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先:此生此家 大時代中的小敘事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s4248722.jpg

目 次

深水靜流——追憶民國生活 (傅國涌)

敘一:生不逢辰

一, 遺腹子

二, 記憶的陰影

三, 杭州頭發巷一號

敘二:傷逝之痛

一, 家園被毀

二, “孤老頭”

三, 阿復與大姐

四, 小狗“來福”

敘三:中學前后

一, 紫北小學

二, 子海與彬良哥

三, 杭女中老師

四, 寫信的壽乃芳

敘四:避難上海

一, 住進法租界

二, 大同大學商學院

三, 張元濟家及其后

四, 陳先生的故事

五, 同鄉望隆

六, 離開上海

敘五:投奔內地

一, 骨肉相聚

二, 無奈的就業

三, 內遷獨山

四, 重慶化龍橋

敘六:抗戰勝利

一, 復員首都

二, 南昌訂婚

三, 敏弟與文媚

四, 仲弟與思哲

五, 最終的選擇

六, 被迫撤退廣州

七, 九龍大圍村

敘七:另一時代

一, 到南京去

二, 軍大會計訓練隊

三, 永遠的十八級

四, 鋼筆手槍

五, 統戰部的敏弟

六, 不能擱淺

七, 運動之審干

八, 由此而知

九, 侍病鶴年

十, 斷不可為

十一, 仲弟歐洲七年

十二, 遷出機關宿舍

十三, 父親猝死

十四, 之后的之后

十五, 回店口

封底語:

這是一位九旬老人撰寫的回憶錄。作者是一介平民,又是一位文學素養很高、社會記憶力很強的知識女性。她以獨特的視角,講述家世和生平,展示了一幅中國百姓喜怒哀樂的世紀長卷,其中有關家庭倫理、婚姻、教育和銀行業的細節,尤為珍貴。

——歷史學者 丁 東

平民的生活中最能見出時代風云,但平民的生活很難進入記憶。本書打破這個常例,將平民生活恢復到歷史記憶中來,讓人們感受到在真實的時代變遷中,平民生活的艱難和辛酸。平民生活和平凡人生是時代風云的主流,平凡生活中最能映現時代的豐富內容。

——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 謝 泳

讀過這樣的小敘事,人們可以得知,人民的歷史,原來是由這些人生和這些家庭的顛沛流離和悲歡離合構成的。因為普通,所以親切;因為樸實,所以可信。人民這個概念,因此變得清晰起來。這可能就是《此生此家》的意義所在。

——旅美學者 李 劼

幾年前在南京見到陳亞先老人時,雖然知道她依然在堅持寫作《此生此家》,卻沒有十分在意,更沒有虛心靜氣地向老人攀談請教。直至讀完這部書稿,才真正體會到老人“一直抱以平靜的心態,既不怨,亦不悔”的個人敘述與歷史見證的難能可貴。

——北京文史學者 張耀杰

草民百姓生生不息的記憶其實也是一種權力,沒有這種權力的制約,“帝王將相”們“一家一姓”的歷史,就真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亞先先生以耄耋之年書寫此書,文筆溫潤,寫時代之變,哀而不傷。“此生”經歷改天換地,“此家”堪稱中國百姓在時代變遷之際的縮影。

——青年學者 陳 遠


陳亞先,1916年生于杭州。老家浙江諸暨店口鎮。現居南京。父親曾任國民政府中央銀行南昌分行經理。1932年考入杭州省立女子中學;1938年就讀于上海大同大學商學院。抗戰期間,先后在農民銀行衡陽分行、總行、南昌分行工作。1949年后,在華東軍事政治大學任臨時教員,不久即進入南京市政府財政經濟委員會工作。1965年因病提前退休。讀書寫作,經年不輟。在《老照片》、《溫故》、《江南》、《西湖》等刊物發表多文。



網載 2015-09-05 22:43:05

[新一篇] 《歷史深處的誤會》傅國涌

[舊一篇] 中國民主政治的困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