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神親嘴》第四輯 有兩種啟蒙和復興擺在我們眼前 新教改革與信仰復興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新教改革與信仰復興


  秋風的文章澄清了對中世紀的一些誤解。1163年,哥特式建筑的典范、巴黎圣母院開始修建,此后激發了哥特式教堂的建筑熱情。僅在法國,一百年間就有超過500座哥特式大教堂被建造。建筑師運用當時一切辦法和材料,拼命增加教堂的高度,使教堂好像削尖了腦袋,那種把人帶到上帝的榮耀面前的渴望,達到歷史上的最高點。就連雕像也盡量拉長,脖子、胳膊和腿,似乎都要直沖天國。同時大學開始興起,人的理性與信仰的結合,那種對真理的純全的熱愛也一樣達到歷史的最高點。哥特式大教堂的尖頂,是中世紀文化與信仰遺產的一個最形象的例子。它不是人類價值世界的投降書,而是一份真正的復興宣言。
  歐洲的文藝復興,很大程度上出于對中世紀矯枉過正的傲慢與偏見,盲目的反宗教立場,使文藝復興中有多少奔放的腦漿,法國大革命中就有多少迸裂的血漿。當拜倫和雪萊在不道德的個人生活和無邊的精神世界中唯我獨尊,詩人式的獨裁者在極權主義政治中與國家崇拜的合為一體,不過只是一個時間問題。1894年,康德這樣斷言,“每經過一次革命,啟蒙的種子都發出更茁壯的幼芽”。1830年,黑格爾在《歷史哲學講義》中謳歌大革命與啟蒙運動的血肉相連:“頃刻之間,理性、正義的觀念樹立了權威。從此一切都建立在這一基礎之上,自從太陽懸在天空、行星圍繞太陽轉動以來,從來也沒有想象到人的存在以他的頭腦,亦即以他的思想為中心”。這就是文藝復興式的“天地之間,個體為尊”,人被拔高到宇宙的中心,人卻希望國家是謙卑的。人把自己當作神一樣去膜拜,人卻反對對領袖和國家的膜拜。人認為自己的地位是完整的,從此再不愿意向著世界破碎自己,順服在比個體更高的價值之下;人卻要求政治國家向著自己破碎,接受權力的分離和制衡。受啟蒙運動以來的影響,我們的社會理想和文化理想,不是一直掙扎在這之間的矛盾境地嗎?
  劉先生說西方近代文明主要來自文藝復興的激發,這話最多只有三分之一的正確。因為近代的啟蒙與復興,也被稱為三“R”運動,即宗教改革、文藝復興和羅馬法復興。這三大運動,都同樣面對一個糟糕的羅馬天主教會對人的精神和靈魂世界的壓迫。它們的反抗,共同奠定了今天這個世界的基本圖景,也帶來了兩種啟蒙和復興的道路。但一直以來,中國知識界的眼光似乎只能理解和關切其中的一種。新教改革的意義,清教徒和改革宗神學,怎樣以信仰改變了這個世界的政治、經濟和宗教。迄今為止還是被知識界高度忽視。近30年來,我們的理解水平幾乎停留在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上。韋伯講出了清教徒的信仰與市場體制的關系,但他對加爾文主義或改革宗神學的理解流于粗淺,甚至懷有怨恨。在他那里,已開始將價值世界和事實世界截然分開,這種分離使韋伯痛苦,并因此強調個人價值決斷的重要性。在這種價值決斷里面,已暗含了投向施米特和希特勒的影子。同時他摒棄價值立場的“學術信仰化”的宗教學進路,也暗合了知識界將信仰看為知識客體的自由派立場。而在無神論的背景下,我們對加爾文這位影響人類歷史的巨人的理解,也幾乎僅僅受到茨威格《異端的權利》一書的左右。
  這兩本書都很薄,加起來不到300頁,卻影響了大部分知識分子對近代文明的理解模式,就是高舉文藝復興,貶低宗教改革;高舉理性,貶低信仰;高舉詩人,貶低牧師。但在最近一百多年的人類精神史上,說“個人不是孤島,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的約翰·鄧恩是一位牧師;說“我有一個夢想,所有人同席而坐,親如手足,自由響徹每一個地方”的金博士是一位牧師;懺悔自己“他們先來抓共產黨,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共產黨。他們接著抓猶太人,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的馬丁·尼莫拉是一位牧師;力阻法西斯的狂輪,參與刺殺希特勒的朋霍費爾也是一位牧師;說“愛,直到受傷”的德蘭嬤嬤是一位修女,在非洲謙卑屈膝,行醫50余年的學者史懷哲,則是一位神學家和平信徒。他們和一切思想家、作家和政治家最大的不同,是他們活出了他們所說的話。在20世紀人類的政治罪孽和人性墮落面前,筑起那道最堅固的人類價值的守望線的力量從哪里來?不是來自幾百年前的文藝復興,而是來自幾百年前的新教改革。
  德國的悲劇之一,就是啟蒙運動勝過了宗教改革。所以霍克海姆和阿爾多諾說,“啟蒙就是集權主義”。反之,在新教傳統勝過啟蒙傳統的地方,如英國、荷蘭、北歐和后來的美國,也許那里的作家都不夠浪漫,但那里的政治家也都不夠專制。無論是法治傳統,還是自由憲政,主要不是從啟蒙運動和文藝復興的中心如意大利、法國和普魯士產生的,主要是從新教改革的幾個中心產生的。一是英格蘭的威斯敏斯特(西敏寺),這里誕生出基督教史上最偉大的信仰告白《威斯敏斯特信條》,也誕生出人類史上最偉大的憲政體制“威斯敏斯特模式”。一是荷蘭,近代的聯邦主義和議會政治的發源地之一,也是清教徒的中心,“多特會議”奠定了改革宗神學的五大要點。一是蘇格蘭,新教史上最偉大的長老會傳統,和人類近代以來最偉大的道德哲學都在這里,這一切使蘇格蘭啟蒙運動一直立足在宗教信仰與道德價值的保守之上,不像歐陸那樣,立足于青春叛逆式的反宗教、反道德的人性張揚的廢墟。


王怡 2013-08-23 16:47:46

[新一篇] 《與神親嘴》第四輯 有兩種啟蒙和復興擺在我們眼前 人性的張揚一直被意識形態化

[舊一篇] 《與神親嘴》第四輯 有兩種啟蒙和復興擺在我們眼前 人在萬物中的位置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