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化視野中的科學精神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G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675(2001)03-05-04
  近年來,國內學術界就科學精神的內涵及意義進行了廣泛探討,形成了一股研究熱潮。筆者認為,科學是一種文化,科學精神是科學文化的核心;文化視野中的科學精神是一個逐層遞進的有機整體;只有從文化視野中審視科學精神才能深刻、完整地把握科學精神的全部內涵。
  一、科學是一種文化:科學精神研究的新視野
  著名學者斯本格勒曾經說過:“科學,作為從精神上占有世界的一種形式,是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之上的。它在十八世紀,即在其急速發展的時期,是測試自己的方法;在十九世紀,是測試自己的力量;而現在,即在二十世紀,則是開始領悟自己的歷史作用,是自我意識。”(注:[蘇]格·姆·達夫里揚著:《技術·文化·人》,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頁。)事實上,二十世紀以來,人們對科學的歷史作用,進行了全面而深刻的領悟和反思。反思的結果是人們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科學是一種文化,科學活動過程就是創造科學文化的過程。
  誠然,科學已不再僅僅是如一些西方科學哲學學者所主張的那樣,是一種理性創造,一種邏輯過程,一種“范式”,一個“研究綱領”或一個“信息域”,也不只是如科學社會學學者所主張的那樣,是一種社會建制。科學將擁有自己的文化規范,沉淀出自己特殊的文化精神。科學精神就是科學文化的深層結構中所涵括的一套價值標準和行為規范的總稱,是科學文化的核心結構。它一方面約束科學家的行為,被科學家內在化而形成科學家的科學良心;另一方面,又逐漸地滲入大眾的意識深層,被大眾內在化并形成大眾的科學意識。
  從狹義看,科學精神便是科學文化本身;而從廣義來看,科學文化涵蓋的內容很廣,科學精神是科學文化的價值和規范體系,是科學文化的深層結構或核心結構。從上述關于科學精神的定義可以看出,我們是主張從廣義上來理解科學精神的。無論如何,將科學作為一種文化的觀點,為我們進一步探討科學的本質及科學精神提供了全新而寬闊的視野,而對科學精神的深刻理解,是全面探討科學文化的關鍵和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理論意義。
  二、研究視角的缺失與局限性:對以往研究的重新審視
  科學精神就是科學文化的深層結構中所涵括的一套價值標準和行為規范的總稱,是科學文化的核心結構。那么,科學精神究竟包括哪些具體規范或具體內容呢?國內外學者對此展開了廣泛探討。但是,以往關于科學精神具體內容的諸多表述,各趨合理,又各有偏頗。
  在國外,對科學精神進行了比較系統的研究的是美國科學社會學家默頓。他于1942年發表了后來定名為《科學的規范結構》的文章,首次系統地研究了“科學的精神氣質”。(注:[美]R·K·默頓:“科學的規范結構”,載《科學與哲學研究資料》1982年第4期。)默頓認為,科學的精神氣質是有感情情調的一套約束科學家的價值和規范的綜合。并提出,有四條基本規范構成了現代科學的精神氣質。這四條規范即普遍性、公有性、無私利性和有條理的懷疑論。國內學者對科學精神的具體規范作了較多陳述,歸納起來有十幾種之多。有人認為,“科學精神是獻身、創新、求實、協作的精神”。有人則強調認為,“科學精神的本質是創新精神”;另有人強調的則有所不同,認為“科學精神的本質是實事求是的精神”。諸多表述,不一而足。可見,國內學者對科學精神的具體規范的表述可以說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我們認為,僅僅羅列科學精神的具體規范,是不足以準確地理解科學精神的內涵的。因為這種研究的最大缺陷是研究視角的缺失和研究目的的迷茫,其表現形式是人云亦云,其后果是流于一般。而默頓只是從社會關系這一視角揭示了科學共同體成員的行為準則,倘若將默頓的科學的精神氣質作為科學文化的核心——科學精神的全部內容,就會顯示出它的欠缺和片面性。正是因為其研究視角的局限性,作為默頓科學社會學基礎的科學精神,一提出來就遭受到西方不少學者的批評,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到今仍然爭論不休。關于這些爭論可以分為兩大類:(注:劉王君王君:《科學社會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93頁。)一類是在承認其基本內容的前提下進行修正與補充,強調默頓的四條規范并不是圓滿與充分的,并增加了其他規范。例如,有人增加了理性精神與感情中立;有人增加了客觀性和概括性;有人則強調必須增加創新精神,等等。就是默頓本人在1957年的有關論著中也增加了謙虛和創新性。更有甚者,有一位學者把具體規范增加到十一條之多。可見對規范的條文同樣也是眾說紛紜。另一大類意見則趨向于否定默頓規范的實際存在。他們之中有人認為,默頓的科學的精神氣質是一個“神話”;有人提出,科學規范并不是現實的存在,因為它們只有在違反了它們的時候才表現出來;有人認為,默頓的每一條規范都有一條與之相對應的“反規范”存在。拿馬爾凱這樣有影響的科學社會學家,雖然承認科學這種社會體制是比較有效地產生了詳細的、準確的、客觀的知識,似乎有理由推論存在著這樣一組規范,但是他又指出,并沒有證據說明這種規范已經體制化了,相反地倒有證據說明其他規范是起作用的。我們應該如何來看待這一場爭論呢?
  對于前一類爭論,與我國許多學者關于科學精神的研究及對其內容的表述一樣,筆者認為,僅僅羅列科學精神的具體規范,是不足以準確地理解科學精神的內涵的。我們必須遵循辯證唯物主義的歷史和邏輯相統一的分析方法,對科學精神的內在結構進行深層剖析,才能達到完整把握科學精神的目的。
  對于后一類爭論,筆者認為,完全否定默頓的科學的精神氣質概念,是缺乏應有的科學態度的。其實,關于默頓的科學的精神氣質概念,我們可以用韋伯社會學理論中的“理想類型”來解釋。理想類型是韋伯社會學研究中的主要概念工具。所謂理想類型,是從一定角度出發對現實的某類成份的抽象化,而這類成份并不以純粹的形態存在于現實之中。它不是描述性概念,它并不對應于某個具體的經驗實體;也不是規范性概念,它不具有倫理學的含義。理想類型是一種“概念上的純凈體”,但它不是思辨的產物,它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之上又高于經驗。“科學的精神氣質”就是這樣一種理想類型,它有經驗的基礎,是默頓從他對大量科學史上的事實的研究抽象出這一組概念的;但它并不是科學家所實際遵守的行為準則的真實摹寫,因此科學中存在著與規范不盡吻合之處就不足為怪了。這種理想類型的功能就在于提供了一個參照系,提供了一種分析工具,由此構建出理論模式,然后據此進行了經驗的查證。然而,如前所述,默頓只是從社會關系這一角度揭示了科學共同體成員的行為準則,倘若將默頓的科學的精神氣質作為科學文化的核心——科學精神的全部內容,就會顯示出它的欠缺和片面性。
  三、科學精神的規范結構:科學文化的核心結構
  鑒于上述分析,我們認為,有必要對科學精神的研究從社會關系視野拓展到文化人類學視野,當然也更有必要拋棄那種研究出發點不明,研究視角不清的離散式研究。文化視野中的科學精神是一個有機整體,它直接體現了科學的本質特征,并逐步地展開為一個有序的層次結構。首先,歷史地看,科學精神是在長期的文化演進中逐步形成、展開的過程;其次,邏輯地看,科學精神是一個具有層次結構的有機整體,而每一層次有著相應的具體規范。文化視野中的科學精神或作為科學文化核心結構的科學精神,可以逐步地展開為三個遞進的層次,即認識論層次、社會關系層次和價值觀層次。
  科學精神的第一個層次,即認識論層次,主要表現為科學認識的客觀性、邏輯一致性和實踐的可檢驗性等規范,它們直接體現了科學的本質特征,構成了全部科學精神的基礎。科學精神的認識論規范是由科學認識對象的客觀性決定的。科學認識的客觀性是指科學認識主體自身的實在性,是科學主體對客體反映的真實性和正確性,亦即主體經驗符合客體而不附加任何外來的成份。科學認識的目的是為了揭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運動規律和本質屬性。從科學認識的對象來說,客觀性是它的本質特征。科學認識來自主體——客體的相互作用,不僅包括客觀存在的客體的作用,而且包括有能動性的主體的作用。所以,科學認識對象的客觀性要求科學認識應該盡量排除主觀性,堅持客觀性。辯證唯物主義不僅堅持科學認識的客觀性,而且將這條認識規范推廣到人類的一切認識活動領域。
  從科學認識的成果—科學理論來看,客觀真理性是它的最根本要求。經過反復構建和選擇而形成的科學理論,在內容上反映了被認識客體多樣性的統一,再現和把握了被認識客體的整體規律。因此,科學理論必須具有嚴密的邏輯結構形式,其中各概念、定律之間按一定邏輯關系形成了嚴密的網絡體系。科學理論的邏輯一致性規范也是科學認識對象客觀性的反映。
  實踐的可檢驗性是評價科學理論真理性的標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是馬克思主義歷來的基本觀點。科學研究產生的成果需要經過檢驗,經過檢驗的科學認識繼而為科學家和社會所承認。檢驗聯系著發現和確認兩個環節,這種關聯是由檢驗担當確認科學理論客觀真理性的角色所決定的。實踐的可檢驗性是以科學認識對象的客觀性為前提的。
  科學精神的認識論規范是科學本質特征的直接反映,但這一層次的科學精神也只有在自然科學取得相對獨立的地位時,才充分地體現出來。古代的自然科學知識,以經驗形態存在于生產實踐中,以理論形態存在于自然哲學中,本身并不構成獨立的存在,是實驗和數學才使科學取得相對獨立的地位,從而形成了科學精神的認識論基礎。
  既然科學精神的認識論層次反映了科學的本質特征,那么對于從事科學研究這一特殊實踐活動的社會群體——科學共同體來說,也就必然要遵循一套特殊的社會規范,科學精神也就由認識論層次遞進到社會關系層次,即科學精神的第二個層次。默頓從社會關系的角度揭示了科學的精神氣質的四條規范,即普遍性、公有性、無私利性和有條理的懷疑論,或許還如有的學者所補充的,還有某些其他的規范,但我們仍然可以認為這四條規范是最基本的,默頓關于科學的精神氣質的四條規范,可以作為社會關系層次上的科學精神的基本內容。
  馬克思曾經說過,人的真正本質就在于它的社會性,同時,人們的社會關系也體現在人類共同體及其歷史發展中。科學是一種秩序井然的小社會,而維系著整個科學共同體秩序和調整其成員社會關系的,是科學家們所遵循的一套社會規范,這就是體現在社會關系層次上的科學精神。
  那么,是什么機制促使科學家遵守科學的社會規范,從而體現出科學的精神氣質呢?這應該到科學研究這一職業所具有的與眾不同的特點中去尋求解釋。第一,和其他職業一樣,科學家應該承担維持、傳遞、擴展和應用他所從事的專業知識的責任。但是,科學家所具備的專業知識主要地不是供他工作時的重復應用,而是提供進一步創造、擴展知識的方法和工具。為此,他要通過長期的嚴格訓練才能達到這個目的,一個真正的科學家,他必須作出創新。第二,科學研究的極強的專業特征決定了只有科學研究職業中同一專業的其他人,才能評價一個科學家掌握知識的程度、他的職業能力和他對這個領域所作出的貢獻的價值,即所謂同行評議。第三,科學研究是一種非服務性行業。服務性行業,特別是法律和醫學是直接以收費服務為基礎的社會服務,并直接地卷入市場機制。科學研究特別是基礎研究成果的實用價值并不是科學家最關心的事,之所以能通過財政撥款、基金會和捐贈等形式得到政府、企業和社會的資助,主要是因為基礎研究最終會有應用價值,而且基礎研究成果與國家的實力和聲望有關。
  正是由于科學研究職業的這些特殊的性質,它對科學家行為規范的社會控制方式也與眾不同。第一,科學研究沒有明確、成文的職業規范。其他社會系統或職業都有明確的規范,如法律、條例等,唯獨科學不同,科學的社會規范是完全內在化的。在這個意義上,“內在的社會控制”之發達,是科學界社會控制的第一大特征。第二,在科學界的社會控制中,也存在著“制裁”這種外在的社會控制的形式,但制裁往往是針對科學家的“越軌”行為而言的,如抄襲、弄虛作假等行為,且這種制裁往往是非正式的,不存在正式的“科學法庭”之類的制裁機制。科學家面對的是科學同行,科學共同體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是一個潛在的“警察”,一旦發現其越軌行為,他馬上就會受到各種非正式的制裁——名譽掃地,失去同行的信任與交流,因而實際上,他將永遠被開除出科學界。第三,在科學界的外部社會控制中,很自然地包括所謂的“正面制裁”,即積極的獎勵。在這種社會控制的方式中,還包括非正式和正式的兩種。非正式的獎勵體現在科學家能夠參與科學交流,能與科學同行保持密切聯系。參與科學交流不僅對于科學研究至關重要,而且對于科學家本人也是一種心理上的激勵。正式的獎勵就是科學獎勵系統。獲得正式的科學承認是科學家的愿望,科學獎勵系統為科學共同體注入了“能源”,科學家在這種愿望的驅使下遵守科學共同體的規范,不斷作出新的貢獻。科學界的上述社會控制機制作用的結果,便是科學共同體正常而有序的社會秩序,從而也使科學家遵循其社會規范即科學精神成為可能。科學發展到十九世紀,科學共同體才得以出現,它直接以科學的職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為基礎。因此,社會關系層次上的科學精神的規范化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形成過程,同時也是科學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科學的社會體制化的一個標志。
  科學精神的遞進在經歷了認識論層次和社會關系層次之后,科學的社會功能不斷增強,隨著人們對科學的反思,科學精神相應地進入到價值判斷領域,即科學精神相應地遞進到價值觀層次,這是科學精神的最高層次。
  科學的價值觀就是人們對科學有用性的評價。許多學者只重視科學的真理價值,他們認為,藝術在于求美,倫理在于求善,而科學在于求真。其實,追求真理并非科學的全部價值所在,科學通過求真,可以達到求美,求善。科學把追求真、善、美的統一作為自己的最高價值準則。
  依靠追求真理,把它作為科學律令,就可以發現一條道路,與其他人類活動合流,達到善。原因首先在于,追求真理,這意味著無條件地把客觀的現實世界作為科學活動的出發點。立足在真實的世界上建立人類文明,這樣的文明才符合人類崇高的理想,也與追求真理的價值觀完全適應。其實,追求真理也標志著思想自由和探索自由,它為人類精神的發展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合乎邏輯的導向善。自由地、自覺地追求客觀知識,就能實現向善的過渡。這個絢麗的前景向人們展示出,真的追求和善是統一的。
  科學與美的密切關系早已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科學家在追求真理時,因為新的發現而在內心充滿了美的感受。同樣,人們在接受和評價科學理論時,也會象欣賞藝術品一樣,體驗到某種審美快樂。由求知的愿望而創造、欣賞,達到美的滿足,這是一條從真通向美的道路。另一方面,對美的追求亦有助于真理的探索。例如,美學原則在假說建立及科學發現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論學者甚至將其概括為“臻美原則”。總之,科學的發展,確實在美的價值、美的概念上深刻地打下了真的烙印。
  其實,早在一百多年前,馬克思就曾科學地揭示了科學的價值系統。馬克思“把科學首先看成是歷史的有力杠桿,看成是最高意義上的革命力量”。(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72頁。)馬克思在這里所闡述的科學的革命精神,是對科學精神的價值規范的最高概括。無論從物質上講還是從精神上講,科學都是一種最高意義上的革命力量。科學的進步和發展,對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因此,馬克思把科學這種最高意義上的革命力量導向人類的自由和精神的解放,導向共產主義社會的建立,而共產主義社會是真、善、美高度統一的社會。這樣,科學作為最高意義上的革命力量,在追求真、善、美的統一的過程中,把人類引向自由與民主,富裕與光明。可見,馬克思在認識到科學的本質力量之后,為科學文化設置了價值系統。這個價值系統的全部本質內涵就是:科學是最高意義上的革命力量,它把追求真、善、美的統一作為自己的最高價值準則。(注:郟斌祥:科學文化與現代化,載《自然辯證法研究》1988年第5期。)
《湖南社會科學》長沙5~8B2科學技術哲學彭炳忠20012001科學是一種文化,文化視野中的科學精神是科學文化的核心結構。僅僅羅列科學精神的具體規范,或者如默頓僅從社會關系視角研究科學精神,都存在其局限性。文化視野中的科學精神是由三個層次即認識論層次、社會關系層次和價值觀層次構成的逐層遞進的有機整體,科學精神的具體規范相應地體現于各層次之中。文化/科學精神/規范彭炳忠 中共湖南省委黨校副教授 作者:《湖南社會科學》長沙5~8B2科學技術哲學彭炳忠20012001科學是一種文化,文化視野中的科學精神是科學文化的核心結構。僅僅羅列科學精神的具體規范,或者如默頓僅從社會關系視角研究科學精神,都存在其局限性。文化視野中的科學精神是由三個層次即認識論層次、社會關系層次和價值觀層次構成的逐層遞進的有機整體,科學精神的具體規范相應地體現于各層次之中。文化/科學精神/規范

網載 2013-09-10 21:38:40

[新一篇] 論文化地理學的基本理論與主要內容

[舊一篇] 論文學生產與消費關系中的作家、作品、讀者二重性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