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歷史 明理啟智  ——中學歷史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歷史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歷程,也是人類在各個領域不斷創新和戰勝挫折的奮斗史。歷史的經驗教訓是人類付出重大代價之后體驗到的,是思想的財富。“欲知大道,必先治史”。歷史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借鑒歷史,明理啟智。學史使人明智,這里的智,既包括“鑒往知來、察人觀事”的認識智慧,也包括“開拓進取、推陳出新”的創新智慧。史學的宗旨在于“經世致用”、“彰往而察來”,學習歷史要注重從中領悟做人行事的智慧。治國安邦的道理、軍事外交的謀略、科技發明的創見、思想觀點的深刻、文學藝術的魅力以及個人成就的歷程,無不給后人以智慧的啟迪。歷史學習有助于培養適應現代社會的“生存能力”,如:思考事物發展的成敗得失,培養理性判斷力和“合理精神”;體會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如何和諧共處,培養人文精神;“見賢思齊,見不屑而自省”,愛善憎惡、追求真理,形成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等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歷史中都可以尋求借鑒。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要培養一代人的精神,必先使歷史進駐個人,使個人在歷史中汲取養分。”筆者1999年曾對一般意義上的所謂成功人士做了一次問卷調查,被調查者有處級以上干部66人,教授、學者40人,成功的企業家35人。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對歷史有濃厚的興趣,認為從歷史中受益較大:61人認為增加了自己的文化修養;64人認為從杰出人物的事跡中得到啟迪;81人認為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歷史智慧的熏陶可以促進人的可持續發展。
  歷史的借鑒、歷史的智慧,不是無意識可以得到的,需要對歷史的感悟、理解和反思。學生學習歷史的過程,應是反思歷史尋求借鑒的過程。歷史的經驗只有與學生的認識產生共鳴,通過主觀感悟,才能內化為學生的智慧。長期以來,我們習慣于在課本上明確寫出一些重大事件給予人們的“經驗教訓”,學生則往往對此無動于衷。因此,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反思歷史,直接制約著歷史教學社會功能的發揮。我們在這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嘗試。
    課例一“文化大革命”
  對這樣的內容,教師一般的處理辦法是:蜻蜓點水,劃上幾個知識點,再隨便說上兩句就過去了。原因是“不好深談,避免誤導”。
  十年“文革”,中國人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所換來的經驗教訓應該讓后代去感悟、汲取。歷史教育應該告訴后代歷史的真相和教訓,避免后人重蹈前人覆轍,使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健康發展。本著這樣一種認識,北京市歷史教研室、豐臺分院歷史組和北京第十二中學歷史組共同組織了高二年級“文化大革命”研究課,由曠江蓉老師執教。
  “文化大革命”研究課的教學,分為三個步驟:
  附圖G32NB02.JPG
  步驟一:通過感受歷史場景,引發學生的疑問和探究的興趣。“文革”的往事,對高二學生來說是不可思議、難以理解的。從心理學上講,感同身受容易引起共鳴。“文革”是學生父輩或祖輩親身經歷的歷史,在上課之前一周,教師先讓學生去采訪曾經經歷過“文革”的長輩人:家人、親朋、老師等。學生調查的對象,有當年“造反”的學生、當年挨批斗的本校教師、“九一三”事件的當事人等等。學生了解到的是帶有強烈情感色彩的真切的歷史,因而拉近了與那段歷史的距離,切身感受到了這段歷史與黨和國家以及普通中國人命運的直接聯系。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歷史情感被調動起來,帶著疑惑和探究的愿望“走進”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歲月。
  上課時,教師播放了“文革”的錄像:我的一張大字報、紅衛兵運動的狂熱、破“四舊”與打砸搶、林彪的表演、“四人幫”的張狂、周恩來的沉重、鄧小平的冷峻……一幕幕的歷史場景在回放,看錄像的學生再也不是看熱鬧,再也不能置身事外,一個沉重的問題撞擊著他們的心靈:“歷史為什么會是這樣?!”
  步驟二:通過引導探究“文革”發生的歷史原因,培養學生多角度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為了使學生“論從史出”地思考和認識問題,教師事先給學生印發了材料,并介紹了有關書目。課上的問題探究先以分組討論的方式,然后各組派代表發表看法。學生情緒激動,思維活躍,組內就有了爭論,于是他們請當時聽課的老師與他們一起探討。各組代表發言時,不時有學生站起來質疑,教學過程突破了預先的設計,變成了自由討論和辯論,在教師的引導下,探究活動始終圍繞著主題展開。最后教師將大家的認識歸納為幾個方面:
  歷史的原因:中國長期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絕對服從最高權威的意識;黨內“左”傾錯誤的發展。
  現實的原因:領導層內部的分歧與矛盾沒有正確的解決方式。
  制度的原因:沒有健全的民主和法律制度;個人凌駕于組織和法律之上。
  個人的原因:個人崇拜和獨斷專行;群眾對權威的迷信和盲從。
  國際背景:蘇聯的背信棄義,使“反修防修”成為政治任務和一種政治口號。
  其他因素:壞人的利用。
  學生的發言意猶未盡,教師引導:“我們回顧和認識這段歷史,目的是防止這樣的歷史悲劇重演。同學們可以再進一步想一想,我們應從這段歷史中汲取哪些教訓?建議大家寫一篇學習隨感,我們再作進一步交流。”
  步驟三:通過思考:“我們應從這段歷史中汲取哪些教訓?”進行拓展性學習,提煉歷史認識,達到教育目的。我們看了學生寫的學習隨感,基本上都是自擬題目、觀點鮮明的小議論文。如:“‘文化’大革命,留下了什么”、“‘文革’之我見”、“歷史不能忘記——我看‘文革’”。學生的認識主要有:
  一個黨,特別是一個國家的執政黨,必須有健全的黨內民主制度;一個國家,必須依法治理。
  決策者必須正確認識和分析國情,不能憑主觀愿望制定政策。
  要正確理解和處理群眾、政黨和領袖之間的關系。
  青年學生不應感情用事,要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和判斷是非的能力,不盲從。
  要找到一個普通的社會成員在社會中的位置,言行應符合社會進步的需要。
  在歷史教育中,類似“文革”這類敏感的歷史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和處理?學生的小論文中的觀點,也給了我們有益的啟示:
  歷史不能忘記——我看“文革”
  李浩宇
  ……在感情上,人們不愿回憶以往痛苦的經歷。現在許多中老年人都盡量回避有關“文革”的問題,甚至是想永久的忘記。因為在那里,自己變得丑陋、脆弱,在哪里有過自己的血淚冤屈。
  然而,歷史是應該回顧的,歷史不僅是包袱,也是遺產。回顧過去并非以古非今,而是總結經驗,汲取教訓。傷痛苦楚更會讓人清醒,歷史只能被正確認識,而不能抹殺。誰也無法割斷自己與歷史的聯系。人無時無刻地書寫著自己的歷史,承担著歷史的責任。所以,我們要謹慎地邁出人生的每一步,認真寫好自己的歷史,并要公正、清醒地從歷史中汲取教訓。
  巴金老人曾經提議建造“文革”博物館,保護“文革”時期留下的珍貴史料,但是遭到許多人的批駁反對。
  不敢正視歷史,不敢剖析自己,是懦弱,是畏縮,是幼稚可笑的。連這點實事求是的精神都沒有,不敢正視錯誤,怎能經住考驗……
  本課確定的教學目標非常明確——“以史為鑒”。以此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要學生理性地思考和對待那段歷史,汲取歷史的經驗教訓。如果教學僅僅停留在對現象的了解、對混亂局面的渲染和對錯誤的譴責上,教學效果就會適得其反。因此,本課確定的教學重點是探究“文革”發生的歷史成因。只有搞清了歷史事件發生的原因,才能悟出避免之道。學生的學習方式是多樣化的,個別學習(調查訪問,引出問題)——小組合作學習(分組探究)——全班討論(觀點的交流與交鋒)——課后反思(深化認識,尋求借鑒)。本課采取的“三步驟”教學策略,從認識論的角度看,是由現象到本質,由淺入深;從教學論的角度看,是激發動機、調動情感在先,引導探究、深化認識在后,合乎認知規律。
  這節課的教學給我們的啟示是:第一,要相信學生的理性判斷力,敢于讓學生貼近真實的歷史。第二,要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對核心問題的探討上來,注重培養正確的歷史觀和歷史思維方法。第三,要適度增加開放性,使學生在拓展性思考中體驗歷史學習的意義,受到深刻的歷史教育。
    課例二“巴以沖突探源及思考”
  現實社會中的熱點問題大都可以從歷史上追根溯源。歷史學習要關注與社會現實的聯系,引導學生從歷史的角度理解和認識現實,并通過探究與反思獲得借鑒。北京四中是北京最好的中學,學生有很強的思辯能力,在巴以沖突成為國際政治生活中的熱點問題引起大家廣泛關注的時候,課本上的相關知識已經無法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這個歷史與現實交錯的復雜現象。從學生的學習需要出發,徐雁老師以“巴以沖突探源及思考”為題,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
  這次研究性學習的基本思路借鑒了十二中的“文化大革命”一課的模式,但又有所不同,如下所示:
  附圖G32NB03.JPG
  具體說來分三個步驟:
  步驟一: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的熱點問題。在真正開展此項主題研究前,教師做了一下調查,發覺學生中對巴以問題,有的出于興趣非常關注(主要是男生),有的由于不了解而顯得冷漠(女生居多),還有很多學生因為巴以沖突幾乎天天上新聞,也就不把它當新聞,反而顯得麻木了。經過思考,教師覺得學生之所以對此問題不像想象的那樣感興趣,主要是因為大家對此問題的由來不了解。于是教師無論在課上課下都積極引導學生關注這一問題,尤其是在課下,經常找些與巴以問題有關的話題與同學們展開討論,同時布置作業要求大家搜集關于巴以沖突的材料。兩個星期過去了,學生們搜集的相關資料越來越多,對此話題的討論也越來越深入。“熱愛源于了解”,隨著學生對這一問題了解的增加,他們對這一問題也越來越感興趣。有不少人產生疑惑,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提得最多的是“巴以沖突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巴以沖突究竟能不能得到解決?最快什么時候能解決?如果能解決,怎樣的方案能被接受?”
  步驟二:引導學生探究“巴以沖突”的根源,了解這個看似解不開的死結是怎樣系上的,并思考如何才能解決。在學生們對巴以沖突感興趣并對其根源產生困惑后,教師趁勢引導,給大家推薦可參考的書和雜志,建議他們上網查資料,給他們提供利用網絡資料的一些原則,還為學生聯系了去中國社會科學院采訪中東問題專家。
  經過進一步接觸資料和專家的點撥,學生們對巴以沖突的探究開始有了思路,對于其產生的根源有了不同的看法,對如何解決也有了不同的設想。于是教師根據學生們的興趣及他們對巴以問題根源的看法,在與同學進行協商的基礎上,將全班學生進行了兩次分組。第一次是探究“巴以沖突”的根源,將全班分為五個小組:歷史根源、地理探源、巴以沖突的不斷升級、國際主要政治力量對巴以問題的態度及原因、領導人的個人因素。第二次分組,則按他們的政治傾向將學生大體分為支持巴方的、支持以方的、中立的,后又進一步分為代表巴方、以方、美方、阿拉伯國家、歐盟、俄國、中國各方面意見的小組。
  在學生們有了各自的看法后,下一步是創設合適的交流環境。完成這種交流用于兩節課的時間,第一節課主要解決探源問題,第二節課主要完成“解決”問題。由于學生有參與課堂討論和表現自己的強烈愿望,所以課堂交流的形式就是師生共同商討的結果:第一節課用電腦軟件、歷史小品、戰地采訪、學者訪談等形式進行巴以問題的探源;第二節課模擬即將召開的中東和會,搞一個“聯合國中東和會北京四中特別會議”,嘗試著解開巴以沖突這個“結”。
  步驟三:通過思考“巴以沖突究竟能給我們帶來哪些教訓、哪些啟示”,來引導學生作進一步的深入思考,提煉歷史認識,培養正確的歷史觀。歷史是典型的“人學”,學習歷史不僅僅是要弄清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更重要的是訓練歷史思維能力,培養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學生們對此發表了各自的見解,問題集中到人類應該怎樣解決戰爭與和平問題。最后,教師安排主持人播放以反對戰爭、頌揚和平為主題的FLASH“Save The Earth”,“四中電視臺記者”對老師進行“采訪”。老師作了有針對性的發言:“對巴以問題而言,盡管爭取和平解決的艱難有目共睹,但戰爭的殘酷足以警視世人,生命是最可寶貴的。不管我們面對怎樣的歷史糾葛、怎樣的文明沖突、怎樣的政治利益,當用成百上千人的生命的砝碼來衡量時,戰爭與和平,孰重孰輕自有分曉。現實生活中的中東問題還未得到解決,相信同學們對這一問題的關注還會繼續,而我們對于生命與和平的思考也還會繼續。戰爭與和平,這是國際社會永遠關注的主題,我們期待著,人類的理智能超越仇恨與偏執,我們期待著和平的橄欖枝能撥開戰爭的陰云,地球上的人們能和平地共享大地和藍天。”教師的點撥,使學生的認識得到了升華。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歷史進行深刻反思往往由一種對心靈撞擊的東西所引發。“文化大革命”之所以能引發學生思考,就是這種反常的歷史現象對學生心靈有很大的觸動。“巴以沖突”之所以能引發學生關于戰爭與和平的思考,是因為學生感受到了如在眼前的歷史畫面。
  下面是此次研究性學習活動中課堂活動場景片斷:
  場景一:大屏幕上是一張巴勒斯坦兒童的相片,黑色陰影遮住了他的半張臉,其無辜無助的大眼睛正凝視前方,相片上赫然題著“STOP THE OCCUPTION(停止占領)”。一曲西方宗教歌曲的旋律輕輕響起,學生主持人說道:“近來巴以沖突在不斷升溫……在這塊千瘡百孔的土地上,已無和平的天使,只有墮落的戰神。……我們無法回避這樣一個問題,人類為什么同自己的同類過不去。……今天我們突兀地把這個話題提出來,只是想探討,如何才能給和平一個機會,給綠色一寸土地。”
  場景二:學生自制FLASH軟件正在展示,音樂伴奏中,阿拉法特和沙龍出現,阿拉法特高喊:“我們要以土地換和平。”一身戎裝的沙龍則喊道:“我們要以和平換和平。”一片混戰的畫面,FLASH中一個低沉渾厚的聲音響起“WAR NEVER CHANGS(戰爭從未改變什么)”。隨后,阿拉法特和沙龍的相片被裝進相框掛在墻上,出現一個數標軸,代表戰爭的曲線正在趨減,一個略顯稚嫩的聲音響起:“我們要探索它的根源,使之盡可能少地發生。”(教室內學生們陷入沉思)
  場景三:學生自編自導的歷史劇在上演,盡管他們穿的是四中的校服,但掛在胸前的牌子已清楚地顯示他們是迦南人、以色列人、波斯人、羅馬人、阿拉伯人、巴勒斯坦人、英國人……在不到五分鐘的時間里,巴勒斯坦這塊“流著牛奶和蜜的”土地上,幾千年來的歷史恩怨被濃縮、被展示。
  場景四:大屏幕上投出一組照片,一對父子在街頭躲避槍擊,最終死去。學生介紹道:“這不是好萊塢的槍戰片,這是一對巴勒斯坦父子在回家途中死于以軍槍下的真實記錄。當我們在四中明亮的大教室上課時,當我們在家享受輕松的音樂時,巴勒斯坦的少年卻在為最基本的生存權担憂。”緊接著,大屏幕上又投出一張巴人體炸彈爆炸后的慘景,屏幕前一學生扮成以色列士兵正在走著,一女學生高喊:“巴勒斯坦獨立萬歲!”引爆了人體炸彈,緊接著學生“戰地記者”出現,在難民營分別采訪一個以色列少女和一個巴勒斯坦少女。她們的回答內容迥異,卻共同表達出對和平的盼望,對安定生活的向往。
  場景五:以一張四中學生與拉賓蠟像的合影為背景,學生以專訪拉賓的形式,介紹這位“鑄劍為犁”的和平使者。扮演拉賓的學生說:“巴勒斯坦人民,我們注定要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我要告訴你們,以嘹亮的聲音告訴你們,我們已流了太多的血,我夢想著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能和平地共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場景六:大屏幕上打出學生自制的FLASH軟件,以世界地圖和聯合國紐約總部的圖案為背景,模擬“聯合國中東和平會議北京四中特別會議”會標醒目閃現,教室布置出“聯合國大會會場”,大會主席、巴方代表、以方代表、美方代表、歐盟代表;阿拉伯國家代表、俄方代表、中方代表已各自就坐。當“巴以雙方”的代表由于在陳述各自觀點批評對方觀點而情緒激動時,“中方代表”站起來說:“尊敬的主席,尊敬的各位代表,我們是來開會的,不是來吵架的,是來求同的,不是來立異的……”
  學生為這些場景所感染,他們的心靈深處也受到震動。如在討論“大國態度與巴以沖突”時,學生們展示了一幅自己畫的反映各國政治態度的漫畫,畫中代表美國的是個滿臉愁容的紳士,代表俄國的則是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北極熊,代表中國的是個手拿橄欖枝的美猴王。美猴王在發言中極有見地地指出:“巴以沖突之所以長期得不到很好的解決,就是因為不斷地有大國插手;但現在如果沒有大國的參與,這一問題也很難解決。”而在講“地理因素與巴以問題”時,飾美猴王的學生高屋見瓴地指出,中東地處三大洲交匯點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必然成為民族大遷徙時各種文明沉積和交匯的地方,這也必然為以后的沖突埋下伏筆。在進行課后總結時,相當多的學生都已超越巴以問題本身,而談自己心靈深處對和平、對生命的無限熱愛,對獻身于世界和平的勇士的敬仰。
  蕭伯納說:“我不是你的教師,只是你的一個旅伴而已。你向我問路,我指向我們倆的前方。”在這次教學活動中,師生共同面對和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充分體會到與學生一起進行探究的挑戰與樂趣,學生則體驗到歷史不僅僅是過去的事情,歷史與現實密切相關,歷史不斷地啟迪著人類,從更為客觀和廣闊的視野,去看待和設計人類的未來。
  這節課的教學給我們的啟示是:
  第一,歷史學習要引發學生的思考,應該尋找適合的切入點,特別要關注社會熱點問題。歷史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現實。
  第二,對社會熱點問題的學習,宜采取“研究性學習”的思路,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教師的責任在于明確探究的任務,指導學習的方法,將“反思”引向深刻,將學生的注意力從歷史現象引導到歷史思考,從而達到“以史為鑒,明理啟智”的目的。
  第三,歷史學習過程中,學習材料的呈現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學習效果。形象的材料、實際的調查,會使學生真切地貼近歷史,感悟到一些新東西。
歷史教學津G32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張桂芳/曠江蓉/徐雁20032003張桂芳 北京教育科學院基礎教育研究中心  曠江蓉 北京第十二中學  徐雁 北京第四中學 作者:歷史教學津G32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張桂芳/曠江蓉/徐雁20032003

網載 2013-09-10 21:56:13

[新一篇] 歷史高考問答題的能力考查及答題技巧

[舊一篇] 反思社會學視野中的文藝學知識建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