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百年(七):民國政府退守臺灣(6)——國軍對陜北和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  緬懷先烈—追憶民國歷史  >>> 簡體     傳統

在全面進攻解放區受挫后,國軍改變策略,在晉冀魯豫、晉察冀、東北等戰場上取守勢,將主要兵力集中用來進攻陜北和山東解放區,并為此調動了70萬大軍,包括海軍主力和空軍。同時,為防止晉冀魯豫野戰軍渡河支援山東,國軍還在花園口將黃河合拢回歸故道,構成從風陵渡到濟南約千里的“黃河防線”。為應對國軍的重點進攻,中共方面決定繼續執行積極防御的戰略方針,力求在內線殲敵,并為此要求陜北、山東解放軍誘敵深入,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進犯之敵,還下令其它戰場上的解放軍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戰略性反攻。

1947年2月28日,蔣介石電召胡宗南,部署進攻延安。3月4日,胡宗南被任命為西安綏靖公署主任,并于11日在洛川召開軍事會議,決定采取鉗形攻勢圍殲陜北解放軍。此時,國府部署在陜甘寧解放區的軍隊包括胡宗南、馬步芳、馬鴻逵等部共34個旅25萬人。3月13日,國軍胡宗南部從南線的洛川、宜川地區分兩路向延安主攻,青海馬步芳、寧夏馬鴻逵和榆林鄧寶珊的部隊則分別在西、北兩線進行配合,空軍也派出了100余架飛機。當時,中共在陜甘寧只有駐有2.5萬部隊,與國軍差距懸殊,但毛澤東卻堅持不從其它戰場抽兵回援。最后,中共中央軍委決定,暫時放棄延安,并將陜甘寧和晉綏解放區的解放軍改編成西北野戰軍,由彭德懷指揮,依托已有的兩道防御陣地,在延安以南臨真鎮、金盆灣、茶坊一線阻擊國軍,掩護中共機關和解放軍總部的轉移,同時誘敵深入,將胡宗南的部隊拖在陜北。

3月18日下午,毛澤東和中共中央機關撤離延安,幾小時后,胡宗南即率軍開進,并于19日占領延安。隨后,胡宗南急于尋找解放軍主力決戰,并派兵分別撲向安塞和青化砭。當時,西北野戰軍主力集結于延安東北的甘谷驛、何家山岔和青化砭一帶,安塞只是佯動方向,因此國軍于3月24日順利占領之。3月25日,國軍31旅進入解放軍設于青化砭的伏擊圈,遭到解放軍攔頭斷尾、兩翼夾擊,首尾不能相顧,最終被全殲,正副旅長全部被俘,而西北野戰軍則在青化砭首戰告捷。

青化砭戰役后,西北野戰軍迅速轉移到蟠龍西北地區休整,而胡宗南在發現共軍主力在延安東北地區后,也立即下令整編第一軍和整編29軍掉頭向東,分兩路向延川、清澗地區進犯。3月底,國軍占領延川和清澗,但卻沒能找到共軍主力決戰;4月初,國軍又在瓦窯堡撲空,且已兵疲糧缺,不得已于4月6日南下蟠龍地區集結。4月13日,國軍主力9個旅開始向蟠龍和青化砭西北地區進犯,14日在三郎岔、李家滴哨附近遭西北野戰軍堵截,且戰且走,最后被圍困在羊馬河以北的東山和西山兩處高地。接著,解放軍采取分割手段,先攻東山,后克西山,全殲國軍一個整旅,取得羊馬河戰役的勝利。

4月15日,毛澤東提出了西北戰場的“蘑菇”戰術,指示解放軍與國軍在現地區再周旋一個月左右。4月下旬,西北野戰軍主力集結于清澗、瓦窯堡地區休整,國軍統帥部誤以為共軍主力已向綏德集中并開始東渡黃河,因此下令胡宗南于4月26日自蟠龍、永坪向綏德急進,并以榆林鄧寶珊部南下配合。此時,西北野戰軍一方面對國軍節節抗擊,誘其主力北上,一方面在黃河沿岸布置渡河假象,迷惑國軍。5月2日,國軍主力進抵綏德,共軍則在同日黃昏突襲了國軍的后方重要補給基地蟠龍。至5月4日夜,共軍全殲國軍守軍,繳獲大批糧食和軍用物資,取得蟠龍戰役的勝利。同日,胡宗南急令國軍主力回援蟠龍,至5月9日趕到時,共軍已轉移到安塞地區休整,國軍兩頭撲空。

蟠龍大捷后,國軍集聚一團,共軍一時難以找到各個擊破的戰機,于是決定出兵隴東,打擊馬步芳、馬鴻逵的勢力,然后再相機南下關中或北上三邊,調動胡宗南主力,尋機殲滅之。5月21日,西北野戰軍分三路由安塞西向隴東出擊,右路軍一舉攻克蔣臺,全殲國軍一個團。接著,中路軍攻占悅樂,左路軍在合水亦給守軍以很大殺傷,并擊潰了由慶陽出援的國軍82師。6月13日,共軍將馬鴻逵的一個師包圍于環縣,15日,經一夜激戰,攻占了主陣地王家原和玉皇山。6月16日,守軍丟棄重武器向北突圍,西北野戰軍乘勝追擊,大獲全勝。6月底,西北野戰軍揮師北上,收復了陜甘寧西北邊陲的三邊地區,至7月7日取得了隴東戰役的勝利。

1947年7、8月間,解放軍已經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為了策應晉冀魯豫野戰軍躍進大別山奪取中原的戰略計劃,毛澤東于7月下旬指示西北野戰軍向北出擊榆林,調動國軍胡宗南部北上長城沙漠邊,并相機奪取敵榆林戰略要點。7月底,西北野戰軍沿大、小理河向榆林進發,8月初向榆林守軍外圍據點發動進攻,迅速掃除了高家堡、響水堡等守敵據點,直逼榆林城下。8月6日,蔣介石飛抵延安,向胡宗南面授機宜,指示將共軍壓縮于米脂、佳縣黃河邊,迫其背水一戰或東渡黃河,以收東渡而擊之效果。隨后,胡宗南急調6萬大軍分兩路增援榆林,一路沿咸榆公路兩側北上,8月15日抵達綏德,另一路經吳旗、志丹、橫山走長城沙漠地帶兼程馳援。鑒于調敵北上的目的已經達成,8月12日,西北野戰軍主動撤圍榆林,南下米脂縣沙家店西北地區待機殲敵,并制造東渡假象迷惑敵人。這時,蔣介石和胡宗南誤以為解放軍要東渡黃河,于是下令軍隊“迅速追擊,勿失此千載良機”。不久,國軍兩路并進向東封鎖了黃河,向西控制了咸榆公路,中共中央機關和西北野戰軍被擠在佳縣,米脂、榆林三縣交界的狹小地區,背靠沙漠,側水側敵,處境十分險惡。

8月17日,國軍一個旅和一個團由鎮川堡東向烏龍鋪孤軍冒進,20日拂曉在沙家店遭到西北野戰軍主力伏擊,很快即被共軍分割包圍。8月20日下午,西北野戰軍發起總攻,國軍全線戰敗,師部和兩個旅遭到全殲,旅長被生擒。在取得沙家店戰役的勝利后,中共軍隊徹底結束了國軍對陜北地區的重點進攻,改變了西北戰局,西北野戰軍也從此由內線防御轉入內線反攻。8月22日,中共陳賡、謝富治的太岳兵團從晉南渡過黃河,進入豫西,直接威脅胡宗南的大本營關中,胡宗南急忙收拾殘部于27日南撤,解放軍乘勝兵分三路向南追擊,于9月1日在清澗城北的九里山截殲敵一部,9月14日又在岔口一帶設伏,擊潰國軍兩個軍,并以銳不可當之勢,直抵延安近郊。

另一方面,1947年3月,國府調集了24個整編師、60個旅,共約45萬人,組成3個兵團,由陸軍總司令顧祝同坐鎮徐州指揮,采取加強縱深��%8


三鑒齋 2011-01-13 20:51:24

[新一篇] 民國百年(七):民國政府退守臺灣(5)——國軍對解放區的全面進攻

[舊一篇] 民國百年(七):民國政府退守臺灣(7)——重點進攻時期共軍的局部反攻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