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性質和理念
(一)性質和地位
地理學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其內容涉及的知識面很廣。當代社會人類活動的范圍不斷擴大,對自然的利用、改造程度也在不斷加深,加之世界各地區之間人們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越來越廣泛。為此,按照《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課程標準》),高中地理課程的必修模塊2,是在自然地理模塊1的基礎上,對人文地理學的闡述。
人文地理學和自然地理學是地理學的兩大基本分支。什么是人文地理學?比較完整而淺顯的定義是:人文地理學是研究人類活動和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人類在地表活動,與自然和人文環境,互有關系,連成一體。人類活動包括滿足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的一切行為,這些活動都和地理環境發生密切關系。地理環境分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兩種:自然環境(地形、氣候、水文、土壤和生物等)的現象,如山河、雨雪、動植物等,便是自然景觀;人文環境(人口、城市、農業、工業、交通等)的現象,如農田、工廠、聚落等,便構成了人文景觀。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共同構成地理景觀。
地理景觀一方面反映環境的本質,另一方面也表現出人類長期活動的烙印。人們常說的“南米北麥”“南船北馬”,還有一些民間順口溜,如東北地區的“煙囪安在山墻外”、云貴高原上的“火車沒有汽車快”、西北地區的“泡饃大碗賣”,等等,都是現實生活中的人文地理現象或景觀。人文地理正是研究人文景觀(或人文地理環境)并闡述其規律的學科。地是現象和素材,理是規律和概念。地和理有機結合才能成為科學,有地無理不是地理,充其量是一本“辭書”;有地少理也不是地理。人文地理更應該透過現象找理,探討人文地理現象的形成、發展與空間分布規律。
隨著生產力發展和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類和自然界的關系不斷向深度和廣度發展,一系列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如人口盲目增長、城市惡性擴張、資源供求失衡、生態環境局部改善但總體惡化。貧困、失業、國家和地區間差距擴大等。這對以協調人類活動和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為主要任務的人文地理學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課程標準》指出了《地理2》的目標:了解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理解人文地理環境的形成和特點,認識可持續發展的意義及主要途徑。由此看出,在高中地理課程的三個必修模塊中,《地理2》承担了培養學生人文地理素養的基本任務。
《地理2》是高中地理必修課程體系中的人文地理課程,既包括了人文地理中的幾個要素分支,又包括人文地理的人地關系理論。也就是說,人文地理模塊既涉及人口地理、城市地理、經濟地理等主要的人文地理分支,又在這些要素的基礎上,提升到人地關系和可持續發展的理論人文地理的層面上。必須指出,《地理2》雖然涉及人文地理的主要分支,但并不是人文地理各要素的拼盤,并不構成小而全的人口地理、城市地理、經濟地理等分支學課程,而是通過人口、城市、工農業生產等最能體現人地關系的要素來反映人地關系。
高中地理必修課程的三個模塊分別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為主,三個模塊相互聯系,反映出現代地理科學的完整系統。人文地理模塊處于自然地理模塊與區域地理模塊之間的樞紐地位,一方面以自然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為基礎,因為人類活動是疊加在一定的自然環境背景之上的;另一方面本模塊的知識和原理能運用到區域地理模塊的學習之中,例如,《地理3》講到“區域的農業發展”需要聯系農業區位因素,“區域的工業發展與城市化”需要聯系工業地域形成與城市化的一些基礎知識和原理。
(二)基本理念
1.基礎性與時代性。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根據當今時代精神的要求,精選基礎教育階段高中生今后適應社會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精選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基礎內容。基礎性與時代性要服務于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的培養,高中地理是基礎教育的一部分,是整個素質教育的一部分,我們在編寫教材時更多地考慮到現代公民不可或缺的地理知識和地理技能,并最終形成公民適應現代社會生活和生產的能力。例如,讓學生體會到地理對提高公民個人生活能力和生活質量的貢獻,地理對解決社會問題的貢獻,地理學對決策的貢獻等。筆者認為,這是新課標地理教材的價值追求。
地理學科集科學與人文寸一身。《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高中地理課程跨“人文與社會”和“科學”兩個學習領域。
2.綜合性與地域性。綜合性與地域性是地理科學的兩大基本特性。在人文地理中,綜合性表現得更明顯,既要分析自然因素,又要分析人文因素,要在人地關系的高層次上加以綜合。與自然地理相比,人文地理現象更復雜多變,空間差異更大,地域性更強。在分析人文地理現象時,一定要考慮到空間上的地域性,重視因地制宜觀念的形成。例如,既要綜合分析人口遷移的成因、城市空間結構的成因、工農業地域形成的條件,又要概括人口遷移的空間特點、城市空間結構形態特點、工農業地域類型特點,也就是把這些基本的人文地理現象落實到具體的地域中。
3.過程性與探究性。《地理2》以人類活動為中心,分析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力求體現基本的人文地理過程:人口變化過程、城市化過程、農業和工業地域形成過程、人地關系思想演變過程等,初步探討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活動地域結構的形成和發展規律。
二、教材編寫原則與體系體例
本冊教材共六章十六節,主要包括人口、城市、生產活動、地域聯系、人類與地理環境協調發展等六大方面的內容,涵蓋了人文地理學的基本內容,落實了《課程標準》關于各模塊知識結構的相對完整性的要求。本冊教材注意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力求突出以下特點。
1.注重人文現象(景觀)空間分布的闡述與分析。地理學最基本的概念是空間概念和區域概念。地理學的規律是以空間概念為基礎的,只有落實到空間才能顯現。例如,教材選取了江西省泰和千煙洲的立體農業素材,學生通過觀察教材提供的圖示,就會發現這個地方在水塘里養魚、在近水的低地種稻,果樹種在丘陵的低層,往上有毛竹、經濟林和用材林等,這些便是人文現象的空間分布。教材還引導學生加以分析,從作物生長條件、地形等自然環境等解釋這些事物空間分布的原因。
2.突出了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地球上凡有人類居住的地區,以人類和人類活動為一方,以地球表層,包括巖石、大氣、土壤、生物為主體的,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為另一方,組成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綜合體,即人地系統。人地系統中的人地關系是人文地理的核心。人對地具有依賴性,自然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空間場所,但人地關系中人居于主導地位,人對自然的過度利用引起人地關系失調,從而帶來一系列危及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后果,如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空氣污染,局部氣候惡化等。
教材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體現上述觀點。其一,加強對人類活動地理環境背景條件的分析,如農業、工業、交通等區位因素的分析。其二,重視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分析。一方面說明人類如何利用、改造地理條件,加深和擴大了人類與地理環境關系的程度和范圍,另一方面也闡明人類活動施加于地理環境的作用對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本身的影響。其三,突出人類活動的地域差異性和因地制宜,如關于不同的農業地域類型、工業區、城市發展等。在教材最后一章,還集中講述人類與環境關系不協調產生的環境問題,以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走向可持續發展之路。
3.幫助學生理解和建立基本的地理觀念,如正確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發展觀等。通過人文地理的學習,培養學生樹立人地協調的觀念,提高學生對環境問題的危機感、緊迫感和責任感具有積極作用。本次地理課程改革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者統一起來,加強現代公民應具備的價值觀念教育。
例如,第一章《人口的變化》,在從時間和空間兩個角度分析人口的基本過程之后(動態地分析問題),用一節的篇幅闡述了“人口的合理容量”,重點說明人口與環境的關系,這是建立正確的人口觀的基點。教材設計了這樣兩個內容:其一,地球最多能養活多少人,提出了“環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并說明資源、科技發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對“環境人口容量”有很大影響(綜合地看待問題);其二,地球上適合養活多少人,提出了“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最后教材安排了一個“活動”,讓學生閱讀一篇短文,結合我國人口增長的情況和人口增長模式轉變的現實,分析我國人口政策的合理性。課文雖然沒有直接闡述我國的人口政策,但是通過思考和分析,會加深學生對我國的人口政策的理解,并且逐漸變為一種價值判斷的依據。
再如,通過區位因素及其發展變化的分析,使學生明確應辯證地、發展地看問題;通過不同地域人類活動特點的講述,使學生具有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尊重其他地區文化的思想;通過自然環境及環境問題的講述,使學生認識到珍愛地球、保護環境、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人類的必然選擇等。
4.滿足《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課程標準》中必修課程《地理2》的“內容標準”是本冊教材內容選擇的依據(見下表),全書基本上是把“內容標準”中的基本要求逐一落實到教材的各章節中。
各章節與《課程標準》的對應表
附圖{G32P308.jpg}
5.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方法。本冊教材結構設計上的一個創新就是選用了一些案例來說明問題,以推動地理課程中的案例教學。全書一共采編了22個案例。“案例”這個新欄目使教學內容比較新穎、充實,成為本冊新教材的特色之一。
第二章《城市與城市化》中的案例
附圖{G32P309.jpg}
“案例”隨課文要求相對獨立出現,主要目的有兩方面:(1)以案例分析為依托,講述不同的人文地理原理。教材采用典型案例分析的方法,即教材不直接敘述所學內容,而是通過對某典型案例的分析,使學生從中感悟和體會其中的道理。(2)對課文所述原理起詮釋、實證、應用的作用,并為學生探究問題提供素材。
教材中“案例”力求具備以下四方面的特點。(1)激發性,能激發學習地理的興趣,改變教材單一的、嚴肅的面孔。(2)真實性,案例中提供的材料是真實的。通過真實案例的學習,聯系現實問題,給學生一個真實的世界,是案例編寫的一個出發點。(3)時代性,能反映時代氣息和現實問題。教材通過一個個案例,達到教育“面向生活、面向學生”的新理念。(4)情景性,使知識與案例提供的情景緊緊結合并互動,讓學生在案例學習中,增加對知識的理解力。
6.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學習方式的轉變。為了突出“過程與方法”目標的落實,本冊教材與現行教材相比,在欄目設計上有了一些變化,在原來“閱讀”和“活動”兩個欄目的基礎上,新增了“案例”和“讀圖思考”兩個欄目。這些欄目的設計力求聯系社會實際,以提高學生思考、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促進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氣氛。
三、具體問題說明
1.《課程標準》中的個別要求,在教材中由一章或兩章共同完成,例如,“舉例說明地域文化對人口或城市的影響”分散糅到了第一章和第二章中。
2.教材在處理案例陳述與原理分析的關系時,并不是千篇一律地遵循“一事一析”的格式,而是更多地從教學過程的角度來設計。例如,講述農業地域類型和工業區時,都分別從世界范圍內選取一個典型區域進行詳細分析,并借此種分析說明該類農業地域類型或工業區的一些共性知識。第三章第二節《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其中有兩個案例,一個是亞洲的季風水田農業,另一個是美國的商品谷物農業,兩者對照,寫法不完全相同。季風水田農業分析得比較細致,而商品谷物農業則講得比較概略,重點是讓學生仿照對季風水田農業地域類型的分析,自主分析、歸納商品谷物農業的形成和分布以及生產的特點。在這里,分析能力的遷移更顯重要。
3.教材中大部分章節,都會涉及中國和外國的實例。在中外內容的比例上教材給予了充分的考慮。例如,第一章第二節《人口的空間變化》,分別講了國際和國內的人口遷移;第三章《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第四章《工業地域的形成和發展》,從典型性的角度確定案例,更多地選擇了國外的例子,但是在“活動”中,大部分都有結合中國的題目設計。
4.對于農業地域類型和工業區的分類,學術界有多種方法。教材既參考多家方法的共同部分,又考慮教學的需要。例如,教材為便于學生了解,將工業區分為傳統工業區和新工業區兩類。
5.對于留民營的生態農業,現在學術界也存在著不同的看法。教材本著案例選擇的典型性原則,仍用留民營作案例。
四、教材體系、體例
(一)體系與內容框架
第一章《人口的變化》
第一節《人口的數量變化》
第二節《人口的空間變化》
第三節《人口的合理容量》
[本章內容框架]
附圖{G32P310.jpg}
第二章《城市與城市化》
第一節《城市內部空間結構》
第二節《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
第三節《城市化》
[本章內容框架]
附圖{G32P311.jpg}
第三章《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節《農業的區位選擇》
第二節《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第三節《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本章內容框架]
附圖{G32P312.jpg}
第四章《工業地域的形成和發展》
第一節《工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
第二節《工業地域的形成》
第三節《傳統工業區與新工業區》
[本章內容框架]
附圖{G32P313.jpg}
第五章《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
第一節《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
第二節《交通運輸布局變化的影響》
[本章內容框架]
附圖{G32P314.jpg}
第六章《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第一節《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
第二節《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實踐》
[本章內容框架]
附圖{G32P315.jpg}
(二)體例結構
各章基本的體例結構如下:
附圖{G32P316.jpg}
(1)內容提要。每章篇章頁用設問的形式導出內容提要,幫助學生掌握本章所學的主要內容,有利于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再現和靈活應用。
(2)“讀圖思考”的設計。“讀圖思考”一般安排在圖后,主要是引導學生對課文中圖像內容的進一步探究,注意其開放性和拓展性,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課堂教學改革等提供條件。
(3)“案例”的設計。“案例”的選擇注意其典型性和說明性。
(4)“閱讀”的安排。“閱讀”是對知識的必要擴展,體現教材內容的層次性和選擇性,體現了教材的彈性。
(5)“活動”的設計。“活動”在課文中適時安排,一般是就一個地理現象、事實或原理,引導學生探究。主要有資料分析、動手、辯論等活動形式。
(6)“問題研究”的設計。“問題研究”安排在每章之后,就本章重要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為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提供條件,并使學生通過探究加深對相關問題的理解和認識。
附圖{G32P3中小學教材教學(中學文科)京25~29G32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劉健20052005本文是一篇懷念美國前總統里根的文章,讓我們通過普通百姓的眼光來看一下美國民眾心目中的偉大形象。本文為美國波士頓學院菲利普·阿爾特巴赫教授所著,原文發表于2004年3月的《變化》(change)。轉發本刊,獲得作者授權。在此感謝北大蔣凱老師的聯系與幫助。張東生/何華峰李春萍,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經濟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員Memories of a Friend in the Park劉健 課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 作者:中小學教材教學(中學文科)京25~29G32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劉健20052005本文是一篇懷念美國前總統里根的文章,讓我們通過普通百姓的眼光來看一下美國民眾心目中的偉大形象。本文為美國波士頓學院菲利普·阿爾特巴赫教授所著,原文發表于2004年3月的《變化》(change)。轉發本刊,獲得作者授權。在此感謝北大蔣凱老師的聯系與幫助。張東生/何華峰
網載 2013-09-10 20:4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