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的滲透應貫穿于語文教學的始終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美育,即審美教育—培養學生樹立正確審美觀和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對于學生養成健康的心理素質、良好的個性行為和高尚的品德都有著重要作用。美育應滲透到學校教育的每一環節,滲透到每個學科的教育中去。語文是形象性、可感性很強的課程,因此它肩負的審美教育的任務比其他學科就更顯得直接和突出。所以,語文課應該也能夠把美育滲透于教學的始終。
      一、教學的每一環節都應注意美的感染和熏陶
  教學的全過程就是一個美的整體。因此在教學的每一環節中,都必須注意給學生以美的感染,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受到美的教育。語文教師新課開始,板書本課標題,看來在教學中微不足道的一環,如果教師在娓娓動聽的解題之后,用俊秀有力的字板書標題,往往會聽到學生的嘖嘖聲。這就是美的感染力取得的正效應,學生在美的享受中發出的贊嘆。范讀也是一樣,一個好的語文教師總是注意把自己的音色語調同課文的內容協調的進行范讀,讓學生領會、欣賞文中景色、意境、語言、情感的美,以美誘使學生入神、入境,走進課文。詩歌、散文尤為見長,如《天上的街市》,教師通過抒緩、輕柔的誦讀,課程一開始就讓學生陶醉在作者描繪的神奇的意境里,走進一幅美麗動人的圖畫。這詩情畫意使學生神馳情往,美的感受陶冶著學生的美的情感,喚起美的想象。優美散文《荷塘月色》,也首先是通過教師和諧抒情的誦讀,使學生陶醉在情景交融如詩如畫的氛圍之中,使學生以美的享受開始來欣賞這篇文章的。
  一個優秀的語文教師,在任何一個環節中,都不會忽視美的感知對學生審美的誘導作用。學生對文學藝術的感知美,就是從誦讀開始的,所以一個好的語文教師必定注重誦讀以及語言、聲調、板書、儀態等美感的正效應。
      二、在不同的課文中挖掘美的內容,進行美的教育
  中學語文課本是一部各種文體優秀精品的選集,它本身就是一部美育的好教材。語文課挖掘并把握美育內容,對塑造學生美好心靈,培養高尚品德,有著突出的意義。
  詩文的美好意境,引發豐富美好的想象。青少年是富于幻想的年華,詩文描寫的奇異境界最易引發學生美好的想象。詩歌《天上的街市》一開始就繪出了一幅迷人、神奇的夜景,由街燈神馳太空,想到明星,再由明星回到人間的街燈—“天上的明星現了,好象點著無數的街燈。”巧妙回環的用喻描寫,自然會使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那虛無縹緲的太空,真的好象有一條美麗而繁華的街市;地上無數的街燈真的好象變成了天上無數的星星。美好的意境,美好的想象,使學生完全沉浸在美好的享受之中。
  將詩文中美好的情與景,象種子一樣播入學生的心田。美好的東西,需要播種,教師應是播種美的園丁。詩文中美好人情,美好景色,會在不知不覺中凈化學生的靈魂。散文《濟南的冬天》,既寫了濟南美麗的景,又寓著深深的情。文章開頭便以世界兩座名城,北京和倫敦來比濟南獨特的景致。北京的風,倫敦的霧,而“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作者對濟南第二故鄉的深情,在對比中感染著我們。作者在文中精心地繪制了一幅雪后景圖:“山上的矮松越發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象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一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象被風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多么形象生動,小雪裝點的小山,那么俊秀,如同喬裝打扮的少女,出神入化。寫濟南冬天的水,“那水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呢!”天兒晴,水藻綠,水不忍凍,垂柳照影。多么清新,何等誘人,活畫了水的靈秀,令人心馳神往。濟南冬天的人呢?“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們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覺地想起: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在濟南冬天景物的描寫中染上了濃重的感情色彩。這醉人的景,感人的情,能不注入讀者的心田嗎?這些詩文給予青少年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三、捉住人物的美好情操,領略高尚人格的美
  捉住美好人物的情操,培養學生熱情、善良、正直、勇敢的美好品質,樸實、勤儉、艱苦耐勞的風尚,以及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感。《最后一次講演》是以強烈的感情色彩為突出特點的。必須抓住這個特點來感染、激勵學生,讓學生深切地體會到什么是真正的人生。文章雖只有1400多字,它卻以強烈的感情表達了作者對友人遇難的痛惜和悲憤;又以無比的憤概表達了他對反動派的痛恨,無情地揭露反動派的殘暴和無恥;同時還以熱烈的感情表達了對革命和進步的期望與必勝信心。他號召人們繼續戰斗下去,他說:“廣大人民是打不盡的,殺不完的!……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我們的光明就要出現了。”“我們的光明,就是反動派的末日!”堅強有力地表達了他為正義,為民主和平而戰,至死不渝的決心!“我們不怕死,我們有犧牲精神!我們隨時象李先生一樣,前腳跨出大門,后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堅強有力震撼人心的講演,發自肺腑,慷慨激昂的怒吼,表達了聞一多正直勇敢,不怕犧牲的為正義而戰的精神,表達了他對戰友真摯、共命運的熾烈感情;光明磊落的為人;表達了他對反動派的痛恨和蔑視。一個鐵骨錚錚的偉大人格的美即是本課美育的主要落腳點。
  小說《一件小事》塑造了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勞動者人力車夫的形象。歌頌了他的正直、善良、誠實、勇于負責和友愛精神。著意開掘美好的心靈,讓學生認識在那個人吃人的黑暗社會的現實中勞動人民的偉大和高尚。
  世間有美好與光明,也有丑惡與黑暗。以美的觀念對丑惡的事物進行鞭撻和諷刺,以對丑的東西的否定獲得美的評價,激起人們對丑的憎惡,對美的向往,引起讀者的美感,這是作家通常使用的表達美學理想的方式。魯訊先生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就是這樣來表達他的美學理想的。魯訊把藤野先生正直無私、光明正大同日本當時流行思潮—歧視侮辱弱國學生,在日本青年學生中表現出來的狹隘與卑下、陰暗與猥瑣進行了鮮明的對比,從而突出地贊頌了藤野先生絕不隨波逐流,獨立不移,正直不阿的高尚的人格美。
      四、文章形式的美感與內容的美感是和諧一致的
  好的詩文必定是思想內容美與形式美的和諧結合。巧妙的構思,嚴密的邏輯,在文中的審美作用有著極為突出的意義。魯訊先生的小說《藥》就以其高度藝術形式表現了極為深刻的社會思想內容。一個字的標題,兩條線索,三個場景的巧妙構思,完美地表達了小說的主題思想。“藥”一個字作標題,意義的含蘊深遠而痛切:民眾的愚昧與麻木;革命者不為理想的寂寞與悲哀;辛亥革命失敗的沉痛教訓與反省;對中國革命道路的沉思與探索。兩條線索一明一暗巧妙地貫穿全文,反映了兩個悲劇:明線反映了華老栓買“藥”財去子亡的悲劇,暗線反映了革命者夏瑜犧牲,血作藥食,不被理解的悲劇。三個場景,表現和深化了主題:刑場,在寒冷死寂氣氛中的麻木看客,深刻反映了民眾的麻木;茶館,華老栓夫婦烤藥,小栓吃藥,茶客們對流血的革命者的愚妄的奇談怪論,愚昧無知、麻木不仁的氣氛籠罩著整個茶館,也是中國社會的縮影;墳場,兩母親同在一個墳場為兒子上墳,雖然兩個兒子死的意義迥然不同,而兩母親的愚昧麻木卻有相同之處。這樣完美的藝術形式,必然產生美育的正效應。論文的內在的嚴密邏輯,也給人以美的享受,毛澤東《和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期特朗的談話》,先以歸納推理的方法,列舉俄國沙皇、希特勒、墨索里尼、日本帝國主義,都是反人民、反進步的反動派,強大是暫時的,最終都失敗了,歷史地證明了他們都是紙老虎,得出結論: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隨之,以此為前提,用演繹推理的方法,推論出“蔣介石和他的支持者美國反動派,由于其反人民反進步的本質,也必然是紙老虎,是注定要失敗的。”這種內在邏輯的作用,在教學中同樣發揮著美育的正效應。
      五、培養學生觀察、創造美的能力
  在提高文學作品美的賞析能力的同時,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提高實際的觀察美的能力是語文教學中美育的重要任務之一。讓他們自己去發現美的事物,美的生活,美的心靈,從而陶冶他們美的情操。
  要引導他們去觀察、欣賞大自然風光的美,在美的風光中培育他們美的情愫。然后回到課堂自己動手去描繪、抒寫這些美。學生學了《濟南的冬天》,看了作者筆下小雪、薄雪的描寫,教師應引導學生到北國的自然中去觀察,讓他們寫出莽莽雪原朔風呼嘯的美景。要引導學生觀察社會,去發現社會環境中美好的東西。比如在社會主義國家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一人有事,大家幫襯等美好的社會現象。對社會上出現的一些陰暗、不健康的東西,則要引導他們提高社會責任感,使他們感到這正是我們需要努力去解決和改造,樹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責任,把反面的丑的方面轉化為美的正效應的方面來。還要引導學生正確的觀察各種人,要觀察人的美的本質的東西,一個人看來平平常常,但認真觀察和體會,就能發現他許多內在美的思想感情。還要引導他們去把眾人本質的美好的思想品格集中起來,典型化,去創造偉大人格的美。有了正確的觀察,能創造出美好的東西。沒有觀察,就沒有創作。學生在觀察與創作的同時,也在塑造自己的靈魂。
東疆學刊延吉42~44G31中學語文教學李煥珍19981998美育的滲透應貫穿于語文教學的始終。教學的每一環節都應注意美的感染和熏陶;在不同的課文中挖掘美的內容,進行美的教育;捉住人物的美好情操,領略高尚人格的美;文章形式的美感與內容的美感是和諧一致的。教師應培養學生觀察美、創造美的能力。美育 語文教學 滲透李煥珍 作者單位:延邊教育學院語文教研室 133002 作者:東疆學刊延吉42~44G31中學語文教學李煥珍19981998美育的滲透應貫穿于語文教學的始終。教學的每一環節都應注意美的感染和熏陶;在不同的課文中挖掘美的內容,進行美的教育;捉住人物的美好情操,領略高尚人格的美;文章形式的美感與內容的美感是和諧一致的。教師應培養學生觀察美、創造美的能力。美育 語文教學 滲透

網載 2013-09-10 21:59:23

[新一篇] 美國高中語文教材中的知識短文發

[舊一篇] 老子“道”的兩重性及其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