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 “色藝之佳,早已名滿都下二難兼并”——30張圖回憶梅蘭芳一生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微信ID:ibookreview


1913年10月,梅蘭芳接受上海許少卿邀請首次赴上海演出。10月28日《申報》這樣評論他:


“梅蘭芳之青衫亦為都中第一流人物,色藝之佳,早已名滿都下二難兼并,必有特異之技藝以動人,觀聽者有梨園癖者自必聯翩往觀,第一臺又將座物隙地矣。”



梅蘭芳,名瀾,又名鶴鳴,字畹華、浣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北京人,祖籍江蘇泰州。他八歲學藝,十一歲登臺,為“四大名旦”之首,“梅派”藝術創始人,其表演被推為“世界三大表演體系”之一,在許多西方人眼中,梅蘭芳就是京劇的代名詞。今天是梅蘭芳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日,以下這30幅珍貴的照片將串聯起梅蘭芳大師精彩而傳奇的一生,我們一同回顧,以此紀念。


梅蘭芳出生于京劇世家,8歲就開始學戲,10歲登臺在北京廣和樓演出《天仙配》。這是少年時代的梅蘭芳。



青年梅蘭芳率先剪辮子



梅蘭芳17歲時娶第一個妻子王明華



梅蘭芳和第二個妻子福芝芳



梅蘭芳的戀人孟小冬



《黛玉葬花》劇照



梅蘭芳排演新戲《嫦娥奔月》、《春香鬧學》、《黛玉葬花》等。1915年,梅蘭芳大量排演新劇目,在京劇唱腔、念白、舞蹈、音樂、服裝上均進行了獨樹一幟的 藝術創新,被稱為梅派大師。1916年第三次來滬,連唱45天,1918年后,移居上海,這是他戲劇藝術爐火純青的頂峰時代,多次在天蟾舞臺演出。綜合了青衣、花旦、刀馬旦的表演方式,創造了醇厚流麗的唱腔,形成獨具一格的梅派。



1919年4月21日梅蘭芳應日本東京帝國劇場之邀赴日本演出,演出了《天女散花》、《玉簪記》等戲。一個月后回國。1921年編演新戲《霸王別姬》。1922年主持承華社。



梅與齊如山訪美前合影。1930年春,梅蘭芳率團赴美,在紐約、芝家哥、舊金山、洛杉磯等市獻演京劇,獲得巨大的成功,報紙評論稱,中國戲不是寫實的真,而是藝術的真,是一種有規矩的表演法,比生活的真更深切。



梅蘭芳在美國洛杉磯機場受到歡迎。



1930年在訪美期間,他被美國波莫納大學和南加利福尼亞大學授予文學博士學位。



梅蘭芳與喜劇電影大師卓別林的合影。



抗戰爆發后,日偽想借梅蘭芳收買人心、點綴太平,幾次要他出場均遭拒絕。梅蘭芳考慮到在上海不能久留,遂于1938年赴香港。他在香港演出《梁紅玉》等劇,激勵人們的抗戰斗志。1941年香港淪陷后,他安排兩個孩子到大后方讀書,自己于1942年返滬。為了拒絕為日偽演劇,他蓄須明志,深居簡出。



1949年上海解放后,應邀到北京參加全國第一次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同年9月下旬出席了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并參加了開國大典活動。1951年4月3日被任命為中國戲曲研究院院長。1952年11月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并演出《貴妃醉酒》,獲中央人民說什么文化部榮譽獎。同年12月出席了在維也納召開的世界人民和平大會,回國途中到蘇聯莫斯科作短時間訪問和演出。此圖為梅蘭芳與蘇聯戲劇家梅耶荷德等在一起交談。



梅蘭芳在莫斯科向列寧墓敬獻花圈。



1927年北京《順天時報》舉辦中國首屆旦角名伶評選,梅蘭芳因功底深厚、嗓音圓潤、扮相秀美,與程硯秋、尚小云、旬慧生一起被推舉為京劇四大名旦。這是四大名旦后來在一起的合照。



1953年11月梅蘭芳再次赴朝慰問演出,并担任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副總團長。1951到1955年春在全國十幾個省、市巡回演出500多場。1955年其舞臺生涯被拍攝成電影《梅蘭芳舞臺藝術》。1957年獲國際舞蹈協會頒發的榮譽獎章,并加入該會。



梅蘭芳1956年與日本歌舞伎演員的東京合影。



1959年5月他在北京演出《穆桂英掛帥》,作為國慶十周年獻禮節目。同年3月加入中國GCD。歷任中國戲曲研究院院長、中國京劇院院長、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劇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務委員等。塑造了杜麗娘、林黛玉、晴雯、花木蘭、梁紅玉、白素貞、穆桂英、虞姬、楊玉環等舞臺藝術形象。



梅蘭芳先生與夫人福芝芳合影(1959年)1961年8月8日凌晨5時30分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68歲。


────────────

梅蘭芳罕見戲裝照

────────────

▲梅蘭芳在《貴妃醉酒》中的扮相


▲梅蘭芳在《斷橋》中的裝扮


▲身穿戲服的梅蘭芳與毛澤東罕見合影


1910年代,梅蘭芳戲妝照


新京報書評周刊 2015-08-23 08:41:24

[新一篇] cool!《紐約客》用畫筆挽留即將消失的書店

[舊一篇] 北島:迎向死亡的感覺真美 鳳凰讀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