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二十四節氣:白露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每年9月7日(農歷8月)前后,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交“白露”節氣。這時,中國大陸絕大部分地區的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清晨草木上有了露水,因此,這個節氣名為“白露”。《禮記》中有:“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的描述。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古人在《孝緯經》中也云:“處暑后十五日為白露,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當此時節,細小而清透的露珠密集地附著在花草樹木的綠色莖葉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經早晨的太陽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瑩剔透、潔白無瑕,煞是惹人喜愛。



白露時節,清晨陽光照射下的露珠晶瑩剔透、潔白無瑕。(網絡圖片)


白露節氣來臨時正當仲秋季節,這時氣候一如春季,不少花木依然茂盛,如木芙蓉、秋海棠、紫茉莉、雞冠花、雁來紅等,其色彩艷麗勝于春季,而此時田野里迎風招展的荻花更是別有風情。這個時節也是農作物即將收獲的時節。民間有句諺語云:“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意思是說,白露前后若有露,則晚稻將有好收成。



《秋艷圖》作者:陳之佛(網絡圖片)


當白露時節來臨時,天高云淡,氣爽風涼,最是宜人。古詩云“日照窗前竹,露濕后園薇。夜蛩扶砌響,輕娥繞竹飛。”描繪的正是白露時節的情景。

我國古代將白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說此節氣正是鴻雁與燕子等候鳥南飛避寒,百鳥開始貯存干果糧食以備過冬的時節。對氣候最為敏感的候鳥,如黃雀、椋鳥、柳鶯、繡眼、沙錐、 麥雞,特別是大雁,便發出集體遷徙的資訊,準備向南飛遷。候鳥們的起程佳期多在仲秋的月明風清之夜。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網絡圖片)


相較于“兩至”“兩分”,白露節氣在民間的地位并不算高,但其民俗活動卻也豐富多彩。

采集“十樣白” 

在浙江溫州、蒼南、平陽等地民間,每當白露節氣到來,人們便于此日采集“十樣白”(有點地方也有“三樣白”的說法),用來煨燉烏骨白毛雞(或鴨子), 據說食后可滋補身體,去風氣(關節炎)。這“十樣白”是10種帶“白”字的草藥,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與“白露”字面上相應。

飲白露茶 

老南京人都十分青睞“白露茶”,此時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長的極好時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干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愛。
 



茶道:和于心而品于味(網絡圖片)



釀白露米酒 

舊時蘇浙一帶鄉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釀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帶到城市。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釀成,略帶甜味,故稱“白露米酒”。
 



白露米酒(網絡圖片)



“祭禹王” 

白露時節還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傳說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漁民稱為“水路菩薩”。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 這里都要舉行祭禹王的香會。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兩祭規模為最大,歷時一周。在祭禹王的同時,還祭土地神、花神、蠶花姑娘、門神、宅神、姜太公等。

白露時節的養生

白露養生俗稱“補露”,過去在民間,是很看重白露前后養生的,只不過地域不同,“補露”的方法也各異。

福建福州有個傳統習俗叫“白露必吃龍眼”。民間的意思是,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因為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還可以治療貧血、失眠、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而且白露之前的龍眼個大味甜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龍眼是再好不過的了。

《內經》所言:“正氣記憶體,邪不可干”。即人體正氣旺盛時,邪氣就沒有機會侵襲肌體,自然也就會保持健康的身體狀態。因此,白露時節的養生也應體現飲食的全面調理和有針對性地加強某些營養食物用來預防疾病,還應發揮某些食物的特異性作用,使之直接用于某些疾病的預防。

科學家們已經發現并證實了很多食物都能預防和協助治療各種疾病。如用蔥白、生姜、豆蔻、香菜可預防治療感冒;用甜菜汁、櫻桃汁可預防麻疹;白蘿卜、鮮橄欖煎汁可預防白喉;荔枝可預防口腔炎、胃炎引起的口臭癥;紅蘿卜煮粥可預防頭暈;苦瓜、蘆筍、馬齒莧等都有防癌抗癌的作用。



白露養生俗稱“補露”


戰國時期的名醫扁鵲“安身之本必資于飲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強調了食物屬性要因時而異,因人而異。

白露節氣是涼爽季節的開始,白天和夜晚的溫度相差可達10多攝氏度;加之秋燥,耗人津液,因此常會出現口咽干苦、大便干結、皮膚干裂的現象。

預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適當地多服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品,也可選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人參、沙參、西洋 參、百合、杏仁、川貝等,對緩解秋燥多有良效。

而秋季也是呼吸道、消化道等疾病的易發季節,因而有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氣管病史的人,露補時注意應不吃魚蝦海腥、生冷炙燴腌菜、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比如帶魚、螃蟹、蝦類,韭菜花、黃花、胡椒等,而適宜多食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附錄幾則藥膳、食療配方

蓮子百合煲:

1.[配方] 蓮子、百合各30克,精瘦肉200克。

2.[做法] 蓮子、百合清水浸泡30分鐘,精瘦肉洗靜,置于涼水鍋中燒開(用水焯一下)撈出。鍋內重新放入清水,將蓮子、百合、精瘦肉一同入鍋,加水煲熟(可適當放些精鹽、味精調味)。

3.[功效] 清心安神,益氣調中,清潤肺燥,止咳消炎。適于疲憊或身體虛弱者或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食用。 
 



蓮子百合煲(網絡圖片)



銀杏雞丁:

1.[配料] 銀杏(白果)100克,無骨嫩雞肉250克,蛋清2個,高湯、白砂糖、紹酒、淀粉、味精、香油、食鹽、油、蔥各適量。

2.[做法] 白果去殼,在油鍋內煸炒至六成熟,撈出剝去薄衣待用。雞肉切成1厘米見方的小丁,放在碗內加入蛋清、食鹽、淀粉攪拌均勻。炒鍋燒熱放油(量要多些),待油 燒至六成熟時,將雞丁下鍋用勺劃散,放入白果繼續翻炒,至熟后連油一同倒入漏勺內瀝去油。再在鍋內倒入少量油,將蔥段煸炒,隨即烹入紹酒、高湯、食鹽、味精,把加工過的白果雞丁倒入鍋內翻炒,用濕淀粉勾薄芡,出鍋前淋入香油,攪拌均勻起鍋裝盤即成。

3.[功效] 補氣養血,平喘止帶。本方可作為老年性慢性氣管炎、肺心病、肺氣腫及婦女帶下證患者之膳食。

香酥山藥:

1.[配方] 鮮山藥500克,白糖125克,豆粉100克,植物油750克(實耗150克),醋、味精、淀粉、香油各適量。

2.[做 法] 山藥洗靜,上鍋蒸熟,取出后去皮,切1寸長段,再一剖兩片,用刀拍扁。鍋燒熱倒入植物油,等油燒至七成熱時,投入山藥,炸至發黃時撈出待用。另燒熱鍋,放 入炸好的山藥,加糖和水兩勺,文火燒5、6分鐘后,即轉武火,加醋、味精,淀粉勾芡,淋上香油起鍋裝盤即成。

3.[功效] 健脾胃,補肺腎。對于脾虛食少,肺虛咳嗽、氣喘者更為適合。


網載 2013-09-08 19:59:13

[新一篇] 你是想讀書,還是想讀完書?

[舊一篇] WTO背景下原住民族傳統知識遺產保護策略及其對區域民族經濟可持續性發展的影響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