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B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47-662X(2002)06-0004-06
自蘇聯解體以來,社會主義的歷史命運問題,成為理論界關注的一個熱點。這一問題,可說是個時間跨度最長的現實問題和理論問題。因此,單靠實證研究是不夠的,還需要在基本原理上有所創新。本文從哲學反思入手,探討關于這一理論的方法論問題,試圖為這個問題的解析找到一個合適的理論通道。
一、研究社會制度變革的方法論問題
馬克思主義哲學家(主要是前蘇聯哲學家)將歷史唯物論總結為三大塊:一是三個決定: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二是兩條基本規律: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性質的規律;上層建筑適合經濟基礎的規律。三是兩大動力: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的動力;階級斗爭是歷史前進的火車頭(動力)。這套理論是從主觀與客觀的關系來立論,分為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確認社會規律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是一種客觀決定論。這套客觀決定論,幾十年來一直是學術界的主流觀點,也是論證兩個必然(即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基本理論。這一理論的思路是:生產力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因素,生產關系又是控制生產力發展的決定因素。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阻礙了生產力發展,便會發生革命以推翻資本主義。實際上有多種因素可影響生產力發展,除生產關系以外,政治和文化也有作用。說資本主義由于阻礙生產力發展而必然滅亡的論斷,理由不充分,用決定論解釋兩個必然,說服力也不夠強。這種決定論的缺陷是忽視了主體的作用。
研究社會制度變革,除運用決定論以外,人們也運用選擇論,筆者曾發表過《一元決定論和二元選擇論》(載《人文雜志》1988年第3期)。選擇論的思路是將人看作主體,將人作用的對象——生產力、生產關系等看作客體,人的實踐活動是主體聯系客觀的紐帶。主體是有意志有目的的人,在處理與客體關系上是有選擇的。人經過多次實踐,反復選擇,最后決定選擇某一條軌道,這樣選擇轉化為決定,某一軌道成為必然趨勢,就轉化為規律。主體按照自己的主觀目的進行選擇,最終出現的客體,必然是主觀符合客觀的產物。歷史上出現的各種社會制度以生產關系為基礎,當人選擇的生產關系符合生產力性質時,或者說主觀符合客觀時,這種生產關系才能出現。故社會制度既是主體選擇的結果,又是主觀符合客觀的產物。
從人類歷史看,人是主體,人所創造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是客體;從創造過程看,每一種文明都包含有主體和客體,以物質文明而言,生產力包含有物質客體,也包含有人這一主體。決定論用于解釋歷史最為有效,因為歷史上的主體已消失,其實踐活動的結果也就是人選擇的結果,完全對象化于客體中,可以單考察客體,視歷史為由客觀決定的客體的發展歷史。人是創造歷史的動力,人也是推動生產力發展的動力,而且人又是生產力的首要因素,研究現實活動及未來發展趨勢,就要對主體進行考察。生產力是不斷發展的,可以決定一種私有制代替另一種私有制,但不可能決定最終的制度,還要從主體中找根源。從主體中找根源就要追溯到人的本性,非此不能貫徹理論的徹底性。
人的本性是什么,這個問題辯論了幾千年。中國的戰國時代就有性善論與性惡論之爭,古希臘、古羅馬也有類似的辯論。其實人的本性很簡單,就是避害趨利。避害就是求生存,趨利就是生活得更好。避害趨利也就是求生向上。全人類以及國家民族的、階級的、宗教的、文化的、職業的等社會集團,也具有避害趨利的本性。普通人只是關注個人的避害趨利,杰出人物關注的是更多人的避害趨利,民族英雄關注本民族,革命者關注本階級,圣賢仙佛關注的是全人類,這些杰出人物的人性用求生向上來表述更準確些。從蕓蕓眾生到圣賢仙佛都具有避害趨利、求生向上的本性,這可稱之為性上論。
長期以來,人們形成了一種習慣看法,認為研究社會制度的變革,只能完全著眼于客體(生產力),將主體視作由客觀決定的主觀意識,一談到人性就被視作唯心論。對此,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有所論述:“如果我們想把這一原則(指邊沁的效用原則)運用到人身上來,想根據效用原則來評價人的一切行為、運動和關系等等,就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個時代歷史地發生了變化的人的本性”(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69頁。)。在《哲學的貧困》中說:“整個歷史也無非是人類本性的不斷改變而已”(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56頁。)。馬克思又在《神圣家族》中指出:“并不需要多大的聰明就可以看出,關于人性本善和人們智力平等,關于經驗、習慣和教育的萬能,關于外部環境對人的影響,關于工業的重大意義,關于享樂的合理性等等的唯物主義學說,同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系”(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66頁。)。從人性中推導出的各種要求,只有未來的理想社會才能滿足,因而馬克思說法國唯物主義“直接導向社會主義”,“成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財產”。由此看來,將人性與兩個必然聯系起來,是符合馬克思上述論斷的。
二、社會進步的兩條軌道——發展與平公
人為了生存首先要進行生產活動,為了生活得更好(向上),就要不斷地發展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符合人求生向上的本性,人必然沿著發展生產力的軌道前進,這可稱為發展軌道,同時這也是人的一種必然選擇,發展軌道也是發展規律。發展生產力是解決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如何解決人與人的關系問題呢?從歷史經驗得知,人與人協同前進,最有利于發展,只有人與人關系和諧才能實現協同,只有人與人平等才能和諧。人與人之間平等、和諧、協同最有利于發展,最符合人求生向上的本性,必然成為人的最終選擇,稱之為平公軌道,也是平公規律。
(一)發展軌道
人類要生存,首先選擇的是發展生產力,沿著發展生產力的軌道前進。
生產力發展總的趨勢,就是主體力不斷增大,認識和改造客體的能力不斷提高,集中體現在人的智力不斷提高上。智力是主體的力量,又對象化到客體上,主要是生產力上。
世界各國生產力有共同的發展軌道,以勞動工具為標準,先后經歷了石器、鐵器、手工機械、蒸汽機、電力幾個時代。電力時代以后,人們先是稱之為原子電子時代,后又稱之為信息時代,而原子電子和信息所代表的生產力,都是科學技術起主導作用,稱之為科技生產力較為準確,以往的可稱為自然生產力、土地生產力、機器生產力。
生產力要素組合為產業,自然生產力組合為牧業經濟,土地生產力組合為種植經濟,二者合稱為農業經濟。機器生產力組合為工業經濟,科技生產力組合為知識經濟。人類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軌道從產業結構上看可分為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知識經濟三個階段。
當前生產力發展的最高階段,從生產要素上看是科技生產力,從產業結構上看是知識經濟,而從功能上看,是向著更高的目標前進,即向人與自然和諧的目標前進,即是古人講的“天人合一”。至此可以看出,發展軌道有兩個含義:一是人類沿著發展生產力的軌道前進;二是全人類有共同的(生產力)發展軌道。發展軌道是人類的必然選擇,又是發展規律。
(二)平公軌道
生產力是客體,全世界有共同的發展軌道。人是主體,有沒有共同的發展軌道呢?人的發展體現在人所創造的文明上,而人的本性即寓于精神文明(文化)中,經過長期積累而沉淀為文化。世界上最普及的傳統文化有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儒家文化,都是在各地獨立產生,彼此沒有傳承關系,這些不同文化在價值理念上有個共同點,那就是崇尚平等和諧。佛教講眾生平等,基督教講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伊斯蘭教講人人是兄弟,孔子提出:“天下為公,世界大同”、“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上述傳統文化所體現的平等精神,難以用社會存在來解釋,是源于人的共同本性。人有求生向上的本性,這是馬克思講的人的一般本性,而通過什么途徑來實現求生向上的目標則是變化的,這是馬克思講的“歷史性發生了變化的人的本性”。不平等使得沖突斗爭一直繼續下去,人類社會陷入內耗之中,阻擋著人實現求生向上的目標。人類的成長包含智力增長和理性增長,從而能逐漸領悟到人際關系平等和諧,消除內耗,形成合力,最有利于滿足人求生向上的本性,故平等成為人類追求的目標,是一種能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價值觀念。
平等是人們相互間的相同性,是指與權力和利益有關的相同性。法國《人權宣言》稱:“平等就是人人能夠享有相同的權利”。現代美國政治學家薩托利說:“平等表達了相同性概念。兩人或更多的人或客體,只要在某些或所有方面處于同樣的、相同的或相似的狀態,那就可以說他們是平等的”(注:薩托利:《民主新論》,東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340頁。)。我國《辭海》(1989年版)注解:“平等是人們在社會上處于同等的地位,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享有同等的權利”。價值觀念是一種主觀判斷,而平等這一價值觀念具有客觀性,可以明確界定。人們對自由、民主、人權、正義、公正的理解不同,甚而大相徑庭,但對平等的理解并無歧義,如私有制是經濟上的不平等,任何人都無異義,但私有制是否符合自由、民主、人權、正義、公正原則,人們的理解大不相同。由于平等具有客觀性,可以明確界定,則平等程度可作為衡量各種社會規范(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制度、政策等)的標準。如民主是當今公認的政治規范,古希臘奴隸社會就有民主制,但奴隸沒有選舉權,在選舉權上,自由人與奴隸不平等。19世紀歐美國家實行的民主選舉,消除了貴族與平民的不平等,但在種族、性別、財產、文化水平上仍存在不平等的權利,直到20世紀上半葉,才消除了選舉權的不平等現象。由于選舉費用高昂,無產者既無錢又無時間參加競選,被選舉權存在不平等。只有社會主義民主,才可消除這一不平等現象。可見,民主的進步,可用平等尺度來衡量。自由的原意就是打碎枷鎖,其實質就是平等。奴隸社會自由民與奴隸不平等,奴隸就沒有自由。爭取自由實質上是爭取平等。法國大革命打碎了貴族與平民的不平等,又產生了無產者與有產者的不平等,有產者有自由,無產者無自由,歐文稱法國的自由社會為人間地獄。可見,平等是衡量自由的標準。
現代人講尊重人權,而對人權的說法不一,只能用平等來衡量,人人平等地具有生存權、發展權、人身權、公民權就是尊重人權。對正義辯論了幾千年,用平等來衡量便迎刃而解,無論是國家關系或是人際關系,平等就是正義,不平等就是非正義。可見,平等作為一種價值觀念,與其他價值觀念處于不同層次,更帶有根本性,是其他價值觀念的基礎。同時,平等又是一種實際狀態,一個社會的平等程度是可以明確界定的,故平等是衡量各種規范的根本標準。
同平等緊密聯系的一個概念是公正,平等是相同,在社會規范中人人處于相同的,平等的地位就是公正,故公正是平等的一種特殊形式。一般認為,公正、公平、公道、正義內涵相同,處于同一層次,平等則處于更高層次。今舉例來說明之。中國從隋朝開始采用科舉制選官,全國用一個考題,在考卷面前人人平等,因而是公正的。科舉制打破了門第不平等,因而是公正的。科舉制打破了門第不平等,比世襲制、舉薦制要平等,也就更先進。但科舉制存在男女不平等,太平天國首開女科考試,體現了更高程度的平等,在制度上是一大進步。可見,公正所回答的是:能否平等地執行制度,能平等地執行為公正,否則為不公正。平等所回答的是,制度本身是否先進,體現的平等程度高為先進的制度,體現的平等程度低為落后的制度。因此,平等又是衡量制度文明的標準。以歷史為坐標,平等是衡量社會規范的標準,標明規范所體現的平等程度;以現有社會為坐標,平等是衡量執行規范的標準,同一規范平等的對人對事就是公正,不平等就是不公正。歷史沿著平等公正軌道前進有兩種基本方式:一是革命,推翻舊制度,打破舊規范,建立新規范,新規范一定比舊規范更平等。二是改革,在現制度范圍內完善規范,更重要的是公正地執行規范。通過革命和改革兩種方式,社會沿著平等、公正的軌道前進,平公軌道是人類的必然選擇,故而形成平公規律。平公規律揭示了人類社會主體前進的目標。但主體與客體是同時前進的,單從主體自身尚不能充分證明這一規律,還要從客體中找原因,從生產力發展中可以找到平等(不平等)產生的根源。盧梭稱,私有制是不平等的起源。馬克思說:“階級的存在僅僅同生產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相聯系”(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547頁。)。正是由于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才產生了私有制和階級。不發展,停頓在原始社會階段,也就沒有不平等,正是發展產生了不平等,最后仍然是依賴發展來消除不平等。
生產資料和產品都是財富。一個集團占有的多,一個占有的少或一無所有,產生了經濟地位的差距,并由此引起了社會地位(核心是政治地位)的差距,這種差距又引起了集團之間的斗爭。在階級社會,最主要的集團斗爭是階級斗爭。勞動階級處于社會底層,在經濟地位與政治地位上與剝削階級存在巨大差距,階級斗爭的目標是減少和消滅這一差距,爭取平等。中國農民軍提的口號是“均貧富”、“等貴賤”,就是消滅不平等。法國大革命是爭取民主、自由,實質上是要消滅貴族與平民的不平等。當代世界,反對種族、種性、性別歧視,也是爭取平等。階級斗爭乃至一切政治斗爭,都是爭取平等的斗爭。其原因在于,平等是個現實目標,消除了現實中存在的不平等,也就實現了平等目標。自由、民主、人權等現實中并不存在,是個理想目標,只有通過平等才能實現。人民是創造歷史的動力,階級斗爭是歷史前進的火車頭,也就必然推動社會向平等的目標前進。人類社會幾千年的歷史,就是不斷地趨向于平等的歷史。
原始社會部落內部是平等的,部落之間也不平等。因為人剛從動物脫胎而來,保留有獸性的習慣,弱肉強食,存在有殺死吃掉俘虜的現象,是最不平等的。奴隸社會把戰俘用作奴隸,能活下來,比以往殺死吃掉有利于生產力發展,也較為平等。奴隸社會把奴隸視作牲畜或工具,進行買賣,甚而任意殺戮,是很不平等的。到了封建社會,才開始把勞動者看作人,不能買賣和任意殺戮,遠比奴隸社會平等。中世紀的歐洲,在自由民主方面不及古希臘、古羅馬,但比古代的歐洲更平等,以平等為標準,中世紀比古代更先進。封建社會把農民束縛在土地上為封建主服徭股、交地租,也不平等。到了資本主義社會,人有了完全的自由,消除了人身依附關系,比封建社會又平等得多,而經濟上的不平等嚴重存在。社會主義是要消滅階級,實現最充分的平等。共產主義就是平等的社會。只要存在各式各樣的不平等,就會有各式各樣的斗爭,一直斗爭到平等為止,共產主義是最平等的社會,從而就是最終制度。
從幾千年的歷史看,兩條軌道是同向的,不可逆轉的。生產力總是在發展,不可逆轉,阻礙生產力發展的制度是必然要滅亡的。歷史之趨向平公也是不可逆轉的。新的社會制度比舊制度更平等,新制度一旦產生,就不可逆轉。就某一具體的制度、體制而言,平等的總是取代不平等的,如共和制取代君主制,民主取代專制,一夫一妻制取代多妻制或多夫制,都不可逆轉。種族、民族、種姓、性別、宗教歧視,為平等所取代,便不可逆轉。在資本主義社會,無產者經過長期斗爭取得的福利,是向經濟平等邁進一步,也不可逆轉。由于平等取代不平等有不可逆轉性,因而社會沿著平公的軌道運行,不平等不公正的制度是必然滅亡的。
從社會發展的某一階段看,或者說從幾十年、上百年的實際情況看,歷史并非直線前進,而是曲折前進,復辟倒退的事件時有發生。同時,歷史沿著兩條軌道并非同步前進,而是傾斜式前進。原始部落是公有制,私有制比原始部落不平等,但有利于生產力發展,私有制取代公有制是傾向于發展而背離了平等。這是黑格爾的惡動力說的一個證明。印度與俄羅斯有些地區,在原始社會解體以后,一直保留土地公有的公社制度,馬克思稱之為亞細亞生產方式,這就是向平等傾斜。自由這一價值觀念在西方長期盛行,在于它傾向于發展,但背離了平等。中國歷史上的義利之爭,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公正與發展兩種傾向。歷史曲折前進,時而傾向發展,時而傾向不平等,政治斗爭則要打破不平等。經濟全球化推動了發展,但目前是拉大了貧富(包括國家與個人、集團)的差距,加劇了不平等,時常興起的反全球化示威,就是一場爭取經濟平等的政治斗爭。
歷史的進步體現在人創造的文明上,生產力是衡量物質文明進步的根本標準,平等是衡量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進步的根本標準,兩個根本標準相互補充和相互促進而不能相互代替,社會沿著發展生產力和平等公正的軌道前進,從而形成了發展規律和平公規律。發展規律是指生產力(客體)的運行軌道,當然屬于客觀規律。平公規律所揭示的是由人選擇的主體的運行軌道,但并非隨意選擇而是必然選擇,故平公規律同樣是客觀規律。再從社會結構的視角看,人們把社會分為生產力、生產關系、上層建筑三個層次,認為生產力有其自身發展規律,上層建筑和生產關系是由經濟基礎和生產力決定的,其自身并無規律。平公規律則揭示了一個不為人知的千古奧秘:政治上層建筑和生產關系一方面適應于經濟基礎和生產力,同時有其自身的規律,那就是沿著平公軌道前進。
三、知識經濟與兩個必然的實現
發展與平公是人類必然選擇的兩條軌道,也是長期起作用的客觀規律。但由于時代潮流的變化,人的選擇傾向會有所變化,從而客觀規律地實現形式會有所不同。而標明時代潮流的基礎性因素是生產力,在歷史上,正是工業生產力推動了從封建制到資本主義的轉化。從18世紀工業革命以后,在發達國家工業經濟占主導地位,稱之為工業社會,能源、材料、機器是主要因素,這些物質生產資料可以公有,也可以私有,這正是兩種社會制度得以長期共存的生產力基礎。到了20世紀末,科技成為生產力主導因素,知識經濟已露端倪。從21世紀起,開始了從工業經濟時代到知識經濟時代的轉變,世界將出現新的變革。
知識經濟是一種科技生產力。科學技術有個基本特點,那就是公有性。科學是幾千年來人類創造的精神財富,任何人無法據為己有。技術專利可為部門或個人所有,但一般只存在20年,當人們掌握了科學之后,技術不難掌握,私有權易于打破。現代科學技術趨向社會化、大型化,關系全社會的安危,不適合私有,公有制最為適合。資本主義以私有制為基礎,科技生產力的公有性動搖了資本主義大廈的基礎。
上面講過,生產力發展的大走勢,是從人與自然的對立趨向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的目標,關系全人類的利益,資本主義以追求利潤為目的,同全人類的利益以及生產力發展走勢是背道而馳的。知識經濟是生產力發展的一個新階段,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生產率飛速提高,供給增長很快,擴大需求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有效手段,資本主義私有制限制了人的有效需求,從而就限制了生產力的發展。知識經濟的出現標明社會主義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性質,比資本主義具有無比優越性,為人類選擇社會主義制度提供了客觀依據。
新制度取代舊制度,是發展規律和平公規律共同起作用的結果,何者起主導作用呢?因歷史條件而異。在生產力水平低的情況下,物質資料最為稀缺,人們首先關注的是物質生產問題,發展規律起主導作用。封建制取代奴隸制,資本主義取代封建主義,主要是由于新制度更能推動生產力發展。在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發展規律一直起主導作用。知識經濟興起,將出現一個物質資料極大豐富的時代,那些富裕起來的人,如所謂中產階級注意力會轉移到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上來,將凸現平公規律的作用。
當今世界的資本主義國家,充分發展起來的還是100年前的那幾個,是靠剝削世界不發達國家而起家的。資本主義國家大部分處于貧困落后的狀態,表明資本主義阻礙發展,通過革命推翻資本主義,建立社會主義以解決發展問題,是必要的和可能的。社會制度的變革還遵循平公規律,平等必然代替不平等,資本主義相對于社會主義是一種不平等的制度,也就必然要為社會主義所代替。少數幾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上的不平等嚴重存在,平等觀念將會普及,爭取平等的政治斗爭將會加劇,同時人的智力和理性水平也將大為提高,資本主義和平轉變為社會主義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發展規律與平公規律共同起作用的結果,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這是從20世紀開始的今后幾百年社會制度變革的大趨勢。
人文雜志西安4~9B1哲學原理唐昌黎20032003本文認為社會變革既遵循客觀規律,又是主體的選擇。人類有兩種基本選擇:一是發展生產力;二是選擇平等公正。生產力是衡量物質文明的根本標準,平等是衡量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根本標準。生產力水平低,人為了求生存,首先選擇發展生產力,故歷史上社會制度的變革,生產力起決定作用。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正在進行的實踐,是在生產力高度發達條件下的社會制度的變革,是發展規律與平公規律共同作用的結果。兩個必然/選擇/規范/軌道/平公規律作者單位:山西省社會科學院 作者:人文雜志西安4~9B1哲學原理唐昌黎20032003本文認為社會變革既遵循客觀規律,又是主體的選擇。人類有兩種基本選擇:一是發展生產力;二是選擇平等公正。生產力是衡量物質文明的根本標準,平等是衡量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根本標準。生產力水平低,人為了求生存,首先選擇發展生產力,故歷史上社會制度的變革,生產力起決定作用。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正在進行的實踐,是在生產力高度發達條件下的社會制度的變革,是發展規律與平公規律共同作用的結果。兩個必然/選擇/規范/軌道/平公規律
網載 2013-09-10 21: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