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開掘語文課本的教學資源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傳統的語文教育觀認為:課程就是教材,所以教師通常利用的課程資源就是教科書和一兩本相關的練習冊。新課改下,廣大教師的教學觀幡然一新。但是,語文教學的現狀是,有不少教師誤讀了新課標關于課程資源的論述。因此,在他們的課堂上不僅出現程式化的教學:激趣導入、整體感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而且往往把視野投向教科書外,刻意開發和利用所謂的“豐富多彩的語文課程資源”。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正本清源”。語文教學首先要用足、用好課本,包括課本中的注釋、提示、補白、插圖、附錄等,倡導“溯本、求簡、務實”的教風,這對我們地處農村的中學更有現實意義。
  以下筆者以七年級上冊《語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第2版)為例加以說明。
  一、巧用插圖
  語文課本里面的插圖豐富多彩,意味雋永,可以說是教材的“第二語言”。充分利用插圖這一豐富的課程資源,特別有利于形象思維發展的初一學生的學習。插圖,我們應該關注它,研究它,開掘其豐富的內涵。這不僅有助于閱讀教學,而且能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
  寫作,首先要滿足學生的表達需要。學生作文最大的困惑往往是無話可寫,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老師的命題不注重學生的表達需要,脫離學生的生活經驗與知識,于是出現了師生之間“話不投機半句多”的現象。
  《月球上的足跡》的“研討與練習三”是這樣的:
  選擇下面一種情景,展開想象,寫一篇小作文。
  1.航天英雄楊利偉在飛船上與兒子通話說: “我看到了咱們美麗的家了!”設想他看到怎樣的情景。
  2.假如你成為中國第十代宇航員,經過漫長宇宙飛行,看到了一顆陌生而美麗的星球……
  筆者教學時,師生面對課本第95頁“月球表面”這幅插圖,有這樣一段對話:
  學生甲:這是美國宇航員拍攝的,明年要換我們中國宇航員自己拍攝的。
  教師(饒有興趣):你的意思是……
  學生甲:嫦娥一號衛星已經傳回“月球表面”的照片(教室里熱鬧起來,學生們七嘴八舌)。
  學生乙:有的中國人居然認為是不真實的。
  學生丙:是真實的,中國和美國拍的照片有點差異,我從報紙上看到過。
  ……
  于是,筆者要求學生以照片“月球表面”為話題,展開想象,寫一篇小作文。我以為,這比“研討與練習三”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更容易使學生覺得有話可說。
  現在,作文教學效率不高,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對學生的表達需要認識不足。在學生學習心理結構中,需要處于重要的地位,是個性心理特征的基礎,更是人的學習行為的直接動力。寫作沖動應主要歸因于表達需要。如果學生沒有表達的需要,那么就不會有自主、自覺的寫作。
  變學生作文“要我寫”為“我要寫”,可以通過提高學生的內驅力來激發學生的表達需要。推動行動的強烈刺激就是內驅力。筆者組織學生討論“月球表面”這幅插圖,利用課堂生成創設寫作情境,引發了學生思辨的欲望與想象的激情,從而產生了寫作的內驅力。這種教學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需要,用啟發的方法積極引導,最終形成的是學生自覺的寫作行為。
  二、利用注釋
  課文注釋,是教材特別是閱讀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充分利用注釋,既可掌握足夠的字詞,增長百科知識,又能提高解讀文本的能力,同時還為課外閱讀作者的其他作品提供查詢線索。
  題目注釋,指明課文出處,介紹作者,解釋題目中有關詞語,說明編輯對原文是否有所刪改等。如對《風箏》的注釋:
  選自《野草》(《魯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
  關于課文出處的注釋,可以使學生學到版本知識,讀書要選擇最佳版本。至于編者的刪改是最有教學價值的。
  如對《羚羊木雕》的題目注釋:
  選自《東方少年》1984年第10期,標題是編者加的。原題是“反悔”。有改動。
  筆者在教學中,曾讓學生討論:原題是“反悔”,文章結尾處體現得很明顯:“我覺得我是世界上最傷心的人!因為我對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那么教材的編者為什么要改動呢?兩個題目到底哪一個更貼切?為什么?通過討論,學生對課文的主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詞語注釋是課文注釋的主體,它可以使學生掌握豐富的詞匯,提高理解詞語的語境義的能力。
  如:《童趣》(第19頁)注釋⑧〔唳(lì)〕鳥鳴。筆者教學時曾啟發學生:為什么不注釋為“鳴叫”?師生討論中不僅引出“虎嘯、獅吼、馬嘶、猿蹄、雞鳴、犬吠”等一系列詞語,而且學生還了解了漢語言詞匯的豐富與精當。這樣,無論對學生發展語言能力、思維能力,還是認識能力,都有很現實的意義。
  又如:《山市》(第97頁)注釋①〔飛甍(méng)〕飛檐。甍,屋檐。筆者教學時,考慮到識字教學在初中的重要性,“甍”字難寫,便讓學生查字典掌握筆畫。結果,《新華字典》的解釋是“屋脊”。師生又去查證《康熙字典》:屋脊、屋棟,《說文解字》:所以承瓦,故從瓦。更有學生從課外書籍中找到解釋為“屋脊”的論據。這樣,學生不僅牢固地掌握了“甍”字的音、形、義,而且懂得了后人對古文的詮釋不限于一家之言。這種認識對初學古文者來說,是多么可貴啊!
  再如:《春》(第52頁)注釋①〔趕趟兒〕原意是趕得上,這里的意思是各種果樹爭先恐后地開花。筆者教學時告訴學生,詞語有著穩定的意義,否則人們無法進行語言交流;但語言運用貴在創新。朱自清先生在這里偏離了“趕趟兒”固有的詞義,臨時賦予它新的意思,而且附加了某種感情色彩。你能說一說嗎?學生回答:寫出了百花盛開的春景,表達了歡欣之情。這樣,學生利用詞語注釋進一步理解了文章的內容。
  三、鏈接補白
  七年級上冊的補白,各類內容都有,以小資料、小趣聞、小知識為主,或者補充說明了課文的寫作背景(如第5頁),或者深化了課文的主題思想(如第10頁),或者拓展了文本的學習內容(如第29頁),或者提醒學生對同類作品進行比較(如第70頁),或者向學生教授科學的寫作方法(如第58頁),等等。這些補白短文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的課程資源。運用之妙,在于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開闊學生視野,同時也可輔助課文的學習。
  《童趣》是學生進入初中之后學習的第一篇文言文,有一定的難度。筆者在教學中,利用課文后的補白短文理解《浮生六記·閑情記趣》。補白寫道:“《浮生六記》是自傳體的散文。原有六記,今存前四記。作者以樸實的文筆,記敘自已大半生的經歷,歡愉與愁苦兩相對照、真切動人。……”筆者首先讓學生查辭典理解“浮生”:指短暫虛幻的人生。然后啟發學生理解:《童趣》是作者晚年所寫的回憶性散文,此文重在“趣”字,寫出童年的樂趣。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便高屋建瓴地把握了文章的主旨。
  《散步》是一篇清新優美的散文,雖然內涵豐富,但語言樸素。筆者向學生提出回家與父母共同完成預習任務,課堂上在學生交流自學體會的同時,教師進行了點撥、引導。布置作文“我愛我家”時,筆者要求學生從不同角度寫。學生愕然:除了“敬老愛幼”,還可以寫什么?于是,筆者組織學生閱讀《散步》后的補白——《三代》(巴金)。啟發學生:這首21個字的短詩,寫的也是一家三代,但表現的主題不同于《散步》,能不能說一說?通過討論,學生明白了詩人筆下的這幅祖孫三代與泥土打交道的生活圖畫里,既有詩人對農民的同情,更有對農民的熱愛與禮贊。這首詩給我們的啟迪是:同樣寫三代人,視角不同立意也不盡相同。換言之,如果寫“我愛我家”,那么完全可以寫出“愛”的多種理由和原因。
  文選型教材最大的特點是教學內容需要我們教師創生。怎么用好教材的補白短文,可以見智見仁。但是,筆者認為,我們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設計時一定要有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創造是語文學習的高境界。閱讀過程的創造,更多的是一種聯想或想象,一種轉換或遷移,它可以根據表面的文字讀出文字背后的東西。補白,短小雋永、言簡意賅,與課文緊密連接,正是教師教學創生的絕好資源。
  四、重視附錄
  七年級(上)課本附錄內容豐富:十篇古詩詞,兩篇“名著導讀”,還有兩篇關于書法的知識短文。這也是重要的課程資源。“附錄”絕不能一股腦兒全放到期末,草草了之;應當在期初早作安排。比如,期初就可以給學生講《硬筆書法》和《寫好硬筆行楷字》,然后指導學生經常練習硬筆字。十篇古詩詞的學習,教師盡量要有所點撥,避免學生課外死記硬背。《名著導讀》宜早不宜遲,引領學生自讀名著。在日常課堂教學中,適時運用“附錄”,有時會產生神奇的效用。
  凡寓言作品,皆有寓意,讀者可以從不同角度來理解、運用。《寓言四則》的“研討與練習一”,要求學生“閱讀課文,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分別說說四則寓言的寓意”。這對初一學生來說,實在使他們感到大惑不解:“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居然能讀出不盡相同的寓意?筆者教學時利用了“附錄”中錢鐘書所作的幾則關于《伊索寓言》的新解(第188頁),學生讀了之后茅塞頓開。
  新課改背景下,學生面對同一內容往往會生成不同的意見,所謂“多元解讀”或“個性化理解”。然而,這絕不是說文本不具備基本的比較確定的內涵。我們倡導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鼓勵學生解讀的多樣性;然而對學生的不當意見需作明確評判,不能一味迎合。在閱讀教學中相機利用“附錄”巧妙引導,答疑解惑,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學生從小學畢業走進中學讀的第一篇課文是《在山的那邊》。詩歌,除字面上的意思外,往往還有深層含義。編者要求學生探究一下,詩中的“海”與“山”蘊含著什么意思?初一學生的理解常常不深刻甚至有失偏頗,筆者便結合附錄中的古詩《過松源晨炊漆公店》(楊萬里)進行教學。“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成了《在山的那邊》的絕妙注腳,學生對“在不停地翻過無數座山后,在一次次戰勝失望后”等詩句有了更正確的理解。同時,《過松源晨炊漆公店》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也讓學生心領神會。
  我們應當樹立大語文教學觀,應當開發利用本地區蘊藏著的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但是,這并不是意味著我們需要舍本逐末,舍近求遠。筆者之所以主張“以本為本”,是因為現在我們有不少教師實在缺乏專業的眼光,身在寶山不識寶啊!
語文教學與研究:教師版武漢20~21G311中學語文教與學(初中讀本)顧志裕20082008
顧志裕,語文教師,現居浙江上虞。
作者:語文教學與研究:教師版武漢20~21G311中學語文教與學(初中讀本)顧志裕20082008

網載 2013-09-10 20:50:05

[新一篇] 全球視野下高中教育的性質、定位和功能

[舊一篇] 公共知識分子:教育政策研究者的角色選擇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