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第四十五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時序第四十五

時運交移,質文代變,古今情理,如可言乎?昔在陶唐,德盛化鈞,野老吐何力之談,郊童含不識之歌。

有虞繼作,政阜民暇,薰風詩於元后,爛雲歌於列臣。盡其美者,何乃心樂而聲泰也!

至大禹敷土,九序詠功;成湯聖敬,猗歟作頌。逮姬文之德盛,周南勤而不怨;

大王之化淳,邠風樂而不淫;幽厲昏而板蕩怒,平王微而黍離哀。故知歌謠文理,與世推移,風動於上,而波震於下者。

春秋以後,角戰英雄,六經泥蟠,百家飆駭。方是時也,韓魏力政,燕趙任權,五蠹六蝨,嚴於秦令,唯齊楚兩國,頗有文學。

齊開莊衢之第,楚廣蘭臺之宮,孟軻賓館,荀卿宰邑,故稷下扇其清風,蘭陵鬱其茂俗,

鄒子以談天飛譽,騶奭以雕龍馳響,屈平聯藻於日月,宋玉交彩於風雲。觀其艷說,則籠罩雅頌。

故知暐燁之奇意,出乎縱橫之詭俗也。

爰至有漢,運接燔書,高祖尚武,戲儒簡學,雖禮律草創,詩書未遑,然大風鴻鵠之歌,亦天縱之英作也。

施及孝惠,迄於文景,經術頗興,而辭人勿用,賈誼抑而鄒枚沈,亦可知已。

逮孝武崇儒,潤色鴻業,禮樂爭輝,辭藻競騖:柏梁展朝讌之詩,金堤製恤民之詠,徵枚乘以蒲輪,申主父以鼎食,擢公孫之對策,歎兒寬之擬奏,

買臣負薪而衣錦,相如滌器而被繡;於是史遷壽王之徒,嚴終枚臯之屬,應對固無方,篇章亦不匱,遺風餘采,莫與比盛。

越昭及宣,實繼武績,馳騁石渠,暇豫文會,集雕篆之軼材,發綺縠之高喻;於是王襃之倫,底祿待詔,自元暨成,降意圖籍,

美玉屑之譚,清金馬之路,子雲銳思於千首,子政讎校於六藝,亦已美矣。

爰自漢室,迄至成哀,雖世漸百齡,辭人九變,而大抵所歸,祖述楚辭,靈均餘影,於是乎在。

自哀平陵替,光武中興,深懷圖讖,頗略文華,然杜篤獻誄以免刑,班彪參奏以補令,雖非旁求,亦不遐棄。

及明帝疊耀,崇愛儒術,肄禮璧堂,講文虎觀;孟堅珥筆於國史,賈逵給札於瑞頌,東平擅其懿文,沛王振其通論,帝則藩儀,輝光相照矣。

自安和已下,迄至順桓,則有班傅三崔,王馬張蔡,磊落鴻儒,才不時乏,而文章之選,存而不論。

然中興之後,羣才稍改前轍,華實所附,斟酌經辭,蓋歷政講聚,故漸靡儒風者也。

降及靈帝,時好辭製,造羲皇之書,開鴻都之賦,而樂松之徒,招集淺陋,故楊賜號爲驩兜,蔡邕比之俳優,其餘風遺文,蓋蔑如也。

自獻帝播遷,文學蓬轉,建安之末,區宇方輯。魏武以相王之尊,雅愛詩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辭賦;陳思以公子之豪,下筆琳瑯:

並體貌英逸,故俊才雲蒸。仲宣委質於漢南,孔璋歸命於河北,偉長從宦於青土,公幹徇質於海隅,德璉綜其斐然之思,元瑜展其翩翩之樂,

文蔚休伯之儔,于叔德祖之侶,傲雅觴豆之前,雍容袵席之上,灑筆以成酣歌,和墨以藉談笑。

觀其時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積亂離,風衰俗怨,並志深而筆長,故梗概而多氣也。

至明帝纂戎,制詩度曲,徵篇章之士,置崇文之觀,何劉羣才,迭相照耀。

少主相仍,唯高貴英雅,顧盼合章,動言成論。於是正始餘風,篇體輕澹,而嵇阮應繆,並馳文路矣。

逮晉宣始基,景文克構,並跡沈儒雅,而務深方術。至武帝惟新,承平受命,而膠序篇章,弗簡皇慮。

降及懷愍,綴旒而已。然晉雖不文,人才實盛:茂先搖筆而散珠,太沖動墨而橫錦,岳湛曜聯璧之華,

機雲摽二俊之采,應傅三張之徒,孫摯成公之屬,並結藻清英,流韻綺靡。

前史以爲運涉季世,人未盡才,誠哉斯談,可爲歎息!

元皇中興,披文建學,劉刁禮吏而寵榮,景純文敏而優擢。逮明帝秉哲,雅好文會,升儲御極,孳孳講藝,練情於誥策,振采於辭賦;

庾以筆才逾親,溫以文思益厚,揄揚風流,亦彼時之漢武也。及成康促齡,穆哀短祚,簡文勃興,淵乎清峻,微言精理,函滿元席,澹思濃采,時灑文囿。

至孝武不嗣,安恭已矣。其文史則有袁殷之曹,孫干之輩,雖才或淺深,珪璋足用。自中朝貴元,江左稱盛,因談餘氣,流成文體。

是以世極迍邅,而辭意夷泰,詩必柱下之旨歸,賦乃漆園之義疏。

故知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繫乎時序,原始以要終,雖百世可知也。

自宋武愛文,文帝彬雅,秉文之德,孝武多才,英采雲搆。自明帝以下,文理替矣。

爾其縉紳之林,霞蔚而飆起;王袁聯宗以龍章,顏謝重葉以鳳采,何范張沈之徒,亦不可勝也。

蓋聞之於世,故略舉大較。

暨皇齊馭寶,運集休明:太祖以聖武膺籙,高祖以睿文纂業,文帝以貳離含章,中宗以上哲興運,並文明自天,緝遐景祚。

今聖歷方興,文思光被,海岳降神,才英秀發。馭飛龍於天衢,駕騏驥於萬里,經典禮章,跨周轢漢,唐虞之文,其鼎盛乎!

鴻風懿采,短筆敢陳;颺言讚時,請寄明哲。

贊曰:蔚映十代,辭采九變。樞中所動,環流無倦。質文沿時,崇替在選。終古雖遠,曠焉如面。

野老[帝王世紀]帝堯之世,天下太和,百姓無事,有老人擊壤而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何有於我哉!

郊童[列子]堯治天下五十年,不知天下治與不治,乃微服遊於康衢,聞童謠云:立我蒸民,莫匪爾極,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周南[詩小序]關睢、麟趾之化,王者之風,故繫之周南,言化自北而南也。

平王[詩注疏]平王東遷,政遂微弱,不能復雅,下列稱風。[詩黍離章注]周既東遷,大夫行役至于宗周,過故宗廟宮室,盡爲禾黍。

閔周室之顛覆,徬徨不忍去,故賦其所見。

泥蟠[班固答賓戲]泥蟠而天飛者,應龍之神也。

稷下[孟子傳]自鄒衍與齊之稷下先生如淳于髠、慎到、環淵、接子、田駢、騶奭之徒,各著書言治亂之事以干世主,豈可勝道哉?

索隱曰:稷,齊之城門也。謂齊之學士集於稷門之下也。

鴻鵠[留侯世家]上欲易太子,留侯諫不聽。及燕置酒,太子侍,東園公、甪里先生、綺里季、夏黃公四人從太子,

上召戚夫人曰:彼四人輔之,羽翼已成,難動矣。戚夫人泣。上曰:爲我楚舞,吾爲若楚歌。

歌曰: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翮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

孝武[漢武帝紀贊]孝武初立,表章六經,興太學,號令文章,煥焉可述。後嗣得遵洪業,而有三代之風。

負薪[朱買臣傳]家貧,常艾薪樵賣以給食。拜會稽太守。上謂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今子何如?

璧堂。璧雍,明堂也。[通鑑]明帝永平二年,上師羣臣躬養三老五更於辟雍。禮畢,上自爲下說。諸儒執經問難於前。

冠帶縉紳之士,圜橋門而觀聽者,以億萬計。

給札[賈逵傳]有神雀集宮殿官府,帝問逵,逵對曰:此胡降之徵也。帝敕蘭臺給筆札,使作神雀頌。

東平[後漢東平憲王傳]蒼少好經書,雅有智思,上光武受命中興頌,帝甚善之。

正始餘風[世說]王丞相與殷中軍共談,歎曰:正始之音,正當爾耳。又王敦見衛玠曰:不意永嘉之中,復聞正始之音。

簡文[晉簡文帝紀]簡文皇帝諱昱,字道萬,元帝之少子也。帝少有風儀,善容止,留心典籍,不以居處爲意,凝塵滿席湛如也。

漆園[史記]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嘗爲蒙漆園吏。

鳳采[水經注]廬山上有三石梁。吳猛將弟子登山過此梁,見一翁坐桂樹下。山川明淨,風澤清曠,嘉遁之士,繼響窟巖,

龍潛鳳采之賢,往者忘歸矣。

[南史何遜傳]遜弱冠,州舉秀才,范雲見其對策,大相稱賞,因結忘年交。謂所親曰:頃觀文人,質則過儒,麗則傷俗,其能含清濁,中今古,見之何生矣。

沈約嘗謂遜曰:吾每讀卿詩,一日三復,猶不能已。

[范雲傳]雲善屬文,下筆輒成,時人疑其宿構。

[張邵傳論]有晉自宅淮海,張氏無乏賢良。及宋齊之間,雅道彌盛。其前則云敷、演、鏡、暢,蓋其尤著者也。

然景胤敬愛之道,少微立履所由,其殆優矣。思光行己卓越,非常俗所遵,齊高帝所云:不可有二,不可無一。斯言其幾得矣。

[沈約傳]約博通羣籍,能屬文。

貳離[易離卦]彖曰:重明以麗乎正。象曰:明兩作離。

環流[鶡冠子]物極則反,命曰環流。

[曹植與楊德祖書]仲宣委質於漢南,孔璋鷹揚於河朔,偉長擅名於青土,公幹振藻於海隅。案委質即委贄。贄,古作質。

[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在晉中興,玄風獨扇,爲學窮於柱下,博物止乎七篇。

時序。按此篇當在才略之前,此篇論世,彼篇論人,本密邇相連。序志篇云:崇替於時序,襃貶於才略。明文可驗也。

班固兩都賦序:至於武宣之世,乃崇禮官,考文章,內設金馬石渠之署,外興樂府協律之事,以興廢繼絕,潤色鴻業。

漢書王襃傳:上令襃與張子僑等並待詔,數從襃等放獵,所幸官館,輒爲歌頌;第其高下,以差賜帛。議者多以爲淫靡不急。

上曰:不有博弈者乎?爲之猶賢乎已。辭賦大者與古詩同義,小者辯麗可喜,辟如女工有綺縠,音樂有鄭衛,

今世俗猶皆以此虞說耳目;辭賦比之,尚有仁義風諭,鳥獸草木多聞之觀,賢於倡優博弈遠矣。

宋書謝靈運傳論:自漢至魏,……是以一世之士,各相慕習,源其飇流所始,莫不同祖風騷。

文選李注引續晉陽秋曰:自司馬相如、王襃、揚雄諸賢,代尚詩賦,皆體則風騷。

論衡佚文篇:孝明世好文人,並徵蘭臺之官,文雄會聚;今上即令,詔求亡失,購募以金,安得不有好文之聲?

隋書經籍志一:光武中興,篤好文雅,明、章繼軌,尤重經術。四方鴻生鉅儒,負祑自遠而至者,不可勝算。石室、蘭臺、彌以充積。

文選皇甫謐三都賦序:其中高者:至如相如上林,……馬融廣成,王生靈光。……皆近代辭賦之偉也。

抱樸子外篇鈞世:而奚斯路寢之頌,何如王生之賦靈光乎?

莊子齊物論: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

後漢書酷吏陽球傳:奏罷鴻都文學曰:伏承有詔,勑中尚言爲鴻都文學樂松江覽等三十二人圖象立贊,以勸學者。……

案松覽等出於微蔑,斗宵小人,依憑世戚,附託權豪,俛眉承睫,徼進明時;或獻賦一篇,或鳥篆盈簡,而位升郎中,形圖丹青;

亦有筆不點牘,辭不辯心,假手請字,妖偽百品,莫不被蒙殊恩,蟬蛻滓濁。是以有識掩口,天下嗟歎。……未聞豎子小人,詐作文頌,

而可妄竊天官,垂象圖素者也。……願罷鴻都之選,以消天下之謗。

法言淵騫篇:世稱東方生之盛也,言不純師,行不純表,其流風遺書,蔑如也。

戰國策齊策三:孟嘗君令人體貌而親郊迎之。

漢書賈誼傳:(上疏)所以體貌大臣而厲其節也。顏注:體貌,謂加禮容而敬之。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策名委質。孔疏:策,簡策也。質,形體也。古之仕者,於所臣之人,書己名於策,以明繫屬之也。

拜則屈膝而委身體於地,以明敬奉之也。

國語晉語九:夙沙釐曰:……臣聞之,委質爲臣,無有二心。韋注:言委質於君,書名於策。

晉書郭璞傳:(客傲)傲岸榮悴之際,頡頏龍魚之間。

廣弘明集釋真觀夢賦:爾乃見一奇賓,傲岸驚人。

宋書宗室長沙景王道憐傳:(元嘉九年詔)朕以寡德,纂戎鴻緒。

三國志魏書管寧傳:含章素質,冰潔淵清。

晉書簡文帝紀所謂:尤善玄言,……不以居處爲意,凝塵滿席,湛如也。

論語爲政: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詩周頌清廟:濟濟多士,秉文之德。毛傳:執文德之人也。

詩大雅崧高:維崧降神,生甫及甲。

短筆敢陳。宋書隱逸王弘之傳:弘之(元嘉)四年卒,時年六十三。顏延之欲爲之誄,書與弘之子曇生曰:君家高世之節,有識歸重,

豫染豪翰,所應載還。況僕託慕末風,竊以敘德爲事,但恨短筆不足書美。

文選謝靈運石壁精舍還湖中作詩:芰荷迭映蔚,薄稗相因依。

劉良注: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劉良注:芰、荷、蒲、稗皆水草。迭,遞也。映蔚,其色鬱茂隱映也。

曹子建集與吳質書:申詠反覆,曠若復面。

才略篇贊:無曰紛雜,皎然可品。


2022-12-08 18:55:10

[新一篇] 總術第四十四

[舊一篇] 物色第四十六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