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經濟一體化與加拿大國際直接投資地位的變動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直接投資的自由化進程在地區層面上通過地區經濟集團或次區域集團內的貿易及投資自由化協議的簽署、自由化時間表的確立而有所進展。與雙邊層次相比,區域層次上所涉及的投資問題更為廣泛,各地區所采取的方法也更為多樣。但是,無論是歐共體統一大市場計劃、美加自由貿易協定、還是東盟或亞太經合組織,一個共同的特征卻是,區域一體化都是以尋求更加自由的貿易體制開始,而向著投資自由化發展。
  本文通過考察90年代以來加拿大國際直接投資規模及其結構的變動,分析比較加美自由貿易協定和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對加拿大國際投資地位的不同影響,探討這種地位變化所蘊含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對成員國國際分工關系的發展意義。
      一、北美經濟一體化的進程
  1989年1月1日生效的加美自由貿易協定不僅是加美經貿談判史上成功達成協議的第一例,也揭開了北美經濟一體化的嶄新開端。加美協定共8個部分,21章,2106項條款, 其中有關投資的條款實際涉及四方面內容:(1 )國民待遇原則:兩國承諾給對方的投資者以享受本國國民待遇的權利,即保證加美兩國的企業相互間能夠享受與當地企業同等的待遇。(2)敏感部門的開放:在金融方面, 加拿大解除了對美國銀行所設的限制;允許美國保險公司通過收買或建立直接控股的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和信托公司從事多種經營;允許美國的證券公司只經過正常審核即可進入加拿大的證券市場。與此同時,加拿大的金融機構可以在美國自由地處理加拿大的國債和州債;加拿大的銀行獲得了期待已久的在美國推銷加拿大國家機關發行和担保的商業有價證券和進行交易的權利。(3)兩國仍保持各自的投資管制制度, 但擴大了兩國間投資的自由化程度:加拿大對美國所作的重大讓步是,同意進一步放寬在其領土創辦由美國控制的新廠家、收購和出售公司的規定;提高了須經加拿大外國投資審查局審查的美國公司對加直接投資的項目額, 在協定生效后3年,這一限額從原來的500萬加元提高到1.5億加元。由于相當大一部分投資是在這一限額之下,因此將無須通過審查。加拿大同時放棄了對美國在加間接投資的審查許可要求。(4 )協定將一些特殊產業排除在自由化進程之外,如文化及傳播業。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標志著北美經濟一體化進入第二階段。加美墨三國總人口達3.6億,國內生產總值合計7.5萬億美元。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意義遠遠超出了貿易自由化的范疇,不僅將區域一體化由貿易自由化進一步向投資自由化擴散,而且完成了兩個次區域一體化(加美自由貿易協定、墨美自由貿易協定)的聯合,當然,這并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兩個協定的疊加。由于加拿大與美國同屬最發達的七國集團成員,兩國的收入水平和勞動生產率頗為接近,而墨西哥則屬于新崛起的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迅速,市場前景廣闊,加美墨三國聯盟的形成在不同經濟水平國家之間的區域一體化實踐方面作出了積極的嘗試。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中的投資條款是對加美自由貿易協定投資條款的擴充和完善,因而更體現出將北美一體化從商品貿易向生產投資領域推進的傾向。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對原有協定的改變及補充涉及四個要點:(1 )投資保障:協定中包括了一些與國際直接投資有關的促進跨國公司一體化經營的內容,如國民待遇、經營要求、審批程序和服務行業的投資與貿易等。協定簽署本身已向投資者傳遞出一個明確的信號——跨國界的一體化經營將得到長期的保障。 (2 )最惠國待遇原則:依照WTO協議提供的非歧視性原則,增加了外國直接投資的流動, 包括區域內的交叉投資、對區外的投資流動,以及來自區外的投資流動。(3 )保留清單:協定促進了成員國對外國投資者擴大開放的產業部門,包括對一些戰略產業,如金融服務、運輸、電訊等制定了具體的開放期限,尤以墨西哥金融市場的自由化為典型,但各國仍可保留一些限制外資準入的部門,加拿大的保留部門集中在自然資源、社會公益服務和運輸三個部門。(4 )業績要求:加美貿易協定中并未觸及歧視性的業績要求和補貼等內容,但北美貿易協定中則明確禁止東道國強加給外國投資者的出口、最低國內成分、國內籌供、貿易平衡、技術轉移和唯一供應者等要求。
  與區域一體化的另兩個重要分支——歐盟及東盟——相比,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獨特貢獻在于:(1 )明確禁止對外國投資者提出業績要求、禁止對外國企業的無償沒收;(2 )確立了區域內的投資保護及爭端解決機制。就這兩點而言,北美經濟一體化可以說是向著更高標準的自由化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二、加拿大國際直接投資地位的變動
    1.國際直接投資的數量變動
  就發達國家的標準而言,加拿大是一個對外資具有嚴重依賴傾向的國家,并且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這種依賴又是非常集中的。由于歷史原因,起初,英國是加拿大最為重要的外資輸入國。本世紀50~60年代之后,美國取而代之。加美貿易協定強化了加拿大與美國之間的投資增長,協定生效后的第一年,兩國的投資流動就從上年的1. 48 億加元增至12億加元。為了增強本國公司的競爭力,加拿大公司在國內投資的比例也因此擴大,1990年,加拿大公司在國外(主要是美國)的直接投資為42億加元,在國內的投資為1236億加元,兩者為1與30之比, 而在協定生效前的1988年,兩者是1與10之比。
  加美貿易協定生效后,美國跨國公司因在國民待遇原則下可進入加拿大龐大的政府采購市場而加劇了對加投資的熱情。一份美國制造業跨國公司對在加拿大分支機構的資本支出計劃調整的研究報告顯示,在協定批準前,預計下調5.4%;協定批準后, 這一數字迅速改變為上調至11%;協定生效6個月后, 這一數字再次上調為20 %(注:Dunning,"MNEs,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economicintegration" in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AND GLOBAL ECONOMY,WESLEY - ADDISION PUBLISHING HOUSE,P.495.)。期間,由于投資加拿大就可暢行于美國市場,日本和歐洲各國的跨國公司也加劇了對加拿大的直接投資,甚至一些發展中國家也加入了對加拿大的投資行列。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進一步推動了美加墨三國間的投資互動,協定生效5年間,加拿大與美國及墨西哥的商品貿易分別提高了80%及200%,加拿大與美國及墨西哥的投資則分別增加了73%、296%。 協定并未改變三國間嚴重失衡的互為依賴關系——加墨兩國各自嚴重依賴美國投資,但加墨相互間聯系甚微(參見表1)。
    2.國際直接投資的結構變動
  就主要來源國的結構變化看,隨著北美經濟一體化進程的發展,美國對加拿大的直接投資趨于上升,而歐盟及日本則趨于下降,這合乎區域一體化推進區域內投資聯系增強的理論分析。但令人費解的是,與此同時,加拿大的直接投資流出呈現大舉向外(非北美區域)的態勢,尤其是對東亞新興工業化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及地區投資明顯上升(參見表2)。可能的解釋是,貿易障礙的消除減少了部分直接投資的需求。
  就行業結構變化看,加拿大跨國公司大多以資源加工見長,在加美協定生效之后,原來面臨美國較高關稅的石油、金屬冶煉和其他原料加工業所謂“跳躍關稅”型直接投資動力減弱,加對美的制造業直接投資一度受抑。但北美貿易協定之后,加拿大的跨國公司對外投資明顯活躍,其中,金融服務業、運輸設備、汽車設備、化學、能源、通訊、食品和飲料業尤為顯著。
  表1  加拿大國際直接投資的流量變化
			   1993   1994  1995   1996直接投資流入額       1415.00 1545.94 1683.52 1795.15美國在加拿大的直接投資額  906.00 1026.29 1132.06 1203.70墨西哥在加拿大的直接投資額  1.54   1.77   1.61   2.73直接投資流出額       1224.00 1463.15 1642.05 1813.58加拿大對美國的直接投資額  676.77  779.87  875.96  950.06加拿大對墨西哥的直接投資額  5.30  10.73   9.48  19.11			   1997   1998直接投資流入額       1967.13  2170.53美國在加拿大的直接投資額  1319.17  1473.45墨西哥在加拿大的直接投資額   3.17    4.64直接投資流出額       2057.01  2397.54加拿大對美國的直接投資額  1028.15  1260.05加拿大對墨西哥的直接投資額  19.33   22.46
  
  Source: 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InternationalTrade, Canada, The NAFTA at Five Years.
  表2  加拿大國際直接投資的國別與地區結構     (%)
直接投資來源  美國  歐盟  日本  其他國家與地區  1993    64.0  22.3   4.4     9.2  1998    67.9  20.7   3.7     7.7直接投資去向  美國  歐盟  日本  其他國家與地區  1993    55.3  19.9   2.3    22.5  1998    52.6  19.3   1.3    26.8
  
  Source: Trade and Economic Analysis Division,  Departmentof Foreign Affair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anada.
  就直接投資與間接投資的結構變化看(參見表3 ),間接投資的增勢更猛。1993~1998年間,加拿大對外直接投資總增幅63.86%, 年均增幅12.77%。同期,加拿大對外間接投資總增幅78.72%,年均增幅15.75%。 這一方面反映了全球金融管制放松以及由此導致的全球證券化融資急劇擴張的主流,另一方面,則顯示出對間接投資的審查取消所帶動的投資熱情。在直接投資方面,加美貿易協定之后,外來投資一直超過對外投資,但在北美貿易協定之后,這一情況卻明顯改變。 1996 ~1998三年間,外來投資雖仍有增長,但卻均比同年的對外投資要少。
      三、北美經濟一體化:對加拿大的投資創造與投資轉移
  區域集團的投資創造來源于兩大因素:其一是區域內隨著貿易、投資和其他要素流動障礙的消除所激發的相互投資增加。其二是因為非集團成員國的企業為減少集團化對非集團成員可能的不利影響,在集團化意向已訂,集團化尚未完全形成時搶先進入的結果。1992年歐洲將建成統一大市場的計劃在90年代初曾引起美、日跨國公司向該地區的投資高潮。而且,由于大公司向某個區域的投資擴張總會誘發眾多依附性投資,即由大企業的海外擴張所帶動的產業關聯企業,或有分包關系的中小型企業的被動跟隨性的跨國投資。這類投資主體通常是被納入大公司生產籌供網的零部件供貨商,或者是服務業中以大公司為客戶目標的中小投資企業。因此區域一體化創造的投資還具有連動及輻射效應。
  表3  加拿大國際直接投資與國際間接投資比較  (億美元)
		   1993  1994   1995   1996加拿大對外國直接投資 1224 1463.15 1642.05 1813.58外國對加拿大直接投資 1415 1545.94 1683.52 1795.15加拿大對外國證券投資  179   89    73    186外國對加拿大證券投資  528  233   246    202			 1997   1998加拿大對外國直接投資  2057.01 2397.54外國對加拿大直接投資  1967.13 2170.53加拿大對外國證券投資   112   219外國對加拿大證券投資   187   142
  
  Source: Statistics Canada,  Statistics Canada's onlinestatistical database, Matrix
  正是受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這種投資創造影響,最近10年中,國際直接投資具有較為顯著的區域性集中傾向。戰后主要由美國跨國公司輸出資本的局面在80年代先是隨著歐洲和日本跨國公司的崛起而大為改觀,歐、日跨國公司大舉進軍美國本土市場奠定了全球跨國經營中的美、日、歐三足鼎立的主體格局。隨后受美、歐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加速的刺激,全球跨國公司大大加劇了在主要經濟區域的直接投資。由此構筑起國際直接投資中,美加墨自由貿易區和歐洲統一市場兩極。
  加美自由貿易協定和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主要通過兩條渠道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產生影響。一方面,它是通過消除關稅和非關稅貿易壁壘,推動區域內從商品到人員及資本的要素互流;另一方面,則是通過投資自由化條款、投資爭端解決機制,提供一體化生產所需的制度基礎。以區域內相互直接投資為基礎的區域生產體系的發展需要區內國家在政策上進行協調,這種協調的程度遠比擴大區域內貿易所要求的高得多。貿易一體化的主要障礙是影響商品和勞務流動的政策壁壘,區域生產一體化超越了貿易自由化,它要求取消資本、技術、技能以及某種程度人員跨國自由流動的障礙,因此它要求的協調是深層次的。協定通過提供一個穩定的管理結構和進入北美市場的機會,為跨國公司的區域一體化生產提供了便利,但真正將區域經濟緊密聯系的則是生產分工關系的確立和生產一體化的形成。區域內相互投資流量的大小是理解區域經濟一體化性質和程度的重要指標。
  在北美區域一體化進程開始之前,加拿大和美國,美國和墨西哥之間均已發展出了相當的分工聯系。先看加美,加拿大對外直接投資的約2/3是投向美國的,而美國對外直接投資的1/5投向了加拿大,這反映出兩國對外投資的相對規模和依存關系。80年代中期以后,美、墨之間也出現了大量的跨國公司導向型一體化。美國跨國公司在墨西哥的分支機構與美國進行的貿易幾乎均屬企業內貿易,這說明以美國為基地的跨國公司已經開始了跨越美墨邊界的一體化經營。
  但是,只有當跨國公司(不僅是區域內各國的跨國公司,而且包括非北美的跨國公司)是利用區域中任何一個場所的分支,完成其在北美地區的一體化生產加工時,真正意義上的北美市場大聯合與區域分工關系才得以形成。以往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分別投資的美國跨國公司只以當地市場為獨立的服務目標,設在各地的子公司盡管也同投資當地的供應商、分包商或金融機構有所聯系,但只是為了獲取子公司所在地的市場或原料,與母公司整個系統的價值增值無關。但現在,美國跨國公司將各子公司的目標向更廣的區域市場延伸,目的是有效利用區域內各國與跨國公司價值鏈有關部分的區位優勢。在分工關系中,加拿大的比較優勢在于豐富的自然資源、廉價的能源、良好的基礎設施和相對于美國而較便宜的勞動力;墨西哥則以廉價的勞動力和富有潛力的消費市場占據優勢。
  于是,區域一體化所創造的投資增長在區域內的分布呈現不平衡的態勢。北美自由貿易區形成以來,北美作為國際直接投資“大三角”(注:在國際直接投資領域,人們把北美、歐盟和日本稱為國際直接投資的大三角。)之一的地位更為鞏固,形成了與歐盟相對應的爭奪國際資本的堡壘。然而,加拿大在北美國際投資總額中所占份額及其在全球投資總額中所占份額的變化卻不容樂觀,加拿大所吸收外國直接投資占全球直接投資的份額從1980年時的11%降低到1997年的5%, 跌去一倍多。所以,對區域一體化究竟是提高,還是降低了加拿大在北美經濟中的原有地位的疑問,恐怕很難給出一個簡單的回答。同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將幾乎空白的加拿大對墨西哥的經濟聯系置于嚴密的關注之下。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簽署前,人們懷疑加拿大與墨西哥間的貿易及直接投資聯系是否會因地區一體化的推進而有所突破,協定生效5年后,統計數字顯示加墨之間的商品、人員及資本流動的確是增加了,但所占比重仍很微弱,加對墨的進出口分別只占總額的1.8%和0.3%,加墨間的投資互流也僅為數十億美元規模。不容回避的是,擁有更為廉價勞動力的墨西哥已經并將繼續引起美國以及非北美各國對加拿大直接投資的轉移效應。
  跨國公司的角色決定著北美經濟一體化的走向,它是由投資引導與政策驅動共同推進的,如果說加美自由貿易協定和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是從法律文本上建立起一個堅實穩定的,能促進相互交叉投資與貿易的地區一體化框架的話,跨國公司的活動,其一體化的經營戰略則是在功能上加速了區域一體化的進程。在地區一體化發展初期,削減貿易壁壘以促進區內貿易發展往往是政策重點,一旦區內貿易達到一定水平,區內企業將通過跨國投資來調整自己的戰略,以適應擴大了的市場,以有效利用區域內可供資源,以實現最大限度的盈利目標。
  美國仍在積極推進北美經濟一體化向整個美洲地區擴展的速度,南美洲各國大多是與墨西哥經濟水平接近的發展中國家,更多的投資是否會選擇這些同樣具有廣闊內部市場和廉價勞動力的新興市場將是加拿大確保其在區域一體化中的地位所不得不面臨的挑戰。
世界經濟研究滬45~49F8世界經濟金芳20002000金芳,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 作者:世界經濟研究滬45~49F8世界經濟金芳20002000

網載 2013-09-10 21:29:17

[新一篇] 加拿大企業倫理學近況

[舊一篇] 區域一體化與外資流入——日本在歐美的直接投資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