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新階段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戰略性結構調整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當前農業的中心任務是實行戰略性結構調整
     陳錫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部長、研究員
  1998年10月,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的《決定》指出,我國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已由過去的長期短缺變為總量大體平衡、豐年有余。作出這一重要判斷的依據,是我國的糧食生產自1995年起連續獲得好收成,1998年的總產量又達到了創紀錄的5.12億噸,國家糧食庫存和農民存糧都大幅度增加;與此同時,棉油糖肉魚果菜等農產品也連年供給充裕,價格逐步下降。同年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據此作出了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已經進入一個新階段的判斷。剛剛過去的1999年,農業繼續獲得好收成,糧食總產量仍在5億噸以上。連續5年的豐年有余,表明我國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確實有了明顯的提高,過去長期困擾我們的主要農產品供給不足的數量矛盾已經緩解,農業發展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向了如何優化品種、提高質量和效益。在剛剛閉幕的2000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黨中央、國務院明確指出,重點抓好結構調整,這不僅是今年,也是整個新階段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
      (一)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新階段的中心任務是實行戰略性的結構調整
  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結構調整自改革以來一直在進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不僅拉開了農村改革的序幕,也指出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方向:改變過去長期實行的“以糧為綱”的方針,提出“不放松糧食生產,積極發展多種經營”,實行農林牧副漁并舉、發展鄉鎮企業。正是在這個新的農業發展方針的指引下,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才得以較快地提高,整個農村經濟才得以逐步繁榮。在農村實行改革后的21年歷程中,也曾數次出現過部分農產品短期的供大于求局面,如1984年出現的賣糧和賣棉難,1990年出現的賣糧難等,當時從中央到地方也數次強調過要加大農業結構調整的力度。但目前要實行的結構調整,與以往的結構調整有著很大的不同。自1997年開始顯現的這一輪農產品賣難,不是僅僅表現在部分農產品上,而是幾乎所有的農產品都面臨著供過于求的局面;由于供過于求而導致的農產品價格下跌,也不象過去那樣僅僅持續一兩個生產周期,而是已經持續了3年以上。這表明, 這一輪需要進行的結構調整,不象過去那樣靠多種或少種些什么就能解決問題。由于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明顯提高,如果繼續過去那種以追求提高農產品產量為主的農業發展途徑,顯然已經不能適應變化了的市場需求,也已經無法滿足農民增加收入的愿望。因此,農業的繼續發展必須尋求新的途徑。這就是農業和農村經濟實行戰略性結構調整的背景。
  實現農產品供求的總量基本平衡并豐年有余,是我國人民為之奮斗了多少年才得以實現的愿望。但老的矛盾解決了,新的矛盾必然又會產生。新矛盾的產生,不僅取決于農業自身生產能力的提高,也取決于國民經濟整體環境的變化。農業生產能力的提高,農產品供給的數量明顯增加了,十幾億人吃飽肚子的問題基本解決了。但國民經濟的發展,使人民的收入和消費水平也大大提高了,人們不僅要求吃飽,而且要求吃好,進而又要求吃得營養、吃得健康。因此,農產品供求中數量不足的矛盾解決后,品種、質量問題的矛盾必然合乎邏輯地會成為突出的矛盾。不解決這個新矛盾,不僅農業自身的發展會受到市場需求的制約,而且人們對農產品需求的新要求也難以得到滿足。但當前的新矛盾,畢竟完全不同于過去農產品供給不足的老矛盾。要看到,盡管當前農產品賣難、價格下跌和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的矛盾相當突出,但這是在農業和農村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的基礎上才出現的,是解決了農產品數量短缺的矛盾后才出現的。新矛盾的出現,實際上也是解決了老矛盾的一大成就。應當說,這為我國農業實現經濟體制和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有了農產品供給充裕這個大背景,就有可能去著力優化農產品的品種和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就有可能將更多的初級農產品用于轉化和加工,就有可能加快城鎮化的步伐,更大規模地轉移農業剩余勞動力和農村人口。這些在過去農產品短缺條件下想做而沒有條件做的事情,現在具備了條件。但也必須看到,這同時也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從主要追求農產品數量的增長,到數量和質量并重、更突出質量的提高,這是一個巨大的轉變。實際上,無論是農業的經濟體制、人們的思想觀念,以及農業的生產條件和社會支持系統等,都還遠不能適應這種轉變的要求。因此,這無疑是一個艱難的轉變。如果這個轉變遲遲不能實現,農民生產的農產品賣不出去,或賣不到好價錢,農民的收入難以增長,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就必然受到打擊。那么,農產品的供給再度出現短缺的可能性也是完全存在的。實際上,1984年、1990年出現賣糧難的問題后,緊接著都出現了持續數年的糧食生產徘徊。因此,邁不過這道坎,重新陷入農產品短缺的老矛盾困擾的危險確實是存在的。正因為如此,當前的農業就必須盡快實現戰略性的結構調整。實現了這個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就能夠在新的臺階上有更大的發展,否則,就有可能再次陷入短缺—過剩—再短缺的怪圈。
      (二)農業和農村經濟戰略性結構調整的主要方向
  農業的戰略性結構調整,要將如何實現眼前的農產品供求平衡和農民收入的增加、如何使農業成為一個有活力的產業結合起來考慮。這就必須從國民經濟全局的高度來考慮農業結構的優化和持續健康發展的問題。如果將我國農業和農村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放在國民經濟全局的背景下來考慮。那就不難看出,至少有四大問題是具有全局性的,即農產品的品質問題、農業生產力的區域布局問題、農產品的轉化和加工問題,以及農村人口的加速城鎮化問題。這四大問題,不僅關系著我國農業、也關系著整個國民經濟在下世紀的健康發展。因此,農業的戰略性結構調整,必須以著力解決這四大問題為主要方向。
    1.全面提高農產品的質量
  在過去那種農產品供給數量不足的背景下,農產品的生產只能將追求數量的增長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甚至對原有的一些品質好、但產量低的傳統優良品種也不得不忍痛割愛。當前,主要農產品供求中的數量矛盾已基本解決,這就使我國農業有條件在穩定、提高生產能力的基礎上,將優化品種、提高質量放到突出的位置來考慮。目前盡管農產品數量大多過剩,但品質結構的矛盾仍很突出,優質農產品仍供不應求。因此,全面提高農產品(包括林、牧、漁業產品)的質量,不僅是解決當前農產品賣難、農業增產不增收問題的重要途徑,更是在人民生活由溫飽走向小康進而到比較寬裕的背景下,農業生產滿足市場多樣化、優質化需求的根本途徑。
    2.合理調整農業生產的區域布局
  在過去那種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各地普遍短缺的背景下,農業的生產布局很難真正做到因地制宜、發揮區域的比較優勢。為了保障當地的糧食供給,各地都只能把生產糧食放在當地農業的突出重要位置。現在則有條件利用糧食總量較多的機遇,進行農業區域結構的合理調整。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和大城市郊區,可以根據實際適當調減當地的糧食生產,既有利于充分發揮自身的區位、經濟和科技等優勢,積極發展高效農業、外向型的出口創匯農業,又可以騰出部分市場,有利于糧食主產區進一步發揮糧食生產的優勢,以形成互補、互利的農業區域格局。同時,在生態脆弱地區,在過去迫于生存壓力而不得不過度開墾的地區,現在也有條件實行有計劃、有步驟的退耕還林、還草、還湖,以發展林果業和畜牧水產業,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
    3.擴大農產品的轉化和加工
  人們對初級農產品的消費量畢竟是有限的。因此,農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就必須擴大對初級產品的轉化和加工。否則就難以打破市場需求的約束。過去,糧食等初級產品本身的供給尚且不足,當然沒有可能大規模地實行轉化和加工。現在糧食的總供給明顯增加了,加快畜牧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條件可以說比較成熟了。發展畜牧業可以拉動種植業、促進加工業的發展,是形成農業內部結構合理化和拉長產業鏈條的重要途徑。畜牧業和畜產品加工業還是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只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加強畜禽良種繁衍體系和疫病防治體系的建設,發展飼料工業和畜產品的深度加工,畜牧業完全有可能發展成為我國在國際農產品市場上具有競爭優勢的一個大產業。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不僅可以延伸農業產業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而且可以開拓農產品的新市場,為農業的繼續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我國農產品尤其是食品加工業的整體水平還很低,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要以市場為導向,立足于以先進技術改造現有的農產品加工業,使我國農產品的加工、儲運和保鮮等技術都有一個大發展,盡快趕上國際先進水平,提高農業的綜合競爭力。
    4.積極實施發展小城鎮的大戰略
  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為農業剩余勞動力向二、三產業的轉移和增加農民的收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由于以往體制方面的約束,鄉鎮企業的發展也不得不帶有一定的先天不足,如產業結構和企業布局的不合理等。在國內外經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后,鄉鎮企業的發展面臨著一系列新的問題和困難。鄉鎮企業必須加快結構調整和體制創新,才能適應新形勢,求得新發展。在繼續支持鄉鎮企業發展的同時,還必須按照十五屆三中全會的要求,積極實施發展小城鎮這個大戰略。發展小城鎮,是在我國國情下更大規模地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實現農民增收,并解決農村發展中一系列深層次矛盾的根本途徑。同時,發展小城鎮對帶動投資和消費需求,拓寬城鄉市場,優化國民經濟的整體結構也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要把發展鄉鎮企業、建設農村市場和發展小城鎮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搞好城鎮體系規劃的基礎上,按照客觀規律,采取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促使一部分基礎好、有發展潛力的小城鎮加快發展,使更多有條件的農民到小城鎮去務工經商、安居樂業。
  農業和農村經濟實行戰略性結構調整的任務當然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但只要把握住結構調整的主要方向,持之以恒地付出艱苦的努力,這些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屆時,不僅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結構會明顯優化,而且對整個國民經濟中的產業、區域、城鄉等結構的優化也將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農業結構調整中注意不能忽視糧食生產
  從我國以往的經驗教訓看,每當農產品供給充裕、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庫存增多時,人們往往容易產生盲目樂觀情緒,輕率地認為農業已經過關,出現忽視農業的傾向。由此也往往導致豐收之后緊接著就出現農業的徘徊甚至滑坡,結果造成農產品供求關系再度緊張,推動物價全面上漲,引發通貨膨脹的局面,使經濟工作的全局陷入被動。1995年農業豐收后,中央一再強調要吸取歷史教訓,決不能放松農業,并采取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保護和支持農業。
  這幾年,糧食連續獲得好收成,國家庫存和農民的存糧都有明顯增加,糧食在總量上確實出現了供過于求的局面。因此,不能忽視糧食生產,并不是要求不顧糧食供求形勢的變化,繼續追求當前產量的增長,而是要求切實保護并穩步提高我國糧食的綜合生產能力。
  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當前出現的糧食過剩,是階段性、結構性、地區性的過剩,也是低消費水平下的過剩。這不可能是我國經濟生活中的經常性現象。糧食連續5年豐年有余,在歷史上是罕見的。 這主要得益于三個方面:一是中央實行了正確的農業政策。特別是土地承包期再延長30年,穩定了民心;幾次大幅度提高糧食定購價;實行按保護價敞開收購農民余糧等。這些政策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是糧食增產的根本原因。二是農業科技進步對糧食增產起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一大批先進適用技術得到推廣普及,糧食的單位面積產量和勞動生產率都顯著提高。三是氣候條件比較有利。90年代以來我國處于豐水期,盡管幾次發生過局部地區的嚴重洪澇災害,但真正對我國農業威脅大的是旱災,而豐水期總體上對糧食生產是有利的。要實事求是地看到,上述三方面中的有些因素,如有利的價格和氣候因素等,是不可能經常存在的,因此目前糧食的過剩,實際上是帶有階段性的。所謂結構性的過剩,是指盡管糧食的產量確實不少,但其中品質較差的也不少,從市場需求的角度看,積壓的糧食大多也是不適銷的品種。所謂地區性的過剩,是指糧食的過剩主要集中在主產區,而銷區的用糧大戶,包括糧食加工廠、飼料廠,也包括廣大城鎮居民在內,他們的存糧實際上還低于正常年景的水平,同時,我國地域遼闊,各地情況差異很大,年年都有糧食歉收的地區。所謂低消費水平下的過剩,是指我國居民尤其是農民的收入和消費水平還不高,還有幾千萬人尚未解決溫飽。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畜牧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必將還要有大的發展,糧食轉化的消費量還會大大增加。在今后的二三十年中,隨著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在人增地減趨勢不可逆轉的背景下,我國糧食的供求關系是不可能寬松的。對此,我們一定要有足夠的、清醒的認識。我們既要實事求是地面對當前糧食供大于求的局面,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認真調節年度間的糧食供求平衡;又要著眼于長遠,著眼于發展,切實保護和穩步提高我國糧食的綜合生產能力。保護和提高糧食的綜合生產能力,需要從多方面努力,但最關鍵的是必須切實保護好耕地,這是保護糧食生產能力的根本。只要耕地的數量保住了,農田基本建設的水平能不斷提高,生態環境能逐步改善,我們就能始終掌握著農業生產結構調整的主動權。糧食多了,可以調種別的作物;一旦有需求,調過來再種糧食就是了。因此,保護耕地這一條,無論如何不能放松。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十幾億人口的生存和發展都離不開農業,因此,農業始終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在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新階段,只要我們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因時、因地指導農業發展的原則,堅持一手抓戰略性的結構調整,一手抓鞏固和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我國的農業和農村經濟就一定能在新的臺階上實現新的發展。
      積極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努力提高我國農業的整體效益
        杜鷹
     農業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司長、研究員
  剛剛閉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并要求把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作為戰略性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認真學習領會中央有關精神,深入研究促進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政策問題,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充分認識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的意義
  經過2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農產品的供求關系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以往長期的供不應求轉為階段性供大于求,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由此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由于連年豐收以及需求方面的變化,當前農產品普遍過剩和賣難,已成為困擾農村經濟的突出問題。農產品多了,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一方面,這種階段性的過剩導致農產品價格持續低迷,農民增收困難,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另一方面,農產品供給的充裕,又為實施積極的結構調整政策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提供了難得的機遇。農產品加工業是連接農業和最終需求的中間環節,在上述大背景下,提出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問題,無疑具有重要的全局意義。
  積極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對于解決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面臨的突出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首先,農產品加工業作為農業的后向產業,它的進一步發展,可以直接帶動農產品中間需求的擴張。國內外經驗表明,盡管隨著消費結構中恩格爾系數的下降,從最終需求來看,對農產品的需求彈性是趨于下降的,但是在最終需求中,農產品中間需求的比重則是上升的,也就是說,社會對加工制成品的需求是不斷擴大的。如我國,農產品中間需求占總需求的比重,從1981年的52.5%上升到1995年的54.4%。其次,農產品加工業一邊連接初級農產品,一邊直接面對最終需求,隨著對農產品中間需求的擴張,以及食品消費需求日趨追求質量、營養、方便、多樣和安全,農產品加工業尤其是食品加工業的發展狀況如何,對于開拓市場、滿足需求的作用日益重要,對于提供初級產品的農業生產的拉動作用也日益明顯。再次,多數農產品都具有季節性生產和常年性消費的特點,兩者往往產生矛盾。這是導致農產品供求交替出現短缺和過剩的原因之一。而更多的初級農產品通過包括保鮮、儲藏、加工、包裝等在內的加工處理,就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一矛盾。從這個意義上講,農產品加工是調節農產品供求的平衡器。由此可見,扭轉當前農產品價格走低、農產品賣難和農民增收困難等問題,積極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是一個大有可為的領域。
  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對于提高我國農業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從長遠看,加快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可以通過延伸農業產業鏈,使農業擺脫僅僅提供原料和初級加工品的地位,形成“從田頭到餐桌”的完整產業,從而有效地提高農業的整體效益。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程度,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識。從各國的經驗看,在工業化中期階段,隨著經濟結構的變革和消費需求的日趨多樣化,農業與農產品加工業的聯系日益緊密,日益向農工綜合體的方向發展。我國近年出現的以發展加工業為主要內容的農業產業化經營,以及食品工業在農產品加工業中所占比重不斷提高,就是這一規律和趨勢的反映,這表明我國農業與農產品加工業的關系正在發生積極的變化。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不僅是農業現代化的要求,也是我國農業應對WTO 挑戰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步驟。當今世界各國的農業競爭,已不僅表現為初級農產品和單個生產環節的競爭,更表現為包括農業產前、產中和產后諸環節在內的整個產業體系的競爭。近年來,我國一些主要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已逐步喪失價格競爭優勢,但我國仍是食品凈出口國。農產品加工業的進一步發展,不僅有利于保持和擴大我國優勢農產品的出口,而且可更充分地利用我國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相對降低某些初級農產品的國內資源成本,從而使比較劣勢一定程度上轉化為比較優勢。
      (二)我國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的潛力巨大
  建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已經初步建立起一個門類齊全且有一定規模的農產品加工業體系。在整個工業中,農產品加工業的產值為28.3%,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產品加工業還有很大差距。發達國家的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大都是農業產值的3倍以上,而我國還不到80%; 發達國家農產品加工程度都在90%以上,我國還只有20%~30%;發達國家工業生產和加工食品占食物消費總量的比重大約為80%,我國還不到30%;發達國家從事農產品加工業的勞動力遠遠多于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而我國正好相反。
  我國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正在從溫飽向小康邁進,從國際經驗看,這正是食品消費結構加速變化和加工食品需求加速上升的階段。據測算,我國食品工業產值對人均GDP的彈性,80年代和90年代都在1以上,即食品工業產值增長快于人均GDP的增長; 目前城鎮居民食物消費中加工食品的比重已經占到40%;1992~1997年間,城鎮居民在外就餐支出對其可支配收入的彈性高達1.59。隨著需求結構變化的拉動,從1997年開始,我國食品工業已成為工業部門中的第一大產業。從發達國家看,即便恩格爾系數已經下降到40%以下,食品工業仍是名列前茅的產業,食品市場仍然占據數一數二的市場份額。目前,食品工業是世界制造業中的第一大產業,年營業額高達近2萬億美元。
  長期以來,我國城市化發展相對滯后,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城市化進程將加速發展。據研究,消費者從農村遷到中小城市,糧食的直接消費量要下降58.3公斤,遷到大城市要下降64.2公斤,相應的對經過加工、價值較高、品質較好的食品的需求則顯著增加。因此,伴隨農村人口城鎮化步伐加快,食品加工制品需求會呈加速度上升趨勢,市場潛力巨大。
  加快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不僅市場前景廣闊,而且條件和時機已經成熟。過去在農產品短缺的情況下,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受到很大制約,農業的發展也長期限于以提供初級農產品為主。現在,農產品多了,我們就有條件將更多的農產品用于發展各類加工業,更大規模地實現轉化增值,加快我國農業向更具活力的現代產業轉化的步伐。
      (三)農產品加工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我國農業和國民經濟發展正處在體制改革和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農業和以食品工業為主的農產品加工業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1.農產品品質不能滿足加工需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缺乏專用的優質原料
  農產品加工品的質量優劣、成本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加工原料的品質。我國由于長期受農產品短缺的影響,農業發展更多地強調數量和高產,對提高農產品品質和發展加工專用性農產品的研究、開發和生產的投入均不足,制約著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比如,我國小麥、玉米適合面粉、食品、化工等加工的專用性品種少,多樣性、專用化和優質品種的選育和利用才剛剛起步。油菜、糖料、大豆、柑桔、肉類等的內在品質或外觀不符合加工業要求的矛盾也比較突出。又比如,大麥作為啤酒業的主要原料,我國長期依賴進口,且依賴程度愈來愈高,1998年的進口量已占耗用量的2/3,主要原因也是國產啤酒大麥品質不高。更突出的是,農產品收購缺乏健全的品種質量標準和相應的價格體系,只能混收、混儲、混銷,很難滿足加工企業購進不同等級原料的要求。
    2.原料供給分散與集中加工的矛盾突出,加工企業與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不完善
  我國農戶數量多、規模小、生產分散,農業生產的集約化和專業化程度較低,尤其是規模化的農產品原料生產基地發展滯后,分散生產與集中加工的矛盾比較突出。加之受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部門分割和壟斷弱化了農產品加工企業與農戶的利益關系,契約關系不穩定,真正形成利益共同體的很少。一方面,農戶得不到加工企業提供的良種、技術、運銷等服務,缺乏支持企業發展的熱情;另一方面,即使雙方簽了產銷合同,也時常出現違約現象,企業壓價收購或農戶違約直接向市場高價出售現象時有發生。這種狀況,同時削弱了加工企業和農戶雙方抗御市場風險能力。
    3.加工企業技術、裝備、管理水平落后,精深加工的發展還很不充分
  我國農產品加工企業的技術設備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例如檸檬酸生產,每噸產品的糧、煤、 電耗, 分別是國際水平的161%、196%和214%。造紙行業平均每噸紙漿用水量, 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為80~120立方米,我國平均水平為400立方米。食品制造業的物耗水平也普遍高于發達國家。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工藝落后,不僅破壞了原有的營養成分,而且食品的安全性也受到影響。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的科技進步率只有35%左右,產品更新換代緩慢,許多產品仍停留在簡單的分揀、包裝的水平上,外觀形象和內在品質幾十年如一日。此外,造紙、食品、皮革等行業還存在環境污染問題。
    4.農產品加工企業的規模結構和區域布局不合理的問題突出
  一方面,農產品加工業滯后于市場需求及消費結構的變化,粗加工產品多,精加工產品少,高檔產品生產能力不足;另一方面,一些行業在低水平上盲目外延擴張,低檔產品生產能力過剩,產品滯銷積壓現象嚴重。比如,全國共有方便面生產線1800條,生產能力達到360萬噸,而近年全國方便面銷售量僅為150多萬噸,一半多的生產線設備閑置。又比如,80年代以來共引進濃縮果汁生產線40多條,年開機時間平均不到400小時,有20%的果汁濃縮設備處于全年停機狀態。 重復建設導致絕大多數企業規模偏小,達不到應有的經濟規模。如造紙企業平均產量規模只有2500噸,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 蔗糖廠日處理能力平均只有1100噸,不足世界最大糖廠的1/30;全國760家乳品加工廠中,有半數以上日處理鮮奶能力低于20噸,加工能力超過100噸的僅占3%。陜西省24家蘋果濃縮果汁生產線, 生產能力最大的不足萬噸, 最小的只有400噸。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產品加工企業布局已有改觀, 但既有原料優勢、又有市場潛力的中西部地區農產品加工企業很少,70%多的農產品加工企業都集中在東南沿海發達地區。
      (四)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政策思路
  為適應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要求,促進農產品加工業健康發展,使其真正成為推動農業和國民經濟發展的積極力量,有必要進一步明確思路,制定相關的配套政策。
    1.加強專用原料品種的開發,引導原料生產逐步向專業化、基地化方向發展
  在新階段,農業生產與農業加工業的關系需要重新認識。長期以來我們是農業生產什么,加工業就加工什么,消費者就消費什么;而在新階段,農業的發展必須面向市場,面向加工,消費者需要什么,加工業需要什么,農業就生產什么。也就是說,我國農業的發展必須由過去的生產導向型轉向市場導向型、加工導向型。為此,要抓好三件事情:一是調整科研和科技推廣的重心,根據加工業的需要,加強專用原料品種的研制開發和技術推廣。二是要促進原料生產基地化。要在穩定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通過“公司+農戶”等方式形成規模化的農產品原料生產基地,以解決分散生產與規模加工的矛盾,適時調整現有優質糧棉、畜產品生產基地的發展方針,更加強調質量和品質。三是抓緊制定與國際市場接軌的農產品及其加工制成品的質量標準體系和衛生標準,建立和完善檢測手段,促進優質優價和專業化生產。
    2.積極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
  農業產業化經營就其內容,就是拉長農業產業鏈條,發展農產品加工和精深加工。農業產業化經營可以把技術、服務、銷售渠道一并帶給農戶,是促進農產品加工轉化增值的有效途徑。龍頭企業是產業化經營的關鍵。對于有基礎、有優勢、有特色、有前景的龍頭企業,國家要制定政策,在基地建設、原料采購、設備引進和產品出口等方面給予必要的支持。龍頭企業要與農民建立穩定的購銷關系,提倡建立緊密的利益連接機制,更好地帶動農民致富和區域經濟的發展。
    3.優化農產品加工企業的規模結構和區域布局
  低水平重復建設和過度競爭,是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要立足現有生產能力的結構調整、技術改造和資產重組,不能盲目鋪新攤子。要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引導企業形成合理的區域布局和規模結構,在下決心淘汰低水平過剩生產能力的同時,著力發展精深加工,努力開發新產品,積極發展名牌產品。為此,要改革和完善投融資管理體制,進一步發育統一的產品市場和要素市場。
    4.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提高我國農產品加工業技術管理水平
  經濟全球化趨勢和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為我國盡快改變農產品加工業的落后狀況提供了有利契機。目前,我國食品工業中“三資”企業的銷售收入已占到21.9%,這些企業產品質量好,檔次高,關鍵是引進了先進技術、先進的管理經驗,以及國際營銷渠道。在自主研究開發新技術的同時,要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引進國外先進設備、技術、工藝,這對提高我國農產品加工企業的技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是一個費省效宏的辦法。
    5.改善和加強農產品加工業的宏觀管理
  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必須遵循客觀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政府的職責是做好基礎性工作,為企業和農戶創造有利的市場環境。一是要在普查和調研的基礎上,制定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總體規劃,包括農產品加工業的區域布局、確定政府優先支持發展以及限制發展的行業和產品。二是財政和信貸要加大對農產品加工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力度,重點加強冷藏、保鮮、包裝、運輸、衛生檢疫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三是進一步改革和完善農產品流通體制,加快制定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有關政策、法律法規。如對轉基因農產品的研制、銷售、進口等有必要納入法制程序。四是改革政府管理體制。對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實行一體化管理,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政府對農業食品業統一宏觀指導的保證,也是我國政府管理體制改革的方向,應逐步創造條件向一體化管理過渡。
       做好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基礎工作
          唐仁健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副局長、高級經濟師
  這一輪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與80年代中期有很大不同,主要是:(1)全面性,即大多數農產品即期乃至中期供給都出現了過剩, 這就提出了整體調整而不是局部調整,包括總量調控而不僅僅是結構調整問題;(2)高度性,即“溫飽”問題解決以后,人們還要追求吃好, 這就提出了產品換代、結構升級的優質化問題;(3)區域性, 即大家都搞飯吃,地區間產業結構趨同已越來越制約了地區比較優勢的發揮和農業綜合效益的提高,這就提出了農業發展的專業化問題;(4 )開放性,即我國農業的外向度已經不低,又即將加入WTO, 如何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把開放市場的好處用足,把負面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已現實地擺在我們面前。顯然,上述特點決定了這次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廣度和深度是空前的。中央提出“戰略性調整”的口號就反映了這種趨勢的要求。與此相適應,我們在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上就應當來一個根本性的轉變,由過去讓農民種什么到農民自己要種什么,由過去指揮農民怎么種到農民自己種,而我們則幫助他們解決自己解決不了或解決不好的問題。從新階段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特點和要求來看,當前和今后迫切需要政府扎扎實實做好有關基礎性工作,具體就是要盡快建立起“四個體系”。
      (一)建立農產品市場體系
  面向市場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首先要有市場。對于自給性農業,市場的作用無足輕重,對于商品性農業,沒有市場則不可想象,特別是發達的農業更要以發達的市場作支撐。市場不僅為農民出售農產品提供場所,而且更重要的還能為農民提供各種信息,引導農民及時掌握市場需求變化,調整生產,改進技術,提高質量,降低成本。目前,我國以集貿市場為代表的初級農產品市場的發育已較充分,但集貿市場的交易范圍較小,交易量不大,市場形成的價格也不能真正反映供求狀況,因而一些大宗農產品的批量交易就很難靠集貿市場來進行,而這又正是下一步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要著重研究解決的一個大課題。
  以發現價格和套期保值為主要功能的農產品期貨市場在90年代也有了探索和一定程度的發展,但由于經濟發展水平和農戶經營結構等多種原因,在今后較長一個時期,這也很難在農產品流通中起到主導作用。因此,今后我國農產品市場建設要以批發市場為中心。從國外情況看,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目前農產品流通和交易的重要場所仍然是批發市場。即使在今天一些高度發達的國家,盡管批發市場受到了直銷、超市和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的挑戰,它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如目前日本通過批發市場成交的蔬菜仍高達84%,水果占72%;英國80年代中期蔬菜水果通過批發市場出售的量占83%,到90年代中期,這一比例仍在20%~30%之間;法國巴黎為20%;美國紐約也有10%左右。近幾年,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發展也很快。據統計,1998年全國有農副產品市場26236個,其中農產品批發市場4243個, 其中銷地批發市場1880個,產地批發市場2363個。比較而言,銷地批發市場由于直接關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供應問題,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其發展速度較快,效益較好,已基本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產地批發市場由于地處農村,主要為農民和農業生產服務,一直沒有引起各方面的足夠重視,盡管數量表面看多于銷地批發市場,但相對于廣大農村和產地需要而言,數量仍然很少,已有的市場也大多規模偏小、設施簡陋、功能不全。而從引導農民調整農業結構和增加農民收入的角度看,產地批發市場的作用可能還更直接一些,它是農民直接感受市場信息、感受市場行情和出售大宗農產品的重要場所。因此,我國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的當務之急是要加強產地批發市場的建設。
  建設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除了與所有批發市場一樣,要完善市場功能,健全交易規則,強化市場管理以外,當前要著重增加投入,加強基礎建設。要按照國際通行做法,把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作為公益基礎設施,納入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計劃。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應增加投入,擇優支持現有市場的改造和完善,原則上不搞或少搞新建。按照性質的不同,國家投入資金要用于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如道路水電、質量檢測、信息系統等;而交易棚舍、營業鋪面等經營性設施建設,則主要利用信貸資金和吸引民間投資。
  建立健全農產品市場體系,在加強批發市場等有形市場建設同時,還要注意市場組織的培育。國內外大量實踐表明,培育連接農民與市場的中介組織,最重要的是把農民自己組織起來進入流通,而這種組織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建立多種形式的合作加工和銷售組織。從我國的實際出發,一是要支持農民自辦的專業購銷組織,目前大量的是專業技術協會或研究會,要逐步由單一服務向綜合服務,由服務型向實體型或兩者結合型轉變;二是要大力發展公司加農戶的形式,這是一種內部市場組織,通過簽訂合同、實行各種或緊密或松散的聯合與合作,龍頭企業可直接把農戶帶入市場,但要注意構建企業與農戶之間穩定而有效的利益聯結機制;三是深化供銷社改革,通過發展與農戶之間的各種專業合作、量化折股等形式,真正解決好與農戶既聯體又聯心的問題;四是引導社區集體經濟組織開展農產品加工、購銷服務,探索運用市場機制為農戶提供各種有效服務形式和辦法。
      (二)建立農業技術傳播體系
  新一輪農業結構調整能不能實現優質化、提高素質和效益、向廣度和深度進軍的目標,關鍵要看我們能不能有效地運用科學技術。為此,必須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大力開展新的農業科技革命,逐步建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目前,我國農業科技不發達,既有基礎研究、技術儲備不足的問題,更有應用研究、技術推廣與技術培訓落后的問題,因此,建立高效率、高效益轉化科研成果的技術推廣體系,顯著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的農業教育培訓體系,是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緊迫任務。
  自50年代開始,我國相繼建立了農業、林業、水利、氣象等部門的技術推廣機構,這些組織幾十年來為服務農業做了大量工作,但用市場經濟觀點和從農戶的實際需要看,這些組織還沒有建立起既符合市場經濟要求又符合我國國情的高效的技術推廣機制,仍陷于“有錢養兵,無錢打仗”,“線斷、網破、人散”的窘狀。多年實踐證明,改變這種狀況,必須下決心,動大手術才行。縱觀世界各國的經驗,農業技術推廣大體有三種類型:一是如美國,國家投巨資基本包攬農業技術的研究、推廣和應用;二是如印度,國家只承担“有限責任”,財政只對農業科研、教育及推廣的重大項目提供經費,其余由社會承担;三是如荷蘭,國家不僅把農業技術推廣,而且把農業研究和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都推向了市場。從我國的實際看,我們應借鑒印度和荷蘭的一些做法,國家對農技推廣也應分地區(如糧棉主產區和貧困地區)、分品種(如大田作物)、分環節(如烈性疫病防治)承担“有限責任”。對農業技術推廣機構,一方面要繼續落實好定性、定編、定員的三定工作,另方面大力推進市場化、企業化改革,鼓勵他們進行技術承包、技物結合、有償服務和與農戶創辦經濟實體等活動。從近兩年一些地區的實踐經驗看,建立農業科技示范場、示范基地或示范園區是一種把經營與推廣有效結合起來的好形式,值得總結和推廣。國家可先支持全國700 個糧棉大縣的約兩萬個鄉鎮,普遍建立農技推廣示范基地,一次性安排一筆專項資金,支持示范基地包租土地,購買設備,啟動生產;基地啟動后,即采用先進實用技術,推廣新品種、新技術,開展生產經營活動,通過出售農產品、提供有償技術服務和銷售有關農用生產資料,獲取收入,自己養活自己。
  此外,為加快技術推廣步伐,還應鼓勵企業逐步成為技術創新主體,研究開發新品種、新技術,國家在經營和稅收上給予支持。為確保農科教有機結合,除理順管理體制外,還應推廣印度“輪換制”做法,規定不論科研或教學人員都要確保每年有一定時間參加農技推廣工作。同時,加大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力度,廣泛開展以“綠色證書工程”為主要形式的農民職業技術教育和培訓工作。
    (三)建立農業信息體系
  經過20年農村改革,農戶已擁有充分的生產經營自主權。這次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也是在市場機制日益健全的情況下開展的。因此,作為各級政府,在推動新一輪結構調整工作中,不能再沿用過去行政命令的辦法,要求甚至強迫農民種這種那,而應當著重搞好各種服務,其中信息引導就是指導農民調整結構的一種十分有效的形式。
  從發達國家情況看,政府普遍認為農業信息產品是特殊的社會公共產品,并承担了相應的信息收集、分析和發布工作,盡管有很多私人公司和中介組織也在向社會發布市場信息。如美國農業部認為,如果沒有政府的信息服務,有能力購買由私人收集的市場信息的個人將比那些得不到這種信息的個人和組織處于更有利的競爭地位,既損害個人利益,也妨礙美國農業的穩定和發展。可見,提供信息服務還是政府幫助農戶特別是弱小農戶增強競爭能力的一種有效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形式。
  針對我國農業信息體系建設存在的薄弱環節,這項工作應重點抓好兩個方面:一是提高信息的準確性、權威性和可用性;二是把信息傳遞給農戶,使他們能及時地獲得和使用信息。為此,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圍繞建立及時、準確、系統、權威的農業信息體系,盡快制定農產品市場信息采集標準和規范,建立和完善信息收集和發布制度。
  國家要盡快建立農業“信息高速公路”,并責成農、林、水、氣、科技、內外貿等部門定期在網上發布高質量的農業實用信息。同時,廣泛利用報紙、電視、廣播等多種傳播媒體,發布市場、價格、政策、新品種和新技術等信息。要努力實現“網絡到鄉,電播入戶”,盡快建立省市縣農業部門間的計算機網絡聯系,特別是要加強縣級農業信息體系建設,有條件的地區要開通農業信息電話咨詢臺和有線電視服務臺,建立縣鄉農業部門與農戶之間的信息網絡。城鄉農產品批發市場也要抓緊實現計算機聯網。
      (四)建立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
  要提高農產品質量,確立農產品的品牌戰略,增強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必須盡快建立起農產品的質量標準體系,把農業生產逐步納入標準化的軌道。這是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基礎工作。所謂農業標準化,就是農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要以市場為導向,具有規范的工藝流程和衡量標準。美國、以色列等發達國家在現代農業建設中,十分注重農業標準化工作,從產前的生產資料供應,到產中的幾乎每個環節和技術服務,再到產后的農產品分級、加工、包裝、儲運等各個環節,都制定有標準系列,并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嚴格規范執行,有力地促進了其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在我國,農產品的質量標準工作剛剛起步,還十分薄弱,應加快建設進程。要圍繞建立既適合我國國情,又符合國際慣例的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重點制定完善一批適應市場需求,領導市場潮流的農產品的產前、產中、產后的質量標準,并盡快頒布主要農產品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同時,加強農產品質量監測體系建設,加大監測力度和覆蓋面,逐步減少乃至最終消除農業的無標生產。
        進一步穩定農業的基礎地位加強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宋洪遠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員
  把加強農業放在發展國民經濟的首位,是近些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在指導全局工作中反復強調必須堅持的一條基本方針。在1999年11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江澤民總書記明確指出:“要進一步穩定和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農業豐收,糧食多了,但并不等于農業的基礎地位已十分牢固了,要注意防止忽視農業的傾向。農業如果出現反復,整個經濟工作都會陷入被動。”朱róng@①基總理也強調指出:“農業是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基礎,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尤其是在農業連年豐收、農產品供大于求的情況下,更要防止忽視、放松農業的傾向。”今年1月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 又把鞏固和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繼續加強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明確為當前農村經濟工作的一項主要任務。這完全符合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階段性變化的實際情況。黨中央、國務院之所以反復強調要堅持這一方針,主要是因為這個問題在實際工作中并沒有完全得到解決。一些地方和部門的同志,提起加強農業都表示贊成,但一到實際工作中就走了樣,口頭上重視農業,而在實際工作中忽視農業甚至削弱農業的現象仍然存在。有的地方不是把農業放在首位,而是放在次要位置,甚至放到未位,對農業投入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減少甚至挪作他用的情況也還存在。在當前,中央特別強調要避免出現忽視農業的問題,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從以往的經驗教訓看,當農產品供給充裕、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庫存增加時,人們往往容易產生盲目樂觀情緒,認為農業已經過關,出現忽視農業的傾向。看來要真正做到把農業放在國民經濟工作的首位,仍有必要進一步統一和提高我們思想認識,切實解決好端正經濟工作指導思想的問題。
  黨中央、國務院提出把農業放在國民經濟首位的指導思想和工作方針,是從農業的特殊重要性出發的,也是由我國的國情決定的。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提供著社會物質生活最基本的必需品,是其他產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賴以發展的基礎。歷史經驗反復證明,農業搞好了,整個國民經濟才能保持健康快速的發展;什么時候農業出了問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就要受到嚴重影響,甚至出現大的波折。近年來實施宏觀調控政策、治理通貨膨脹的正反面經驗也表明,農業的狀況如何,對于實現宏觀經濟調控目標、抑制通貨膨脹關系重大,是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關鍵。如果沒有農業的穩定發展和農產品供給的充裕,城市經濟尤其是下崗職工的生活困難會更大。我國經濟之所以能夠克服亞洲金融危機帶來的困難,農業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國又是一個人口大國、農業大國。人多地少、農村人口眾多是我國的現實國情。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們這樣一個擁有12億人口的大國,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只能立足于國內資源,立足于自力更生,而不可能依靠擴大進口來解決。
  應當看到,目前出現的農產品供大于求的現象,是在消費水平不高、產品結構不適應、流通渠道不暢、加工轉化能力不強、儲備調節容量不夠的復雜情況下產生的,具有暫時性、結構性、區域性的特點。這就要求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農業生產,尤其是糧食生產。70%的人口居住在農村這一點,又決定了農業的發展與農民的收入狀況和就業狀況,與農村社會的穩定息息相關,農業沒有一個大的發展,就不能支持農村小康目標的實現。因此,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不僅關系到農民的生產和生活,關系到整個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而且關系到農村和整個社會的穩定,關系到我國在國際競爭和政治較量中能否保持獨立自主的地位而不受制于人的大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講,貫徹執行把農業放在國民經濟發展首位的方針,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而且是一個關系重大的政治問題。當前經濟生活中迫切需要我們解決的矛盾和問題很多,在這種情況下,農業就尤其不能出問題,這是關系經濟全局的大事。我們必須從這樣的高度出發,來深刻理解和全面認識加強農業的特殊重要性。在實際工作中,真正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的方針上來,任何時候都不可掉以輕心。
  把加強農業放在發展國民經濟的首位,就要加強政府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從國外的情況看,幾乎所有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政府都或多或少地采取了對農業支持和保護的措施。這是因為,農業既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又是唯一集自然再生產與經濟再生產為一體的產業部門。農業的這一特性決定了,一方面,農業受自然風險與市場風險的雙重影響,社會效益大而直接經濟效益低,受比較利益的驅使,農業在市場競爭中往往處于不利的地位;另一方面,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份額不斷下降,雖然是一個客觀規律,但由于市場本身的缺陷等原因,往往會造成農業資源的過度流失。這兩種情況,僅僅憑借生產者自身的力量或市場的力量是難以扭轉的,而必須借助政府的力量進行必要的干預,這也就是各國政府在工業化階段上相繼采取支持和保護農業的政策措施的基本原因。
  我國目前正處在工業化發展的中期階段和經濟體制轉軌的特定時期,強調政府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有著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在這樣一個特定時期和特定發展階段上,我們必須正確地估量和清醒地認識新的形勢對農業發展的影響,既要抓住良好的機遇,又必須正視新的挑戰。應當看到,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和從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軌,一方面有利于綜合國力的增強,為政府加強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創造必要的物質前提,有利于最終理順農業發展的宏觀政策環境,促進農業增長方式的轉變;但另一方面,結構變革和體制轉軌又增加了保持農業與非農產業協調發展的難度,增加了提高農業比較效益的難度,很容易造成農業生產要素和資源的過度流失,影響農業的穩定發展,搞得不好,甚至會出現農業停滯和萎縮的局面。正是針對這種情況,江澤民總書記在考察河南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重要講話中強調指出:“在整個現代化的進程中,我們都必須加強農業,重視對農業的保護和支持,確保農業逐步實現現代化。這樣的基本道理,在干部和群眾中要經常講,反復講。”
  加強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加強農業和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穩定和提高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根本措施,現在強調這個問題又具有特殊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是目前農產品供給比較充裕,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出現忽視農業的傾向。忽視農業的傾向一抬頭,最突出的表現就是減少投入,放松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我們講農業基礎脆弱,其實主要就是指農業的基礎設施在總體上還很薄弱,多數地方還是靠天吃飯,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還不強。這是要靠堅持不懈的長期努力才能逐步改變的。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又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任何時候都中斷不得,否則就可能前功盡棄。二是當前正在進行的農業結構調整,本身也對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進一步搞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才能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為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提供更大的回旋余地,才能為發展優質高效農業創造必要的物質基礎和良好的生產條件。三是加強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也是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內容。基礎設施建設不僅可以直接拉動投資需求的增長,還有利于改善農村的消費環境,擴大農民的消費需求。四是農業發展的新階段對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有著更全面的要求,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任務更加繁重。不僅要繼續加強水利建設,增強農業的抗災能力,而且要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不僅要繼續搞好農田基本建設,提高農產品的生產能力,而且要加快發展農業產前、產中和產后的各種服務設施,提高農產品轉化增值和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不僅要繼續抓好農業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生產的條件,而且要重視農村的公共設施建設,改善整個農村生產和農民生活的環境。因此,在新的形勢下,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但不能放松,還要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
  加強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當前正面臨著兩個難得的機遇。一是國家實行擴大內需的方針和積極的財政政策,大幅度增加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其中有相當一部分用在了農業、水利、生態和農村道路、電網等方面。今年國家還將進一步增加這方面的投資。應當說,建國以來我們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始終是重視的,但受客觀條件的限制,大規模的集中投入并不多,很多事情是一直想辦而沒有條件辦,現在能夠集中財力大幅度增加投入,這是我國綜合國力大大增強的體現,也是中央對農業的重視和支持。二是中央決定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這是中央總攬全局,面向新世紀作出的重大決策。不僅對振興西部經濟,而且對于農業發展,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中西部地區是我國的重要農區,西部大開發的重點之一就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我們一定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把農業和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當前的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要著重抓好四個方面的工作。第一,要抓好以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要以提高防汛抗旱能力為中心,繼續加快大江、大河、大湖治理,搞好大型灌區水利設施的更新改造和配套工程建設,廣泛發動群眾開展農田水利建設,全面落實中央關于水利建設的各項部署。在水利建設中,要注意把搞好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推廣節水灌溉、改革小型水利投資和管理體制這三件事有機結合起來,調動各方面投資興建水利工程的積極性,使農田水利建設逐步走上自我發展、良性循環的軌道。第二,要抓好以植樹種草為重點的生態環境建設。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生態脆弱地區實行退耕還林、還草。這是改善生態環境,確保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舉措。目前糧食庫存較多,供給比較充裕,正是以糧換林、恢復植被的極好時機。中央將拿出一部分儲備糧和財政資金,采取以糧代賑、個體承包的辦法,對退耕農民補助糧食和樹苗、草種,促進生態脆弱地區加快退耕還林還草、封山綠化,再造秀美山川。各地要從當地的實際出發,在中央的統一部署下,堅持全面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點、先易后難,先行試點,穩步推進,切實把這件好事辦好。要繼續堅定不移地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落實好各項扶持政策。加大封山育林、飛播造林、人工造林的力度,加快荒山綠化。加強植被保護和恢復工作,控制土地荒漠化擴大的趨勢。第三,要繼續搞好農業綜合開發。要適應農業發展新階段的客觀要求,使農業綜合開發在指導思想上實行兩個轉變,即由過去的以改造中低產田與開墾宜農荒地相結合,轉到以改造中低產田為主,不再搞新的開荒;由過去的以追求提高農產品的產量為主,轉到積極調整和優化結構,促進優質高產高效農業的發展上來。重點建設大型高產優質糧食基地,優質飼料作物生產基地,發展節水農業,建設生態農業。第四,加強農村公共設施建設。目前農村有效需求不足,除了收入的制約外,還有消費環境方面的制約。要以農村的道路、電網、飲水、通信、廣播、電視和農產品倉儲、保鮮、市場設施等建設為重點,大力加強農村的公共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的生產條件和農民的生活環境,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加強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的投入。為此,應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制定和執行國民經濟年度計劃和長遠規劃方面,應正確處理好產業之間、尤其是工農業發展的比例關系,切實做到把加強和保持農業的穩定發展,作為安排整個國民經濟發展速度和規模的前提,逐步調整國民收入和社會資金的分配格局,在計劃安排和資金投入上首先保證農業尤其是糧食生產發展的需要,為支持農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二是要逐步增加財政資金對農業的投入比重,中央政府基本建設計劃安排的預算內農業投資比重應提高,
  地方政府也要相應增加預算內農業基本建設投資。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都要建立健全農業發展基金以及林業、水利、扶貧等專業基金制度建設,國家對農業的補貼,應逐步轉到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上來。各級財政都要調整支出結構,要保證每年對農業投入的增長幅度要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三是要逐步增加信貸資金用于農業的比重,保持農業貸款增長率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長率,提高銀行新增貸款中農業貸款的比重。要加大信貸支農力度,對能收回投資的建設項目,可以使用貼息貸款。農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要把為農業提供金融服務作為首要任務,對農戶的種養業和小額信貸項目,要適當放寬抵押、担保等政策。為此應進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包括政策性銀行、商業性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組織在內的農村金融體系,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扭轉農業信貸資金非農化傾向。四是要通過深化農產品價格和購銷體制改革、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等措施,有效提高農業的投入產出效益,調動農戶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增加農業投入的積極性,吸引工商企業、社會資金和外資對農業的投入,對此,國家應給予必要的優惠政策支持。
  總之,進一步穩定和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繼續加強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新課題,是新形勢下改革和完善農業宏觀管理體制的重要內容和迫切任務。這項工作能否做好,關鍵是轉變政府職能。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都要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強化支持和保護農業的意識,按照對農業“引導、支持、保護、調控”這一職能體系的總要求,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創造性地去開展工作,加快我國農業支持和保護體系的建設。
管理世界京146~160F2農業經濟陳錫文/杜鷹/唐仁建/宋洪遠20002000 作者:管理世界京146~160F2農業經濟陳錫文/杜鷹/唐仁建/宋洪遠20002000

網載 2013-09-10 22:00:05

[新一篇] 論新時期深港科技銜接的若干問題

[舊一篇] 論方法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