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的三十歲

>>>  深入傳統文化及個人修身養性  >>> 簡體     傳統


恐懼系列,終于來到了最后一篇。


其實任何年齡層的恐懼都差不多。人也不可能去除恐懼,只要還有死亡,只要還有稀缺,你有沒得到的,你有可能失去的,恐懼就將一直存在。


恐懼是你的一部分,是你的資源,用對了,它就是你的燃料。


我一直記得初一的一件事,當時和一位同學約架,放學后到校園偏僻的角落決一勝負,全班男生都很high,卻無一人去告密,有個好朋友還提醒我:小心他的皮鞋,可能踢了比較痛。對方是班上唯一穿皮鞋的。


一下午的等候,那種興奮、害怕、好奇、腦子高速運轉、腎上腺素加速分泌的復雜感覺,一而再,再而三出現在我以后的人生中,尤其是需要去戰斗(fight)時。


沒有這種經驗,可能更傾向于在危機時逃跑(flight)。這經驗無法通過書本、言說得到,它必須實踐。這可能是拳擊在歐美地位高的原因,它給參與者提供戰斗體驗。


我覺得,在家庭里,父親有義務陪伴孩子體驗戰斗。絕大多數運動有這功能,俯臥撐、長跑、遠足、登山、舉重、籃球、足球……戰勝生理心理疲倦點后能力的提升,那種苦盡甘來的體驗,就是不逃跑去戰斗的快樂。遺憾的是,我的父輩,我這一輩,以后我現在看到的晚輩,絕大多數父親沒有這能力,沒有這意識,他們自己就是個逃跑者,他們甚至是個糟糕的逃跑者,沒能力跑完一千米。


這能解釋為何三十歲的恐懼特別恐懼。


三十歲時,你面臨的壓力空前之大:


工作好不好?收入高不高?事業有沒起步?婚否?生否?


父母親友可能在騷擾強迫你,在你少年青年時,他們事事順你寵你,一夜間,形勢逆轉,要求你事事得順他們寵他們,他們堅信世上有個魔術開關,一到在三十,你就得日進斗金,飛黃騰達,既要樂善好施,又得光宗耀祖,上溯十八代未竟之業,全交給你了。


可是你的能力尚有欠缺,人生剛要進入緩慢積累的過程,收獲遠在十年二十年之外,這旅途很美,可壓迫者毫無耐心,在不停的催促聲中,你也失去了耐心,你開始焦慮、憤怒、投機、賭博,你也相信世上存在魔術開關,輕輕一開,應有盡有。


當然沒這種開關。不變的是因果律,因為能力,所以得到;因為積累,所以得到;因為勤奮,所以得到;因為誠信,所以得到。


找不到開關,你開始怨天尤人,自暴自棄,“我索性徹底放棄,任憑你們折騰,你們就再也不會怪我了”。慢慢往四十歲走,一轉眼,孩子十來歲了,正好把十九代未竟之業交給他。


三十歲,確實是人生之路重要分岔,選擇戰斗,之后的路按自己的意愿走;選擇逃跑,之后的路按別人的意愿走。十年后,前者不僅活著,還得了自在,無人再敢干涉;后者死了。


公平的是,每個人都會遇到三十歲的恐懼,是戰斗,還是逃避,選擇權在你。


最終,你還是由你自己決定的,看你敢不敢而已。你不敢的一個癥狀是,你開始無休止地抱怨父母、家人、朋友和同事,你加入了他們。



連岳 2015-08-23 08:48:41

[新一篇] 【佛家故事】心生貪念,斷了修煉路

[舊一篇] 世界這么忙,柔弱給誰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