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說明文教學的效率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說明文是一種重要的實用文體,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它與生產和生活的關系越來越密切了。七十年代末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共有課文164篇,其中說明文15篇,只占總數的9.14%;新版的初中教材共有課文172篇,其中說明文有38篇,點總數的22.1%,比率增加了近十三個百分點。那時的兩年制高中教材,共有課文106篇,其中說明文5篇,只占總數的4.71%;現行的高中教材141篇課文中有說明文15篇,占了總數的10.07%,比例也增加了一倍多。這也充分表明,說明文在中學語文教材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說明文的寫作目的是為了實用,其文大多比較質樸平實,有的學生會覺得平淡無奇;不少教師講起文學作品來勁頭十足,一教說明文則有氣無力,有的還公然對學生說:“說明文沒什么好多講,你們自己看一看算了”。如果“主導”者就抱著這樣的態度,說明文教學中出現“低氣壓”、學生沒勁頭的現象自然就不足為怪了。
  杜勃羅留波夫認為,當人們樂意學習的時候,就比被迫學習輕松得多,有效得多。美國著名教育家布魯納指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注:轉引自鄧干基:《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要講究藝術》,載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中學語文教學》,1995年第10期,第57頁。)實踐證明,只要教師能努力激發學生對說明文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的學習從被動轉向主動,從“勉為”變成“樂為”,提高說明文教學效率是大有潛力可挖的。本文謹以下列幾種在激發學生興趣方面比較行之有效的方法,來參與說明文教學藝術的探討:
      一、引導學生在獲得科學真知中得樂趣
  文藝作品,能以其生動的形象和真切的情感打動人;論說文,能以其深刻的哲理和強大的邏輯力量折服人,那末,在這兩方面都沒有長處的說明文,是不是沒有任何吸引人的地方了呢?事實并非如此,說明文最大的魅力,在于它那科學的真知對人的吸引力。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注: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年版,第58頁。)當他們在學習活動中,獲得一種新知的時候,他們便會體驗到一種愉悅感和自豪感,教師在說明文的教學活動中,倘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努力強化科學真知的吸引力,積極誘導、扶植學生的這種愿望,借助有效的專門方法,讓學生得以實現他們的愿望,他們的學習興趣就會大大得到激發。因為,“知識是一種使人變得崇高起來的力量,——這是比任何東西都強有力的一種激發求知興趣的刺激物。”(注: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年版,第59頁。)中學課本所選的說明文,幾乎篇篇都是精品,文中蘊含的具有吸引力的因素是客觀存在的,關鍵在于教師如何強化和激發。
  有一位老師在導入新課《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的時候,首先給學生做了這樣一個演示:往透明的各自盛有石灰水和稀鹽酸溶液的玻璃杯里滴入幾滴酚酞溶液,請大家觀看。一會兒,學生發現一個杯子里的溶液變紅了,而另一個變藍了,同學們的興趣驟然大增。老師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對學生們說:“同學們一定很想知道這里面所隱藏的秘密,如果你認真看一下新課文《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就會明白其中的奧妙了。現在請同學們仔細閱讀這篇課文,看誰能最快地在課文中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還有一位老師,在教學《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之前,先把十幅浮雕的教學掛圖掛起來,故意遮去了圖下的標題,并把次序搞亂了,然后要求學生猜出這些浮雕的標題,講出自己判斷的理由。學生問:“可以看書嗎?”教師說“允許看書。”(其實老師正是為了誘導學生看書)這下,同學們的興趣上來了,又是翻書,又是看畫,連本來認為“說明文沒有什么看頭”的學生也都沉浸在研究和思考的海洋里。
      二.點撥學生在擴展欣賞視野中品美趣
  “文似觀山不宜平”,“文以曲為貴”,常被看作做文章的“奧秘”,古今中外,無不如是,只是“曲”的方式不同罷了:小說常以曲折多變的情節吸引讀者,散文多以情感起伏的波瀾激起共鳴,戲劇每靠峰巒疊起的矛盾沖突抓住觀眾的心,倘或一望見底,就會被斥為“用淡水寫的文章”。然而說明文則大多以平直見長,如《景泰藍的制作》,有條不紊地向普通讀者介紹復雜的制作過程;《中國石拱橋》,如拉家常地介紹包涵高深道理的石拱橋。然而,學習和研究這樣的作品,我們的學生卻往往提不起精神,鼓不起勁頭。
  美,從內容和形式統一的角度去看,一方面,應具有合規律性、合目的性的內容(即“真”和“善”);另一方面,又應具有與之相適應的形式。平直質樸的說明文,是與其“實用”這個目的相適應的,它也有自己美學價值。
  現代美學還認為,“審美感受的一個突出的特點,是它帶有濃厚的情感因素。”這種情感是“人對客觀現實的一種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作出的一種心理反應。”(注:王朝聞:《文學概論》,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5頁。)教師的任務,就是要為學生做好這方面的“情感鋪墊”——啟發學生理解說明文形式與目的間的嚙合性,品味平直簡潔的說明方法中隱含的和藝術性,從而產生新的審美情趣。
  筆者曾經組織過這樣一次別具一格的比賽:讓人數相同的男生同女生進行等距離米的迎面接力賽,比賽結果是以男生失敗而告終——因為女生是在平坦的大道上跑的,而男生是在校園紫藤架和九曲小橋上穿行的。我問男生為什么會輸了,他們都說“我們跑的路不好。”我說“你們跑的路,學校可是化了大錢精心構建的,富有藝術性,怎么能說‘不好’呢?”這下教室里好像炸開了禍,對“好”與“美”的意義爭論不休……經過短時間的討論,大家獲得了這樣一個共識:目的不同,評價事物的標準也會不同。
  我趁機啟發學生:審美活動是一種復雜的心理現象,它帶有濃厚的主觀色彩。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不管園林設計師如何醉心于通幽之曲徑,駕駛員卻總以寬闊筆直的高速公路為美;無論園藝大師怎樣刻意塑造龍身虬枝的五針松盆景,木工師傅對挺拔堅實的東北紅松仍然贊不絕口。以實用為目的的說明文,雖然沒有諸如欲揚先抑、扣人心弦的手法,也沒有委婉含蓄的文辭,但它們平實簡明,質樸無華,是文章中的“高速公路”和“東北紅松”,它們這種與目的相適應的形式,有它獨特的美學價值。接著,我在《眼睛與仿生學》一文中找出幾個這一類的句子,要求學生試寫成記敘文式句子,兩相進行比較,說說原文的平直之美,同學們都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
      三.組織學生在參與圖表教學中出新趣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在知識習得的過程中,耳眼并用要比單一感官參與的效果好得多,如果加上手的參與,效果更會呈幾何級數增長,這是心理互補因素的作用。美國緬因州的一個實驗機構對此所作的研究表明,在教學中如果適時地配以編制圖表、做圖示等方法,能大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在分析內容較深、結構復雜的文章,如果利用捕捉要點、梳理層次、編寫概要和制作圖表的方法,其學習效率也會成倍提高。這是它的視覺形象帶來的新趣。(注:參看李長庚:《中學語文教學課型鳥瞰》,載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中學語文教學》,1995年第3期第12頁。)運用圖表作為輔助手段進行教學,并不是陌生的手段,但它對于說明文來說,卻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首先,說明文的內容與實物聯系的直觀性和結構的有序性,為圖示法教學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因為一般的記敘文和文學作品往往通過形象來表現人或事物,用圖表法教學不僅難度較大,而且有時會有一種削足適履的感覺,弄得不好,還會限制學生形象思維的創造性。
  其次,說明文以對事物的理性說明為主,它相對地弱化了形象的描繪和情感表達。中學生正處在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轉變時期,如果教師在教學中,適當地輔以圖表的手段來幫助他們理解,就能在形象和理性互補的過程中,增添感覺上的新趣,更好地實現思維形式的轉變。
  有一位教師教學《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一文,在布置預習時首先讓每個學生根據課文對院子、房子、通道和印刷所關系的說明,繪制一張地下印刷所的垂直剖面示意圖。這是一份比較困難的手腦并用的作業,同學們在這個訓練過程中,發現諸如“到十七米的地方”、“垂直的隧道”、“橫的隧道”、“到頭兒”這些在平時看來枯燥乏味的文字,在繪圖時顯得多么的重要。
  利用圖表進行提問,以檢測學生思維的嚴密程度,可以說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思維訓練,這種富有挑戰性的訓練更能激起高年級學生的興奮。在《現代自然科學的基礎學科》一文的教學中,為了協助學生加深對課文說明順序的理解,筆者在布置閱讀時掛出了一張“現代自然科學結構體系示意圖”(圖一),并說“這張圖中有的地方相互關系還沒有表示清楚,只要擦去幾段短線和幾個文字,示意反而會更恰當,看誰能很快地找到,并根據課文闡明理由。”同學們一下子來勁了,大家都投入了緊張的思考之中。
  經過一段時間的鉆研和共同討論,最后大家都同意把“圖一”改為“圖二”。三處小小的改動,反映了大家對這些學科之間相互關系的理解過程:擦去了底層“數學”、“物理”之間的一根豎線,表示了這兩門學科是交錯式地共同作為所有自然科學的基礎的;擦去了第二層中的“數學”和“物理”兩個名詞及其下面的橫線,表示這兩門學科既是“根本的基礎學科”,又是“基礎學科”,是由第一層上升到第二層并可直接為第三層“工程技術學科”服務的。同學們對圖示的內容和修改本身都感到頗有新意,小小一張圖,在本來比較平淡的課堂掀起了一個思維活動的小高潮。^附圖G318j12.JPG
      四.帶領學生在涵泳精彩文字中識妙趣
  文藝理論對語言有三個要求,這就是“準確、鮮明、生動”。“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的詩句是美的,主要因為它的抒情愛憎鮮明,對比強烈;“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的詩句也很美,主要是因為它的描繪形象而生動。以實用為目的的說明文,運用的是一種科學的語言,它的最大特征是準確而貼切,應該說這也是一種美。問題是對鮮明、生動的語言,中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欣賞能力,而對“準確”之美缺乏情感體驗,往往會孰視無睹,以至于不屑一顧。這就需要我們的教師在理論上進行必要的指導,在實踐中帶領學生進行反復涵泳和體味,學生們才能體會出說明文用詞的妙處。
  探討用詞之妙的途徑很多,有詞素分析法、實驗演示揣摩法,還有情境體驗法、影視場面回味法、不同文體比較法等等。筆者在教學《景泰藍的制作》一文時,曾經出了這樣一個思考題:“下列文字選自課文,請把帶點的詞更換成別的比較合適的詞,并試作比較:①……盡打盡打,盤底就洼了下去;②瓶腹鼓出的部分一截……;③把紅銅片圈起來……”全班同學挖空心思,動了不少腦筋,比過來比過去,總找不到一個更妥貼更到位的詞——于是從心底佩服作者用詞之妙。蘇軾曾經說過,為文“須求物之妙”,要“了然于心”已非易事,“而況了然于口與手者乎”?在上述練習中,同學們似乎才發現,原來這“平淡”之中包含著不平淡的功力,他們對說明文語言的妙趣有了新的認識。——筆者把此稱為“挖詞重填法”。
  提高說明文教學的效率,是當前語文教學的一項迫切任務,如何使說明文教學具有趣味性,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認為說明文教學無所作為,或者把說明文教學課上成科普知識課,這是對語文教學本身的取消和異化,是十分要不得的。許多教師在這方面都有各自獨到的方法與經驗,本文所舉的從內容吸引、視角轉換、教法更新和語言品味等角度激趣的方法,僅是掛一漏萬的幾個例子,如果大家能積極開動腦筋,探求新的途徑,在說明文教學中爭取高效率也是很有希望的。
  
  
  
紹興文理學院學報:哲社版135~138,134G31中學語文教學王柏勛19981998說明文教學要提高效率,必須從激發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上挖掘潛力。激發興趣的方法,可以有抓住事物本身的特征,用科學的真知吸引學生;理解說明方法,引導學生欣賞說明文的平直美;運用圖表手段,在教學說明順序中增添新鮮感;反復揣摩涵泳,體味說明文語言的妙處。 作者:紹興文理學院學報:哲社版135~138,134G31中學語文教學王柏勛19981998說明文教學要提高效率,必須從激發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上挖掘潛力。激發興趣的方法,可以有抓住事物本身的特征,用科學的真知吸引學生;理解說明方法,引導學生欣賞說明文的平直美;運用圖表手段,在教學說明順序中增添新鮮感;反復揣摩涵泳,體味說明文語言的妙處。

網載 2013-09-10 20:52:31

[新一篇] 澹兮其若海 心靈余書香  ——談語文課堂教學的閱讀延伸

[舊一篇] 激發生命潛能 提升生命價值——雛議對話式教學模式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