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遠征軍老兵:“一個國家落后就會被欺負”

>>>  深度觀察清末民初精神脈絡  >>> 簡體     傳統

中國遠征軍慘烈的抗戰故事,也逐漸塵封,甚至成為一種禁忌;中國遠征軍在緬甸的墓地和墓碑都被鏟平,他們用鮮血鑄就的功勛被抹去。2013年,得知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將要前往仰光遠郊日軍墓參拜后,老兵劉大江憤怒了。

4437e60cdab6171999b417.jpeg

1940年冬,八路軍戰士在北岳區反掃蕩戰斗中。(沙飛/圖)

  編者按

  七十八年前,“七七”事變的抗日烽火,開啟了全民族抗戰的征程。七十多年并非太遙遠,今天還有歷史參與者健在,以“我的抗戰”為紀念,重溫抗戰歷史,為的是自惕與自勵,永遠不忘死難的同胞與血染疆場的抗日先烈。

  世界上有很多關于歷史紀念的名言,像“忘記歷史等于背叛”、“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以史為鑒”,都表明歷史作為一種人類經驗,具有教育與指示意義。歷史啟迪現實,現實回應歷史,念茲在茲者,仍然受著這場戰爭記憶的鞭策。

  “如果有機會我還想去一次北京,最好是今年,我想去參加紀念大會。還想去看看北京的兩個老戰友,不知道他們現在還在不在。”生活在緬甸舊都仰光的一座老式樓房中,97歲高齡的劉大江是仰光最后一位遠征軍老兵。

  裹挾著泥沙,掀起紅色的氣浪,伊洛瓦底江貫穿干涸的緬北高原。進入曼德勒、仰光后,江水變得溫順起來。

  2015年6月24日上午9時許,劉大江老人不幸因病辭世。他的侄孫劉曉峰說,“中國大使館的人來看望老爺子,正商量回國參觀9月3日的閱兵式呢,沒想到就這么走了。”

  “我就是這第二批遠征軍中的一員”

  思鄉之時,遠征軍老兵常來到江邊,眺望滾滾而來的江水——伊洛瓦底江的源頭在中國。

  “我就是這第二批遠征軍中的一員。”1942年8月,新編制的中國遠征軍(駐印度蘭姆珈)出征,醞釀著反攻緬甸,劉大江被分配到汽車兵第六團工程連。1945年,劉大江隨部隊開赴緬北,投入到慘烈的密支那反攻戰。

  “一寸河山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1941年底,為支援英軍在滇緬(時為英屬地)抗擊日軍、保衛中國西南大后方,中英在重慶簽署《中英共同防御滇緬路協定》,正式組建遠征軍。

  1942年起,歷時三年又三個月,中國遠征軍投入40萬兵力,取得同古保衛戰、仁安羌解圍戰、密支那戰役等一系列勝利,殲滅日寇11萬余人,打擊了盤踞在緬北、滇西的日本侵略軍。

  中國遠征軍也付出了極為慘烈的代價,20萬人傷亡。

  “1937年入伍、太原保衛戰、山西遇險、只身渡黃河……”征戰中外,劉大江自稱“半世漂泊”。

  祖籍安徽太和,11歲時,劉大江便隨父遷居上海。淞滬會戰爆發后,眼看著街坊鄰居被炸死炸傷,正在讀中學的劉大江很憤怒,考入南京中央防空軍事學校。不久,劉大江被派往山西太原守衛軍用機場,正式成為一名高射炮兵。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后,19歲的劉大江被調去守衛忻口。

  山河淪陷,劉大江隨部隊先后轉戰長沙、貴陽、重慶。在重慶,劉大江一度到《大公報》當實習生。1942年春,遠征軍司令長官羅卓英從印度來重慶,盡力招募一批青年知識分子。

  這一年,劉大江再次參軍,通過“駝峰航線”抵達印度。其間,還在“野人山”接受一年的訓練。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劉大江不愿再參與內戰,便同部分戰友留在緬甸,開始了艱難的異域謀生。

4437e60cdab6171999b418.jpeg

(南方周末資料圖)

  命運與祖國休戚與共

  戰后,緬甸百廢待興。緬甸的眾多華人學校中,大多以廣東話、福建話等地方言教學,而劉大江能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講授的國文、歷史和地理等課程頗受歡迎。

  客居海外,他們的命運依舊與中國休戚與共。1957年,劉大江夫婦還以華僑的身份,應邀前往北京等地深造,受到熱烈的歡迎。

  “文革”前夕,中緬關系走向低谷。1965年,劉大江隨即失去“教書匠”的工作。他與妻子商量,拿出積攢的400萬元緬幣,買下一間裁縫店,他則利用業余時間做家教。

  中國遠征軍慘烈的抗戰故事,也逐漸塵封,甚至成為一種禁忌;中國遠征軍在緬甸的墓地和墓碑都被鏟平,他們用鮮血鑄就的功勛被抹去。反觀他國,英國在仰光建立起國家公墓,氣勢莊嚴;美國人也將密支那育成中學數百名美軍遺骸,帶回故里。甚至,戰敗國日本也通過經濟援助等各種手段,說服緬甸人,修建起大量的紀念碑。南方周末記者在途經密支那的一處公路的交叉點上,就發現有座日軍“慰靈塔”。

  2013年,得知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將要前往仰光遠郊日軍墓參拜后,老兵劉大江憤怒了。時年95歲高齡的劉大江不顧酷暑,前往抗議。“我們抗議的就是他不承認歷史,他們侵略(其他國家)的歷史,使得我們東南亞各國的很多人民遭受災難。”

  2013年春天,仁安羌戰役紀念碑落成。2013年11月,在去臘戌華人公墓途中,臘戌云南同鄉會成員瞿思兆和尹家榮發現是一塊墊路石,頗像墓碑。心生惻隱,他們將這塊墊路石挖出,果然一塊帶字的墓碑,用水清洗后,二人不禁冒出冷汗。這居然是一塊抗戰烈士的遺碑,只言片語記載著遠征軍戰士薛杜的英雄故事。

  “幾乎每位華人都能講點家族中抗戰的故事。”華人醫師劉永倫的祖父也是遠征軍老兵。

  如今,僅密支那的瑞仰丙社區,就生活著數千戶華人,這只是緬甸華人社群的縮影。他們大多是民國前后遷居而來,有從云南騰沖搬來的農民,有廣東洪幫光杰社的成員,也有來自云南洪門誠社,甚至流落至此的青幫分子,更多的則是遠征軍后人。

  劉永倫說,他們講粵語、普通話,繁體中文書寫,俠肝義膽,篤信江湖道義。恰逢緬甸遭遇水災風災,2013年10月2日,時年95歲老兵劉大江親手將100萬緬元,捐贈給緬甸華僑華人慈善會。每兩個月,慈善會定期向孤寡老人發放補助金。

  擁有近30萬人口的緬華社群,是緬甸社會中一支無法忽視的力量。



南方周末 2015-08-25 16:32:15

[新一篇]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國民黨青年軍簡述

[舊一篇] 胡適《贈與今年的大學畢業生》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