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農民收入問題的思考與建議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去年以來,擴大內需已成為促進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環節,其中開拓農村市場更是受到全社會前所未有的重視,但經過一年多的努力,農村市場并沒有出現人們所期望的購銷兩旺的局面。農村市場啟而不動,原因盡管是多方面的,但我認為農民收入增幅下降則是其主要原因。
      一、農民收入增長趨緩的現狀及原因
  1992年以來,隨著三年治理整頓工作的結束和宏觀經濟的逐步升溫,使一度下降的農民收入又實現了恢復性的增長,農民的收入逐年提高,到1996年達到9%的增速。但自1997年以來, 農民收入的增長幅度出現回落,當年農民人均收入實際增長率為4.6%,1998年繼續回落,增速僅為2.87%,扣除物價因素,比上年實際增長4%。不僅收入增速降低,而且低收入人群所占的比重較大。據統計,1997年人均純收入在2000元以下農村人口占其總數的60%,這一大部分人口僅擁有農村居民全部購買力的34.6%。他們分布在中西部傳統的農牧區和高原山區,收入來源有限,增加收入的難度較大。到1998年底,我國尚有5000萬的農村貧困人口。農民購買力的降低,是造成適合農村市場的中低檔工業產品過剩的直接原因。
  影響農民購買力的因素可分為收入和支出兩個方面,當然從最終結果看,支出也影響農民的最終收入。
  農民的收入來源于種植業收入、工副業收入和外出務工收入。從種植業來看,近年來我國耕地面積逐年減少,人均耕地面積不足1.2畝,尚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水資源更是缺乏,我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現已列為全球13個貧水國之一。在我國16億多畝耕地中,七成左右是靠天吃飯,這更說明農民收入的不確定性和增加收入的困難性。
  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從提高經濟效益出發來重新安排農業內部的生產布局,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首要選擇,也是擴大農業內部就業的重要途徑。但自1997年以來,農產品的價格幾乎全面走低。據有關部門統計,1997年與1996年相比,糧食價格下降13%,肉禽價格下降6%, 水果價格下降6.5%,蔬菜價格下降9%。1998年農產品價格繼續走低,特別是肉類價格大幅下滑,現在豬肉價格已降至每公斤8.05元,農民養一頭豬平均虧損150元。
  鄉鎮企業受自身經營方式及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經濟效益下滑,吸納就業的能力也急劇下降。1995年鄉鎮企業吸納農村勞動力約800 萬人,1996年降至600萬人,1997年進一步降至400萬人,鄉鎮企業速度和效益的下滑,使農民的收入大幅度減少。
  我國的二元經濟結構和經濟運行中的體制約束及歧視性政策,加劇了農民的減收增支。如在社會保障和福利制度方面,城鄉差距十分明顯。
  我國現行的福利和社會保障體制都沒有包括農民在內,城鎮居民在工資以外從國家或單位獲得住房、養老保險、醫療、交通補貼、實物發放和各種減免等公共福利,而農民幾乎沒有任何福利和保障可言。外出打工無疑是增加農民收入和縮小城鄉差別的一條有效途徑,但自1995年以來,一些城市以安排下崗職工為由,對進城打工的農民進行種種限制。北京等一些大城市出臺了對外來勞動力就業的行業和工種限制,其它城市紛紛效仿,目前,限制外來人口進入的行業工種越來越多,參與限制的城市也越來越多,已經擴大到縣級市。這一歧視性的用工政策,必然減少農民進城就業的機會和農民的務工收入。
  從支出方面看,近幾年我國農民的負担十分沉重。據統計,僅稅款一項,農民支付的人均額相當于城鎮居民的9倍, 如果加上上繳各種名目繁多的雜費,它們相當于城鎮居民的30倍。另外,農村內部各種稅費的征收基本上按人頭分攤,這樣無論貧富都上繳大致相同的稅額,農村沒有對貧困人口實行稅費減免政策,過高的稅率加重了其貧困程度。雖然國家對農民負担問題高度重視,出臺了一些有效措施,但是總體形勢仍不樂觀。
  農民除了上繳“三提五統”和其它稅費負担外,還要在商品領域遭受暴利的盤剝和損害。某些商品價格畸高,如水費、電費。由于市場管理不善,假種子、假農藥、假化肥等坑農害農的事件屢有發生。另外,教育費用也是農民一個重大支出項目,這些支出分流了農民原來就不多的收入。
  農民的收入減少,未來收入預期的降低,必然減少當前消費。據有關部門測算,1997年,農村居民可形成2.55萬億元的購買力,但由于近兩年農民對未來收入預期不好,實際形成的有效需求只有1.4萬億元,結余購買力1.15萬億元。如果農民對未來的收入增長預期看好,農民的即期消費欲望就會增強。結余購買力就能得到較大程度的釋放,農村市場容量也將進一步擴大。由此可見,增加農民收入,穩定和提高農民對未來收入增長的預期,對于開拓農村市場,擴大內需,從而帶動工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提高農民收入的途徑
  1、增大對農業的投入。我國建國后前30 年的發展是靠農業提供的積累,后20年的改革開放也是靠農業的支持。目前農村受有效支付能力的制約不能形成有效需求,致使整個國民經濟不能步入良性循環。今后的路子如何走?農村改革的政策效應已發揮到極限,農產品提價已無余地,有些產品的價格已高出國外市場,依靠農業自身的力量實現現代化、擴大農村市場、增加農民收入的能力十分有限。因此必須尋求新的出路,要靠工業來支援農業,靠國家財政政策的傾斜,加大對農業的投資力度,改善農業生產環境和生產條件,使農業得到長足的發展,推動國民經濟進入良性循環。
  農業生產的環境包括的范圍很廣,如農田水利、江河湖泊整治、解決國土沙化、交通通訊、建設農村電網等。去年特大洪澇災害使農村蒙受了重大損失,大江大河的治理應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同時,應著手解決我國北方和西部地區嚴重的缺水問題,南水北調工程應盡快上馬。
  加快各地的農田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為解決資金問題,可采取靈活的機制,通過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廣泛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原則,拓展投資渠道,使修建、管理和使用有機結合,形成產業化。
  此外,要注意改變農業的生產條件,以高新技術武裝農業,為農業提供低成本的生產資料。特別應加大研制開發農用機械的力度。農用機械在經歷了小型拖拉機、農用運輸車、聯合收割機“熱”之后,目前還沒有新的成熟的熱銷產品,主要產品幾年來未更新,粗、笨、重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另外,農機產品的售后服務沒有跟上,這既影響了農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又抑制了農民的購買欲望。
  2.圍繞市場需求調整產業產品結構,引導農民進入產業化經營。在買方市場條件下,經濟增長的核心是市場份額問題,要抓住當前農產品比較充足的有利時機,以提高農產品的品質為中心,優化農業結構,既要根據市場需求大力發展名優新特產品,又要以種子為核心,抓好傳統農產品的品種改良和品質改善。在此基礎上,擴大優質優勢產品的生產規模。增加農民收入的另一關鍵問題是使農產品順利進入市場,實現農民與市場的對接。農民只有賣出自己的產品,才有可能從市場上買回所需要的工業品。農產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可顯著增加農民的收入,這說明農產品的價格政策和流通體制對農民收入影響極大。首先要加快糧食流通體制的改革,確保農民有基本的、穩定的收入,特別是使種糧農民有種糧積極性。同時,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適當提高保護價,并堅持優質優價。另外,要解決好農民與市場的聯結,農業產業化是一種較好的經營方式,政府通過牽線搭橋引導企業與農民在平等、自愿、互利的基礎上,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担的利益共同體。大力發展各種形式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為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后提供系列化配套服務。政府應從宏觀上搞好組織協調和規劃布局。
  3.加快鄉鎮企業結構調整的步伐。鄉鎮企業在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方面所具有的優勢是其他部門難以替代的,但鄉鎮企業經過長時間的運轉,其自身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已充分暴露,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改變原有的發展模式,加快鄉鎮企業“四改一提高”步伐,對具備條件的鄉鎮企業,要引導其按照《公司法》和《鄉鎮企業法》的要求,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加快鄉鎮企業的技術開發和科技創新能力,加強企業管理,提高鄉鎮企業的整體素質和水平。其次,要把鄉鎮企業的調整與布局同小城鎮建設結合起來,引導鄉鎮企業向城鎮適當集中,為鄉鎮企業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而鄉鎮企業的發展又會伴隨著企業吸納就業能力的上升,促進農民收入的增加。
  4.加快農村小城鎮建設步伐,指導和促進農民向小城鎮有序轉移。城鎮化水平落后是我國農產品和工業品雙重過剩的癥結所在,也一直是制約我國農村經濟和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農村城鎮化是我國啟動內需的重要內容。首先,城鎮化的推進,可以促進城鄉生產要素的流動,扭轉當前城鄉不合理的投資結構,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其次,城鎮化的推進可以帶動鄉村工業和鄉村人口由分散走向集中,并逐步形成規模,由此為產業結構調整尤其是第三產業的發展創造條件;再次,城鎮化過程中資本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可以造成新的就業空間,從而大大擴充吸納農村過剩勞動力的能力,使就業結構逐漸趨于合理;還有,推進城鎮化可以節約利用資源,特別是土地資源,降低農村工業化的成本。
  5.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勞動力素質對農民收入的影響是顯然的。勞動力文化素質越高,各種經營形式的收入水平就越高。同時,勞動力素質的提高,也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發展農村經濟,實現城鄉開通的重要環節。目前,我國農村教育基礎薄弱,使大批農村青年喪失了接受專業技術教育和融入城市社會的機會。因此,應在堅持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加大財政對農村文化教育事業的投入,增加農村高中學校的數量,尤其要鼓勵社會辦學;另一方面,通過農業職業教育以及農業技術推廣和信息交流等教育形式,鼓勵和幫助農民為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去獲取知識和技術。
  6.切實減輕農民負担,對于增加農民收入、保持農村穩定具有重要意義。要減輕農民負担,必須下決心精簡機構,規范政府行為,在加快機構改革的同時,要結合鄉鎮財政管理體制,干部政績考核制度,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重建農村財產和分配關系,使鄉鎮政府的財權、事權、人權統一,積極推進農村費改稅的改革,加快農民承包費用和勞務的立法。同時,研究制定合理的總量控制目標,要在解決農民增收問題的同時,使農民的稅費負担穩定在合理的水平上。
江淮論壇合肥44~47F2農業經濟劉惠19991999作者單位 安徽省行政學院 作者:江淮論壇合肥44~47F2農業經濟劉惠19991999

網載 2013-09-10 21:38:07

[新一篇] 規范、制度與國際秩序

[舊一篇] 解讀“五普”的少數民族人口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