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對外經濟區域一體化的圈層戰略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八十年代末以來,區域性經濟集團化正成為世界經濟中的一種全球性趨勢。根據“圈層式”模式,汕頭自身可直接向不同的圈層發展經濟合作關系,也可通過不同圈層的滲透參與區域經濟合作。汕頭正處在西太平洋新月型“繁榮弧線”經濟增長帶的中間地區:優勢的海港戰略位置,優勢的資源,優勢的特區政策;更重要的是,亞洲太平洋次地區的經濟合作正掀起浪潮,所有這些都使汕頭的對外區域經貿一體化戰略獲得了千載難逢的實施機遇。因此,汕頭的“圈層式”對外區域經濟一體化戰略的重點在第一圈層。汕頭特區在有意識地、適時地加速“圈層式”區域一體化開放的進程中,需要在經濟體制、產業組織、一體化政策等方面實行“一攬子”的徹底改造。
  進入九十年代以后,特別在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以后的新一輪加快改革開放大潮中,如何集中汕頭力量,激發和利用國際市場對汕頭特區經濟發展的巨大拉動力量,同時,以積極主動的姿態和正確有效的方式搞活汕頭特區市場,打入國際市場,這是汕頭特區的一個嚴峻而又現實的課題。筆者認為,如何將開放空間和開放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并且通過開放空間的擴大引致開放內容的拓寬,最終導致汕頭區域經濟結構在迎接當今世界經濟區域化、集團化的挑戰中的最優化,這將是汕頭今后對外區域經濟發展的基本走向。圈層式開放將是適應國際新環境的開放戰略。
   “圈層式”對外經貿區域一體化
  八十年代以來,隨著全球三個區域經濟集團,即歐洲經濟圈、美洲經濟圈和亞太經濟圈的形成,對世界經濟走向將產生下列重大影響:(1)集團內商品貿易往來擴大,集團外商品貿易縮小。(2)集團內生產要素流動擴大,集團外生產要素流動縮小。(3)集團內國際經濟分工擴大,集團外國際經濟分工縮小。鑒于國際經濟環境的這一新變化,汕頭對外區域經濟應該順應世界經濟區域化發展的潮流,一方面協調和處理好與集團各成員國之間的經濟關系,通過自身努力,保持和擴大與世界區域經濟集團各成員國的國際交換和分工合作;另一方面應自覺、主動參與周邊亞太地區經濟集團的聯系和合作,想方設法將自身置于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產業協作系統內,通過集團抗爭方式,擴大對歐洲經濟圈、美洲經濟圈和其他地區性的經濟開放。為此,筆者認為,汕頭應采取“圈層式”對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戰略,以迅速擴大汕頭的對外經濟開放,加速實現汕頭的發展戰略目標。
  “圈層式”對外區域經貿一體化模式,是以本地區為圓心,由近及遠,將世界所有國家分成若干圈層,然后研究如何向各個圈層國家開放和協作的問題。汕頭區域經貿一體化的對象國,按照地區位置遠近可劃分為三個圈層:第一圈層包括周邊國家和地區(如東南亞、東亞、南亞、西亞等);第二圈層包括北美和歐洲國家(如北美自由貿易區、歐洲共同體、澳新經濟圈等);第三圈層包括南美和非洲各國。
  第一圈層國家,除經濟發達國家日本以外,大部分為新興工業化國家(地區)和發展中國家。它們同汕頭地區隔海相望或毗鄰接壤,在歷史、文化傳統上有相似的地方,在經濟上有密切的聯系。而且,九十年代和下世紀初,在汕頭周邊國家(地區),尤其是東南亞地區,將成為世界上最具活力和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鑒于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發展潮流,汕頭應盡快與周邊國家(地區)組成區域經濟集團,實行國際經濟分工,發揮區域組合優勢。因此,與周邊國家(地區)的區域經濟整合,在汕頭經濟發展戰略中顯得越來越舉足輕重。
  第二圈層國家,大部分為經濟發達國家,它們主要是正在形成中的歐洲經濟共同體和北美自由貿易區。過去十多年來,汕頭的國際經貿活動一半以上都與北美、歐洲國家相關聯。今后,引進北美、歐洲國家的富余資本、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仍然在汕頭對外區域經濟一體化過程中占據重要地位。鑒于北美、歐洲兩大區域經濟集團保護主義傾向加強,以往促進對這兩個區域經濟開放的各種有利因素均在不同程度上弱化。盡管這樣,鞏固和進一步擴大和這些國家的經濟合作,仍是今后汕頭對外經濟一體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三圈層國家,大部分為發展中國家。過去,汕頭對南美、非洲國家的對外區域經濟一體化程度嚴重不足。南美國家主要是指阿根廷、巴西、秘魯、委內瑞拉、智利等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一般都具有極豐富的自然資源、土地資源和勞動力資源,貿易對象主要是北美、西歐及日本等國。出口貨物為原料及初級產品。近年來,日本及臺灣都加緊步伐參與開發南美國家資源和市場。今后,汕頭與這些國家進一步擴大經濟合作和貿易往來的潛力很大。目前,汕頭的生產技術水平,在發展中國家屬于中上,某些機械設備,特別是農用機械設備、輕紡產品、加工食品、家用電器等比較適合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需要。而且,汕頭技術引進經過消化、吸收、創新,比較適合發展中國家的國情,具有向發展中國家輸出的優勢。加快擴大對南美、非洲國家的經濟區域合作,將是汕頭在九十年代新經濟戰略中調整對外開放國別結構的方向之一。
  這樣,汕頭對外區域經濟一體化戰略基本上可以沿著下列兩條路線動作:一是直接的區域經濟合作,也即汕頭自身分別向第一圈層國家、第二圈層國家和第三圈層國家發展經濟合作關系。二是間接的區域經濟合作,即汕頭通過參與由第一圈層國家組成的區域經濟集團,并假以區域經濟集團力量分別向第二圈層國家和第三圈層國家進行滲透。
  顯然,汕頭對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國別構成,包括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既是世界經濟區域化發展的要求,又是汕頭對外開放深層次發展的歸宿。這是因為,全世界約80%以上的高新技術發明、對外直接投資都集中于發達國家,而廣大發展中國家則是世界自然資源的主要集中地區,其中一些國家還是世界勞務資源大國。這種生產要素分布的廣泛性,決定了汕頭對外區域經濟一體化過程中在國別結構上的完整性。同時,汕頭對外經濟開放,一般是向比自己先進的國家引進生產要素,經過一段時間以后,再向比自己落后的國家,出生產要素,做到有進有出。這種狀況決定了汕頭對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國家(地區)構成既有發達國家,也有發展中國家。
  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國別結構,稱為廣度一體化結構,它是對外經濟一體化空間存在形式。汕頭與越多的國家(地區)實行經濟合作,就越反映了這些國家(地區)對汕頭生產要素的需求種類相應也越少。而對發達地區和發展中地區各占有一個合理的區域經濟比例,可能有助于汕頭形成一個合理的外向型經濟結構。
  汕頭對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對象國家(地區)越多,汕頭在國內與其橫向一體化的客體相應也越多。作為一個發展中區域的汕頭,如果其區域經濟一體化對象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那么,從發達國家(地區)大量輸入資金、技術、智力將是對外經濟活動的主要內容,而汕頭顯然并不具備向發達國家大量輸出資金、技術、智力的對等優勢。為了實現國際收支平衡,只能采取向發達國家輸出初級產品的形式。如果對外一體化國別中既有發達國家又有發展中國家,一方面可以從經濟發展水平比自己高的發達國家輸入資金、技術、智力,另一方面又可以向經濟發展水平比自己低的國家輸出資金、技術和勞務。這樣,汕頭區域經濟一體化過程將會由單向流動變為雙向流動。長期下去,汕頭與各種客體之間的經濟合作將形成一個固定且又合理的比例關系。
  如果汕頭對外經濟一體化的對象主要是一些經濟發展水平比較高的國家,那么,就總體流量來看,從這些國家輸入的越多,汕頭輸出的也就越少。如果對象國主要是一些經濟發展水平比較低的國家,那么,就總體流量看,向這些國家輸出的越多,輸入的也就越少。上述任何一種情形,都會導致經濟合作上流向結構的失衡。因此,只有將各類對象國家組合起來,形成一個合理構成,才會實現一體化過程中流向構成的合理化。這一合理構成既包括發達國家,也包括發展中國家,并且,就數量而言,兩大類國家之間最好形成一定數量的比例關系。從過去十多年汕頭對外經濟開放看,我們不難發現,國別構成雖然已包括了上述兩類國家,但是,其中一些國家如美國、日本、德國等少數幾個國家的開放幾乎囊括了整個發達國家,經濟合作高度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里。根據統計原理,在一定條件下,在某一類別國家集中系數越低,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國別構成越趨于合理。因此,在對外經貿區域一體化中國家類別構成較全面的情況下,汕頭還應該力爭擴大每一類別中的國家數目。
   一體化重點:與周邊國家(地區)“圈層式”產業協作
  如上所述,第一圈層,也即汕頭與周邊亞太國家(地區)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在其對外經濟一體化中的重要性已越來越突顯了出來。除了具有地利人和等方面的條件以外,第一圈層還有較強的經濟優勢。其中下述兩個方面的經濟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一是汕頭既有的對外區域經濟結構,有利于進一步擴大向第一圈層國家和地區的開放。八十年代以來,汕頭對外向型經濟作了大幅度的傾斜,其中,在開放的國別和地區結構上,第一圈層的諸多國家(地區)是汕頭區域經濟一體化戰略傾斜的主要對象。這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表現出來:
  1、商品進出貿易的傾斜。八十年代以來,汕頭與國際很多國家(地區)發生貿易往來,但是,在商品進出口市場上高度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和地區,尤其是香港、日本、新加坡和美國,其中絕大多數是第一圈層的國家(地區)(據嶺南美術出版社,1990、1991、1992年《汕頭經濟特區年鑒》)。可以認為,今后十年里,乃至2000年內外,汕頭商品進出口貿易國別高度集中的格局基本不會有多大變化。
  2、外商直接投資國別結構的傾斜。到九十年代初外資來源單一化的狀況雖有了改觀,在140多項外資的引進項目中日本、臺灣、泰國、新加坡、美國、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投資項目已達引進項目總數的22%或30宗,但集中港資的狀況沒有根本得到改變。1989年,在接觸的157批客商中,臺商69批,日商18批,港商45批(據嶺南美術出版社1990年《汕頭經濟特區年鑒》)。據有關材料表明,1991年汕頭簽訂利用外資項目174項,投資者來自香港96項,臺灣30項,還有澳門、巴拿馬、日本、瑞典、法國等國家的項目(據嶺南美術出版社1991年《汕頭經濟特區年鑒》)。顯然,在這些對汕頭直接投資的外商地區和國家中,“主力軍”又是第一圈層中臺港澳、日本等地區和國家。
  3、技術引進國別結構傾斜。日本作為這一圈層中的經濟發達國家,在汕頭技術引進的國別中占重要地位。
  二是未來“亞太經濟圈”將形成新月型“繁榮弧線”經濟增長帶,汕頭正處于這一增長帶的中間地區。當前,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世界經濟格局正在發生巨大變化,從個別大國的統治變為多級化地區集團化。今后國際生產、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國際投資、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的規模將急劇擴大。為了相互協調和合作,國際組織的作用將加強。繼第一圈層內日本提出了“亞太經濟圈”的設想之后,又出現了若干個次區域經濟圈的并列和串聯。這些經濟圈自北而南主要有:(1)“環日本海經濟圈”,(2)“黃渤海經濟圈”,(3)“海峽兩岸經濟圈”,(4)“華南經濟圈”,(5)“泰幣經濟圈”,(6)“金三角計劃”,(7)“黃金半島”等,這些次經濟圈正在迎來西太平洋沿線的新的經濟高速增長態勢。汕頭正處在這條得天獨厚的新月型“繁榮弧線”經濟增長帶的中間地區,優勢戰略海港位置,優勢資源,優勢特區政策。更重要的是,亞洲太平洋次地區的經濟合作熱潮,使汕頭的對外區域經貿一體化戰略獲得了千載難逢的實施機遇。只要汕頭實行更加開放的經濟政策,大力吸收外資,積極推進與周邊國家(地區)的經貿關系,汕頭未來的經濟發展將無可限量。
   第一,在北部,汕頭與“東北亞跨國產業協作系統”和“長江三角洲跨國產業協作系統”的關系。
  在“東北亞跨國產業協作系統”里,第一層次的協作是以汕頭和遼寧、河北、北京、天津、山東等省市沿海地區、南北朝鮮的經濟協作作為核心形成的一個國際型經濟協作圈和三角經濟互補關系。這種協作需要各方政府決策的支持,各方都應相應地調整地區政策。汕頭可以以特區身份向這一層次進行開放。目前中國政府正在考慮遼寧、河北、北京、天津和山東享有一定的特殊開放政策,同時,也在考慮將一些三角洲地區建成經濟開放區,如遼寧的大連、營口,山東的煙臺、威海和青島。這些三角洲地區幾乎覆蓋了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的全部。建成開放區即可成為國際合作的重要的前沿陣地。隨著中韓的建交,兩國貿易由間接地通過香港變成直接貿易。鑒于中國外匯短缺和資源豐富,地區間通過直接簽約進行補償貿易,達到迅速擴張的目的。
  第二層次的產業協作是指汕頭與上述第一層次的協作范圍向北擴展,在中國、南北朝鮮與日本之間開展的經濟協作,主要以中國的資源、市場和勞動力與日本的資金、技術相結合,帶動中國、南北朝鮮和日本各方的產業協作。
  第三層次產業協作是將協作范圍進一步擴大,實行包括日本、朝鮮半島雙方、俄羅斯遠東地區、蒙古和中國東北地區的東北亞產業協作。主要以中國的勞動力、俄羅斯的資源、日本的資金相結合為主要條件,推動整個東北亞地區的產業協作。對于東北亞產業協作系統,各方態度積極,且具備了許多有利條件,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和交流,現已進入各國學術界和實業界共同商討實施方案的階段。為促進東北亞產業協作,中國正在急需發展與東北亞國家雙邊經濟關系的同時,做好產業轉移和建立協作特區的工作。
  從發展前景看,東北亞地區很有可能是組成一個高科技為龍頭,實行梯變產業轉移和技術轉讓體系的區域協作結構。中國東北地區既可以從日本、韓國承繼轉移出來的相當部分產業,又可向蒙古、朝鮮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轉讓某些技術,是東北亞理想的合作中心。所以,汕頭參與東北亞產業協作,應以集團的形式打入東北亞產業協作區內的東北地區,應將主要戰略目標確定為:利用日本、韓國的先進技術和俄羅斯遠東的自然資源,把汕頭在東北的集團公司變成雙向進出口加工基地,一方面,引進日本和韓國的先進技術,利用東北地區的原料和勞動力,進行加工返銷日本、韓國,向俄羅斯、蒙古、朝鮮出口;另一方面,引進日本、韓國的技術和進口俄羅斯原料,在中國東北地區加工,再向日本、韓國出口精料、半成品和成品。
  在“長江三角洲跨國產業協作系統”里,第一層次的協作包括汕頭與長江三角洲,即江蘇、上海和浙江等省市和部分長江流域地區與韓國、日本(九州及關西地區)的合作。長江三角洲地區是中國面向亞太地區的主要窗口,也是中國沿海地區的經濟、文化中心,經濟技術力量比其它地區雄厚,最有條件擴大對外產業協作。因此,汕頭應審時度勢地“搶灘”長江三角洲,利用長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經濟的優勢,首先與韓國和日本(九州及關西地區)發展多元化經濟關系,吸收韓國和日本的資金、技術。除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之外,多發展一些資金密集型產業、技術密集型產業以及高科技產業。
  第二層次產業協作,是將協作范圍擴展到整個日本以及臺灣地區,開展經濟合作,促進經濟的共同發展。
  第三層次的產業協作,是將合作范圍擴大到北美自由貿易區,形成汕頭在太平洋東西兩岸都有產業合作網絡。北美自由貿易區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之一,而以上海為核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是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參與這兩者之間的產業合作,對汕頭的經濟結構的提升無疑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第二,在華南和南部,汕頭與“中華經濟協作系統”和“南中國海周邊國家和地區協作系統”的關系。
  這是以中國人經濟圈為基礎的向南擴展的經濟合作網絡,汕頭本身就處在這一中國人的經濟圈內。第一層次的產業協作是汕頭在東南沿海地區的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省區與港澳臺地區之間進行。主要是汕頭的資源、勞動力和市場與港、澳、臺地區的工業品、資金和技術等的交流協作。
  第二層次的協作是在上述第一層次基礎上,將合作范圍擴大到南中國海地區。它同東南亞地區,即“南中國海周邊國家(地區)發展協作系統”(包括東盟和印支)國家而進行的合作。汕頭與東南亞國家在歷史上就有密切的來往,雖產業結構有些類似,但經濟貿易活動發展較為順利。在此基礎上,可能最終形成一個以金融、貿易、投資、科技、信息及產業的分工合作為紐帶的,連接福建、海南、廣西、湖南、江西、澳門、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等的梯次有序的環型分工協作架構,完成真正意義上的泛南中國經濟合作作圈—一“南中國海經濟協作和圈”。
  第三層次將協作范圍進一步擴大到澳大利亞、新西蘭經濟圈(包括澳新兩國自由貿易區及南太平洋諸島)的產業協作。澳新兩國為亞太地區發達國家,又是資源大國,在亞太經濟合作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第三,向西則以“華南經濟圈”為橋梁,以中國西南省區為腹地,打通和“亞洲西南大陸橋發展協作系統”的關節。
  第一層次,汕頭可參與由香港、臺灣、澳門以及華南省區(閩、粵、瓊、桂)及“華南經濟圈”等組成的“中華經濟協作系統”;
  第二層次將把上述在華南區域協作的范圍擴大到“北部灣經濟區”(瓊、桂、滇)和“大西南經濟區”(桂、滇、黔、蜀、藏),這一經濟區和周邊中南半島國家(地區)(即泰、老、緬、柬、越),開展各種合作,建立“湄公河流發展系統”的產業協作關系。
  第三層次將通過“西南絲綢之路”進入孟加拉灣,與孟加拉國、印度東北等地區進行產業協作,構成一個“亞洲西南大陸橋發展系統”。這一系統由北部灣的北越和廣西的海岸向北延伸,從廣西進入云南,通向緬甸,迄于孟加拉灣的一個交通網絡,聯結太平洋和印度洋,從而促進亞洲最后一個未開發地區的現代進程。
  上述跨越邊疆或國界的產業系統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首先,從與汕頭協作的周邊國家(地區)狀況來看,可以說是世界上地區結構最為復雜的地區。在這一廣闊的區域內,既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又有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還有長期堅持中央計劃經濟的社會主義國家,這樣就不可避免地在意識形態領域里存在著對立和分歧。這種狀況不象歐共體的成員國,都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國家,在地理上基本連成一片,不但社會制度相同,就是歷史文化背景、宗教習慣也有許多共同之處。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相比,無論在綜合國力、人均收入,還是技術優勢上,汕頭特區都處于較低的水平,從而這種產業協作是南方向北方的開放。與社會主義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產業合作,汕頭屬于南南合作的范圍,這就決定了汕頭與周邊國家(地區)的產業協作,必須是一個漸進的、緩慢的過程;也反映了產業協作的多元化、多形式:既有貿易合作、投資合作、勞務合作,又有資源開發、金融合作;既有官方合作,又有民間合作;既有多邊合作,又有雙邊合作。
  其次,它是汕頭對以往十多年來“改革開放”政策的修改。從開放面的廣泛性上看,它把開放對象擴大到正在與汕頭合作或者可能合作的世界各國的極廣范圍。過去十多年來,汕頭對外經濟開放高度集中在北美及歐洲工業發達國家。實行周邊跨國(地區)產業協作,首先強調了擴大與周邊亞太國家和地區的開放,并與這些國家(地區)組成區域經濟集團,作為進一步向外開放的根據地和橋頭堡。
  從開放面的基礎來看,參與跨國產業協作系統戰略,首先把構筑與次區域經濟合作作為今后汕頭擴大對外經濟開放的先決條件,它包括“東北亞經濟協作系統”、“大中華經濟協作系統”、“長江下游發展圈”、“南中國海經濟協作系統”、“亞洲(西南)大陸橋發展協作系統”等經濟圈。
  就開放面的重點性看,參與跨國產業協作系統對于指導汕頭對外經貿區域一體化取向具有一定意義。今后,汕頭參與東北亞經濟協作系統、中華經濟協作系統和長江下游發展圈,將向北美經濟圈實行滲透開放;參與亞洲(西南)產業協作系統將向南亞次大陸和非洲國家實行開放;參與南中國海周邊國家(地區)產業協作系統,將向大洋洲和南美洲國家實行開放。汕頭在對外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進而又可把“主方位開放”和“全方位開放”有機結合起來。
  從開放面的一致性上看,汕頭參與跨國產業協作系統,不僅要求汕頭進一步擴大對沿海實行聯合與開放,而且也要求與沿邊地區省份的聯合納入對外區域經貿一體化進程的軌道上。也就是說,加速擴大與汕頭周邊國家(地區)的合作,已同時內涵著汕頭與沿海地區和沿邊地區省份實行橫向產業協作。這樣,利用沿海地區大扇面開放優勢將和內陸邊境大扇面的開放結合起來,兩者相互補充,相得益彰。汕頭將形成廣袤的對外區域經貿開放的前沿地帶。
   “圈層式”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因應對策
  “圈層式”對外區域經濟一體化開放,應是九十年代乃至下世紀間汕頭經濟發展的基本取向。汕頭應當積極創造條件,有意識地、適時地加速“圈層式”區域一體化開放的進程。與此相適應,需要在經濟體制、產業組織、一體化政策等方面實行“一攬子”的徹底改造。
   第一,建立和健全對外區域經濟一體化開放體制。
  汕頭對外經濟開放,其根本目的在于通過吸收現代經濟信息,參與國際交換與國際分工,改善汕頭地區資源配置,改進經濟運行機制,促進汕頭特區社會生產力的盡快發展。今后,汕頭的經濟體制改革,應從擴大對外經濟開放的需要出發,服從和服務于對外經濟開放,從而使汕頭的經濟體制能夠適應對外擴張的長遠要求。汕頭在過去十多年來,發展外向型經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仍然應當說,汕頭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不單是產業水平和技術水平的差距,而且更重要的是與參與國際交換和國際分工地區經濟體制的差距。汕頭以往的經濟體制改革還沒有完全把本地區納入國際經濟體系這個大背景里,從而去構筑其地區經濟體制。筆者認為,汕頭經濟特區開放體制,是建立在利用兩種資源(國內資源和國外資源)、兩個市場(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兩種生產(國內生產和國際生產)基礎上的運行機制。它主要由產業經濟集團、市場經濟運作和當局宏觀調控等內容所構成。
   第二,發展產業經濟集團。
  長期以來,無論是整體中國還是汕頭,對外開放往往是企業或者公司,它們分屬不同的“條條”或者“塊塊”。由于條塊分割,一個企業或者公司的對外開放優勢完全被肢解了。為了加快汕頭企業今后“走出去”的步伐,必須按照產業規模經濟分工協作的原則,在本地區范圍內重構產業組織體系,走一條產業經濟集團化的道路。產業經濟集團形成以后,汕頭特區通過建立地區——產業經濟集團——單位企業這樣的組織關系,可以比較理想地解決企業微觀搞活和地區宏觀調控的矛盾。
  產業經濟集團的形成,使汕頭單體企業除了接受國內市場的自行調節外,將按照產業性質差異,分別歸屬不同產業經濟集團,接受產業經濟集團的統一協調。由于產業經濟集團具有產業組織的功能,因而可在集團內部從事高度的分工、協作以及規模經營,單體企業可有較大的靈活性和自主權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如果說產業經濟集團是對單體企業的集中統一的話,那么這種統一的產業經濟集團還要接受來自汕頭特區政府乃至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從而使整個產業經濟活動處于一種可控制狀態之中。在對外經貿活動中集中力量,“用一個聲音對外說話”,以便在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取勝。而且,采取“產業經濟集團”形式涌進國際市場,它還要接受國際市場的自動調節,產業經濟集團由此成為國內、國際經濟活動的主體。
  汕頭在發展產業經濟集團時,必須在內部建立如下一些開發中心:
  1、信息開發中心。汕頭應有自己在國外的派駐機構、商情網絡,負責收集、反饋各國、各地區產業系統生產供給、市場需求的現狀及其趨勢,并與國外信息中心聯網,就國際經濟活動和跨國產業協作圈走向做出預測,而這也只有產業經濟集團這種龐大的產業組織形式才能去實現它。
  2、技術開發中心。其中包括研究與開發中心技術輸出入中心和教育中心。因此,必須解決長期以來形成的科研和生產兩張皮的狀況。把獨立科研機構納入產業經濟集團內部,使其直接圍繞對外區域經貿一體化這個中心進行定向活動。
  3、產業開發中心。一個完整的生產體系是產業經濟集團的基礎,這個生產體系由汕頭不同地區,甚至聯合國內生產同類產品的企業所組成,這些企業以某一家或幾家重點骨干企業為核心,以某一種或某幾種優質名牌產品為龍頭,實行分工協作。
  4、金融開發中心。在國際國內金融市場上發行債券、籌集資金,已是世界各國產業經濟集團的普遍做法。此外,產業經濟集團還要以國內金融機構作為后盾,要么這種金融機構進入產業經濟集團內部,要么通過一種經濟合同關系,使某一金融機構對產業經濟集團提供經常化、制度化的支持。
  5、跨國經營中心。過去,汕頭組建的外向型企業集團主要是為了發展貿易、擴大出口,它們在國外沒有分公司,也沒有參股企業,實際上缺乏國際企業的基本功能。八十年代后期開始有了一些起步。今后,汕頭產業經濟集團的對外區域經貿活動不僅包括商品貿易,而且包括生產要素流動,并把生產要素流動,尤其是對外投資、技術出口和勞務輸出突出起來。與此相適應,在國外的各種形式的分公司和子公司應該構成一個龐大的經營網絡,在產業經濟集團內部,信息開發中心、技術開發中心、產業開發中心、金融開發中心和對外服務中心,都要圍繞跨國經營活動展開,服務并服從于跨國經營活動的需要。
  6、對外服務中心。對外經濟活動實踐性強、質量要求高,產業經濟集團需要一批從事國際運輸、國際保險、國際結算的公司,為其提供高效、優質服務,它們或者直接隸屬于產業經濟集團,或者以一種經濟合同關系作為“聯合體”的成員之一。
  就組建方式看產業經濟集團可以分為三大類:一是股權式產業經濟集團,它是通過資金關系形成的,即以大型企業為核心,通過控股、持股、控制一批子公司、孫公司、關聯公司,形成龐大的集團;二是合同式產業經濟集團,它是通過合同關系形成的即眾多大中小型企業。由于經濟技術的密切聯系或經濟活動中的相互需求,以一種經濟合同關系共同組織起來,形成龐大的集團;三是混合式產業經濟集團,它是通過資金關系和合同關系形成的,即核心層是股權式的,外圍層是合同式的。產業經濟集團形成以后,當地政府應賦予其地位和作用相適應的權限,如在產品出口、境外辦廠、引進外資、外匯留成、人員出國等方面都應當享有比一般企業更大的自主權;并在適當的時候,賦予產業經濟集團特殊政策,以代替賦予地方行政區域的特殊開放政策,由產業經濟集團對國家或汕頭經濟特區進行財政包干,以代替地方行政區域對其進行的財政包干。
   第三,驅動市場經濟運作,逐步和國際市場銜接起來。
  從市場體系看,它包括商品市場、資金市場、技術市場、勞務市場、房地產市場等。市場一旦由一國或某地區擴大到世界范圍,其商品、資金、技術、勞務、房地產也就隨之國際化了。從市場機制看,其核心是指價格運行機制,它的合理性直接影響到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從市場空間看,它有一個空間范圍不斷擴大的過程,即由區域“塊塊”市場到全國統一市場,再到國際經濟市場。從市場主體看,企業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法人。進入九十年代,為了推進汕頭對外區域經濟一體化,加速發育、完善市場經濟已成為當務之急。從長遠看,加速下列“兩個轉向”將是難點所在。
  1、由汕頭特區內地區“塊塊”市場向汕頭統一市場的過渡。為了打破區域“塊塊”市場,關鍵是發展汕頭特區里“塊塊”市場之間的橫向合作,在合作中形成汕頭統一市場。如果前面所說的組建產業經濟集團為汕頭統一市場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的話,那么,汕頭特區“塊塊”市場之間的合作則為組建產業經濟集團創造了有利環境。兩者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
  2、加快汕頭統一市場與國際經濟市場的對接。汕頭對外開放經濟是以競爭性的國際市場為其活動舞臺的,而國際市場又是汕頭經濟實力的最終“裁判”。同時,只有按照國際慣例而不是根據汕頭本地區方式辦事,汕頭才能在國際交換和國際競爭中占有較多的優勢地位。因此,實現汕頭市場和國際市場銜接,既是對外經濟一體化開放的需要,也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需要。
   第四,制訂汕頭對外經濟合作的總體戰略,積極地有步驟地推進跨國產業合作的發展,使合作逐步地由低層次向高層次邁進。
  今后的合作在戰略上需要從零散的無序的合作向綜合的產業配套系列合作發展;從高消耗的勞動密集型的合作向高技術、知識和資本密集型的合作過渡;從主要在貿易、制成品、生產、資金方面的合作擴大到科技、原材料、元器件、農業、基礎設施、勞務、服務管理、海洋開發等領域的全面合作。汕頭地區在關稅、貿易、法律等方面需要制訂一套高度透明的配套政策,使跨國經貿合作能夠在相互協商、適度優惠的政策環境中展開。
   最后,汕頭須處理好經濟發展戰略中“內向”和“外向”的關系。
  中國人口眾多,資源豐富,國內市場廣闊。根據這樣的國情,汕頭在積極參與亞太區域經濟合作的過程中必須注重國內資源、技術和資金的利用,加強國內市場的開發與完善。汕頭是中國大陸沿海對外開放的前沿,是中國參與亞太次區域產業協作的主要陣地,然而,這決不意味著汕頭要割裂與內地的經濟聯系,相反,必須把內地作為自己穩固的原材料和能源供應基地,作為擴大對外經濟合作的大后方。特別利用沿江(如西江、珠江沿岸)、沿邊(如大西南)、沿線(鐵路干線)地區的經濟地理優勢,一起參與國際合作,克服汕頭和內陸腹地之間的“板塊結構”,使汕頭對外經濟開放形成一個有序、有機的一體化整體。
  (本文作者: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責任編輯:真 言)
  
  
  
沿海新潮汕頭016-023F14特區與開發區經濟程超澤19951995 作者:沿海新潮汕頭016-023F14特區與開發區經濟程超澤19951995

網載 2013-09-10 21:30:38

[新一篇] 民營化與私有企業的發展  ——著名經濟學家吳家駿訪談錄

[舊一篇] 泰國的對外開放與市場開拓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