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在孔孟眼中同性戀是很純正的感情?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既然同性戀能入詩,可見在孔子的眼中,同性戀算得上是很純正的感情了。


《史記·孔子世家》說,《詩》原來有三千多篇,經過孔子的刪選,成為后世所見的三百余篇的定本。這個說法一直受到后世質疑,不過《論語》記孔子說:“吾自衛返魯,然后樂正,雅頌各得其所。”可見孔子即便沒有刪詩,對改訂詩經錯亂散失的音律也作出了貢獻。


《詩經》中有不少詩歌是歌頌同性戀的,更有意思的是《鄭風·女曰雞鳴》這一篇,歌頌一個賢女勸夫勤勞并交良友,不過他丈夫的這個良友么,很有點同性戀的味道,但是顯然這位賢女一點也不介意,甚至代夫殷勤致意:


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知子之順之,雜佩以問之。


知子之好之,雜佩以報之。


知你對他勤眷戀,我解佩玉表奉獻。知你對他很體貼,我解佩玉表慰問。知你對他很愛好,我解佩玉以報答。


呵呵,是不是有點像《紅樓夢》里頭的賈寶玉贈給蔣玉函玉帶的情形。


孔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既然同性戀能入詩,可見在他老人家的眼中,同性戀算得上是很純正的感情了。這倒不是他老人家開通,而是在當時,同性戀并不被視為變態。


《左傳·哀公十一年》記載,魯昭公之子公叔務人有一個寵愛的孌童(嬖僮),叫做汪锜。當齊國攻打魯國的時候,公叔務人和汪锜同乘一輛戰車奮勇拼殺,一同戰死,一同停殯。魯國人因汪锜年幼,就打算以殤禮葬之,殤禮就是沒成年就死去的人之葬禮,禮儀上來說自然比成年人的葬禮低一些。孔子當時位列大夫,掌禮儀司法、施教化,他發表意見:“能執干戈以衛社稷,可無殤也。”意思是說:汪锜能拿著武器因保衛國家而戰死,沒什么成年不成年(葬禮)的區分,而對于二人之情事則不置一詞,可見當時人是將同性戀視為常態的感情。


《詩經·山有扶蘇》有云:“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這個“子都”乃是眾多鄭國少女夢中的白馬王子,大名叫做公孫閼,不僅相貌生得美,還有著一身的好武藝,能征善射,因此便做了鄭莊公的大夫。


子都就是因為貌美而受到鄭莊公寵愛的。鄭國在決定討伐許國的時候,組織了一次祭天的儀式,在儀式上順帶檢閱部隊,并提供一輛戰車作為戰爭前鼓舞士氣的競賽獎品。大夫潁考叔乃是一位不服老的將軍,他搶了就跑,子都怎么追也追不上,氣得直跳腳。兵臨許國城下的時候,潁考叔不愧為鄭國第一勇士,擎著鄭莊公的大旗一下子攻上了城墻,但他還沒有來得及得意,城下的子都想起爭車之恨,越看越不順眼,在城下抽出一枝箭照著他后心就射了上去,潁考叔頓時一命嗚呼。另一位將軍瑕叔盈還以為潁考叔是被許國兵殺死的,連忙拾起大旗,指揮士兵繼續戰斗,終于把城攻破。鄭軍全部入了城,許國的國君嚇得逃亡到了衛國,許國的土地于是并入了鄭國的版圖。由于子都深受鄭莊公的寵愛,在國君的庇護下,居然逃過了罪責。


孟老夫子精通歷史,不可能不知道子都暗箭傷人的事情,但是當他提到子都時,卻也忍不住贊嘆道:“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無目者也。”不知道子都長得漂亮的人,是不生眼睛的。


孟夫子整天養浩然之氣,對很多養他的國君都舍不得說幾句好話,總是夾槍帶棒的,可以一提起子都,完全是悠然神往的表情,可見孟夫子的審美觀真的很男色很男色啊。


《性的歷程》/王威/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1



鳳凰讀書 2015-08-23 08:46:19

[新一篇] 我要解開黑夜流出物之謎 余華

[舊一篇] 買書記歷:三十九位愛書人的集體回憶 一日一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