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譯文]    花兒謝了,想讓它不謝只是枉然;燕子來了,好像還是去年的飛燕。

     [出典]     晏殊   《浣溪沙》

     注:

     1、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2、注釋:

       ①選自《珠玉詞》,浣溪沙,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紗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紗》或《浣紗溪》。有平韻、仄韻兩體,均為雙調四十二字,后用為詞牌名。

  ②“去年”句:語本唐人鄧谷《和知已秋日傷懷》詩“流水歌聲共不回,去年天氣舊池臺”。

  ③無可奈何:不得已,沒有辦法。

  ④香徑:花園里的小路。

     3、譯文1:

        聽一曲以新詞譜成的歌,飲一杯酒。去年這時節的天氣、舊亭臺依然存在。但眼前的夕陽西下了,不知何時會再回來。

  無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而去年似曾見過的燕子,如今又飛回到舊巢來了。(自己不禁)在小花園中落花遍地的小徑上惆悵地徘徊起來。

        譯文2:

        在去年的舊亭臺上寫了一曲新詞,倒了一杯酒,我坐在那看著夕陽西下,突然想到夕陽西下有多少時間已過去,已回不來?看著那花在風中搖擺而落在地上,感覺時間一去不復返,時間過去了永遠也回不來了,讓我們更加珍惜時間,因為我們知道留不住最美的時光。燕子飛回來了,可到底是不是去年的燕子呢?誰也不知道,只是覺得好像。這讓我更加懂得珍惜時光。我站在花園里飄著落花香味的小路上,一個人還不時地走來走去。我知道花落還有花開的時候,可我們的生命卻不會從生。

       譯文3:

        聽一曲新詞,飲一杯美酒,這時的天氣,與去年相同,看到的依然是往日的亭臺樓閣。夕陽西下,失去的時光還能回來嗎?

    花兒謝了,令人無可奈何,春燕歸來,卻似去年的相識。我只能小園香徑獨自徘徊。

 

     4、 晏殊(公元991-1055年),字同叔。他自幼聰明,七歲能文,十四歲經人舉薦參加進士殿試。晏殊是個非常誠實的人,他發現考試題目不久前做過,就請宋真宗趙恒另出題考他。真宗很吃驚,與大臣們商議后出了一個難度很大的考題。結果,晏殊當堂揮筆疾書,立即成章。真宗大喜,賜他進士出身。

       晏殊中進士后,便在朝廷任職。當時大宋國泰民安,天下太平,京城的大小官員經常宴飲游樂,過著花天酒地的奢侈生活。但晏殊辦完公事,總是回家閉門讀書。真宗知道后,點名提拔晏殊為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真宗說:“近來群臣經常游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最合適的人選。”誰知晏殊謝恩后卻說:“我也是喜歡游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我是有愧皇上夸獎的。”真宗聽后對晏殊更加寵愛。

       宋仁宗時,晏殊官至宰相,他非常重視任用賢士,范仲淹、歐陽修、張先、宋祁、富弼、梅堯臣等名臣都得到過他的培養與提拔。

       晏殊作詞,非常講究遣詞造句,常為一詞一句的得失煞費苦心。“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一飽含人生哲理的名句就是晏殊琢磨了好幾年才偶然得到的。

       當時,晏殊路過揚州大明寺,寺墻上的詩引起了他的興趣。晏殊發現江都縣尉王琪的一首詩寫得非常不錯,便把他找來,兩人一起到后花園散步。當時,正是晚春時節,滿地都是落花,一陣風兒吹過,花瓣隨風飄舞。晏殊隨口說道:“我有一聯,‘無可奈何花落去’,苦思許多年也未能想出下聯。”。王琪沉吟片刻,說:“是否可以用‘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一聽,拍手叫好,連聲說:“妙,妙,太妙了!”這既是傳說,當然未必可信。

        后來,晏殊在花園中宴飲時,想起去年的一次歌宴,也是在這樣的暮春,也是這樣的樓臺亭閣,這樣的清歌美酒。然而,在似乎一切依舊的背后,分明又感受到一種難以逆轉的哀愁,一種揮之不去的寂寥。于是,晏殊便將這兩個句子引入詞中,提筆寫下這首《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浣溪沙

        淡淡的憂傷,輕輕的孤獨,詞人捕獲了剎那間的感受,沒有悲戚卻有閑愁,沒有離恨卻有隱憂。這些非常普通的語言,經晏殊精雕細琢,將他對美好事物的流連,對時光流逝的悵惘表達得淋漓盡致,讀來意蘊深遠,耐人尋味,給人啟迪。

       晏珠將自己的詞集定名為《珠玉詞》,大概有字如貫珠,闕若美玉之喻。他的詞中,有許多經過苦心刻畫而又不顯斧鑿痕跡的名句,如“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滿目山河空念遠,不如憐取眼前人”等。他的閨思名篇《蝶戀花》中“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則被王國維引用,作為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的第一境界。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一種莫名的傷感,輕輕在胸前蕩漾。花兒殘落,春天消逝,片片落紅飄墜在晏殊多愁的心頭,擾動著詞人細膩的情思。雖然四季輪回中,美麗仍會悄然歸來,喚醒我們沉睡的期待。可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似曾相識的歸燕,還是去年離巢的雙燕嗎?

      青春的流逝令人傷悲,短暫的喜悅過后是新的惆悵。區區十四個字,竟是這樣一波三折,蘊含著宇宙人生的哲理,給讀者帶來無限遐想。讀了這首詞后,我們都會有這樣的感覺:這是一首婉約詞,但又超越了婉約詞。

       晏殊,北宋前期詞壇開風氣的重要人物。他一生沉浸于舞塮歌筵、花前月下,滿眼歌舞升平的盛景,生活如錦緞般柔美華麗。他聽著晨鐘暮鼓,賞著春花秋月,一草一木都能激起他的無限遐想。他的詞含蓄婉麗,不染俗塵,字里行間透著君子風、富貴氣。他也有感傷,他也有悲慨,但他不是李后主,他也不是秦少游,只是將自己的哀傷,在一定范圍內隱約地表達,讓讀者細細品味,靜靜思索,默默感悟。

 

      5、此詞雖含傷春惜時之意,卻實為感慨抒懷之情。

       詞之上片綰合今昔,疊印時空,重思昔;下片則巧借眼前景物,著重寫今日的感傷。全詞語言圓轉流利,通俗曉暢,清麗自然,意蘊深沉,啟人神智,耐人尋味。詞中對宇宙人生的深思,給人以哲理性的啟迪和美的藝術享受。

       起句“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寫對酒聽歌的現境。從復疊錯綜的句式、輕快流利的語調中可以體味出,詞人面對現境時,開始是懷著輕松喜悅的感情,帶著瀟灑安閑的意態的。但邊聽邊飲,這現境卻又不期然而然地觸發對“去年”所歷類似境界的追憶:也是和今年一樣的暮春天氣,面對的也是和眼前一樣的樓臺亭閣,一樣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舊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覺到有的東西已經起了難以逆轉的變化,這便是悠悠流逝的歲月和與此相關的一系列人事。于是詞人不由得從心底涌出這樣的喟嘆:

      “夕陽西下幾時回?”夕陽西下,是眼前景。但詞人由此觸發的,卻是對美好景物情事的流連,對時光流逝的悵惘,以及對美好事物重現的微茫的希望。這是即景興感,但所感者實際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擴展到整個人生,其中不僅有感性活動,而且包含著某種哲理性的沉思。夕陽西下,是無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東升再現,而時光的流逝、人事的變更,卻再也無法重復。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一聯工巧而渾成、流利而含蓄,用虛字構成工整的對仗、唱嘆傳神方面表現出詞人的巧思深情,也是這首詞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這一聯所含的意蓄。 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時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雖然惋惜流連也無濟于事,所以說“無可奈何”,這一句承上“夕陽西下”;然而這暮春天氣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無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還有令人欣慰的重現,那翩翩歸來的燕子不就象是去年曾此處安巢的舊時相識嗎?這一句應上“幾時回”。花落、燕歸雖也是眼前景,但一經與“無可奈何”、“似曾相識”相聯系,它們的內涵便變得非常廣泛,意境非常深刻,帶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惋惜與欣慰的交織中,蘊含著某種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無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時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現,生活不會因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只不過這種重現畢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動地重現,它只是“似曾相識”罷了。 此詞之所以膾炙人口,廣為傳誦,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       

       詞中似乎于無意間描寫司空見慣的現象,卻有哲理的意味,啟迪人們從更高層次思索宇宙人生問題。詞中涉及到時間永恒而人生有限這樣深廣的意念,卻表現得十分含蓄。

  被稱為“千古奇偶”的名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對偶;這一句對仗工整,音韻和諧,畫面生動,情感濃郁,寓意深刻,發人深省,因而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6、此詞之所以流傳千古,精華還在“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一聯。

  這一聯基本上用虛字構成。人們都知道,用實字作成對子比較容易,而運用虛字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卓人月在《詞統》中論及此聯時,說“實處易工,虛處難工,對法之妙無兩”。錢鐘書在《談藝錄》中也說,所謂“律之對仗,乃撮合語言,配成眷屬。愈能使不類為類,愈見詩人心手之妙。”

  它雖然用虛字構成,卻具有充實的、耐人尋味和啟人聯想的內容,這就更使人覺得難能可貴了。這一聯寫出了人們心中所有但為筆底所無的細膩感受,道出了自然界的規律。成功之處就在于作者善于捕捉剎那間的感受,并把這種感受提到具有某種哲理意味的高度上來加以描寫。

  “無可奈何”是作者的感覺、感受和感嘆,“花落去”,是自然界常見的現象,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面對落花,聯想到春天的消失,聯想到人生的變易,止不住產生一種惋惜的心情,然而作者對此無能為力,只有徒喚“無可奈何”了。這里的“花”,既是指春天一開一落的花,又使人聯想到其他許多一興一亡的事情。“似曾相識”也是作者的感覺和感受。燕子秋天南去,春來北歸,不違時節。它們差池雙翦,貼地爭飛,呢喃對語,由于體態相同,誰也難以分辨出其是否是舊巢雙燕,故在“相識”之前冠以“似曾”二字。“燕歸來”,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燕子的北來南去,象征著季節的變換和年華的交替。“燕”,既是指春來秋去的燕子,又使人聯想到象燕子那樣翩然歸來,重尋故舊的人或物。“花”和“燕”變成一種象征,讓人們想得很開,想得很遠……。“花落去”與“燕歸來”每交替一次,便過了一年,而人生在這無窮的交替之中逐漸衰老直至消失。“花落去”、“燕歸來”,本屬司空見慣的尋常小事,但當作者在這兩個短句之前加上帶有感嘆色彩的詞組“無可奈何”與“似曾相識”以 后,于是便把這極其普通的自然現象納入人生有限而時間永恒這一哲學范疇中來,創造出一種“情中有思”的意境。

 

      7、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青春如花不會第二次開放,但我們的心永遠象春天暖巢,等待燕子棲息。

 

     8、“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這不僅僅是對仗而優美的兩句詩,也是人生道途中常會遇見的風景。我們總難免要為那些已經遠去的幸福感到惆悵,卻又不是徹底的失望,因為那些熟悉的美好感覺偶爾仍會回來,敲醒我們的喜悅與期待。只是,這樣的安慰中又有著另一種悵惘,即使是曾相識,卻再也不是當日的情景了。有些人低下頭看見了花落去,有些人抬起頭望見了燕歸來,詞人在香徑上獨步徘徊,思索的不也就是一種面對生活的態度嗎?你的選擇會是什么呢? 

  我,選擇了那個深愛自己的人...

 

  9“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確很美,一種傷感,一種無奈齊上心頭。

想起自己讀這篇文章時,確實傷感過、悸動過,心不由得隱隱作痛。也曾想起過以往的以往,有些類似的經歷,傷悲過,膽怯過。最后是逃掉!

 

人都是這樣,愛一個人,一個人愛你,總會因為自尊、因為羞澀、因為不同的經歷、也或許因為家庭背景、因為難以啟齒、因為。。。誤會、錯過直到失去,天各一方。

 

在許許多的無奈中,把這段還處在萌芽中的愛留在心底,變成為回憶,成為哀嘆,成為悔恨。直到暮年來臨時,打開那塵封已久的心井,才發現是那么的珍貴,不想去碰撞、不想去揭開,只是希望它成為愛的永恒!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8:11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