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期經濟發展戰略研究(上)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一、戰略目標及其可行性分析
  90年代下半期和21世紀初葉,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中心目標是實現國民經濟的工業化。這一目標的提出,是以鄧小平同志在70年代末所提出的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戰略部署為依據的。當時,鄧小平同志提出,中國國民生產總值在80年代翻一番,在90年代再翻一番,在21世紀中葉趕上當時的中等發達國家的發展水準。
  現在看來,第二步戰略目標將提前完成。在提前實現小康目標的基礎上,中國將從90年代下半葉起,進入實現國民經濟現代化的歷史新階段。中國社會經濟二元結構的具體國情,決定中國國民經濟現代化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2010年左右,實現國民經濟工業化,第二階段是進一步實現國民經濟現代化。
  我國實現國民經濟工業化至少有下述四點標志:第一,科技水平和主要工業部門的技術水平達到當時中等發達國家的水準,亦即OECD國家的平均水平。第二,將80%的農業從業人口轉移到非農業和城鎮經濟,使農業從業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比率降至20%以下。第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世界銀行《世界發展報告》所定義的上中等發展中國家水準(1989年為3150美元,2010年當有所提高)。第四,在國民生產總值上超過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大國——美國。
  實現農業從業人口的歷史性轉移,是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事業的核心內容。我國社會經濟的二元結構,集中地表現為城鄉二元結構,這是非工業化國家即農業國的典型特征。正是由于這種二元結構的存在,我國雖然奠定了工業化的物質技術基礎,但依然不能摘掉農業國的帽子。因此,實現農業從業人口的歷史性轉移,乃是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第一要義。
  我國實現國民經濟現代化的基本標志有二,一是在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這一綜合指標上達到當時OECD國家的平均水準,二是大力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避免西方發達國家種種后工業社會弊病,實現分配公平,保護生態環境和凈化社會氛圍。
  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難點是農民問題,是實現工業化。實現了工業化,解決了農民問題以后,我國經濟建設事業將加速發展。我國農村問題、農民問題,抓得太晚了。從現在起,應當全力以赴,爭取用三個五年計劃的時間,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從根本上解決農民問題,然后再用五個到六個五年計劃的時間,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現代化目標后,從21世紀中葉起,我國將進入全面超越西方國家的偉大的歷史時期。
  中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資源豐富,從總體上說,是一個人口大國,幅員大國,資源大國。經過40多年的建設,奠定了實現工業化的物質技術基礎。15年的改革開放的實踐,在總結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的基礎上,初步形成符合中國國情的穩健的科學的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模式,從而揭開了中國經濟起飛的序幕。從90年代起,中國進入持續高速增長的歷史時期。據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世界著名經濟學家里昂惕夫1975年在《世界經濟的未來》(聯合國研究報告)一書中所作的實證研究預測,從1975年到2050年,西方工業國家的年平均實際經濟增長率將為3.6%(近年來西方經濟發展的實際證明,這一預測值偏高,應降低1個百分點),人口增長率為0.7%。如果發展中國家的年均經濟增長率達到6.5%,人口增長率不高于2%,那么,從1975年起,經過75年,到2050年,就可在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上趕上西方工業國家。據1975年聯合國七屆特別大會的估算。當時發展中國家與西方工業國家在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上的比率為1∶12。里昂惕夫認為,發展中國家要實現這一目標,一項必備的條件是積累率高于20%。因為據里昂惕夫的實證研究,對發展中國家來說,5~6%的年經濟增長率要求20%的積累率,7~8%的年經濟增長率要求30%的積累率,而9~10%的年經濟增長率要求35%的積累率。
  中國幾十年來的經濟增長率、人口增長率和積累率均優于里昂惕夫提出的上述指標。在1978~1993年間,中國此三項指標分別為9.3%、1.4%和33.2%。1993年,此三項指標分別為13.4%、1.10%和38.4%。另一方面,我國正處于工業化的經濟發展階段,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發展余地很大,第三產業的發展還剛剛起步。在工業化實現過程中,以及工業化實現后的若干年內,均屬于高速經濟增長時期,一直到中國第三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上升到60%左右時為止,而這種局面至少要到21世紀30年代才會出現。因此,中國的高速增長應至少可以維持40年。根據我國的積累率及其他資源條件,按照里昂惕夫所設定的發展中國家的一般投資效率水準,中國年經濟增長率將為8~9%,與中國40多年來的經濟增長實績約略相當。如果再加上加速科技發展、加強宏觀和微觀經濟管理、適當利用外資這三項因素,則中國經濟增長率還可望略有提高。
  用現價美元換算值進行國民生產總值的國際比較,應當采用購買力平價的國民生產總值核算法,否則難以反映各國的實際經濟規模。國民生產總值的購買力水平核算法可采用下述簡便公式:中國GNP現價美元值=某一基年的中國GNP美元值×基年以來中國實際經濟增長率累計值×同期內美國GNP的縮減指數。
  我們以1980年為基年,根據國內外實證研究成果,我們取人民幣與美元購買力平價的比值1∶1。據此計劃,1980年我國國民生產總值為4470億美元,人均452美元。80年代中國年均實際增長率為8.8%,美國同期國民生產總值縮減指數為149,可得出1990年中國國民生產總值為15480億美元,人均1354美元,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993年發布的1990年中國人均GNP值(1300美元)和美國長期綜合戰略委員會1988年對1990年中國人均GNP估算值(1330美元)非常接近,而低于世界銀行1992年《世界發展報告》對中國人均GNP的估算值(1950美元)。
  按照上述計算值(即1990年我國國民生產總值為15480億美元,人均1354美元),設今后一個歷史時期中國實際增長速度為9%,人口在下世紀初穩定在14億,則2010年我國國民生產總值為86756億美元,超過美國綜合長期戰略委員會1988年對2010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的估算值:74000億美元(預計美國未來時期內的實際經濟增長率為2.5%)。
  1990年西方工業7國的加權人均GNP為18133美元,假定中國人口穩定在14億,人均GNP增長率為7%,西方工業7國人均GNP增長率為2%,則在2043年,中國人均GNP可達48860美元,超過當時工業7國42589美元的人均GNP值。由此可見,世界和中國在90年代和21世紀上半期的發展趨勢將確保我國在21世紀初葉實現工業化目標,在國民生產總值上趕上最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而在21世紀40年代實現現代化目標,在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上趕上OECD國家的平均水準。
    二、戰略方針和戰略重點
    (一)戰略方針
  由于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是在社會經濟發展上具有鮮明的二元結構,既有相對的先進性(集中表現在建設起相當水準的完整的工業體系和科學技術體系),又有明顯的落后性(集中表現在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低下和農業從業人口的高比重上),現階段和今后相當長一個歷史時期,我國發展國民經濟的基本方針是在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的前提下,用自己相對的先進性克服自己的明顯的落后性,同時吸收和利用外國一切先進的東西和積極的因素,為我所用。根據這一指導方針,我國實現工業化戰略目標的基本途徑是:在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基礎上,以發展內向型經濟為主,發展外向型經濟為輔,發展外向型經濟為發展內向型經濟服務;以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前導,以傳統工業特別是重化工業現代化為杠桿,大力發展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盡快實現農村經濟工業化;在繼續發展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的同時,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的步伐,從而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的全面高漲和科學技術事業的普遍繁榮。
  根據我國的具體國情,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方針有5個要點。(1)要堅持社會主義的政治方向,確保經濟建設為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服務。(2)要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針,把力量的基點放在自己身上,不可對外力寄于不切實際的幻想。(3)要把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解決置于經濟方針的核心地位。(4)要正確處理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加強中央的權威,維護和強化國家的統一。(5)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人口、環境和資源的關系,特別是針對人均資源偏少的國情,認真推行可持續性發展即集約型發展方針,將經濟發展建立在可再生性資源、高科技和優化生態環境的基礎之上。
  在當前的國際經濟環境中,正確處理發展內向型經濟和發展外向型經濟的關系,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大國,經濟建設受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的支配,以滿足12億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為發展經濟的基本目標,國內市場潛力極為巨大。同時,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資源豐富,并且建立起基本上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和科學技術體系,積累率多年來名列世界前茅。因此,在我國工業化過程中,我國應該而且也只能主要立足于國內解決資金、資源、技術、人才和市場問題,亦即走以發展內向型經濟為主的道路。另一方面,發展對外經濟往來又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借助于引進外國先進技術和外國資金,以及某些國內稀缺的資源,有助于加快我國經濟發展和工業化的步伐。但從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全局來看,對外經濟技術往來不可能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起主導作用。局部地區可以發展外向型經濟,但整個國民經濟必須以內向型為主。全國范圍都應當是開放型經濟,但開放型經濟和外向型經濟并不是一回事。
    (二)戰略重點
  回顧我國40年的經濟發展戰略,有兩點偏差應當加以矯正。一是在建國后的前30年過分向重工業傾斜,并且重工輕農,重城輕鄉。優先發展重工業是完全必要的,問題是在重工業體系基本建立起來以后,未能不失時機地為整個工業現代化服務,為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經濟工業化服務,而是在某種程度上走進了自我服務的死胡同。二是近十幾年來過度向東南沿海地區的外向型經濟傾斜,同時在產業結構上忽視了重工業現代化,過度向輕型下游工業傾斜。在城鄉關系上繼續重工輕農,重城輕鄉,再一次喪失了農業現代化和農村工業化的寶貴時機。這兩點偏差是我國多次被迫進行全局性經濟治理整頓的戰略上的原因。
  總結40多年來的歷史經驗,我國工業化發展戰略應突出如下四個重點:(1)正確處理城鄉關系和工農關系,制訂科學的農村經濟發展戰略,盡快實現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經濟工業化。(2)正確處理各產業部門之間的關系,制訂科學的產業經濟發展戰略,實現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均衡協調發展。優先發展高科技產業,實現傳統工業體系的現代化。(3)正確處理地區之間特別是經濟先進地區和經濟后進地區之間的關系,制訂科學的地區經濟發展戰略,實現東部、中部、西部地區經濟相對均衡的發展,特別是要加快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步伐。(4)正確處理內向型經濟和外向型經濟之間的關系,制訂科學的對外經濟發展戰略,提高對外經濟關系發展的整體經濟效益,增強其對國民經濟的促進作用。
    三、農村經濟發展戰略
    (一)加速農村工業化的迫切必要性
  第一,在政治上,農村經濟發展長期落后和停滯不前,蘊藏著巨大的不穩定因素。我國農民是我國工業化原始積累的提供者。我國城鄉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二元結構及其發展趨勢,意味著我國城鄉之間和工農之間存在著日趨尖銳的矛盾。由于我國人多地少,農村人口爆炸與耕地急劇減少的趨勢孕育著災難性的后果。
  第二,在經濟上,現代化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堅實基礎。不大力發展農村經濟,食品和許多工業原料的供給沒有保障,以城市為依托的現代工業和科學技術失去世界上最大的服務對象和最廣闊的市場。占人口80%的農民為小塊耕地和小生產者生產方式所束縛,所蘊藏的巨大經濟潛力無從發揮。不發展農村經濟,城鄉失業問題無法解決,而農產品供應緊張又往往是物價上漲的導火線。農村經濟的良性發展,是我國生態環境得以保護和改善的基本保證。尤其值得提出的是,農村工業化及隨之而來的農業從業人口向非農產業和城鎮經濟的轉移,農村社會保障事業的發展,是解決我國人口問題的治本之道。農業問題,農村問題,歸根結蒂,農民問題,是我國社會經濟政治問題的核心。這個問題得不到根本解決,一切問題都無從談起。
    (二)農村經濟工業化的內涵
  農村經濟工業化是一個立體概念,其內容比農業現代化要豐富得多。它要求在現代生產技術基礎之上,大規模地發展農村各項社會經濟事業。
  第一,建設現代化的廣義農業,包括種植業、畜牧業、漁業和林業,特別是種植業、畜牧業和林業。針對我國人多田少的國情,我國要發揚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實現種植業和畜牧業生產的集約化、園田化和工廠化,大幅度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土地產出率,將種植業和畜牧業對大自然的依賴降低到最低限度,確保對12億人口的農畜產品的穩定而又充沛的供給,并為農業勞動力轉移創造最根本的條件。我國由于人口膨脹,開發不當,植被破壞嚴重,森林覆蓋率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們必須千方百計地綠化一切荒山禿嶺,盡快將我國的森林覆蓋率提高到30%這一保護生態環境所要求的最低標準。
  第二,以鄉鎮企業為組織形式,大力發展農村工業。鄉鎮企業發展的主要途徑,應按照國家統一的產業政策,主要通過國有大工業擴散產品的形式,納入全國大工業生產網絡,為大工業服務,為出口服務,為本地經濟和人民生活服務。
  第三,大力發展農村第三產業,包括農村交通運輸業、郵電通訊事業、農村商業金融事業、農村教育文化科研衛生事業、各項社會福利事業,特別是農村社會保險事業。
  第四,在農村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發展的基礎上,建設現代化農村集鎮網絡,作為農村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中心。
  在90年代最迫在眉睫又行之有效的,是在國家統一計劃的指導下,在國家工業、科技和財政的支持下,組織廣大農民群眾,以人均一畝為目標,大張旗鼓地、鍥而不舍地建造12億畝穩產高產的基本農田。以此為中心,進行以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為基本內容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村工業化和全國基礎設施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特別是12億畝基本農田的建設乃是中華民族安身立命之本。只要完成了這一偉大工程,并將我國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到每個勞動力耕種例如20畝的水平,我國用6000萬左右的勞動力從事農業即夠,加上牧業、林業、漁業,頂多1億勞動力。假定我國勞動力在世紀之交穩定在7億,則從事農業的勞動力即可下降到15%左右,從而實現工業化一項最重要的指標。
    (三)現階段我國農村經濟工業化的可行性
  在現階段,我國農村經濟工業化不僅具有其發展的迫切必要性,而且具有其現實的可行性。其中一個最基本的條件是我國已經建立起農業現代化和農村工業化的物質技術基礎——完整的工業體系和科學技術體系。我國農業現代化和農村工業化所需的技術、設備和物資主要為通用技術、設備和物資(當然也不排除高科技例如生物工程技術的運用)。滿足這一需要,我國現有的工業體系和科學技術體系游刃有余,不需仰賴外人。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執行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針的基礎。
    四、中國產業發展戰略
  中國產業發展分為三個技術層次:第一個層次為農村經濟,包括農業、農村工業和農村第三產業;第二個層次是傳統工業,包括重工業、輕工業;第三個層次是高技術產業。農村是我國傳統工業的主體市場,農村經濟發展所需的以通用型為主的技術、設備和材料,主要仰給于傳統工業,特別是傳統重化工業。傳統工業現代化所需要的先進技術、設備和材料,主要仰給于高技術產業。高技術產業發展所需的尖端技術設備和材料,主要依靠我們自己的科技力量協作攻關加以解決,同時盡可能引進吸收外國先進的東西,以加快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步伐。
  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時期的產業發展戰略可分下述五個層次。
    (一)高科技產業
  我國高新科學技術已達一定的水平,有些領域已躋身世界先進行列。我國已經具備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科技條件、工業條件和資源條件。當前世界高科技發展的主要領域,包括電子計算機技術、新能源科學技術、新材料科學技術、生物工程技術、激光和光纖通訊技術、空間科學技術、海洋科學技術,我國均有相當的研究基礎。當務之急是加快集成電路、新型材料、生物工程、海洋石油和養殖捕撈、航天航空、激光、光纖通訊等產業的發展。我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不僅要形成若干高技術產業,而且要用其改造傳統工業,甚至使某些傳統工業變成高技術產業。
    (二)基礎設施(交通運輸、通訊和能源)
  1.加速鐵路建設和改造。近10多年來每年我國鐵路新修里程低于前30年,主要原因除投資額有待增加外,還在于投資效果不佳。加強投資管理,特別是實行中央、地方、群眾(主要是農民群眾)三結合建設方針,是加速我國鐵路建設和整個運輸事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2.加緊民航飛機特別是干線飛機的研制工作,盡快發展民航飛機制造業。在此基礎上大規模發展民用航空事業,增加民航業在交通運輸特別是旅客運輸中的比重。
  3.加快郵電通訊事業的發展,特別是加快光纖通訊技術的發展,建立覆蓋全國城鄉的通訊網絡。郵電特別是電訊事業的發展,投資少,效率高,可大大緩解交通運輸的緊張狀態。
  4.我國能源工業的發展戰略是以煤為主,多種能源并舉,逐漸將重點轉向水電和核電。
    (三)基礎產業
  基礎產業是重工業體系的基礎部門,從而也是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因為作為生產資料生產部門的重工業担負著為國民經濟各部門現代化提供技術裝備的任務,是我國國民經濟現代化的命脈。因此,要實現國民經濟的現代化,必須率先實現重工業的現代化,而機器制造業、電子工業和基礎原材料工業乃是重工業體系的三個基礎產業。
  1.機器制造業。我國機器制造業現代化的基本內容有三,首先,要實現工作母機制造業即機床制造業的現代化,在此基礎上實現各部門專用機械設備制造業的現代化;其次,在機床制造業中,又要率先實現制造機床的機器設備即母機之母機的現代化,同時大力發展數字程控機床、高精機床和重型機床的生產,淘汰一般的技術落后的機床的生產;再次,廣泛采用電子技術,將其注入機械制造業的生產設備和機床產品之中。
  2.電子工業。我國電子工業的發展要充分應用現代微電子科技的先進成果,大力發展集成電路特別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生產,同時將工業用電子設備的生產放在優先地位。
  3.原材料工業。我國原材料工業主要涉及兩個部門,一是冶金工業,二是化學工業。原材料工業要充分應用現代材料科學的最新成果,大量生產新型材料和短缺材料,為我國重工業和輕紡工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根據我國現已探明的資源條件,在化學工業的發展方面,不僅要發展石油化學工業,而且要著重發展煤炭化學工業。
  機械工業、電子工業和原材料工業三者的發展互為條件,息息相關。優先實現這三個部門的現代化,使之盡快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就可大大減少對外國技術、設備和材料的依賴,大大增強我國對外國先進技術設備的引進、消化和創新能力。機械、電子產品和原材料是我國目前進口商品的大宗,也是我國出口商品的潛力所在。優先實現這三個部門的現代化,大大加快其發展速度,將從根本上優化我國進出口商品結構。
    (四)支柱產業
  根據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的要求,即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根據對工業化國家人民群眾消費支出的分析,我國支柱產業(制造業)應當以人民大眾的需求(個人需求和社會需求)為基礎加以設計。人民的基本需求可分解為八項,即食、衣、住、行、醫、學、娛、防,與此相適應,我國的支柱產業亦可分為下述10種。
  1.食品工業。我國是全世界飲食文化最源遠流長的國度,隨著9億農民的大多數逐步轉入非農產業和城鎮經濟,對加工食品的需求將與日俱增。我國食品工業的規模將為世界之冠。
  2.衣著工業。提高作為最終產品的衣著制造業的地位,逐步建立以衣著產業為龍頭的包括相關產業特別是紡織業在內的衣著產業體系,牢固地占領國內市場,并在國際市場上獲得與我國人口及資源相稱之份額。
  3.建筑業。建筑業包括住宅建筑、工業建筑和公共建筑,而以住宅建筑為主。我國近年來建筑業發展迅速,特別是農民建筑業發展很快。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轉向非農產業的農民的一個重要去向,是建筑業。只要方針對頭,我國有可能結合新型村落、新型鄉鎮和中小城鎮的建設,到2010年,使全國城鄉居民每戶擁有一套中等水準的住宅,同時興建相應的城鄉公共設施。
  4.交通通訊工具設施制造業。到2010年,建成強大的獨立完整的飛機制造業、汽車制造業、鐵路車輛設備制造業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制造業體系,建立強大的電話、移動電話、傳真機及其他通訊設施的制造業,不僅能完全滿足國內市場的需要,而且在全盤國產化的基礎上,使產品價格及運價與人民群眾收入成比例,與OECD國家的平均水準持平。盡快實現轎車、干線民航飛機和移動電話的國產化,是我國交通通訊工具制造業的三個重點。在汽車工業特別是轎車工業方面,考慮到國內外石油生產的前景和環境保護的需要,應盡快解決電動汽車的研制和大規模生產、使用問題。
  5.醫藥工業和醫療器械工業。近年來,我國藥品價格特別是進口藥品器械和外資企業生產的藥品的價格越來越高,醫療收費也日趨昂貴,超出了廣大群眾特別是農民群眾的經濟承受能力,實行公費醫療制度的企業事業單位也不堪重負。這種現象與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的要求是背道而馳的,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占人口90%以上的工、農、兵、知識分子將不敢問津。因此,必須將這種趨勢消滅于青萍之末。欲做到這一點,除了改革現有醫療體制之外,最根本的是建立強大的高水平的醫藥和醫療器械工業體系。我國醫藥和醫療器械發展的途徑,一方面要實行進口醫藥器械的國產化,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在中西醫學相結合的基礎上,大力發展中藥生產。務使我國醫藥和醫療器械價廉物美,適應廣大人民群眾的經濟承受能力。
  6.教學、文化用品制造業。我國近年來教育收費,包括中小學教育收費呈急劇上升趨勢,如果放任不管,勢必成為群眾一大沉重負担,而廣大農民群眾子弟將再度被拒之于學校大門之外。建設強大的教學文化用品制造業,包括印刷業、紙張文具、教學儀器設備制造業等等,將為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學”的需求,大規模發展各級教育事業提供強大的物質基礎。
  7.日用、娛樂、環保、旅游用品設施制造業。近年來,我國兩大消費熱潮十分引人注目,一是家用電器,二是旅游。家用電器包括娛樂用品(電視和音響設備、錄像機、攝像機也嶄露頭角)和日用品(微波爐、洗衣機、空調機等)兩大類。我國風景名勝和文物資源居世界之冠,吸引著數以千萬計的境外游客,國內旅游熱也在悄然興起。完全可以預計,我國家用電器業(應將多媒體納入我們的視野之內)、社區俱樂部設施(近年來這一重要事業的發展未引起重視,但未來的發展是毫無疑義的)和旅游用品設施的市場將愈來愈廣闊。
  8.農用工業。在工業化時期內,發展農用工業的基本目標是滿足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經濟工業化對生產資料的巨大需求。農用工業有廣狹二義。狹義農用工業是指專門生產農用設備物資的工業,如農業機械工業、化肥工業、農藥工業、地膜工業、飼料工業等。廣義農用工業則涉及一切向農村提供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經濟工業化所需要的設備和物資如車輛、電氣材料、建筑材料、能源、鄉鎮企業機械設備等等的部門和行業。在這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為農村提供充足而低廉的建筑材料和能源的極端重要性,因為這不僅是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生活改善的迫切需要,而且是發展我國林業,迅速提高我國森林覆蓋率的物質前提。因為農民基于對建材和能源的需要而對林木的砍伐是我國林業發展的最大障礙。
  9.宇航工業。宇航事業的發展水平是一國綜合國力的集中標志之一。航天飛機和衛星的重要用途之一是進行在地面無法進行的科學試驗。因此,航天工業的發展對高科技發展的強大推動力,同時將成為帶動整個高科技產業發展的龍頭產業,其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
  10.國防工業。近年來開始的所謂后冷戰時代,雖然未能改變和平與發展這一世界主要潮流,但世界風云變幻,不穩定因素甚多,建設世界一流的強大的國防工業,是確保我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的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而且,戰后各國特別是西方國家經濟發展的歷史證明,軍事科技的發展及其向民用產業的移植,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強大牽引力。以尖端軍事科技開發為先導,平戰結合,應成為我國國防工業發展的指針。
    (五)第三產業
  按照國際通用的概念,第三產業包括交通運輸通訊業;商業、金融、保險業;服務修理業;科學、教育、文化、衛生業;政府、國防。有些內容,我們在前面已加以論述。在這里,我們要加以強調的是第二、第三特別是第四項內容即科教文衛的發展。大力發展教育事業,特別是中等專業教育和高等教育事業,是一件帶有根本性的大事。在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中,我國至少要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趕上印度的水準。
    五、地區經濟發展戰略
  由于歷史的地理的和經濟上的原因,我國存在著三大經濟發展地帶,即東部沿海經濟地帶、中部經濟地帶和西部經濟地帶。在建國以前和建國初期,我國經濟畸形發展,現代工商業,現代交通運輸業和對外貿易均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帶,廣大內陸地區特別是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十分落后。建國以后,我國在發展沿海地帶經濟的同時,著重在中部和西部地區配置資源,建設現代工業和現代交通運輸業,形成一批重要的工業基地,使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的經濟差距有所縮小。近10多年來,由于我國推行向東部沿海地區特別是經濟特區所在地東南沿海地區傾斜的經濟政策,我國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一度有所縮小的經濟發展差距又有擴大的趨勢。在90年代下半期和21世紀初葉,我國地區經濟發展戰略的核心應是在繼續發展沿海地區經濟的同時,逐步實現經濟發展重點的西移,加快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過程。
    (一)三大地帶經濟發展方針
  1.東部沿海地帶發展方針。東部沿海地帶包括遼寧、河北、北京、天津、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廣西12個省、市、自治區,總面積128.6萬平方公里,人口4.35億(1986年,下同),分別占全國的13.5%和41.3%。東部沿海地帶是我國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區域,具有明顯的經濟、技術、人才、管理和地理優勢,是我國經濟現代化的根據地。其經濟發展方針的要點是:(1)用現代化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同時發展知識技術密集型的高新技術產業。(2)其經濟發展應形成兩個扇面,同時向內地和海外輻射。即一方面發展外向型經濟,另一方面加強同內地的經濟聯系,向內地提供技術、設備、物資,輸送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并轉移部分傳統產業。東部地區特別是上海市等大城市的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水平遠比內地為高,在內地傳播和普及東部地區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是我國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最行之有效的途徑。
  2.中部地帶發展方針。中部地帶包括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山西、河南、河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共10個省區,總面積284.43萬平方公里,人口3.76億,分別占全國29.8%和35.7%。中部地帶無論在地理位置和經濟技術發展水平上均介于東部地帶和西部地帶之間,是聯系東西兩大地帶的橋梁和紐帶。這一地帶能源和礦藏豐富,農業發達,交通便利,工業亦有相當基礎。其經濟發展方針的要點是:(1)發展原有的和從東部地區轉移來的傳統產業,發展能源和原材料工業。(2)在有條件的大城市發展高新技術產業。(3)積極發展同東部、西部地帶的經濟關系,使本區成為開發遼闊的西部地區的前沿陣地。
  3.西部地帶發展方針。西部地帶包括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四川、貴州、云南、西藏共9個省、區,面積538.57萬平方公里,人口2.43億,分別占全國56.4%和23.9%。西部地區地域廣袤,資源豐富,人煙稀少,同時有建國以來建設起來的工業基地包括軍事工業基地作為依托。其發展方針的要點是:(1)大力發展農林牧業,改善生態環境。(2)發展交通運輸和通訊事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3)開發本區豐富的能源和礦產資源,建立強大的能源工業和原材料工業。(4)以現有工業基地和軍工基地為依托,發展傳統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
    (二)經濟區發展規劃設想
  突破省區行政界限,在全國范圍建設各具特色又相互聯系的區域經濟,是我國地區經濟發展戰略的核心內容之一。近年來,經濟協作區設想和組織數以百計,其中最重要也最可行的是與原來的六大行政區約略相當的六大經濟區,以及主要的沿江、沿線經濟協作區。
  1.華東經濟區(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和山東)的發展設想是:(1)本區無論輕重工業都要向高技術高檔次發展。(2)將高耗能、本地原材料缺乏的傳統工業轉移到中西部地區,并以雄厚的技術管理力量參與中西部地區特別是西部地區的開發。(3)運用本區強大的工業力量和科技力量,發揚魚米之鄉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在全國率先實現農村經濟工業化。(4)在能源工業方面大力開發福建水電資源,積極參與長江中游水電開發,建設核電站,開發近海石油。(5)發揮本區的地理優勢、僑鄉優勢和經濟技術優勢,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特別是要加強同西方大型跨國公司的經濟合作,加強同亞洲四小龍及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往來。(6)大力發展金融、商業、保險事業及其他第三產業,將上海建設成遠東經濟貿易和金融中心。
  2.華北經濟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內蒙古)的發展設想是:(1)利用遼闊的華北平原建設現代化農業生產基地,利用內蒙古千里草原建立現代化畜牧業基地。(2)建設以山西內蒙煤炭為中心,包括陸上和近海石油資源以及火力發電的現代化能源工業基地。(3)利用本區豐富的能源和金屬礦藏,建設大型冶金工業基地,包括內蒙的黑色冶金和稀有元素冶煉業、山西的煉鋁業等。(4)利用本區豐富的煤炭、海鹽和石油資源,大力發展煤炭化學工業、石油化學工業和鹽化學工業,特別是發展煤炭化學工業。(5)利用本區雄厚的科技力量,發展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高新技術產業。(6)利用本區豐富的農牧業原料,發展現代化的紡織工業和食品工業。
  3.東北經濟區(黑龍江、吉林和遼寧)的發展設想是:(1)在下世紀初葉,全區作為一個整體,在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人均主要工農產品數量和科技發展水平上,率先趕上OECD國家的平均水準,即率先實現現代化。(2)利用沃野千里的松遼平原和三江平原,發展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機械化大農業,建立具有全國意義的商品農業基地,并使森林覆蓋率達到40%左右,建立具有全國意義的林業基地。(3)用高科技改造并進一步發展冶金工業、機械制造工業、化學工業和能源工業,建設超大規模的具有世界水平的重工業基地。(4)利用本區豐富的農林原料和化工原料,迅速發展輕工業,包括森林工業、制糖業、絲亞麻紡織印染業。(5)發揮本區科技優勢,建設強大的高新技術產業。 
  4.中南經濟區(河南、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和海南)的發展設想是:(1)利用本區的平原,以及廣大的江南丘陵和華南丘陵,建設全國最大的糧食生產基地,熱帶和亞熱帶作物基地,以及棉花、油料等經濟作物生產基地,同時大規模地發展草山畜牧業、養豬業和淡水養殖業。(2)全面開發長江中游和紅水河水電資源,建設巨型水電生產基地。利用豐富的水電和有色金屬礦藏,建設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屬生產王國,同時加速發展鋼鐵工業、機械制造業和化學工業。(3)利用本區豐富的農林原料,建設強大的輕紡工業,包括棉麻紡織工業、橡膠工業、制糖工業、其他食品工業。(4)利用本區的科技力量和軍工技術,發展高新技術產業。(5)發揮本區作為東西兩大經濟帶的聯系樞紐的作用,協同華東、華北各大經濟區,共同開發西部地區。
  5.西南經濟區(四川、云南、貴州和西藏)的發展設想是:(1)利用四川盆地、云貴兩省的河谷平原和藏南谷地建設現代化的農業基地,同時積極開發面積廣闊的宜林荒山、宜牧荒坡以及荒地、荒灘和水面。(2)逐步開發西南地區高達4億多千瓦的水能資源這一舉世無雙的能源財富,建設世界最大的水電生產基地,一舉解決南中國的能源問題。(3)利用西南地區豐富的金屬礦藏,與充沛的水電煤炭能源相結合,在西南地區建設巨型黑色冶金和有色冶金基地,如以攀枝花為依托的黑色、有色冶煉基地;以個舊、東川為依托的錫、鉛、鋅、銅冶煉基地;以貴陽為依托的煉鋁基地。(4)利用豐富的天然化工原料,如天然氣、鹽、磷、硼砂等,與水電資源相結合,建立大型化學工業基地。(5)在能源工業和冶金工業發展的基礎上,以重慶、成都、昆明、貴陽、資陽等工業城市的軍工產業優勢為依托,建設強大的機械工業基地。(6)大力發展現代化的鐵路、公路和航空運輸,為大西南的開發創建前提條件。(7)西藏高原是礦物資源和農牧業資源的寶庫。加強對西藏高原特別是藏北草原的勘探和科學考察工作,積累資料,為下世紀西藏高原的開發做充分準備。
  6.西北經濟區(陜西、甘肅、青海、新疆和寧夏)的發展設想是:(1)發展農林牧業,植樹種草,改善西北區嚴酷的生態環境。農林、牧業的發展是開發大西北的基礎。(2)開發西北地區豐富的水能資源、煤炭資源和石油資源,建設具有全國意義的能源生產基地。(3)利用本區豐富的金屬、非金屬礦物資源和豐富的能源,建設巨型黑色冶金、有色冶金和化學工業基地。(4)利用本區軍工技術優勢,在原材料工業和能源工業發展的基礎上,建設強大的機器制造業和其他重加工業,將西安、烏魯木齊、銀川、西寧建成重工業中心。(5)利用本區豐富的農牧產品和化工產品,發展輕紡工業和食品工業。
          (作者單位:國家計委經研中心;責任編輯:蔣東生)
  
  
  
管理世界京012-021F10國民經濟管理與計劃楊德明19951995 作者:管理世界京012-021F10國民經濟管理與計劃楊德明19951995

網載 2013-09-10 21:28:21

[新一篇] 中國金融形勢——回顧與展望

[舊一篇] 中國零售業態展望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