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12-4=□”引發的思考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開學不久,聽了一節一年級數學課,內容是“十幾減5、4、3、2的口算”。教師先復習“幾加幾得十幾的口算練習,接著出示例題“12-4=□”。提問學生:“誰能想出來12-4=?,你是怎樣想的?”一位學生回答:“12-4=8。我想:4+8=12,所以12-4=8。”而另一位學生回答:“12-4=8。我想:10-4=6,所以12-4=8。”本來教師應該對這兩位學生都加以肯定和表揚,尤其是第二位學生的口算想法,突破了“思維定勢”的限制,換了角度去思考,別具新意。想不到,教師對每一位學生的想法進行高度的贊揚,并重復講解。看得出教師贊揚第一位學生的原因是學生回答的正是她課前設計好的教學內容。而對第二位學生的回答未加點評,不置可否。
  聽到此處,我想:現在不是在提倡創新教學,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嗎?提出第二種口算方法的學生不是已具備了創新意識的萌芽了嗎?能不照搬書本不就是具有了創新的膽識了嗎?更何況,第二位學生的口算想法還滲透了“減數不變,被減數增加幾,差就增加幾”的思想。對于一個一年級學生來講,能想到這一點,實在是了不起的“創新”。
  聽了“12-4=□”的教學,引發出以下三點思考:
  第一,課堂教學是一把雙刃劍,既能解放學生,使學生自由學習和具有創造精神,也可以束縛學生,扼殺學生的自由學習和創造精神。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為學生創設創新的情境,讓學生充分自由發揮。教師一旦發現學生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觀點、新問題、新結論等,必須及時表揚,加以肯定,加以鼓勵,讓學生明白自己在創新。創新被承認才有價值,有價值才會產生興趣,有興趣才會積極參與,有了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才是成功的教學。要做到這點,關鍵是教師要切實改變教育觀念、教育思想。
  第二,看待一個事物或問題,要敢于突破“思維定勢”的限制,換個角度去思考,往往能獲得一個全新的認識。新世紀的合格人才最顯著的特征是具有創造性思維能力,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又是建立在對“思維定勢”的否定與突破上。正是由于愛因斯坦對“牛頓的時空觀”有自己不同的獨特的看法,進而創立了相對論,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羅巴切夫斯基突破了“歐氏幾何中兩條平行線永不相交”這一思維定勢,從而創立了非歐幾何,而在羅氏幾何中,兩條平行線在曲面中是可以相交的;球王貝利在他的事業達到巔峰時,面對記者“哪個球踢得最好”的提問,他突破“在已經踢進的球中選擇”這一思維定勢,做出“下一個”這樣新穎獨特的回答。如果說上述第二位學生的口算想法純屬偶然的話,那么,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則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這種敢于突破常規、求異創新的思維品質。
  第三,在課堂教學中,應越來越多地激勵學生思考。上海教育科學院副院長顧泠沅先生曾將中西方的教學方法做過形象的比喻:比如教學生游泳,中國的方法是先花一定的時間講述游泳的理論知識,并做示范動作,然后再讓學生去實踐;西方則是首先將學生往水里一丟,讓他們自己去嘗試、去領悟,然后歸納大家的體會和感受。不同的教學方法產生的結果也不同,中國學生基礎扎實,模仿能力強,但缺乏創造性;西方學生理解能力、創造能力強,但基礎不扎實。許多有識之士認為,折中主義是取長補短的一種良策。
  素質教育的真諦在于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發展每個學生的個性。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始終牢記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學生主動探究、獨立思考的知識,才能真正內化成他們自己的東西,才能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有所突破,有所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素質教育講了多年,但仍有相當一部分教師走不出“應試教育”的圈子:課堂教學“滿堂灌”,使學生沒有思考的余地,成了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課后、假期布置大量機械重復的模仿性練習;班會、隊會、勞動、自然、自習課都被教師用來上課、測試等。這些做法之所以屢禁不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往往產生一種短期效應—考試科目成績的提高,但大家可曾想到,成績的提高是以犧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代價的,是得不償失的。
甘肅教育蘭州G39小學各科教與學石紅琴20032003石紅琴 甘肅民勤縣東關小學 作者:甘肅教育蘭州G39小學各科教與學石紅琴20032003

網載 2013-09-10 21:46:34

[新一篇] 用猜想驗證的方法化循環小數為分數

[舊一篇] 由商業大戰引發的思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