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爾現象學交互主觀性簡述*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瑞士弗萊堡大學哲學博士研究生 張憲)
  〔摘要〕 交互主觀性是胡塞爾現象學中最為棘手的問題之一。文章首先考察了胡塞爾交互主觀性理論的發展過程,然后分析交互主觀性理論中幾個主要的范疇如“原初范圍”、“同感”、“社會行為”等等。文章還討論了舒茨對胡塞爾交互主觀性理論的批評,最后給出了作者自己的評價。
  〔關鍵詞〕 交互主觀性 原初范圍 同感
  胡塞爾(Husserl,1859~1938)現象學的交互主觀性(Intersubjektivitat)[(1)]是他整個現象學理論中一個很復雜棘手的問題。西方胡塞爾現象學的批評者們基于各種理由幾乎一致地認為,胡塞爾并沒有解決這個問題[(2)]。因為,交互主觀性問題的解決有賴于先驗現象學哲學基礎問題的解決。下面,就胡塞爾交互主觀性問題的提出、研究的歷史線索、基本的概念及對胡塞爾的批評,提出自己一些粗淺的看法,就教于國內外胡塞爾現象學研究的專家、學者。
   一
  在胡塞爾現象學哲學理論中,“交互主觀性”并不是一個已成體系的、本身已完成的論題,而是一個關系交互主觀問題的、由不同論題組成的研究領域。這個研究領域極其廣泛,涉及諸如明證性(Evidenz)、還原(Reduktion)、純料的我、(Das reine lch)等等這樣一些現象學的基本概念的討論。這些論題無疑是相互關聯、彼此以對方問題的解決作為自己問題解決的條件的。
  胡塞爾把現象學還原作為他哲學研究的一個基本的方法。用現象學還原的方法來研究交互主觀性,首先就得把問題的討論放在已經還原的純粹意識內。然后才是分析在這種純粹意識中交互主觀的問題。換句話說,分析在純粹意識中自己的意識和他人的意識的區別。或者說,分析在自己意識中呈現的和在他人意識中呈現的世界的區別。
  世界只是在意識中呈現的(erscheinend)現象,這是胡塞爾的一個基本看法。我們也可以把在意識中呈現的世界看作是在意識中對它所作的一種構造(Konstitution)。所以,對意識中對象的不同種類的構造的分析也是不同的。就交互主觀性的分析而言,狹義上的交互主觀性涉及諸如對他人身體的構造分析,對他人心理體驗的構造分析,對社會交往行為的構造分析,等等。廣義上的交互主觀性還包括如時空客觀性的構造分析,自然界和精神世界的構造分析,交互文化(Interkultur)理解的構造分析,等等。不言而喻,任何科學理論的研究,如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包括精神科學)的研究,都必定要涉及交互主觀的問題。
  我們可以說,交互主觀性的研究包括整個現象學哲學的研究。換言之,一門完整的交互主觀性的現象學才算得上是一門完整的現象學。其他哲學理論亦然。
   二
  胡塞爾在1907年發表的《邏輯研究》,已涉及交互主觀性的問題[(3)]。但是,他當時只是從語言表達的交往功能進行分析。胡塞爾認為語言的交往功能已經預設了我(講者)與他或她(聽者)之間的一種關系。即:我在講一句話時,心里已經明白,聽者(他)基于他的經驗可以理解我這句話的意思,或者,可以作出某種交往上的反應[(4)]。但是,胡塞爾的《邏輯研究》并沒有從現象學的立場上對語言表達的這種交往功能作更多的討論。
  對于胡塞爾來說,交互主觀性真正成為一個重要的現象學哲學問題,是1905年至1907年的事情。這時,胡塞爾把現象學的還原作為一種獨特的哲學方法論進行研究。用這種方法分析交互主觀性,馬上就碰到了這樣一個二難選擇(Dilenma):一方面,胡塞爾知道,除了我的主觀意識外,還有眾多的其他人的主觀意識[(5)];另一方面,他本人又要堅持通過現象學的還原把這些屬于他人的眾多的主觀意識還原到只屬于我的一個唯一的純粹意識(一種純意識流)中。
  胡塞爾1910年以“現象學的根本問題”為題作的講座[(6)],旨在解決交互主觀性研究中的這樣一個二難選擇。一方面,胡塞爾還是把現象學還原作為哲學的方法延伸至交互主觀性的范圍內,另一方面,他提出一種新的、他稱之為“雙重還原”(eie doppelte Reduktion)的還原方法。所謂“雙重還原”,簡言之,就是通過“同感”,(Einfuhlung)把再當下化的(Vergegenwartigt)他人經驗把握為自己的純粹意識現象。
  在1905年至1910期間,胡塞爾還開始分析同感的結構[(7)]。值得一提的是胡塞爾與李普斯(Lipps)關于同感的爭論。一方面,胡塞爾接過李普斯的同感概念;另一方面,他拒絕李普斯在經驗心理學立場上對同感的分析。胡塞爾特別指出李普斯同感理論的類比推論結論的錯誤,即同感并不是把我自己的經驗與他人的經驗所作的一種類比,更不是在對他人外部軀體的感知中直接獲得的。李普斯的同感理論是從所謂的“表達活動”(Ansdrncsbewegungen)(如面部表現出來的喜怒哀樂等)出發的。但問題是:我們如何把一個外部的他人的軀體理解為與我自己的身體相似的另一個屬于他的身體?
  由是,胡塞爾在1915年進一步相當詳細地分析同感的問題。這些分析集中在他死后才整理出版的《理念》第二卷內[(8)]。胡塞爾從對他人身軀的場置定位的感覺場(Empfindungsfcldern)的“共感知”(Mitwahrnehmung)出發,分析同感問題。這樣,現在的問題是,第一,感覺場決不能直接在一個外部的感知的軀體中被同感到;第二,這種感覺均要通過對他人外部軀體的著眼點(Gesichtspunkle)與自己身體的相聯的再當下化處理才能發生。意思是說,他人面部表情的運動變化,我是可以直接感知的,但我并不能直接感知他的面部變化所隱含的內心情感。換言之,我不能直接由這種外部的感知產生同感。同感是通過對自己先前經驗的回憶(再當下化)才可以間接地獲得的[(9)]。
  胡塞爾于1926至1927以“同感的現象學”(Phanomenologie der einfuhlung)為題所作的講座,對交互主觀性的研究也相當重要。這時,他不再試圖把對同感的分析看作是一種建構的分析[(10)]。他試圖通過一方面是感知到的他人軀體的外部空間構形,另一方面是自己身體的動覺可感知的運動之間的直接構造的相應,解決自己身體和他人身體之間相似性的問題[(11)]。
  在1930年所寫《笛卡爾沉思》的第五沉思中,胡塞爾對自己原來提出的交互主觀性理論作了一次總結性的論述。一般研究胡塞爾的交互主觀性理論,都是以第五沉思的論述為基礎。實際上,胡塞爾晚年還一直思考交互主觀性的問題,并沒有滿足于《笛卡爾沉思》中第五沉思的結論[(12)]。
   三
  關于胡塞爾現象學的交互主觀性理論,我認為準確理解下面幾個概念是十分重要的。
   (一)原初范圍(Dre Primordinalosphare)
  關于我對他人經驗的理解,胡塞爾的分析開始于一種獨特的“還原”,或者說一種所謂論題的懸擱:先將他人是否存在的問題擱置一邊,把問題的研究局限在經過還原而敞開的先驗意識領域中。這樣,交互主觀性的問題就得這樣提出來:他人是如何在我的(先驗)意識中得以標示的。
  原初范圍有兩個不同的意義,或者說,有兩個常常相互交疊一起的部分。在第一種意義上說,原初范圍指的是自我論的經驗的范圍。這些經驗是說明我對他人意識及其意向相關物發生同感的基礎。這個基礎范圍是原本給予的范圍,或者是直接感知對象的范圍。如:空間東西、他人的物理意義上的軀體、心理物理的實在東西……。所有這些直接經驗的對象在這個層面上并無交互主觀的意義。這個層面討論的問題是,在直接感知對象的這個范圍內,對并非直接感知的以及不能直接感知的他人意識的“同感”或者“理解”如何得以說明其根據。如何在進一步的經驗過程中得以證實。
  在第二種意義上,原初范圍也包括自己的同感行為,因為這些行為也是原本直接地給予的。就這個意義上說,原初范圍雖然被定義為原本直接的給予,但這決不意味著,它可以說明同感行為發生的根據。因為,同感作為我自己的行為也包括在第一種意義上的原初范圍內。但是,同感的意向相關物,即其他主體和他們的意向相關物并不包括在原初范圍內。因為,其他人的意識是從不會直接或原本地被我感知到的,而只是借助直接感知的東西被標示(統現)出來的。第二種意義上的原初范圍就是胡塞爾稱之為單子或單子自我的那種范圍。
   (二)同感
  同感的基本的和主要的說明基礎是原初范圍中我自己的身體和一個外部地感知到的身體之間在感知上的相似性。這種相似性是兩個外部空間形式之間的相似性,而不是我自己身體動覺感知到的意向運動和一個外部身體的外在感知的運動和位置之間直接感覺到的一致。例如,我揮手向一個朋友致意,與毛澤東當年在天安門城樓向紅衛兵揮手致意之間,可能具有外部空間形式之間的相似性(揮手動作的一致性)。但是,兩只手揮動的意向動機卻是大相徑庭的,而且是不能被直接同感到的。
  這種相似性說明了統覺的(apperzeptiv)轉移(Uberschiebung)。其中,一個他人的外部的軀體在與我自己身體的類比中被統現(Appresentation)為一個正在感覺著什么或正在感知著什么的身體。這種感覺的轉移并非思維的推論行為,或者說,并非一種邏輯的推演,而僅是一瞥間發生的直覺。其中,我并沒有對他人的軀體與我的身體重新作比較的分類、組合。我們是在這樣的意義上,即相似的東西是在經驗中為我們所獲得的,轉移到我們通常感知的對象上。如這個茶杯與那個茶杯在感知上的相似是在瞬間的直覺中獲得的,并不需要邏輯的推演。
  然而,這種通常的統覺轉移和從我自己的身體可統覺地轉移到一個相似的外部身體之間有兩點重要的區別。第一,在后一種轉移中,原來的對象,即我自己的身體——從那里出發意義才可被轉移——總是在感知上表現出來的。因此,我自己的和相似的他人外部的身體總是在我的感知中呈現為一對相似的東西,而意義的轉移是在一個由造對(Paarung)產生的聯想的特殊形式中完成的。第二,在這種意義的轉移中,另一個正在感覺或者知覺的身體并不單純統現為我目前身體狀況本身的復制品(另一個茶杯可以看成為這個茶杯的“復制品”),而是作為另一個不同的“觀照點”(Point of view),即作為如果我不在這里而在這個外部身體所處的情勢中也會有的那種“觀照點”。換言之,這種意義的轉移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通過我實際上該有的一個目前的“觀照點”的再當下化間接地獲得的。
  接著要解決的問題是,這種轉移的意義,即那個外部身體的心理方面的統現,如何可能在我的經驗中得以證實。而且,它為什么不會簡單地被這個事實所取消:即它實際上并不能為我所直接地感知到。從根本上說,這種證實只有借助這樣的一個事實才是可能的,即那個直接感知到的外部身體和它被統現的心理方面,出現在我同感的經驗中,出現在身體和心理相互說明著根據的時間連續的網結中。就是說,那個現在被感知到的外部身體通過它可感知的形式和行為舉止,說明(標示、表達)心理的方面,而這個不能感知的心理方面又在我的期待中說明(作為它的表達獲得)那個外部身體的可感知行為的進一步展開。如果這樣一種進一步的行為事實上是為我感知的話,那么,它就證實了我先前在心理方面說明著根據的統現。而且,還可能說明(指出)在統現的心理方面的某些其它的內容。因為,這些內容反過來在我的期待中說明了可感知行為舉止的某些展開的方式。如此等等。當然,我們還可以有同感的其他證實的方式。沿著這一思路繼續往前探索,就碰到了如何意識到一個交互主觀的客觀性的一系列問題,即在我和其他人的意識中同樣的意向對象的問題。最后就是如何獲得一個共同的世界的問題[(13)]。
   (三)真正的和非真正的同感(eigentliche und uneigentliche
   Einfihlung)
  胡塞爾在對同感的分析研究中,劃分出真正的和非真正的同感,主要是區別開對人進行探索的自然主義觀點和人格主義觀點,亦即為對人作自然科學的研究和作哲學的研究奠定不同的基礎。
  在我們對他人的非真正的同感的理解中,只有屬于他的外部可感知的身體直觀地表現出來,而他的意識(心理)是由聯想的歸納成空洞的指明空洞地(非直觀地)統現出來。換言之,在這種空洞的統現中,我只是從外部直觀地注視他人,還沒有從他自己的“觀照點”直觀地表現(再當下化)他的情勢。這種關于他人的非真正的同感經驗表達了對他人的一種特殊的態度,也是從自然科學的觀點對人或其他有意識的存在物加以理解的基礎。從這一觀點出發,心理的東西也許會被錯誤地解釋為僅是生物學、生理學的一種綜合物。例如,通常有些哲學教科書所提到的,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人們的思維活動終有一天會被“歸結”為大腦的分子運動和化學運動。這便是對他人所作的一種非真正的同感的理解。
  相反,在我們對他人的真正同感的理解中——這點胡塞爾也稱之為絕對的同感認識(absolnt einfuhlende Konntnisnahme)——我仿佛作為他人而活著。就是說,我在對他人情勢的說明(直觀的統現)中,通過對他人情勢的同感而獲得對他人經驗的理解。可以說,對他人產生真正的同感也要建筑在我對他人有一種了解的興趣基礎之上[(14)]。真正的同感可以有兩種方式獲得:(1)我從我的這里走到他的那里,把他的那里轉變成我的這里。在我事實上還缺乏從他那里所獲得的經驗時往往需要這樣做。(2)我還可以在想像中自己走到那里,把他的那里變成我的這里。這種意識的自由轉換,是意識構造對象的一個基本而又重要的特征。
   (四)社會行為
  對于胡塞爾來說,同感行為(同感、同情等)還不算是社會行為。根據他的觀點,社會行為是一種轉向他人的交往行為。但這并非一定在語言一概念的層面上進行。但我們要注意,對于社會行為來說,胡塞爾強調的是對伙伴、朋友——我要就某種東西與他交往——的交往意向的喚起。在這種情況下,胡塞爾談論的實際上是一種社會的或個人的意識,即我清楚我自己的意向行為可以為他人所理解,而且已經為他人所理解[(15)]。
   (五)交互主觀的先驗領域
  由于還原到交互主觀性,其他主體的意識在方法論上就屬于先驗現象學討論的范圍。它們通過我自己的同感和其他社會行為意向地包括在這個范圍內。但是,既然其他主體是在這些行為中被表現為有意識的存在,即作為自為的存在(Seinfur Sich selbst),既然這種自為的存在從不原本地為我自己所經驗到,那么,這些他人的主體在我自己的意識范圍內就表現為一種超越物。同時,他們被表現為共存的主體(Co-Subjekts)或者是共構造的主體(Co-Konstitierte Subjedts)。這些其他的主體在他們的意向行為中與我自己一道構造一個共同的世界。而且,他們通過他們自己的同感和其他社會行為,也意向地構造我自己[(16)]。
   四
  正如本文開頭所提到的那樣,歐美的現象學批評者們認為,胡塞爾并沒有解決交互主觀性的問題。一般來說,人們對胡塞爾是否能夠在先驗自我的立場上解決交互主觀性的問題表示懷疑。這些懷疑、批評集中體現在舒茲(Schutz)1957年所寫的《論胡塞爾的先驗交互主觀性理論》一文中。
  舒茲的批評可以從4方面來談。首先,他認為,人自母胎生下來,便確立了“我們”的關系。這種“我們”的關系不是先驗自我的構造結果,而是人類學的一個基本事實。其次,舒茲質問道,先驗自我究竟是單數的還是復數的?如果是單數,何來交互主觀性?如果是復數,為什么要在唯一的先驗自我中加以討論?再次,舒茲提請大家注意這樣一個事實:當我把他人還原為我自己意識的原初范圍時,已經在使用語言,而語言無疑是社會的產物,并不是單一自我的構成物。最后,舒茲提出,是“生活世界”(Lebenswelt)而不是先驗自我,才是交互主觀性的真正基礎[(17)]。
  在我看來,胡塞爾代表的是一種先驗哲學的理論立場,舒茲則代表了一種哲學人類學的立場。從宗教哲學的立場,還可提出先驗自我與神的關系。或許,胡塞爾可以反駁哲學人類學,說這種理論缺乏一個最終的認識出發點;或許,胡塞爾可以把作為構造萬物大全的基礎和源泉的先驗自我宣布為神。但是,胡塞爾無法回避這樣一個事實:人總會死亡。先驗意識是“我”在世的一種“思”。“我”死了,“我”便不可能再去“思”。然而,“我”經驗的總是“他”的死,“我”無法經驗自己的死。到“我”死時,“我”便無法經驗了。由此看來,“他人”的死,卻是“我”深刻體會自己存在的大限——死亡的一個必然前提。
  不過,話又得說回來。盡管胡塞爾并沒有在先驗自我的立場上解決他人經驗問題,但是,他對他人經驗的構造分析還是非常值得思考和回味的。特別是,胡塞爾從自己身體動覺的感知出發,分析他人經驗的構造問題,這是很有意義的工作。人們盡可以從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等等方面分析他人經驗,但是,所有這樣的分析都可以在對人的身體的分析中或多或少地找出其根據。因為,我們的哲學家平常總愛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實踐活動——撇開它的政治的、歷史的、文化的因素不談——基本的和主要的就是“我”自己的身體活動。
  最后,胡塞爾把整個哲學研究的基礎訴諸于“我的活生生的當下的先驗自我”,這表現了一個哲學家那種“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的自己承担起責任的勇敢精神。如果人人都能把向“先驗自我”的還原看作是自己承担起自己責任的表現,那么,人類彼此之間的理解、交流肯定會更為深刻和和諧一些。
   〔責任編輯 馮煥珍〕
  注:
  (1)關于 Intersubjektivitat,國內學術界有一些不同的譯法。有人譯作“交互主體性”,亦有人譯為“主體際性”。不管譯法如何,Intersubjektivitat中的“Inter”表示的是諸多意識的相互作用。所以,對 Intersubjektivitat的研究分析,“他人經驗”(Fremderfahrung)是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課題。
  (2)參閱 K.Held1971年寫的《論胡塞爾的交互主觀性和他的先驗現象學哲學》。
  (3)我讀碩士研究生時的同窗學友涂成林先生前幾天贈我他最近寫的大作《現象學的使命》,其中談到國內外學術界無法斷定胡塞爾從何時起開始探討交互主觀性的問題,涂先生可能還沒有接觸到 I.Kern為《胡塞爾全集》13卷所寫的編纂者序言,所以一時無法了解胡塞爾在1901年寫《邏輯研究》時便提出交互主觀性的問題了。
  (4) 參考胡塞爾:《邏輯研究》德文版,第7和第8節。
  (5) 《胡塞爾全集》德文版,第13卷,иr.1,和附錄。
  (6) 《胡塞爾全集》德文版,第13卷,иr.5和6。
  (7) 《胡塞爾全集》德文版,第13卷,иr.2,3,4和附錄。
  (8) 《胡塞爾全集》德文版,第4卷,重要的是第41至54節。
  (9) 《胡塞爾全集》德文版,第13卷,第8至13節。
  (10) 《胡塞爾全集》德文版,第13卷,第254頁并見注(3)。
  (11) 《胡塞爾全集》德文版,第14卷,第3節。
  (12) 《胡塞爾全集》德文版,第15卷。
  (13) 《胡塞爾全集》德文版,第13卷,иr.14和《笛卡爾沉思》第55節。
  (14) 《胡塞爾全集》德文版,第13卷,иr.16;第14卷,第LVIII頁;第15卷,иr.6;第6卷,第2部分。
  (15) 《胡塞爾全集》德文版,第14卷,иr.9和10。
  (16) 《胡塞爾全集》德文版,第14卷,иr.1;第15卷иr.13和33。
  (17) 舒茲《論文集》德文版第1卷。
   * * *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Intersubjectivity in Husserl's Phenomenolgy
   Zhang Xian
  Abstract Intersubjectivity is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problems in Hu
中山大學學報:社科版廣州39-45B6外國哲學張憲19971997erl's bhe-nomenology.This article begins wit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Husserl's theory of intersubjectivity,analyzes some basic categories such as "primordial sphere","empathy"and"social act" in intersubjectivity theory,then introduces Schutz' criticism on Husserl's theory of intersubjectivity and ends with the author'sownevaluation on Husserl' theory.*       作者:中山大學學報:社科版廣州39-45B6外國哲學張憲19971997erl's bhe-nomenology.This article begins wit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Husserl's theory of intersubjectivity,analyzes some basic categories such as "primordial sphere","empathy"and"social act" in intersubjectivity theory,then introduces Schutz' criticism on Husserl's theory of intersubjectivity and ends with the author'sownevaluation on Husserl' theory.*      

網載 2013-09-10 21:59:25

[新一篇] 肩負起繁榮文藝的歷史責任  ——中央電視臺電視劇創作播出情況調查

[舊一篇] 胡適對“五四”運動的歷史詮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