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的沖突分析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一、引言
  90年代以后,經濟的發展已成為時代發展的主題,各國之間經濟合作進一步加強,但競爭更為激烈;為了保持和創造競爭優勢,各國都在積極的尋找區域經濟合作的新形式。TRADP在UNDP 的推動下已成為國際經濟合作的一個重大項目,它涉及東北亞地區的中國、俄羅斯、韓國、朝鮮、蒙古和日本等六國。為了配合TRADP項目的實施,在中、朝、 俄三國交界的圖們江經濟區(Tumen River Economic Zone 簡稱TREZ)內,各國都加緊了對該地區改革開放的步伐。1991年11月,吉林省的琿春市成為對外開放的甲級城市,1992年8月, 又被批準為建設邊境經濟合作區,享受特區政策。1991年12月,朝鮮宣布羅津——先鋒郡為自由經濟貿易區,清津港為自由港。1992年1月俄羅斯將海參崴對外開放。 這幾個國家的主要目的在于吸引外國的投資、技術和管理經驗,以此推動該地區的繁榮和發展。盡管這些國家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廉價的勞動成本和極為廣闊的潛在市場,但在國際經濟競爭中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地方產業和貿易保護。
  日本和韓國也是兩個重要的參與者,其優勢在于擁有雄厚的資金、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以及便利的海上運輸和優越的地理位置,因此這兩國都把TRADP視為開發潛在市場難得的一次機會; 另外該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包括土地、勞動力和天然能源)對這兩個國家具有較強的吸引力。由于生產力發展水平的不同,圖們江經濟區又為日本和韓國提供了轉移那些成本高的工業產業最理想的場所。該地區各國經濟體制的改革和開放的政策又營造了一個良好的資本投資環境。這一切為TRADP 的實施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二、沖突模型
  盡管TRADP涉及六國的參與和UNDP的支持, 但在談判中各國在很多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利益沖突和不同的偏好,比如:投資行業的優先次序、貿易保護等方面。如果在談判中能夠達成一致的開發協議,該地區將得到UNDP和國際貨幣機構的開發資金的援助,否則TRADP不能實施, 對東北亞各國沒有任何利益。在談判中,這六個國家根據各地區資源的擁有和自身的需求,按照各國的發展目標劃分為兩組:A和B。
  1.決策者和他們的策略 A包括日本和韓國,B包括中國、朝鮮、俄羅斯和蒙古。這兩組對投資和貿易方面有著同樣的爭議,投資和貿易對TREZ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B組更關心該地區的投資, 同時也不得不在貿易方面、產業發展方面予以保護自己的民族產業和自己的市場。而A對TREZ潛在的市場更感興趣,因此A愿意擴大對該地區的出口貿易, 并增加對當地的資本投資或轉移部分產業。 表1 給出了談判雙方在TRADP中的目標和優劣勢的比較。
  表1 談判雙方在TRADP中的目標、優勢和劣勢的比較
      A              B目標 1.擴大出口市場和份額     1.吸收投資   2.產業轉移          2.擴大進出口貿易   3.尋找資本市場        3.發展地方產業優勢 1.擁有雄厚的資本、      1.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    高技術和管理技巧       廣闊的土地和廉價勞動力   2.擁有較高級的產業      2.擁有巨大的潛在市場劣勢 1.缺少自然資源        1.缺少資本、技術和管理技巧   2.國內生產成本高       2.缺少技術裝備強的大公司   3.國內市場飽和
  在談判中為達成一致的協議,A 可采取對該地區的投資或者擴大對該地區的出口貿易,或者同時采取這兩項措施,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因此A有四個可行的策略,分別表示為(10)、(01)、(11)和( 00),第一位數字表示采取投資這一措施,第二位數字表示加強出口貿易;0表示沒有采取任何措施,1表示已采取了措施;若A選擇策略(00),說明它對該地區不采取任何措施。對于A而言, 擴大出口貿易比投資的傾向更大。同樣B 可以采取一種在投資和貿易上沒有任何限制的完全開放的政策,或者采取在一種可控制的環境下吸引投資并加強貿易;也就是B既可以在投資上設置限制政策來保護地方產業,又可以對A的出口加強貿易管制;顯然B傾向在采取這兩個策略的情況下開發TREZ;B如果采取完全開放的政策在談判中意味著處于一種薄弱(soft position )的地位;B如果同時采取較嚴格的貿易管制和產業限制, 又將意味著在談判中B處于一種保守的地位(conservative situation); 在這兩種極端的情況之間,B可以采取一定的妥協以達成與A的協議,例如,B 可以降低貿易管制來換取它所需要的投資;因此B 有兩項措施:產業限制(保護)和貿易管制(管制)。這樣B有四個策略:(00)、(10)、(01)和(11), 第一位數表示采取產業保護,第二位數表示采取貿易管制,這里1的意思是采取了這一措施,0的意思是什么都沒有做。表2 給出了在TRADP中的決策者、采取的策略和結局。
  表2 在TRADP中的決策者、采取的策略和結局。
A 1.投資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2.貿易 0 0 1 1 0 0 1 1 0 0 1 1 0 0 1 1B 1.限制 0 0 0 0 1 1 1 1 0 0 0 0 1 1 1 1 2.管制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結局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一個結局是由決策者所選擇的策略組合,所有可能的結局在表2 中都已列出;結局0是在談判開始時的情景, 它意味著談判雙方都沒有采取任何措施;結局15代表著談判雙方達成了一種協議,此時A 采取增加投資和加強對該地區各國的出口貿易,而B 采取產業保護和貿易管制;每一個結局都表示談判雙方按照相應的0和1的措施選擇的一種結果。
  2.偏好 為了反映一個決策者在談判中的利益和目標,我們建立了每一個決策者的偏好向量(PV),A的偏好向量排列了所有的結局, 從左邊最偏好的結局到右邊最差的結局進行了排序;談判雙方存在著各自獨立的利益,因而決策者在談判中存在著不同的偏好。
  對A而言,TRADP的開發為商品的輸入和資本投資提供了廣闊的市場,所以A關心它的出口產品的市場,傾向于對方降低貿易管制。 因為投資具有一定的風險,因此如果B實施限制,A傾向于沒有貿易管制的結局。但對A的偏好還依賴于A對潛在市場需求的程度,表3是在對A假設是迫切、謹慎和適中三種情況下,A不同的偏好向量。如果A在迫切尋找它的商品和資本市場的時候,結局12是一個最差的結果;如果A 非常謹慎,結局15將成為最差的結局,并且只有B采取優惠的政策時A 才愿意與B進行協商。當A迫切進入市場的時候,盡管B采取各種限制,A 也會加強貿易/或者增加投資。如果A采取謹慎的態度, 只有當對方沒有采取嚴格的限制和管制措施時,它才會采取相應的措施。
  表3 在各種假設下決策者不同的偏好序
決策者 類型        偏好向量 A   迫切 3 7 11 15 2 6 10 14 1 9 5 13 0 4 8 12    適中 3 7 11 2 1 6 9 15 10 14 5 13 0 4 8 12    謹慎 3 2 6 1 9 0 4 8 12 10 14 5 13 7 11 15 B   開放 15 7 11 3 13 5 9 1 14 10 6 2 12 4 8 0    適中 15 13 5 14 10 7 11 9 1 6 2 12 4 8 0 3    保守 15 5 13 10 14 12 4 8 0 7 11 9 1 69 2 3
  B既想得到A的投資又想與A加強貿易往來,但更傾向于A的投資,因為A可以帶來它所需要的資金、技術和管理技巧。為了發展地區經濟,B采取對投資限制的措施以適應于本地區經濟的發展,例如:關稅赦免僅僅局限在有利于本地區經濟發展的那些產業(相反的實施較高的關稅政策),這樣鼓勵一部分產業的發展,同時又限制一部分產業的發展和產業的轉移,但限制過緊將影響經濟的發展,因此B 不得不決定開放度是多少,要控制到什么程度,在完全的開放與完全的控制(保守)之間,提出不同的假設以檢驗針對B所采取不同態度的靈敏性。
  這樣B最好的結局總是15,即B采取了所有的控制措施,同時得到了A的投資又擴大了兩者的貿易往來。但B最差的結局是依賴于B 類型而定,如果B處于完全的開放,那末結局0是最壞的結局,這樣就不存在談判了;如果B采取保守的措施,結局3將是最壞的結果;在這兩個極端之中,B有可能犧牲一方面的利益來換取另一方面的發展, 例如減少貿易限制以達到吸引投資的目的。表3也顯示了不同假設下B的偏好類型。
  3.沖突的模型分析 通過以上的分析,談判中的決策者已經很清楚了所有的談判者和各自的利益,但是彼此之間也有可能產生在偏好理解上的差錯,例如:A可能認為B急于開發該地區而放棄各種限制措施,而實際上B是保守的;另一方面,B 有可能認為:在B 采取限制措施下,A仍急于開發該地區而獲利,因此A愿意投資并加強貿易,其實A是謹慎的。
  兩人談判中的博弈模型包括兩個偏好向量V[,A]和V[,B],如果兩個決策者都互相能夠正確的了解,那么就沒有誤解,他們看的是同一個博弈模型,這實際上就是零層超對策模型的一個特例(H[0])。當錯覺產生時,例如:A錯誤的感知B的偏好向量時,那么B被A所感知的偏好向量與B的真實的向量不同(V[,BA]≠V[,B])。結果A正在進行的博弈G[,A]與B正在進行的博弈G[,B]不同(G[,A]≠G[,B]);如果沒有人意識到這種錯覺,就可以建立第一層的超對策模型(H[,1]) 更為復雜的情況下,一個談判者可能認為其他的談判者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偏好,這種感知又上了一個層次,可以用第二層的超對策模型(H[,2])予以分析。
  在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的沖突談判中,因為談判雙方不完全信息的存在和彼此理解上的差錯,因此根據決策者不同類型組合的假設,應用了超對策模型,對該沖突進行了分析。超對策穩定性的分析分兩部,第一步每個決策者在自己的博弈中進行單個的穩定性分析;然后Fraser和Hiper連續的穩定性分析可以描述決策者不同的行為模式。 第二步根據博弈的結構和偏好序可以確定超對策模型分析的總結局;具體分析如下:
  在穩定性分析中總共有12個模型被分析,其中9 個模型的決策者彼此之間的認識是沒有誤解的,其余3個模型是2層的超對策模型。通過總的分析,結果集中在結局15和結局12上,對于結局15∶A在B施加兩者限制的條件下,仍然加強對該地區的投資和出口貿易;結局12∶A在B采取兩種限制的措施下僅僅擴大貿易,而沒有投資;這一點是在TRADP 的談判中最需要的。這兩個結局之一是否出現,還依賴于假設中的偏好次序。
  當兩個決策者都采取適中的偏好時(在表4中的案例5),均衡的結局是15;我們非常有趣的注意到從現狀(結局0 )到最終均衡(結局15)這一動態的變化過程:在開始時,A 可以對該地區投資和加強出口貿易,從而導致結局3的出現,這時B加強了各種管制,最后導致結局15的產生。
  表4的結果分析說明:結果對于A的偏好非常的敏感,對B 的偏好并不敏感。比較案例4和案例7,A處于一種迫切的狀態,而B處于開放與保守之間,結果同樣都是15。我們可以看出只有當A 的類型從迫切變化到謹慎時,均衡點才發生變化,最后從15變化到12。另外當A 處于迫切或適中的情況下,TRADP談判的結果對于B的政策并不敏感,因此只有得到A的投資時B才能作出一定的讓步;當A處于一種謹慎的情況下, 均衡點12有可能發生,但此結果對B的政策敏感。
  表4 各種類型下(案例)沖突的結果
案例 A   B       評論 1  迫切 開放 E={15},此時A在B的雙重限制下進行投資和貿易 2  適中 開放 E={9,15}可以到達的均衡點是15 3  謹慎 開放 E={3,6,9,12},A依賴于B的措施 4  迫切 適中 與案例1相同 5  迫切 適中 與案例1相同 6  謹慎 適中 E={6,912},A依賴于B措施 7  迫切 保守 與案例1相同 8  適中 保守 與案例1相同 9  謹慎 保守 E={12},當B采取兩種措施限制時,A不參與談判
  應用超對策模型進一步地分析談判雙方的這些結論,如表5.所示:是一個A處于謹慎行事,但其偏好被B錯誤的感知為迫切的假設下的模型,同時保守的B也被錯誤的感知為開放, 在談判中這種假設也符合現實的情形。最后的均衡結果是12。由于談判雙方的認知水平不同,因此又假設談判雙方都處于適中的處境,并且雙方都意識到對方都錯誤的看待自己的偏好,這樣又通過這個超對策模型進行了進一步的分析,均衡點同樣是15。
  表5 TRADP談判中的錯覺及談判的最終結論
H1  A是謹慎的       B認為A是迫切的 V[,A]≠V[,AB] E=12   A認為B是開放的    B是保守的    V[,BA]≠V[,B]H[2] A是適中的       B認為A是迫切的   A認為B是開放的    B是適中的           E=15   A相信B認為是A是迫切的 B相信A認為B是開放的
      三、結束語
  本文把東北亞地區參與TRADP的六個國家分為兩組, 每一組都在貿易和投資方面的問題上有著明顯的傾向, 在兩組的談判中建立了TRADP的兩人博弈模型并予以分析。在談判中當一方所采取措施時,另一方對此的感知非常重要。在分析中發現結果12和15最重要的情景,有可能是這一沖突的最終結果。
  當A處于迫切或適中時,均衡點是15,即不論B采取什么措施A 都將加強貿易和增加投資,因此結果對B的策略選擇不敏感,說明A對該地區開發的愿望非常強烈,B的限制措施并沒有影響到結果,因此,B沒有必要采取更多的讓步來吸引對該地區的投資。
  本研究項目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課題號:79770070
中國軟科學3京88~90F8世界經濟劉人境/馮濤/汪應洛/張朋柱19991999圖們江區域發展規劃(Tumen River Area Development Programme簡稱TRADP)雖然得到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 )的大力支持以及東北亞六國的積極參與,但由于各國經濟發展水平不同、資源稟賦不同,因而存在著明顯的利益沖突。所以本文首先回顧了TRADP 的進展及有關政策,建立了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的沖突模型,通過不同層次的對策分析和結局的靈敏度分析,找出解決沖突的最佳策略;以此制定相應的政策,從而促進東北亞地區的經濟盡可能快地發展。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劉人境,馮濤,汪應洛,張朋柱 作者:中國軟科學3京88~90F8世界經濟劉人境/馮濤/汪應洛/張朋柱19991999圖們江區域發展規劃(Tumen River Area Development Programme簡稱TRADP)雖然得到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 )的大力支持以及東北亞六國的積極參與,但由于各國經濟發展水平不同、資源稟賦不同,因而存在著明顯的利益沖突。所以本文首先回顧了TRADP 的進展及有關政策,建立了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的沖突模型,通過不同層次的對策分析和結局的靈敏度分析,找出解決沖突的最佳策略;以此制定相應的政策,從而促進東北亞地區的經濟盡可能快地發展。

網載 2013-09-10 21:25:42

[新一篇] 東亞經濟的活力

[舊一篇] 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的曲折性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