它的物質基礎(勞動)剝離開來;能力的附加——把生產性能力歸屬于資本的物質構成上去。因此對資本拜物教的批判,很大程度上表現為“能力的還原”——把資本能力還原為工人勞動的能力,剝奪貨幣(資本)的凌駕性地位,重建勞動之“崇高”。這是馬克思經常采取的一種批判方法。正如G·A·柯恩所指出的,經濟領域內的拜物擁有能力的現象不是由思想過程而是由生產過程造成的,它同商品生產與交換不可分離。拜物教不是純粹的幻想或熱昏的胡話,相對于資本主義的“現象形態”而言,它是一種“真實的”意識。正是借助市場運作和神秘的形式化,資本主義這個神奇的魔術師讓人們在市場上/現象世界里盡情體驗與享受它的“魔術表演”——人權、自由和平等,但對魔術真相與魔法——支撐魔術運行的背后的那個統制邏輯——卻是一無所知。“他們雖然對之一無所知,卻在勤勉為之”,在齊澤克看來,這可以看成是“意識形態”最為基本的定義,而它恰恰出自馬克思的《資本論》。(29)齊澤克認為馬克思在這里表達了一種“新意識形態觀”:“意識形態不僅僅是‘虛假意識’,不僅僅是對現實的幻覺性再現,相反它就是已經被人設想為‘意識形態性的’現實本身。‘意識形態性的’是這樣一種社會現實,正是它的存在暗示出了參與者對其本質的非知。”(30)由于意識形態不僅僅是審視(seeing)社會現實的問題(認識論問題),而且是“就是”(really are)的問題——意識形態的扭曲已經融入現實的本質(存在的問題),因此意識形態批判就不是一個純粹的“揭面具”或“撕面紗”的過程,它將提升為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大刀闊斧的革命:用齊澤克的話說,“并非只要拋棄被扭曲的意識形態景象就可以宣布大功告成”,而G·A·柯恩的說法更加透徹精彩:“即便是商品生產得到了明澈的剖析,它也仍將依然故我地存在:理解并‘沒有消除勞動的社會性質的物的外觀’,市場經濟是透過這個外觀被人理解的。這種虛假的外觀如同幻景般地坐落在客觀世界上(而不像幻覺)。經濟拜物教存在著本質和現象之間的鴻溝。它在精神中寄存了迷信,而不像宗教那樣是精神創造迷信。”(31)這就表明對經濟拜物教的根源——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隱性內核——進行改造,正是徹底的意識形態批判的必然要求。
  概念史的價值在于借助語義轉變來標明這個發展過程的重要階段,在一定程度上它是一種衡量理論是否成熟的“顯示劑”。按照托馬斯·馬克斯豪森的這個標準,從《德意志意識形態》到《資本論》,馬克思的意識形態理論不僅日趨成熟——極富歷史感,而且極具張力——開辟了意識形態的“可能性空間”。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把考察意識形態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思存關系、意識與權力的關系上,但意識形態的諸種樣式在其中還是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孕育與生長,而這些無疑成為意識形態未來發展的源頭,《資本論》則將意識形態諸樣式進一步具體化與現實化了。
  注釋:
  ①喬·拉蘭:《意識形態》,《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研究》1996年第1輯;轉引自斯拉沃熱·齊澤克等:《圖繪意識形態》,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第39頁注釋⑧。
  ②③④⑥⑦⑧(11)(24)(25)(26)(27)(28)斯拉沃熱·齊澤克等:《圖繪意識形態》,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第39頁注釋⑧;第8~9頁;第10頁;第4頁;第19~20頁;第12頁;第351頁;第29頁;第29頁;第15頁;第15頁;第29頁。
  ⑤張一兵:《肯定的犬儒主義與意識形態幻覺——齊澤克〈意識形態的崇高對象〉解讀》,《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4年第4期。
  ⑨⑩J·P·加里貝:《馬克思著作中意識形態的三元模式》,《哲學譯叢》1992年第6期。
  (12)(17)(31)G·A·柯恩:《拜物教》,《馬克思主義在當代》1987年第2期。
  (13)(16)(2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第195~196頁;第199頁;第200頁。
  (14)(29)《資本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3,第113~114頁;中譯本:“他們不知道這一點,但是他們這樣做著”,第50頁。
  (15)張一兵:《馬克思發明了拉康的“癥候”概念?——齊澤克〈意識形態的崇高對象〉解讀》,《哲學研究》2004年第8期。
  (18)(19)托馬斯·馬克斯豪森:《馬克思對“拜物教”概念的發展》,《馬克思恩格斯研究》1992年第10輯。
  (20)馬克思豪森:《論馬克思著作中拜物教、異化和意識形態的聯系》,《哲學譯叢》1988年第4期。
  (21)喬·拉蘭:《意識形態》,《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研究》1996年第1輯。
  (2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9,第199頁。
  (30)斯拉沃熱·齊澤克等:《意識形態的崇高客體》,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第28頁。
哲學動態京20~25B1哲學原理戈士國20082008
戈士國 河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河南 開封 475001
作者:哲學動態京20~25B1哲學原理戈士國20082008

網載 2013-09-10 21:35:51

[新一篇] 拉波夫和社會語言學

[舊一篇] 持久穩定增加農民收入的基本思路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