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的本質的再認識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內容提要 人的本質首先表現為勞動和社會關系。勞動是人的最基本的活動,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第一個前提。其次,需要也是人的本質。人的需要既是客觀的又是一個豐富的范疇,它包括人的物質需要,也包括人的精神需要,由此還決定社會關系。再次,人的最深層的統一的本質,就在于人的創造活動、實踐活動。人作為一個類的本質應該具體表現為:人的自為性、意識性、社會性、歷史性、主體性。而這幾個方面的充分發展則是通過人的創造活動、實踐活動來反映的,只有在現實的實踐創造活動中,人的本質才能得到現實的發展。
  作者簡介 高梅,1963年出生,新疆師范大學馬列部講師。
  * * *
  人是什么,人的本質是什么,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卻又相當復雜的問題。歷史上,思想家從不同角度對此作出了各種不同的闡述。早在兩千年前,我國著名哲學家荀子就提出了關于人的本質的看法,說:“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貴為天下貴也。”把“義”看作是人區別于其他一切動物的標志。差不多與荀子同時,古希臘的著名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提出了“人是社會的動物”、“人是政治的動物”的觀點。前者著眼于人的個體與動物的區別,后者著眼于人的整體與動物的差異。這些說法雖然包含著某些合理的因素,反映了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但只是表象的描述并沒有從根本上真正揭示人的本質。人有沒有本質,能不能規定和表達人的本質。從人與它物的相互關系來考察和分析人的本質,就不難看出,人的本質應該表現為:自為性、意識性、社會性、歷史性、主體性。而這五個方面的充分發展則是通過人的勞動和社會關系、人的需要、人的社會實踐來反映的。
   一、勞動和社會關系是人的本質
  關于人的本質,首先要回答人作為一個類區別于動物的根本特征是什么。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勞動是人的本質的內在規定(或內在本質)的觀點。馬克思深刻指出,勞動的本來意義是人的“生命活動”,這就是說,勞動是人的最基本的活動,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第一個前提。正是通過勞動,使類人猿的機體、四肢、大腦逐漸變成人的機體、四肢和大腦,使動物的自然屬性提升為人的自然屬性;通過勞動,人們又形成了一定的社會關系,并在此基礎上形成豐富多樣的人際交往,使動物的群體性上升到人的社會性;通過勞動,在分工和合作中產生了語言、符號和文化,這就為意識的進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撐物和推進器,從而使動物處在萌芽水平的智能躍進成了人的意識,思維和理性。這是馬克思科學地揭示人的本質的開端。
  勞動作為人的本質,準確的說法是:勞動是人類的本質或人的類本質。對于一般的動物和事物來說,揭示出類本質、找到它區別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屬性就夠了,而人則不同。勞動不是人的個體所固有的特性,人作為孤立的個體并不具有這些特性,并不能從事現實的勞動。所以對人的本質研究,僅僅了解勞動是人的本質還不夠,因為它沒有考察到一定的社會形態和社會結構,撇開了各個不同歷史時期的人的不同的經濟關系、政治關系和思想關系。因此,勞動只是人的“一般本質”。對于馬克思主義來說,在承認人的一般本質的前提下,還要繼續揭示不同的勞動條件造就不同的個人。因為“個人是什么樣的,這取決于他們進行生產的物質條件”[①],因此,馬克思主義所闡發的人的本質不僅僅是著眼于人和動物的不同,更注重在這個或那個經濟形態中人所從事的現實活動。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就指出:“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的命題。這里馬克思并沒有否定勞動是人的本質的觀點,而是進一步指出了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主要是指單個人(個人)的本質。把個人作為一定社會關系的載體,把人與人相區別,就是說在“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中可以進行人的“國民性”、“民族性”、“階級性”的現實思考。把人看成是社會的人,反映了一定的社會關系,因此是人的“現實本質”。
  人的本質屬性,根本特征是人的自由、自覺的活動,其它一切屬性、特征都是形成于勞動之中,由勞動派生的。因此,勞動作為人的類本質,是人的一般本質,具有不變性。人是勞動的動物、實踐的動物,這種思想從總體上適用于任何時代。社會關系的總和作為單個人的本質,是人的現實本質、是可變的。隨著社會關系的改變,人的現實本質也會發生變化。那么社會關系的改變,人的本質的變化的動因是什么呢?這就是由生產力決定的人的需要。
   二、需要是人的本質
  第一,人的需要是一個豐富的范疇。
  需要,在心理學、經濟學或社會學上各有不同含義。它的哲學意義應是最高的概括,而它的生理學意義則是共同基礎。生命的本質即新陳代謝就意味著生命體對外界物質的需要、攝取和同化。大自然既然創造了人這樣一個復雜的生命體,它也就同時賦予它以無限豐富的需要。人的需要以吃穿住用等直接物質需要為基礎,但決不局限于物質需要。人是有思想、有激情而能動地存在著,不斷豐富的精神追求是人區別于動物的重要標志。因此,只有擺脫了純粹物欲制約的需要才能稱之為人的需要。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曾經指出:“動物只是在直接的肉本需要的支配下生產,而人甚至不受肉體需要的支配也進行生產,并且只有不受這種需要的支配時才進行真正的生產。”[②]任何人只要反省自我和客觀地觀察別人,都會發現人在生活中不僅需要物質文化產品,而且需要友誼和同情,需要交往和審美,這些甚至已經固定為人的內在感情;同時人還需要自尊、自立、自信和自我實現,這些則表現為人的意志。還有些人,他們以追求真理、英勇創造、獻身事業為終生的最高需要,這些高層次的需要使他們成為品性高尚的人。人在多大程度上脫離動物界而成為“真正的人,純粹的人”,社會在多大程度上成為合乎人類本性的社會,基本標志不是別的,正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質的豐富程度。所以,馬克思把共產主義社會理想的人理解為具有十分豐富的需要的人,即占有自己的全部豐富性本質的人;同樣,馬克思也把全部歷史理解為人的需要不斷發展史。
  第二,人的需要又是客觀的。
  凡是人需要的都是人的需要。它的客觀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需要的主體——人是作為物質和精神的統一體的客觀存在物。需要是人的生命存在、發展和延續的直接反映,是人體包括人腦機能的客觀要求。因此,它本質上是自然物質長期進化的產物。對人來說,滿足自身的物質的和精神的需要是必不可少的。其次,滿足人的需要的對象是客觀的存在物。人所需要的對象不是虛無縹緲的幻影,而是實實在在的客觀的東西。再次,滿足需要的手段和方式也是客觀的。生產勞動是人滿足自身需要的最根本的手段和方式,這種勞動是人所從事的物質性的實踐。因此,人的需要是受著滿足需要的方式即受著生產方式,歸根到底是生產力狀況制約的。馬克思說:“需要是同滿足需要的手段一同發展的。”[③]人只有在生產自身需要的對象時,才生產出自身新的需要和新的品質。生產給予需要以需要的規定性、需要的性質,因為需要是對于需要對象的知覺所創造的。在廣義上講,生產借以制約需要的,除了它提供需要對象的性質和能力,還包括由它的一定歷史發展階段所決定的社會生產關系。現代生活中人的許多需要在古代是不可能形成的,而未來社會人的新的需要現在也無法想象。
  所以,人的需要是社會歷史的產物,是歷史地改變著的人類本性。正是人的需要的這種嚴格的客觀性質,使馬克思主義的人的本質學說與一切唯心主義的和舊唯物主義的人的本質學說徹底劃清了界限,具有了科學性。
  第三,人的需要也決定著社會關系。
  “沒有需要,就沒有生產”[④],人的需要推動著生產的發展;人的低層次需要的滿足,即追求高層次的需要,從而促使生產不斷發展,生產力水平得到提高;而在生產勞動和其他社會實踐中,又使人產生新的需要,這種新的需要又受到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制約。社會關系和人的需要之間,一方面,正是需要和滿足需要的活動,把人們必然地聯系在一起,形成了種種生產關系。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由于他們的需要即他們的本性,以及他們追求滿足的方式,把他們聯系起來(兩性關系、交換、分工),所以他們必然要發生相互關系。”[⑤]這就是說,人們的社會關系是由人們的需要所決定的。另一方面,人們的社會關系一經形成,又反過來決定需要的性質,使人的需要具有社會性。這是因為人的需要就是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通過人的活動而產生,只有在社會關系和共同活動中才能滿足的需要,而且每個人的需要的滿足都取決于整個社會需要的滿足。社會的需要促成了社會關系的形成,而社會關系又促進了社會需要。人的需要和人的社會關系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我們不能撇開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撇開社會發展的具體情況來抽象地說“人的需要”。如果說,“勞動是人的本質”揭示了人的一般本質,“一切社會關系總和”揭示了人的現實本質,那么,“人的需要”則把兩者貫穿起來,將人的本質的各個要素綜合起來,并進一步揭示了人的本質實現的內在矛盾。
  總之,人的需要是一個豐富的、客觀的,并決定社會關系的范疇。正是這些范圍,構成了人的本質特性。我們只有認識到人的需要的這些特性,才能真正理解馬克思關于人的本質的不同表達的內在聯系即統一性,才能真正理解為什么馬克思將人的需要確認為人的本質。
   三、社會實踐是人的本質
  人的最深層的、統一的本質,就在于人的創造活動、實踐活動。從這種意義上說,人就是他的創造活動、實踐活動;人的創造活動、實踐活動就是人自身;人的創造活動、實踐活動怎樣,人的本質也就怎樣。我們要發現人的本質,只有在人的創造活動、實踐活動中才能得到揭示。
  第一,人的實踐活動、創造活動是人、人類、人的本質現實生成和存在的基本前提、客觀基礎。
  人作為一個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和任何生物、動物一樣,必須依賴于外部世界才能生存下去。但是,人之為人,他天生是一個自為的存在物,而不是一個純粹被動的自然存在物。因而人不像其他動物那樣僅僅以純粹的自然存在物的角色生存在自然界,僅僅依靠自然界的現成“恩賜”來維系其生命、滿足其需求,相反,人必須以自為的主體角色、通過自己的活動,變革自然對象,創造屬人的產品,才能作為“人”而得到滿足和生存下去。人類一開始創造歷史,就是一個物質資料的生產活動過程,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實踐活動和創造活動,一旦這種活動中斷,整個人類世界就將不復存在。所以,人的生產活動,創造活動是人作為人而存在和發展下去的首要前提,是人與動物區別開來、人的本質得以生成的現實基礎。
  第二,現實的創造活動、實踐活動是人和人的本質現實存在的方式。
  人的生命、人的內在結構、人的本質力量只有在人的功能性活動中,才能得到現實的存在、現實的確立和現實的展示。正如馬克思指出的:“正是通過對對象世界的改造,人才實際上確證自己是類的存在物。這種生產是他的能動的、類的生活。通過這種生產,自然界才表現為他的創造物和他的現實。因此,勞動的對象是人的類的生活的對象化。”[⑥]人的實踐創造活動,實質上就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公開的展現,實踐創造物則是人的對象化、物態化了的本質力量。現實的人不是抽象封閉的實體,人的屬性、本質只有通過人的現實的實踐活動,才能現實地存在和現實地展現出來;人和人的本質也不是完全難以把握的神秘莫測的“自在之物”,而是在人的活動和人創造的對象物中公開地展現著的,因而人和人的本質是可以被人們和主體自身所認識、所直觀的,這樣,人的活動、人的創造、人的實踐不但是人和人的本質現實生成的基礎,而且也是現實的人和人的現實本質得以存在的基本方式。可以說,凡是一切現實存在的人,都是活動著的、實踐著的、創造著的。正因為如此,馬克思始終一以貫之地把現實的人理解為人的現實活動、感性活動,認為自由自覺的活動恰恰是人的本質特性。
  第三,只有在現實的實踐創造活動中,人的本質才能得到現實的發展。
  人和人的本質是一個開放的、變動的、歷史的和發展的系統。但人和人的本質的自我豐富和自我完善,只有在對象性的實踐過程中才能提供現實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因為,人們的實踐活動、創造活動不但為自己提供了滿足生理需要、維持生命存在的物品,而且,人們在活動中鞏固、積累和增加了新的知識;發展了新的需要和新的能力;激發了人們追求新的理想的情感、信念、樂趣、意志;此外,由人改造后的外部世界的對象物,又為新的活動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條件。正是如此世代延續的實踐活動、創造活動,才使人類在不斷改造外部世界、不斷創造出新的外部人化世界的同時,人的知識、人的需要、人的能力等人自身的本質也不斷地得到改造、進化,不斷地提高到一個又一個新的歷史水平,人的本質越來越完善、豐富和全面起來,從而不斷地增加人的新質和不斷形成新的人。如此循環往復以至無窮,不斷地向著自由、全面的方向發展。因此,人的實踐過程越有深度和廣度,人的活動方式越豐富多樣,人和人的本質也必然越豐富和全面,人也就越能全面自由地占有自己的本質和調動自己的本質。這就是在人的活動、實踐基礎上人的自我豐富和完善的發展規律。
  從總體上講:人的本質往往是一定時代的思想文化產生和存在的核心結構,也是相當大程度上構成一定社會的生活方式的理論基礎。因為,人的本質直接規范著人們的思想、信念、追求;直接決定著人的價值和意義;直接指導著人們的生存方式和行為方式;也直接引導著培養什么人,塑造什么人的問題。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培養和塑造全面發展的新人的社會。因此,用馬克思主義觀點去全面地探討人的本質,對社會主義事業的全面建設和發展,具有重大而迫切的現實意義。
  注釋:
  ① ⑤《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4、514頁。
  ②《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頁。
  ③《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59頁。
  ④《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4頁。
  ⑥《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0—81頁。
   (責任編輯 趙方)
  
  
  
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烏魯木齊33-37B1哲學原理高梅19971997 作者: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烏魯木齊33-37B1哲學原理高梅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1:43:35

[新一篇] 對中國學者研究科技史的初步思考

[舊一篇] 對人類文明興衰與生態環境關系的反思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