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與展望:縮小“剪刀差”二十年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作出關于把工作重心轉到經濟和技術革命方面決定的同時,也再次明確縮小工農產品交換差價的政策。如何認識這一“剪刀差”的存在?近二十年來“剪刀差”的變化規律以及今后“剪刀差”的發展趨勢,均值得總結與探討。
      一、工農產品交換比價的質與量規定性
  工農產品交換比價在一定時期一定條件下的一種特殊形式是工農業產品剪刀差。何謂剪刀差?多數人認為:當工農業產品交換時,由于工業品價格高于其價值(交換價值),農產品價格低于其價值(交換價值),產生了工農業產品價格背離價值的差額,把這種差額變化的趨勢用曲線表示出來,就像張開的剪刀形狀。這種現象本質上不同于一般商品交換中的賤賣貴買,而是有一種“力量”迫使農民必須以低于其價值出售農產品,并使之成為現實。換句話說,剪刀差是個歷史范疇,它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產生與消亡。縱觀社會經濟發展史,在自然經濟條件下,農業與工業結合在一起,不可能存在工農業產品交換的剪刀差;在簡單商品經濟條件下,工農業產品交換基本上都是按等量勞動進行的,也不存在剪刀差。只有當商品經濟迅速發展,產生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時,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一個最突出的特點,是農業的發展落后于工業的發展。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社會化程度比農業高得多,勞動生產力也比農業強得多,它在工農業產品交換中處于十分有利地位。與此相反,農村小農經濟生產分散、勞動生產率低、商品率也低,在工農業產品交換中,處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不得不以低于其價值(生產價格)的價格出售自己的農產品,并以高于其價值(生產價格)的價格購買工業品。什么“力量”迫逼農民這樣做呢?簡言之,資本主義經濟對落后小農經濟的壟斷,不可避免地出現工農業產品的不等價交換——剪刀差。當資本主義農業同工業一樣,生產力有了高度發展時,工農業產品按生產價格進行交換,也就不存在剪刀差了。
  但是,剪刀差概念最早卻出現于20世紀20年代的蘇聯。斯大林曾把“農民除了向國家交納普通稅即直接和間接稅以外,還要繳納一種超額稅,即在購買工業品時多付一些錢,而在出賣農產品時少得一些錢的事實稱為“剪刀差”。(《列寧主義問題》1964年版第282 頁)并認為“應當是逐步縮小這種‘剪刀差’”,直至“完全取消對農民的這種額外稅。”(《斯大林全集》12卷第45頁)這表明在社會主義社會,依然保留著歷史上存在的剪刀差,既是在革命勝利后,也還需要有一個較長的時期才能使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起來,并使企業生產力的發展逐步趕上工業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為此,剪刀差就成為社會主義社會工農差別、城鄉差別在價格上的一個表現。
  剪刀差的實質,是反映不等價交換關系,在資本主義社會,它是先進資本主義工業對落后小農的剝削,是先進的資本主義工業城市對落后的農村的剝削,也是先進的資本主義工業國對落后的農業國,特別是對附屬國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剝削。在社會主義社會,剪刀差已不具剝削性質,它反映了工農業、城鄉之間、國家與廣大農民之間的經濟關系,體現了農民為國家提供積累的經濟關系。
  工農業產品剪刀差的表現形式既可以是實物交換形態,也可以是價值比例關系,前者表現為某一時期同等農產品能換回比原來更多或更少的工業品,即表明剪刀差相應的縮小或擴大。后者大多表現為以農產品收購價格指數為基礎的工農產品綜合比價指數,計算公式如下:
              農村工業品零售價格指數
  工農產品綜合比價指數=──────────────×100%
               農產品收購價格指數
  當工農產品比價指數大于100%時,表明剪刀差擴大了; 當工農產品比價指數小于100%時,則表明剪刀差縮小了。
  但是,工農產品綜合比價指數只是反映工農產品剪刀差變化趨勢的一種簡便方法,因為價格只是價值的貨幣表現,當價格被扭曲,無法正確體現其內在價值時,必須結合與商品價值密切相關的工農業勞動生產率來考察,即在工農業產品綜合比價指數中剔除工農業勞動生產率變動指數,以公式表示即:
              工農產品綜合比價指數
  工農業產品剪刀差指數=────────────×100%
             工農業勞動生產率比較指數
  此外,還有許多測算剪刀差、表示剪刀差量化的不同方法,在此不一一列舉。
      二、近乎等價交換原則與縮小剪刀差
  剪刀差既然是體現價格與價值的背離,那么,它與價值規律要求的等價交換原則是否吻合?這里涉及理論界多年來對等價交換的爭論,以及中央制訂相關政策的變化。
  70年代末80年年初,理論與實際工作部門對何謂等價交換爭論頗多,其中有一觀點認為等價交換就必須是等量價值量的交換。其實價格是價值的表現,這里的價值并不是實際價值,而是交換價值。所以,作為交換價值貨幣表現的價格和實際價值有很大的差異。恩格斯說過:“實際價值和交換價值間的差別就在于物品的價值不等于人們在買賣中給予它的那個所謂等價物,就是說,這個等價物并不是等價物。這個所謂等價物就是物品的價格……說價格是由生產費用和競爭的相互作用來決定,這是完全正確的,并且是私有制的一個主要的規律。”(《馬恩全集》第一卷,第606頁)可見,等價交換并非等量價值量相交換, 而是同等交換價值相交換,它以商品的實際價值為基礎,由生產費用和競爭相互作用決定。換句話說,這里的交換比例可以表現商品的價值量,也可以表現比它大或小的量,在一定條件下,商品就按這個較大或較小的量來讓渡。這正是價值規律作用的表現形式。這個規律同樣適用于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社會主義商品價格仍然是其交換價值的貨幣表現,交換價值是以價值為基礎,通過市場競爭,所實現的商品價格也可能等于、大于或小于其價值,但并不能說這不是等價交換,因為從總體上看,整個社會的總價值和總價格是一致的;總產品的總生產費用加總產品中純收入的總量也等于總價值。既然整個社會總體而言是等價交換,那么,如何看待工農業產品交換的不等價交換呢?早在1956年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就指出:“工農產品的交換,我們是采取縮小剪刀差,等價交換或者近乎等價交換的政策。”由于剪刀差的存在和擴大,不利于農業生產的發展,因而必須逐步縮小剪刀差。在此前提下,對工農業產品交換只能采取等價交換或近乎等價交換原則,因為從理論上講,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價值是抽象勞動創造的,目前條件下還難以精確計算,而只能采用近似的方法來反映;作為商品同貨幣之間的交換比例指數,只能是商品價值的動態表現。更由于現實中農業落后于工業的狀況不可能很快改變,農民除通過稅收向國家提供積累部分外,國家還通過價格形式從農業多取得一塊“超額稅”的積累部分。同時這塊積累部分又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則,國家通過直接投資農業或投資公共設施等形式返還于農業,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分配原則。
  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指出,當前我國價格體系不合理,不同商品之間的比價不合理,“必須按照等價交換的要求和供求關系的變化,調整不合理的比價。”同時,又提高部分礦產品和原材料價格,解決農副產品購銷倒掛,避免工業消費品銷價上漲,以確保廣大城鄉居民的實際收入不因價格的調整而降低,這一系列措施都有利改善工農業產品比價不合理的現狀。
  90年代初,黨的十四大召開,明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此,價格改革進入了轉變形成機制階段,也可以說,工、農產品價格形成主要由市場規律決定,這樣,如果其它經濟條件具備,工農業產品價格就有可能通過市場競爭,逐步實現以生產價格為基礎。當前還不具備應有的經濟條件。因此,在舊經濟體制向新經濟體制轉變時期,主要是通過逐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工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的轉變。
  糧食價格是農產品比價的中心,完善糧食價格形成機制尤為重要。1998年出臺的完善糧食流通體制中特別強調進一步完善糧食價格形成機制。即:突出更多地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努力做到在正常情況下,糧食價格主要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定購糧收購價格仍然要求由省政府參照市場糧價確定;政府主要確定糧價上下兩個“警戒線”,即收購保護價和作為調整目標的銷售限價。制定保護價的原則是保證農民能夠補償糧食生產成本,并得到適當純收益。這里的純收益雖然不一定能等于整個社會平均利潤率,但至少能保證農民增產不減收。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努力縮小工農業產品交換中的剪刀差,雖然現實中的剪刀差時縮時擴,但總體趨向縮小,這與政府采取各種縮小剪刀差的政策措施有關。
  20年來,從黨的價格政策與剪刀差變化看,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1979年——1984年,提高農產品價格,縮小剪刀差。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為了縮小工農業產品交換比價,全會建議國務院作出決定,糧食統購價從1979年夏糧上市的時候起提高百分之二十,超購部分在這個基礎上再加價百分之五十,棉花、油料、糖料、畜產品、水產品、林產品等農副產品的收購價格也要分別情況,逐步作相應提高。農業機械、化肥、農藥、農用塑料等農用工業品的出廠價和銷售價格,在降低成本的基礎上,從一九七九年到一九八○年降低百分之十到十五,把降低成本的好處基本上給農民。這一年全國農產品收購價格水平比1978年提高了22.1%,而供應農村的工業品零售價格只提高0.1%,工農業產品交換比價縮小了18%。同期, 我省工農產品剪刀差縮小近20%。這階段,農產品價格以調為主。1984年十二屆三中全會仍然貫徹提高和調整部分商品價格的政策,致使工農產品剪刀差趨向縮小。
  第二階段,從1985年開始,以糧食以主的農產品價格從“以調為主”轉向“調放結合”,除繼續提高糧食收購價外,我省取消糧、棉、油料的統購,生豬、水產品和大中城市、工礦區的蔬菜取消派購,改為合同定購或自由上市、自由交易。此階段,全國工農業產品剪刀差穩中有降。但過后不久,價格又出現較大波動。以我省為例,從1989—1991年,由于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猛漲,加上糧油價格上揚,帶動了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加工品價格連鎖上升,致使連續三年農村工業品零售價年均漲幅達到7.3%,而農產品收購價的上升幅度僅為3.33%。 由此帶來了工農產品綜合比價指數擴大了4.06%。為了理順工農業產品交換比價,1991年中發21號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決定》指出:要使工農業產品之間和各種農產品之間保持合理的比價,有效地控制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在提高工農業勞動生產率的基礎上,逐步縮小“剪刀差”。這就從根本上,把調整和縮小工農業產品剪刀差引向提高工農業勞動生產率,使縮小剪刀差的工作進入新階段。據統計,1991年與1978年相比,農民用同樣的農產品交換的工業品增加了49.1%,有力地改善了工農產品比價關系。
  第三階段,從1992年黨的十四大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以來,進入了逐步轉變價格形成機制的階段。1992年國發56號文件《關于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的決定》,要求進一步把農產品推向市場,放開糧食購銷價格并實行保護價,即逐步形成國家調控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的糧價“雙軌制”。同時抓緊以批發市場為主的市場體系建設和建立強有力的宏觀調控機制,從此,農業發展開始轉入高產優質并重,提高效益的新階段。從我省看,1994年國家再次大幅度提高了農產品定購價,導致農副產品價格連續幾年上漲,從1992—1995年,農副產品收購價格指數上升69%(環比),同期農村工業品零售價格指數僅上升43%,為此,工農業產品剪刀差縮小了8.6%。從1996年新糧上市起, 全國又一次大幅度提高糧食定購價格,稻谷、小麥、玉米、大豆四種糧食價格平均提高了42.30%, 從而基本上改變了長期以來糧食價格水平偏低的狀況。但是糧價“雙軌制”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它已不適應當前及今后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對此,1998年5 月國務院作出了《進一步深化我國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決定》,把現行糧價形成中的“雙軌制”轉為主要由市場形成價格,并轉變政府對糧價的調控方式,政府制定的保護價應按照能夠補償生產成本,并使農民可以得到略低于正常年景的適當收益,同時兼顧財政承受能力的原則確定。這樣做,既可避免農產品價格低于其價值過大,又有利于縮小工農業產品剪刀差。
  總之,20年來,國家主要采取提高農副產品價格,降低工業品尤其是農用生產資料和農村消費品的價格,提高農業生產率、降低單位農產品的價值量;轉變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等方法,努力縮小已存在的剪刀差。
      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剪刀差”
  黨的十五大明確指出:我們尚處在社會主義不發達階段,生產力水平還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存在工農業產品剪刀差。
  上述已提及,剪刀差存在于資本主義社會與社會主義社會,存在于舊中國與新中國,也存在于美國和前蘇聯,剔除其剝削內核,簡言之,產生剪刀差的原因在于社會經濟內部發展的不平衡性。就這一不平衡性來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逐步實現農業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勞動的農業國,轉變為非農業人口占多數,包含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的工業化國家的歷史階段;由自然經濟半自然經濟占很大比重,轉變為經濟市場化程度較高的歷史階段;由地區經濟文化很不平衡,逐步縮小差距的歷史階段實難避免,因此,較長時期內,在生產力發展水平,勞動社會化程度,勞動生產率等方面,工業高于農業、工農業之間經濟發展依然存在不小的差別。如今,在農村,還有不少生產勞動工具是耕牛和鋤頭,可見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確是要經歷一個較長的過程。
  同時,剪刀差是歷史形成的,也只有隨著歷史發展逐步解決。剪刀差是三大差別在價格上的表現,所以,剪刀差的消亡也需要一個較長的歷史過程。既使在下個世紀初,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形成,農民出售農產品價格有可能不低于其價值,但社會能否接受呢?也許個別特殊產品在某個時點上可以做到“貴賣”,但大量的農產品價格要立即從低于價值上升到高于其價值出售,由于不具備相應的經濟條件是難以做到的。也就是說,不改變農村小農經濟的生產力狀況,農業依然落后,就可能出現像馬克思所指出的,農民出售農產品時,“只有他在扣除實際的成本之后,付給自己的工資才是絕對的界限。只要產品的價格足以補償他的這個工資,他就會耕種他的土地;并且直到工資下降到身體的最低限度,他往往也這樣做。”(《馬恩全集》第25卷第908 頁)換句話說,農民自覺自愿把農產品價格按低于其價值出售,這也就談不上縮小工農產品剪刀差了。目前此類現象在我國山區農村依然可見。當我們對農產品成本進行調查時,往往會發現:農民算足了每畝地的物質耗費后,對于人工費用是否算足并不太在意。只要出售完糧食扣除物質費用后有剩余,盡管糧食比較效益低,他還會年復一年的種糧食。
  上述可見,要解決剪刀差的問題,必須具備以下條件:一是農業水平與農業勞動生產率趕上或大致與工業生產率相等;二是市場體系完善、價格體系合理、價格機制與競爭機制及其運作健全;三是國家價格政策有效;四是實現工業、農業等四個現代化。只有這樣,才能徹底改變農村落后的小農經濟狀況,為剪刀差的消亡奠定物質基礎。
  當前,面對客觀存在的剪刀差,還必須十分明確:剪刀差不能過大,偏大的剪刀差時間不能拖得太長,要采取措施防止剪刀差進一步擴大。由于剪刀差存在可能使本已落后的農業長期不能迅速發展,從而影響了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可能影響農民購買力提高,從而使廣闊農村市場不能為工業所充分利用。
    2.1957年以來,我國剪刀差的變化
  曾有人認為幾十年來剪刀差雖時有縮小,但總體看是擴大了,因為農業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產率提高沒有工業快。
  事實上全國工農業產品“剪刀差”(工農業品價格指數比一工農業產品價格指數比)從1957年—1978年幾乎每隔3—5年,都有擴大,其中1965年—1970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兩次剪刀差擴大19.5%和21.9 %。 但1979年大幅度提高農副產品收購價以后,當年剪刀差就縮小6.2%。 以福建省來說,從1978年—1995年都是擴大,其中1990年剪刀差擴大近7%,但也有個別年份如1979年、1985年和1994、1995年,剪刀差縮小比較明顯,高的縮小8%、9%或更多些。無論是剪刀差擴大或縮小,都與社會經濟發展以及國家價格政策的調控與調整有關。
    3、因地制宜,綜合運用各種有效措施,逐步縮小剪刀差。
  首先,提高工農業勞動生產率是縮小剪刀差的基本途徑。從理論上講,要縮小剪刀就要提高勞動生產率,并使農業的勞動生產率增長速度超過工業勞動生產率的增長速度,使單位農產品價值的降低速度快于單位工業品價值的降低速度,致使農產品價格可能高于其價值,讓農民切實從價格中得到好處,從而達到縮小剪刀差的目的。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的途徑有許多,而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增強農業抗衡自然災害的能力乃是關鍵。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增加投入,一方面國家增加投入,另方面要動員社會力量,多渠道、多層次增加投入。
  其次,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曾是縮小剪刀差的常用手段。這在一定時期是可以較快見效的,但從長遠看,提高農產品收購價勢必影響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工業品價格,可能引起輪番漲價,這樣縮小剪刀差的目的就很難實現。同時提高農產品收購價,勢必影響到生活消費的價格,乃至職工生活水平。而且農產品提價過多,農民貨幣收入增長速度超過生活消費品增長速度,又可能引起商品供求關系的不平衡。
  在這方面美國和蘇聯走過不同道路可給我們提供借鑒。當美國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時,由于壟斷資本家從農產品收購價格和工業品銷售價格兩個方面卡住農場主的脖子,所以,工農業產品剪刀差擴大了。但后來是美國農用工業品較發達,為農場主提供了大量效率高的裝備和質量好的物資,從而較大地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降低了農產品的單位成本,這樣就保證了農場主在農產品價格和盈利水平較低的條件下,取得了較高的收入。而前蘇聯在1971年—1975年的第九個五年計劃期間,國家拿出1000億盧布,用于提高農產品收購價,農民收入雖有增加,但農業的關鍵問題沒解決——抗災能力差、農產品成本不斷上升,結果在農產品價格、工資、工業品價格之間輪番漲價,農民并沒能從價格提高中得到多少好處。
  再次,科教興農是縮小剪刀差的根本措施。科教興農是為農業發展提供持續動力的根本性戰略,黨的十五大指出,大力推進科教興農,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推進農業向商品化、專業化、現代化轉變,只有這樣,方能從根本上取消剪刀差。當前,面對跨世紀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農業領域的科技進步是決定我們在新世紀生存的關鍵要素。
  如何以高新技術知識武裝農業,促進農業現代化?主要應逐步把生物技術用于動植物良種培育、動植物快速繁殖和動植物保護等;把計算機技術用于作物品種資源研究、作物培育、作物栽培、作物保護和農業管理等;把遙感技術用于作物估產、土壤調查、實情監測、森林調查、土地利用等;把核技術用于動植物保護、農產品保存和食品保鮮、作物育種與栽培、以及環境保護等,從而變革生產工具和勞動對象,刷新生產要素,達到極大地提高勞動生產率,這才是從根本上解決提高農民收入和逐步縮小、消亡剪刀差的措施。
  此外,從我國目前實際情況出發,實現農業規模經營也是縮小剪刀差的有效途徑。
  總之,剪刀差是社會生產關系一個方面的反映,只有把剪刀差放到整個經濟社會問題中去考察、認識和解決,才有現實意義。當前根據我國國情,要綜合運用各種有效方法,從分配領域,更注重生產領域對應措施的使用,逐步縮小剪刀差,調整工農業關系和城鄉關系,通過農業、工業現代化的實現,最終達到剪刀差消亡的中遠期目標。
  
  
  
理論學習月刊福州34~39F10國民經濟管理與計劃黃素蕙19991999作者系福建省委黨校外經、經管教研室教授 作者:理論學習月刊福州34~39F10國民經濟管理與計劃黃素蕙19991999

網載 2013-09-10 21:56:31

[新一篇] 回顧與展望:為中日關系的更加成熟和穩定而努力

[舊一篇] 團結是領導班子建設的永恒主題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