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家族敘事與鄉村現實主義  ——評長篇小說《生生長流》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長篇小說《生生長流》(黃佩華著,長江文藝出版社)是在百年歷史長河中敘述一個由若干個成員組成的農氏家族的生活故事,而這個家族只是紅河流域無數個家族之一。小說敘述這個家族幾乎一個世紀的繁衍和生活,讓我們深入到家族的內部,感受和體驗鄉土和生命特有的氣息。《生生長流》的家族故事主要是發生在紅河流域的鄉村間,作為鄉村敘事,其最特異的地方還是鄉土族系生命的自然生存狀態,包括每個人在來自外界的天災人禍當中的搏擊、掙扎和沉淪,此外就是家族之根同家族之樹的似無還有的維系及其式微。似乎作者并未著力于民族風情和異域風光。雖然民族鄉土的歷史痕跡依然存在,那也許是因為漢壯文化融合和民族共處的緣故。誰也不能完全把握“在路上”的任何一個農氏成員走向何方。似乎只能在世紀之交回首的時候,復述人們喜歡傳說的這個家族成員的故事。而這些故事有的時候是以“我”看到的一個世紀老人在暗夜下的困頓和倦滯中的心理活動帶出來的,有的時候是一個青年后生對鄉村流傳的故事的編撰整理。
  作為長篇小說,它人物眾多,寫到的人物有幾十個之多,而且大都活龍活現。這表明作家的手法擅長之所在。當然首先是因為作家實在是太了解這些人物了。他們仿佛幽靈一般,縈繞在他的追憶的夢中,而且,在鄉里坊間他們已經留下了無數的故事。就在他的身邊還有許多類似的人物。人物雖多,但全書是分別以八個大節為單位來講述農氏家族八個比較重要的或故事比較多的人物的生平故事。每一個大節我們都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個個人的小傳。這八個人物都是作為第三人稱,被敘述人以第一人稱即以“我”的口吻來介紹的。當讀完小說,再翻看題記“獻給我的父老獻給愛我及我愛的人”,就多了一層親切的自然。小說鋪展最足的還是人物生平式的一個個故事。從結構上看,幾乎簡樸得一目了然:農氏家族八個人物的命運敘述,并且大都是平行安排。從文體上看,基本屬于一種家族傳記體。“楔子”前列有一個“農氏族譜”。以99歲老人農寶田為血脈之源,列最高級。下列四級輩分,依次排列出興字輩、才字輩、盛字輩和榮字輩。這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華夏血緣氏族的圖譜。從“農氏族譜”中,不難看出這張基于血緣關系的表圖,實際上是父系親族圖譜之一。淵源于一個共同的男性祖先而相互有血緣關系的男人和女人,在家庭或家族中服從著一個男人的權威。但是我們發現他似乎并不擁有絕對的權威。他的權威是相對或有限的。在“我”的心目中,他是那么高大那么傳奇,可是親眼所見的他的形象對于“我”卻有很大的心理落差。一般而言,父系親族的命名限于男性家族成員,并且不涉及共同的家族權威,因而父系親族就只指男性方面傳下來的親屬關系。換句話說,這個譜系也是一個親屬結構。這是在這個地區中,同農寶田這個家庭有關的親屬的體系,它是由于家庭的血統關系與婚姻關系所產生的這個結構最簡單的、最原始的關系,就是通過婚姻的關系在社會生活中形成的天然的人物關系。小說借助這個關系脈絡,使得所有的人物及其活動的生長有所依托和映襯。同時所有人物的性格和行為,又似乎可以按照家族結構的內部生成原則來做一個“總和”的加權。所以,農寶田雖然不是什么家族英雄,但天生是一個家族的“創始人”和“締造者”。作為家族血緣之流的源頭,他的性格和其他人物的性格是有契合或相通、相似、相近的內在聯系的。而且,他那因為長壽至99歲就獲得了包容和涵蓋許多下代成員的生活里程的意義。換句話說,他的生活和他家族中的許多成員的生活是有同步關系的。兩種生活互相參照、互相影響。它們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是同構的。
  這是20世紀云貴高原上的桂西北西林縣的“一個普通的村落”。作為一個多民族文化交集的紅河流域,散布著一個農氏家族命運的承載之地,而在這塊土地上,構成了一個以鄉土社會的關系為特征的社區。就在這塊土地的上空,風云交會。于是這塊土地從未停止動蕩以及生命的沖動:從戰亂到內亂到改革開放的躁動。鄉村社會在潛在的“舊社會”走向顯在的“新社會”,又從新社會的不同時期的斷裂中獲得思想和意識上的新的特征。小說大部分人物都經歷了大量政治生活事件,尤其是在20世紀中葉。這個鄉村社會的精神價值危機和不同意識形態沖突的事實是通過人物的命運,特別是幾乎每個人物經過了不同身份“符號”的變化,從而給予還原。動蕩的年代和鄉村氏族的崩裂,給這個家族帶來的最多的還是自顧不暇或自身難保,但是在必要的時候,他們也會互助互救,詭詐的手法也迫不得已地實施一下,實在無奈便扯大旗做虎皮。內部對抗或勾心斗角倒并不多見。農氏家族成員在為自我的生存而掙扎的時候,最大的痛苦還是背棄自我,即不得不非自愿地行為處世。但是,由于是出于最基本的生存目的,所以這樣的行為和狀態,更多地為人們所理解。從中也能體會到作者自擬農氏后代而作曾祖敘事的良苦用心和諒解語氣。在動蕩的鄉村,到處是扭曲的人物關系。在農氏家族內部,我們可以見到扭曲的自我,但是在家族內部卻不見得有多少扭曲的關系。換句話說,“扭曲”似乎有取向的:主要是外向。家族內部有一定的抗震、減震、緩壓向心和攘外的機制。家族故事的發生伴隨著“舊”與“新”的關系的演變。從根本上講,舊的意識形態在枯竭和消退。它不可避免地導致人民渴望新的意識形態的出現。
  在小說的99年跨度上,紅河流域本來是走在近代化乃至現代化的道路上,現代社會在一定程度上是法理社會,但是小說里的社會不幸地遠遠不是。鄉土社會的關系本來應該是被現代社會的發展所破壞,但是小說里的情況其實不是,但是的確在崩潰之中。現代社會沒有真正形成,但是鄉土社會也沒有繼續下去。雖然鄉土社會的因素依然存在,并對族系成員都發生作用。契約是法理社會的關系的象征,但不是小說里的鄉村社會的支柱。農氏家族也并不以此為根。總體上看,農氏家族畢竟繁衍在以身份為基礎的社會之中,而不是依賴以契約為基礎的社會。這樣,我們就可以從社會形態上理解農氏家族在總體走勢上為什么即使異人出現也無法挽回頹勢。人物故事組成的故事社會,當然是在99年的演繹進程中。每個單個小說中的反諷語氣,流露出對基本生活在99年長度中的家族人物生活的有距離的否定性情感意識,但小說敘事同時具有一種血緣親和意識。這使得故事人物必然呈現出一定程度上的分裂人格,而語言的張力也隨之形成。書中若干人物都是當地“人杰”,不乏足智多謀之士。他們形成的氣場似乎不足以改變自己的命運。因為無數更大的氣場層層環繞包圍、左右著他們。他們存在于暫時的表面的現實的感情生活之中,而理想的狂熱的生活又隱藏著欺騙的政治陰謀和利益爭奪的喜劇動作。小說里的族系生活只能滿足于人物有限自我的一時要求。人物也常以一種玩耍的或玩世的權術式的生活態度來對待周圍的人物和環境。他們的真實在于他們的生活姿態和行為方式或多或少不同于周圍的一般人物,他們的生活同村寨的普通生活融為一體,但有異數在內。這種異數包括了他們的性格中的乖戾和突兀,包括了他們的鄉村機智和農民式的狡詐,也包括了“黑夜的激情”,即蒙昧狀態中的理性的前進,這多少依賴于作家在向前追憶敘事中對前輩們的逝水年華的從家族演進角度的觀照,其間的生活認識,常識闡釋,以及由斗轉星移造成的代際時間差而獲得的開放情懷。這是獲得了新的意義的理性的認識特征。
  小說敘事難以完全理性地把握族系中的生命之流的本質,但是它深入到族系社會內部,與族系人物及其社會活動,以及他們的意識心理活動本身相融合,從整體上把握對象。族系故事的敘述充滿著神秘的內省體驗。對于家族小人物來說,外部的歷史是不可把握的。命運也是居間不定的。誰能預設“我”的七公農興發一會“壯丁”、一會“我軍”、一會“敵軍”,最后是以臺灣老兵的身份回鄉的情節呢?他和三個女人的生離死別是如此凄凄慘慘,最后居然還演出了一幕拜見祖宗并且以三根香的“臨時同居手續”請求祖宗同意以前的未婚妻在他回臺灣前和他一夜合枕的悲喜劇。在這里,家族儀式從表面上、名分上和精神上彌補了心理和歷史的缺憾。
  生命之流是農氏族系社會的內部矛盾斗爭的心理動因。它存在于農氏族系人物的自我的深處。從小說許多故事中可以看出,這些人物在社會大漩渦當中到處沖撞表現出了某種盲目性,但他們自身內部的生命沖動卻是永不停息。在農氏人物的沉浮和沖撞的背后,總有生命沖動的因子。農氏家族的生命之流的運動亦如一個漩渦之流,生命向上沖,物體向下落。二者的碰撞結合產生了小說里的林林總總的社會事件。在從村寨到縣城的漩渦中心,被激發起來的還是農氏家族每個個人的生命和意識。族系似乎在生命的無限繁衍中,由于成員在不斷地增加,因而仿佛成為一個無窮元素的序列,其中一些元素與一定的屬性或結果相對應,且滿足收斂及隨機性的條件。這就是所謂“集體”的概率。全書由八個族系人物的“小傳”構成,然而這個小傳序列是可以無限地排列下去的。似乎不管怎么排列下去,農氏家族人物的性格或遭遇則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這種相似性來自桂西北特定的自然環境和鄉村社區,但都屬于家族集體無意識范疇,即整個族群經驗的象征縮影,也就是說農氏人物都有原型的積淀和遺傳。而原型顯然主要就是指農寶田,是他派生出了無數農氏族系人物特別是書中那八個人物。在農氏族系中,生命的沖動蘊藉在每個人物的體內。農氏族系中的生命不斷地涌動,不停地繁衍,構成最基本的實在。他們在生命涌動的同時,作用于氏族內外。這些生命以他們的心理意識活動所構成。生命的流動就是心理意識狀態的連續過程。而動蕩中的封閉社會和平穩的封閉社會,孕育和包容著不同的生命及其沖動。這也以鄉村生命史實進一步證明“開放社會”適合生命沖動的發展要求。沖動的生命之流作為連續的整體運動過程,它存在于族系社會的最深處,其理解和解釋似乎不完全依賴于理性認識。在這個父系族譜中,血緣關系起著凝聚、定向和親和的作用。在這個族系的內部,以99年(農寶田的壽命)的長度計,沒有發生過于致命和彰顯的裂變。這是這個族系得以綿延的重要原因。我們不敢說倘若這個族系再分杈多一點,再延伸下去會不會保持這樣的紀錄。至少這個族系的人有一種集體無意識,就是在危機時刻自覺不自覺地向心并且向“威權”尋找保護。這種“威權”往往只是一種奇怪的但卻是實實在在的社會制度以及相關的社會意識。比如關系到“鋼鐵長城”、“軍屬”,有關的政府優待條令,就多次保護了農氏家族。考慮到農寶田的成分定得比較“高”。他和他的族系能派生到這步田地,已經相當不易了。“土改期間,我曾祖父農寶田被劃成了富農,因為他擁有一妻一妾和兩間瓦房,還有一公二母三頭水牛和一支漢陽步槍。”依作家的潛臺詞,3頭牛和3個人的性別和比例關系都是等同的,對他們來說,又都是最基本的存在和家庭組成。這其實也是很有意思的有關家族條件下的家庭結構以及人口生產和再生產的需求的潛意識。但是,當新的法理社會的婚姻制度要求農寶田只能擁有一個妻子的時候,作家就敘述了一個生離死別的故事。作家同情姐妹合夫的“這個”結構,渲染他們間的至真至深的愛情,甚至很快讓她們一起被紅河裹挾而去。還有“列寧”的肖像,也使農才武多次逢兇化吉。甚至使他幸運地享受“公社主任”的“俸祿”和權力。這個族系似乎由農寶田這個生命之源蓬勃起來,由農寶田開始了族系的自我存在的時間河流。這是這個族系的生命之流,它生生長流。99年的繁衍和生長,使家族歷史保持一種時間特性,當然它還會向第二個99年延伸。八個人物的歷史進程,又凝結著他們以及農氏族系中的許多人物的經驗和意識的碎片。這樣的凝結,使族系內部深處綿延著一種變化的、無法分割的、前后相繼的、永恒統一的經驗意識之流,同時也是一種非理性的生命沖動帶來的歡喜和憂愁。農氏族系就是這樣,構成自我存在的內在基質。既非完全理性的,亦非完全非理性的。
  這本家族傳記體小說流溢出一種家族意識,這是一種凝結農氏家族的有血緣親和關系的同類意識,它制約著農氏族系中多數人的行為。這種意識潛在于農氏家族成員的行為和狀態之中。它把農氏各自的思想情緒統一起來,這些思想情緒是對源自外界的共同的刺激所作的反應,并通過建議、榜樣、要求、勸解、指令、訓誡和模仿等,相互發生作用,從而形成一種普泛于農氏族系社會的思想情緒。這種思想情緒中包含著族系內部關于理想的善的流行概念來改善其族系類型,從而改善族系成員的生活狀態和自我意識。盡管如此,天才情種或校花麗人,或是老插老板等,他們的人生總體上是失敗的。包括父系之首農寶田。老插老板最后落得個又黑又瘦穿著破舊伸手要煙吸的地步。但他們生活的價值中有理想的因素。有的指向未來。盡管這些因素有的已經泯滅,有的曇花一現,有的在萌發之中。結尾作者呼喚:“一個紅河的葬禮開始了。”小說以作者敘述的形式表明了家族內部生成于99年當中的生命覺醒的代價和新陳代謝的必然性。
  如同“我”的風流一世的大伯,諸多人物在沉淪之中或最終自然而然地走向沉淪。“此在”的故事人物似乎是因為曾有故事流傳才為人們所記憶、所流傳,他們活躍于故事中,相當于被拋入世界,消融于相互共存的“一般人”狀態。處于非本真樣態,“呈現出此在存在的日常狀態的基本方式,這就是此在之沉淪”。除了無止境的性的渴求和愛的欲望,沉淪的表現之一為口頭生活人格,他似乎生活于口頭。在歷次政治運動中,總是產生許多口頭人物。不斷生產語言垃圾,同時熱衷口頭摹仿,口頭炮制大量廢話。其實已經完全失去自己的思維,沒有獨特的見解。這在“文革”中登峰造極。對于青少年的“文革”參與者,他會充滿好奇,追逐革命和造反的時尚,放棄獨立的思考精神。而農氏族系人物,幾乎全部卷入政治漩渦。他們大都也會模棱兩可,左右逢源,虛與委蛇,真偽莫辨。也不能真誠地、坦蕩地選擇自己的行為。三公因為救了魔公而陰差陽錯地成了魔公,基本上是個巫師兼風水先生的角色。但也不能完全擺脫鄉村干部的利用。本來邊緣的他居然成了縣長風水顧問。但是最后由于店員利用他的名字招搖撞騙,他只好“退出江湖”。農才武有幸擁有列寧的肖像模樣,但是也依然挽救不了他。不能使他免于沉淪。自兒子夭折后,他就成了一個酒鬼。每喝一口就念念有詞,不是毛主席詩詞就是古舊詩句。挨批斗和巧周旋曾是他的家常便飯。他也風光一時,但是命運終于讓他沉淪。就一般而言,書中人物幾乎大部分都難免沉淪。鄉村社區就是一個大社會的縮影。斗爭和周旋無處不在。沉淪在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都是難以完全消除的。它在現代社會就是現代化的負產品。它并非由于外來影響而加之于此在的現成性質,也不是一種有待克服的道德墮落。沉淪原始地屬于此在,它是此在的一種“原罪”。鄉村現實主義的成功在于揭示了族系人物無可奈何的原罪性的沉淪。這是一種鄉村生存的真實性。
  
  
  
南方文壇南寧51~53J3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馬相武20032003 作者:南方文壇南寧51~53J3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馬相武20032003

網載 2013-09-10 21:59:09

[新一篇] 素質教育背景下人的發展與培養  ——中國教育學會第20次學術年會綜述

[舊一篇] 紅色政權的政治合法性吁求與“十七年”戲曲改革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