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的退化和喪失  ——世界環境綠皮書之五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生物多樣性是指所有來源生物之間的差異,這包括來自陸地、海洋和其它水生生態系統,以及生態系統的各組成部分。這種生物間的差異包括種內差異(遺傳多樣性)和種間差異。
  熱帶森林生態系統是物種最豐富的環境,雖然它們只覆蓋不到10%的地球表面,但卻含有90%的世界物種。珊瑚礁和地中海歐石南叢生荒野區也含有豐富的物種。迄今已有約175萬個物種被分類學家所命名。據估計,目前物種的總數為1400萬個。但由于缺乏昆蟲、線蟲、細菌及真菌等種類數量的資料,這個估計值是很不確定的。
  現存生物提供多種環境服務,如調節大氣中的氣體組成、保護海岸帶、調節水循環和氣候,形成并保護肥沃土壤、分散和分解廢棄物、使多種作物受粉和吸收污染物等。在這些服務中,多數既不為人所知,也沒有得到適當的經濟評價;然而,最近估計有17種環境服務的總經濟價值為每年16萬億~54萬億美元。
  人類健康和幸福直接依賴于生物多樣性。例如,1997年世界上最暢銷的25種藥中有10種來源于自然資源,全球來自遺傳資源的藥物市場價值估計為每年750億~1500億美元。75%世界人口的衛生保健依賴于傳統藥物,而這些傳統藥物直接來自于自然資源。
  生物多樣性也為食物和農業提供遺傳資源,因而它構成世界食物安全的生物基礎并維持人類的生計。許多野生植物資源對國家和全球的經濟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埃塞俄比亞的作物品種可為加利福尼亞大麥免受病毒性病原菌危害提供保護,每年創造價值1.6億美元。從野生小麥中獲得的對病害的遺傳抗性在土耳其每年價值達0.5億美元。
  全球生物多樣性正在以空前的速率被改變著,這種改變的最重要驅動者是土地覆被、氣候變化、污染、對自然資源的掠奪性獲取以及外來物種的引入。生物多樣性減少的根本原因是人類活動的增加及過度消費,導致廢棄和污染物增加、城市發展、民族矛盾以及財富和資源的不公平分配。
  在過去30年間,特種的減少和滅絕已凸現成為主要的環境問題。目前物種的滅絕速率高于其“背景”速率許多倍,所謂背景速率是指在很長的地質學時間尺度內就一直存在的物種滅絕速率。
  最新的IUCN紅皮書(Hilton-Taylor2000)表明,大約哺乳動物物種的24%(1130種)和鳥類物種的12%(1183種)被認為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受到滅絕威脅。自1996年的紅皮書評估以來,哺乳動物中極度瀕危物種數已從168種增加到180種,而島類的極度瀕危種數則從168種增加到182種。然而分析表明,經過下一個100年脊椎動物種群的滅絕速率可能高于15%~20%。
  物種的減少或喪失對提供環境服務的影響是很難估計的,因為物種多樣性和其生態系統功能之間的關系仍不清楚。物種數量的減少可影響整個生態系統服務的供應,因為越是多樣化的生態系統其資源(能量、水和養分等)的獲得量就越大。有些生態系統,如干旱和北極地區,對于人類的影響表現得尤為脆弱。在這些生態系統中,僅有為數不多的生物具有相同的生態角色。物種多樣性在緩和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的影響方面也發揮作用。
  棲息地的喪失和退化是引起物種減少的最重要因素。例如,森林和草地開墾為耕地可導致當地動植物物種的滅絕。全世界約有120萬km[2]的陸地在過去30年里被開墾為耕地。在最近的全球調查中發現,棲息地的減少是影響83%的瀕危哺乳動物和85%的瀕危鳥類的主要因素。棲息地的改變是由于多種類型的土地利用變化所造成的,包括農業發展、林木砍伐、大壩建造、采礦和城市發展等。
  由于淡水棲息地退化最嚴重,20%的淡水物種在最近幾十年內即將滅絕或受滅絕威脅。引起淡水魚類滅絕的主要原因是棲息地質量的下降。
  占世界陸地面積1/3以上的旱地生態系統特別容易退化。統計表明有2.5億人直接受到荒漠化的影響。土地退化對旱地生物多樣性的影響還未被廣泛證明,但大量的變化是由于放牧、砍伐森林、外來種的引入及開墾所引起的。
  濕地對調節水流非常重要,是大量物種極其重要的棲息地。濕地棲息地對于水的供應和漁業(世界漁產量的2/3與沿海和內陸濕地區域有關)也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對濕地退化及喪失的担憂導致了1971年關于濕地國際重要性公約的建立(拉姆薩爾公約),以便保護和合理使用濕地及其資源。
  在過去的30年里,對生物多樣性危機最明顯的反應是1993年12月開始生效的生物多樣性公約,到2001年12月已有182個成員在該公約上簽字。該公約有三個主要目標:保護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生物多樣性中的要素,以公平的方式共享由利用遺傳資源產生的利益。
  通過捕食的影響、棲息地的改變或對生態系統過程的破壞等等,外來物種已成為本地物種的主要威脅。法屬波利尼西亞地區由于引進食肉的蝸牛而使許多本地蝸牛品種減少;新西蘭由于引進澳大利亞的刷尾負鼠而使本地鳥類減少。約30年前將食肉的尼羅河鱸魚引入維多利亞湖而使250個本地麗魚科魚品種滅絕。
  現有的數據表明生物多樣性仍在繼續下降,盡管已有多種積極努力。許多成功保護行動的例子是,特殊關注與大量資金源往往只集中于單個物種或本地區域上。許多對生物多樣性的威脅,如棲息地的減少和引進物種的入侵等仍將繼續增強。另外,許多新的威脅可能出現,總的來說,生物多樣性減少的驅動力非常明顯與普遍,因而保護的努力最多只能在全球范圍內減慢其變化的速率。
世界環境京69~73N2生態環境與保護20032003人類健康和幸福直接依賴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構成世界食物安全的生物基礎并維持人類的生計。  全球生物多樣性正在以空前的速率被改變著,這種改變的最重要驅動者是土地覆被、氣候變化、污染、對自然資源的掠奪性獲取及外來物種的引入。 作者:世界環境京69~73N2生態環境與保護20032003人類健康和幸福直接依賴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構成世界食物安全的生物基礎并維持人類的生計。  全球生物多樣性正在以空前的速率被改變著,這種改變的最重要驅動者是土地覆被、氣候變化、污染、對自然資源的掠奪性獲取及外來物種的引入。

網載 2013-09-10 20:59:31

[新一篇] 生命之杯  ——'98世界杯回眸

[舊一篇] 禪宗對中國和世界文化的影響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