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隱二十年――徐庶的人生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三國時期,是一個烽煙四起,群雄逐鹿的時期。任何腹隱兵機,胸藏膽略之人都想施展抱負,建功立業。正所謂“亂世出英雄”。
  “山谷有賢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賢兮,卻不知吾。”這位是誰?葛巾布袍,皂絳烏履,長歌而來。正是他――徐庶徐元直。
  徐庶的出場,給陷入不利境地的劉備軍團以生的契機。時曹操官渡既勝,劉備以卵擊石,攻打曹操,兵敗,投奔荊州劉表,寄人檐下。而劉表后妻蔡夫人又恐劉備當世梟雄,久必為患,遂使蔡瑁設宴于席間刺殺劉備。幸劉備逃脫及時,大難不死。其處境可謂危矣。且劉備帳下以武將為主,“孫乾、糜竺、簡雍之輩,非經綸濟世之才”。徐庶的到來,又豐富了劉備的帳下人才,盤活了整個局勢。
  徐庶是有卓越軍事才能的。正是有了徐庶,劉備才破了曹仁的“八門金鎖陣”,攻占了樊城,暫時轉危為安。但也正因如此,曹操也不得不拿徐庶母親來向徐庶要挾。而徐庶又是一個至孝之子,在母危難之時,他忍痛與劉備含淚話別,離主而去。他沒有像孔明那樣,在自己建功立業之時,還想著把家屬轉移到安全的地方。所以說徐庶的出場,既是輝煌的,又是短暫的。
  而我這里要談的,不僅僅是徐庶的謀略,更有他的甘于寂寞。徐庶歸至家中,便知有詐,但為時已晚,從此身在曹營,可以說是被軟禁在曹營。建安13年,公元208年,曹操傾全國之兵南下伐吳,孫權與劉備,為了共同的利益,結成聯盟,并力抗曹。這是歷史的轉折點,有多少巧舌辯才,在這個時候奔走游說;有多少猛士悍將,在這個時候馳騁沙場。他們都想在這個規模空前的戰爭中建立功勛,名彪史冊。正當龐統躊躇滿志地向曹操獻上連環計,準備回吳邀功請賞之時,身后一句話讓他嚇得魂飛魄散:“你好大膽!黃蓋用苦肉計,闞澤下詐降書,你又來獻連環計:只恐燒不盡絕!”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徐庶。
  “莫道東南能制勝,誰云西北獨無人”,正當孫吳聯盟群英薈萃,獻計獻策之時,魏軍也并非無人。“眾人皆醉我獨醒”,當曹操他們橫槊賦詩,以為大局已定,勝券穩操之時,徐庶以其敏銳的洞察力,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他深知此役八十一州雖全,但八十三萬人必不保。他身在曹營這么多年,也應該有所感化,雖對曹操無報,但眼睜睜看著與他朝夕相處的將士們將要悉數白白戰死在異地,于心何忍!但徐庶終究還是沒有道破天機。他曾在臨別劉備時許下諾言:“縱使曹操相逼,庶亦終身不設一謀”,在這時,他又把同樣的意思告知了龐統。如果說對劉備說是因為感情激動所致,那對龐統這第二次說就足以證明這是君子一諾千金重的真實寫照。倘若徐庶獻計,那么歷史一定會被改寫。曹操的虎狼之師將像秋風掃落葉一般席卷東吳,二喬也將不屬孫周。所謂黃蓋苦肉,闞澤詐降,龐統連環,孔明借風,以及最終的火燒赤壁都將成為一紙空文。劉備是幸運的,他有徐庶這個人才;孫權是幸運的,他保住了東吳八十一州;曹操是幸運的,徐庶畢竟沒有為孫劉所用,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幸運。如果徐事曹操,絕對比得上十個程昱(昱曾自言如此),如果徐事劉備,孔明的才智必定不會如此光芒萬丈。但他沒有,他守節守義,忠孝兩全,為救老母而舍棄明主,為報明主而不二事曹操。獨自一人寂寞孤守,隨老而終。
  羅貫中是細心的,他沒有遺忘這位人才,以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了一個為報答主恩,在最后出場時刻懷有坦蕩胸襟的奇才。徐庶沒有什么美名,不是鳳雛,也不是伏龍,只是為避難給自己取了個名字叫單福。諸葛亮輔佐劉備后,他深知自己“譬猶駑馬并麒麟,寒鴉配鸞鳳”,就從此不再出山。為了讓孔明展盡才華,他能長久地保持緘默。他不像龐統,入川時為了與孔明爭功,絞盡腦汁,最終騎著“的盧”,被亂箭射死于落鳳坡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徐庶這樣做也是明智的,他找到了心靈的歸宿。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易主并不為人所不齒,但忠心不二一定為人所敬佩。在三國時期,像徐庶這樣的人是少有的。史書記載,徐庶生于建寧年間,卒于公元232年,離劉之后,在曹營一共沉默了二十年......

網載 2013-09-10 20:54:51

[新一篇] 一石二鳥,攻滅虢、虞兩國---假途滅虢

[舊一篇] 七國并存稱雄,曾一度爭奇斗艷---戰國七雄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