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農業普查看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一、農業生產經營單位的規模與構成
  1.農村住戶的規模與結構。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經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村住戶的結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農業戶所占比重下降,非農業戶所占比重提高。純農業戶所占比重下降,兼業戶所占比重提高。
  1996 年末, 全國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農村住戶數快速匯總結果為21455.74萬戶。根據事后質量抽樣調查隨機抽選的40576 個農村住戶資料計算,在全部農村住戶中,農業戶所占比重為90.47%,非農業戶占9.53%。在全部農業戶中純農業戶占62.81%, 農業為主兼營非農業的戶占30.57%,非農業為主兼營農業的戶占6.62%。
  從東、中、西部地區來看,東部地區共有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農村住戶為8740.91萬戶,占全國總數的40.74%;中部地區7420.76萬戶,占34.59%;西部地區5294.07萬戶,占24.67%。由于東、中、 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所以各地農業戶、非農業戶、農業兼業戶所占的比重也極不平衡。見表1:
 表1 東、中、西部地區農村住戶經營產業結構     農村住戶為100(%)   農業戶為(%)     農業戶 非農業 純農業 農業兼業 非農兼業      比重  戶比重 戶比重  戶比重  戶比重東部地區 84.71  15.29  55.24  34.90   9.86中部地區 94.53  5.47  66.70  28.56   4.47西部地區 95.80  4.20  70.27  26.01   3.72
  2.非農村住戶類農業生產經營單位的規模與結構。根據快速匯總結果,1996年末,全國非農村住戶類農業生產經營單位35.64萬個, 其中國有3.68萬個,集體21.27萬個,兩者占總量的70%;私營、個體單位7.47萬個,占20.95%;外商、港澳臺單位0.13萬個,占0.36%;聯營單位3.09萬個,占8.69%。
  從經營類別來看,在全國非農村住戶類農業生產經營單位中,經營種植業為主的單位有14.41萬個,畜牧業為主的單位有3.55萬個, 林業為主的單位有11.38萬個,漁業為主的單位有6.30萬個。見表2:
表2 全國非農村住戶類農業生產經營單位經營規模           數量     平均每個單位從業人員(人)     9750902     27.36耕地面積(公頃)    6470438     18.15園地面積(公頃)    1160911     3.26有林地面積(公頃)   43724421    122.67牧草地面積(公頃)   19536633     54.81漁業養殖面積(公頃)  2075217     5.82大牲畜年末存欄數(頭) 3607188     10.12豬年末存欄數(頭)   17389671     48.79羊年末存欄數(只)   13078328     36.69
  從東、中、西部地區來看,非農村住戶類農業生產經營單位東部地區較多,達17.36萬個,占全國總數的48.72%;中部地區11.79萬個,占33.08%;西部地區較少,只有6.49萬個,占18.20%。各地區公有制單位(即國有加集體)均占主導地位,但私營、個體、聯營、外商、港澳臺辦的單位,東部地區的比重明顯高于中西部地區的比重。見表3:
表3 東、中、西部地區非農村住戶類農業生產經營單位經濟類型結構     東部地區    中部地區    西部地區    數量  比重  數量  比重  數量  比重    (個)  (%)   (個)  (%)   (個)   (%)合計  173640 100.00 117917 100.00 64883  100.00國有   11554  6.65  16509  14.00  8777  13.53集體   84715  48.79  86330  73.21 41615  64.14私營   3784  2.18  1151  0.98  1032   1.59個體   48163  27.74  10769  9.13  9789  15.09聯營   24290  13.99  3057  2.59  3629   5.59外商    334  0.19   44  0.04   18   0.03港澳臺   800  0.46   57  0.05   23   0.04
  分省來看,福建、山東、廣東、海南四省的外商所辦的非農村住戶類農業生產經營單位占全國總數的61.11%;港澳臺辦的占82.39%。江蘇、廣東兩省的個體所辦的非農村住戶類農業生產經營單位占全國總數的47.11%。
  3.非農鄉鎮企業的規模與結構。自1984年以來,我國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從這次普查數據的快速匯總結果來看,1996年末,全國非農鄉鎮企業的總個數達139.63萬個,其中,鄉鎮辦31.02萬個,村辦51.19萬個,聯戶辦和戶辦57.42萬個。鄉鎮辦和村辦的企業占總數的58.88%。鄉鎮企業從業人員5296.73萬人,平均每個企業從業人數為37.94人。
  從行業類別來看,在全國非農鄉鎮企業中,工業企業最多,批零貿易業、建筑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交通運輸業、社會服務業和其他第三產業較少。見表4:
表4 全國非農鄉鎮企業行業類別結構          數量(個)  比重(%)合計         1396254   100.00工業         1127917   80.78建筑業         88038    6.31交通運輸業       23820    1.71批零貿易餐飲業    112152    8.03社會服務和其他業    44327    3.17
  從東、中、西部地區來看,非農鄉鎮企業在各地區所占的比重極不平衡,東部地區達77.12萬個,占全國總數的55.24%;中部地區44. 05萬個,占31.55%;西部地區18.45萬個,只占13.21%。各地區鄉、 村組織興辦的集體所有制的企業均占主導地位,聯戶辦企業東部和中部地區的比重較高、西部地區的比重較低,戶辦企業西部地區的比重比東部地區的比重略高。見表5:
表5 東、中、西部地區非農鄉鎮企業結構分布情況     東部地區    中部地區     西部地區    數量  比重  數量  比重  數量  比重    (個)  (%)   (個)  (%)   (個)  (%)合計  771232 100.00 440516 100.00 184506 100.00鄉鎮辦 162257  21.04  90853  20.62  57036  30.91村辦  293856  38.10 160425  36.42  57609  31.22聯戶辦 101948  13.22  69945  15.88  17441   9.45戶辦  213171  27.64 119293  27.08  52420  28.41
  分省來看,沿海的江蘇、浙江、山東、廣東四省的鄉鎮辦和村辦企業就分別占全國總數的33.62%和37.88%;浙江、河北兩省的聯戶辦的企業占全國總數的27.82%;廣東、 浙江兩省的戶辦企業占全國總數的23.85%。
      二、農村從業人員和農業機械
  1.農村從業人員。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村人口的增長、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農村住戶的從業人員增加,非農業從業人員比重提高,勞動力流動的范圍擴大。
  (1)農村從業人員總量及行業結構。 全國農業普查數據快速匯總結果顯示,1996年末,全國農村從業人員為56085.58萬人。按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農村戶數21455.74萬戶計算,戶均從業人員數為2.61人;其中,從事農業人員為42441.19 萬人, 占75. 67 %; 從事非農業人員13644.39萬人,占24.33%。
  從東、中、西部地區來看,東部地區共有農村從業人員22426.02萬人,占全國總量的39.99%;中部地區為19434.45萬人,占34.65%;西部地區為14225.11萬人,占25.36%。 由于東部地區農村經濟發展快于中西部地區,而表現在從事非農業人員所占比重,東部地區也明顯高于中西部地區。見表6:
表6 東、中、西部地區農村從業人員行業結構     從事農業  占從業  從事非  占從業      人員   人員比重 農業人員 人員比重      (萬人)    (%)   (萬人)   (%)東部地區 14914.13   66.50  7511.89   33.50中部地區 15524.61   79.88  3909.84   29.12西部地區 12002.45   84.38  2222.66   15.62
  (2)農村從業人員性別、勞動年齡結構。 根據全國事后質量抽樣調查隨機抽選的40576個農村住戶資料計算, 在勞動年齡內的農村從業人員占農村從業人員總數的88.89%,其中,男性占47.33%,女性占41.56%;超過或低于勞動年齡的從業人員占全國農村從業人員的11.11%,其中,低于勞動年齡(15歲及15歲以下)的占1.25%,超過勞動年齡(男性60歲及60歲以上,女性55歲及55歲以上)的占9.86%。勞動年齡外的從業人員主要從事農業生產的輔助勞動。
  (3)農村從業人員的從業地區和流向。根據快速匯總結果, 全國農村從業人員中,在本鄉內從事勞動的從業人員為48862.98萬人,占從業人員總數的87.12%;在本鄉以外從事勞動的從業人員為7222.6萬人,占12.88%;其中,在本縣外鄉從事勞動的為2735.40萬人,在本省外縣從事勞動的為2123.70萬人,在外省從事勞動的為2363.50萬人。分地區情況見表7:
表7 東、中、西部地區在本鄉(鎮)及以外地區從業的人員比重      在本鄉  占從業  在本鄉以  占從業      從業  人員比重  外從業  人員比重      (萬人)   (%)   (萬人)    (%)東部地區 19021.54  84.82  3404.48   15.18中部地區 17090.62  87.94  2343.83   12.06西部地區 12750.82  89.64  1474.29   10.36
  2.農業科技與專業人員。根據快速匯總結果,1996年末,全國農村農民科技人員達271.7萬人,占全國從事農業勞動的人員總數的0.64 %。其中,種植業科技人員204.5萬人,牧業科技人員38.2萬人, 林業科技人員16.3萬人,漁業科技人員12.7萬人。農村農民專業人員241.0 萬人,平均每個村委會有3.2人。其中,農機員85.8萬人,水管員55.2 萬人,電管員100.0萬人。
  為了提高科技水平,廣大農民積極參加各種培訓。1996年,農村參加過農業技術培訓的人員達2245.8萬人,占全國從事農業勞動的人員總數的5.3%。其中,參加作物栽培技術培訓的人員1203.8萬人, 果木園藝培訓的359.5萬人,畜牧飼養培訓的312.7萬人,林業技術培訓的113.4萬人,漁業養殖培訓的51.3萬人,農業機械培訓的205.1萬人。
  我國還有一批在農村的農業事業單位中從事科技工作的人員。1996年,在農村各種農業事業單位工作的人員中,具有初級以上技術職稱的人員達61.3萬人。這批技術力量,為科教興農發揮了骨干作用。
  3.主要農業機械。全國農業機械化水平進一步提高。根據快速匯總結果,1996年末,全國農村擁有五種主要農業機械(大型拖拉機、小型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機動脫粒機、農用運輸車)總量2469.61 萬臺(輛)。平均每萬名從業人員擁有440.3臺。 按五種主要農業機械類別來看,其中,大型拖拉機67.78萬臺,小型拖拉機1179.50萬臺,聯合收割機11.34萬臺,機動脫粒機752.15萬臺,農用運輸車458.84萬輛。 分地區情況見表8:
  表8 東、中、西部地區5種主要農業機械擁有量         東部地區 中部地區 西部地區大型拖拉機(萬臺)  26.40   28.87   12.51小型拖拉機(萬臺) 503.88   517.88  157.74聯合收割機(萬臺)  6.67    3.58   1.09機動脫粒機(萬臺) 497.81   206.09   48.25農用運輸車(萬輛) 235.51   174.30   49.03
      三、農村鎮區規模及其社會經濟狀況
  1.鎮區規模。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小城鎮有了大的發展,鄉個數減少,鎮個數增加,鎮區呈一定規模,農村城市化水平提高。根據快速匯總結果,1996年末,全國農村鎮(不包括城關鎮)16124個, 占全部鄉鎮個數的37.4%;每個鎮鎮區平均占地面積為2.42平方公里,平均總人口4520人,平均非農業人口2072人;鎮區非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為45.8%。
  從東、中、西部地區看,東部地區農村小城鎮發展水平大大快于中、西部地區。根據快速匯總結果,東、中、西部地區鎮個數分別為7478個、4873個、3773個,占東、中、西部地區鄉鎮個數的比重分別為54.5%、33.7%、25.3%;鎮區占地面積、總人口、非農業人口在總量上,從東到西都呈減少趨勢。見表9:
表9 鎮區占地面積和人口數量     鎮區占地面積   鎮區總人口 其中非農業      (平方公里)    (人)    人口(人)     總量  平均 總量   平均 總量   平均         每鎮      每鎮      每鎮全  國 38978 2.42 72881766 4520 33401692 2072東部地區 19318 2.58 37461698 5010 16302048 2180中部地區 13232 2.72 23113762 4743 11067975 2271西部地區  6428 1.70 12306306 3262 6031669  1599
  2.鎮區的企業數量與結構。鎮區企業狀況是決定鎮區社會經濟規模的重要因素。根據快速匯總結果,1996年末,平均每個鎮區的企業為33.4個,企業從業人數為1246人。企業從業人數占鎮區總人口的比重為27.6%,占非農業人口的比重為60%以上。從東、中、西部地區看,東部地區的鎮區企業個數、從業人數明顯高于中、西部地區。見表10:
表10 鎮區企業數和企業從業人員數      企業個數(數)  企業從業人員(人)      總量  平均每鎮  總量  平均每鎮全國   538512  33.4  20092248  1246東部地區 293627  39.3  12596223  1684中部地區 163768  33.6   4725567   970西部地區 81117   21.5   2770458   734
  從企業經濟類型看,國有、集體、私營企業在農村小城鎮經濟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見表11:
表11 鎮區企業的經濟類型   企業(個) 比重(%) 從業人數(人) 比重(%)國有  39958   7.4    4285709   21.3集體 199871   37.1    11331649   56.4私營 250734   46.6    2170150   10.8聯營  37785   7.0     909926   4.5外商  3000   0.6     438380   2.2港澳臺 7164   1.3     956434   4.8
  從企業的行業構成看,工業與建筑業占的比重較大,是吸納勞動力較多的行業;交通運輸、批零貿易餐飲業和其他第三產業占的比重較小。見表12:
表12 鎮區企業的行業構成         企業  比重 從業人數 比重         (個)  (%)   (人)  (%)工業      242324 45.0 14242024 70.9建筑業      22661  4.2  2690123 13.4交通運輸業    38519  7.1  420577  2.1批零貿易餐飲業 176542 32.8  1822622  9.1其他業      58466 10.9  916920  4.5
  3.農村鎮的集市數量和結構。根據快速匯總結果,1996年末,在農村鎮所轄范圍內,由鎮直接管理、經工商部門批準、具有固定場所的集貿市場為30850個,其中:綜合市場20917個,占67.8%;專業市場9933個,占32.2%;平均每個鎮有1.91個集貿市場,其中:1.30個綜合市場,0.61個專業市場。
  從東、中、西部地區看,東、中部地區在集貿市場、綜合市場、專業市場的總量和平均數上都高于西部地區。見表13:
表13 東、中、西部地區農村鎮集市數量和結構     集貿市場(個) 綜合市場(個) 專業市場(個)         平均     平均     平均      總量     總量     總量         每鎮     每鎮     每鎮東部地區 13793 1.84  9459  1.26  4334  0.58中部地區 10364 2.13  6763  1.39  3601  0.74西部地區  6693 1.77  4695  1.24  1998  0.53
  
  
  
中國統計京10~12,16F2農業經濟全國農業普查辦公室199819981997年,以農業為國本的中國完成了歷史上第一次農業普查。這是引起世界矚目的一項空前的統計調查活動。第一次全國農業普查對全部農村住戶、非農村住戶類的農業生產經營單位和非農業鄉鎮企業,對農村從業人員、農業科技人員和主要農業機械,對全國所有的農村鎮進行了全面調查,搜集整理了全面反映我國農業及整個農村的大量數據,首次展現了我國農村的整體狀況和農業經濟運行全貌。 作者:中國統計京10~12,16F2農業經濟全國農業普查辦公室199819981997年,以農業為國本的中國完成了歷史上第一次農業普查。這是引起世界矚目的一項空前的統計調查活動。第一次全國農業普查對全部農村住戶、非農村住戶類的農業生產經營單位和非農業鄉鎮企業,對農村從業人員、農業科技人員和主要農業機械,對全國所有的農村鎮進行了全面調查,搜集整理了全面反映我國農業及整個農村的大量數據,首次展現了我國農村的整體狀況和農業經濟運行全貌。

網載 2013-09-10 21:28:49

[新一篇] 從農業文明到生態文明  ——轉型期農村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學方法

[舊一篇] 從可持續發展觀看生態倫理學的價值取向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