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鳴:別一種的民生視角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重視民生,是當今的一種時髦,大眾講,媒體講,政府也講。當然,講一般來說比不講要強,不管把沒把民眾的疾苦掛在心上,掛在嘴上,也比滿不在乎要好一些。不過,作為民來說,真正想要的,還是把這掛在嘴上的重視,落到地上,好讓他們有點實惠。
 然而,惠民這件事,說說容易,做起來難。走南闖北,見了好些地方政府的惠民工程,細打聽一下,其實無非是官商之間扯不清的掙錢工程,實質上都是坑民害民的。好些地方,即使上面下撥的給農民的補助,除非直接發到農民手里,經手人多半會剝層皮下來,有消息說,連給貧困山區農民孩子的午餐補貼,有些地方都要雁過撥毛,蚊子腿上剝下肉來。
 我們的地方政府,具有公司化的傾向,這已經是人所共知的事實。如果說,公司的政府,在現代化啟動之初,對于啟動市場化改革,還多少有點正面價值,到了今天,這樣的公司化的政府,已經是百害而無一利了。從某種意義上說,當今民生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不僅與民爭利,而且害民擾民造成的。
 有些地方,所謂的土地財政,從本質上講,無非刻意限制農民自主土地開發,人為制造農用宅基地和商業開發地產價格之差,掙農民土地的錢。有些地方,所謂的招商引資,無非就是圈占了農地,然后無償或者低價讓招來的企業使用,讓農民飽嘗企業開工后的污染之害。然后政府還有官員享受招商得來的利益,包括數字上的GDP。前一段鬧得舉國皆知的農村校車問題,其實就是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門為了自己的方便,把此前每個鄉鎮好容易建起的農村學校廢掉,然后集中辦學,使得年幼的農家子弟為了上學,要不就小小年紀就住校,要不就幾家花錢雇一些很差的車做校車接送。農民虧了,但教育部門卻肥了。
 每次到基層調研,基層官員都要抱怨待遇低,工資不能按時發放。但是,地方政府卻總是在膨脹,機構越來越多,機構里人滿為患。一個小小的縣,光科級機關就可以排上長長的一大串,上百個,每個機構都滿滿的人。這么多機構,這么多人,還都要掙錢牟利,手伸向哪里?當然,政府機關,也可以像改革之初的那樣,開個三產,做點買賣。但是,現今已經不是當初,價格雙軌制已經不復存在,而且所有的政府,都半斤八兩,扯淡可以,掙錢乏術。所以,要想讓政府有利潤,只能與民爭利,向下伸手。所以,無論上面怎樣三令五申,審批權就是減不下來,這邊減,那邊添。不管經濟學家怎樣強調政府別干預市場,政府卻總是下場邊做裁判,邊做運動員。
 民生的問題,最大的難題,其實來自政府。中國的老百姓,無論南北東西,都會自己給自己找飯吃,都會自己想法過好日子,也能過上好日子。即使民眾中的弱勢,鰥寡孤獨疾廢,民眾也有本事自己解決救濟問題。政府要做的,就是維持好社會治安,辦好學校交通通訊等公共事業。把機構切實減肥,看好伸向民眾的手,管好自己的錢袋子,別亂花納稅人的錢,民生問題,也就解決了大半。所以說,在當下的中國,所謂的民生問題,實質上就是一個政府管住自己的問題。

张鸣 2012-04-27 03:24:45

[新一篇] 宋魯鄭:重慶風云考驗中國政治模式

[舊一篇] 張鳴:復興傳統中的帝王味道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