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秉承陸九淵的學說 影響蔣中正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王守仁秉承陸九淵的學說,使陸的思想得以發揚光大,因此他們被稱為“陸王學派”。陸九淵從“心即理”說出發,認為格物的下手處,就是體認本心。王守仁并不滿意陸九淵的解釋,他說:陸象山之學,“其學問思辨,致知格物之語,雖亦未免沿襲之累”。
  王守仁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認為“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正如陸九淵所言“心接具是理,心即理也”,何消外求?故明“本心”則明“天理”。故王守仁強調:“心一而已,以其全體惻怛而言謂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謂之義,以其條理而言謂之理。不可以心外求仁,不可外心以求義,獨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門知行合一之教。”
  知行合一:
  在知與行的關系上,王守仁從“天地萬物本吾一體”出發,他反對朱熹的“先知后行”之說。王守仁認為既然知道這個道理,就要去實行這個道理。如果只是自稱為知道,而不去實行,那就不能稱之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識是離不開實踐的。比如,當知道孝順這個道理的時候,就已經對父母非常的孝順和關心;知道仁愛的時候,就已經采用仁愛的方式對待周圍的朋友,真正的知行合一在于確實的按照所知在行動,知和行是同時發生的。他的目的在于“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
  對于朱熹的“先知后行”等分裂知與行的理論,王守仁在他學生編著的《傳習錄》中是這樣理解的,古代的圣賢在看到很多人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知上,而忽略了行,認為這樣下去會造成浮夸的風氣,于是開始強調要知,更要行,而后世的人就理解為要先知而后行,這就錯誤的理解了圣賢的意思。北京交通大學、東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把它作為校訓的一部分。
  致良知:
  王守仁經歷過百死千難的人生體驗,在五十歲時提出猶如畫龍點睛般的學說宗旨“致良知”:“某于此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得來,不得已與人一口說盡,只恐學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種光景玩弄,不實落用功,負此知耳!”
  唯求其是:
  王陽明倡“君子之學,唯求其是”的“求是”學風,并多有闡發。時至今日,“求是”精神仍然十分重要。浙江大學把它作為校訓的一部分。
  士農工商:
  顧炎武《日知錄》卷七中提出,“士農工商謂之四民,其說始于管子(管仲)。”王陽明認為士、農、工、商“其歸要在于有益于生人之道,則一而已”,且進一步說明“古者四民異業而同道,其盡心焉一也”的觀點,他把傳統觀念中一直被視作“賤業”的工商擺到與士同等的水平。(《節庵公墓表》)王陽明《傳習錄拾遺》說:“雖經日作買賣,不害其為圣為賢”。此說被稱為“新四民論”。
  四句教:
  “四句教”是王陽明晚年對自己哲學思想的全面概括,即“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四句。
  良知是心之本體,無善無惡就是沒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發之中,是無善無惡的,也是我們追求的境界,它是“未發之中”,不可以善惡分,故無善無惡;當人們產生意念活動的時候,把這種意念加在事物上,這種意念就有了好惡,善惡的差別,他可以說是“已發”,事物就有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惡;良知雖然無善無惡,但卻自在地知善知惡,這是知的本體;一切學問,修養歸結到一點,就是要為善去惡,即以良知為標準,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動。
  無善無惡就是沒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發之中,是無善無惡的,也是我們追求的境界。
  但是有時候人的判斷會出現錯誤,也就是意之動出現了錯誤,即不能正確地分辨善和惡,把惡當作善,把善當作惡,那么他的良知也會出現錯誤,從而格物也會誤入歧途,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因為此時的心已經被私心和物欲遮蔽了,不是天理,這時就要反諸求己。
  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
  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了,才能有正確的良知,才能正確的格物。
  什么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來達到一顆沒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實也就是世間萬物的理。
  天理不是靠空談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實踐,靠自省,即“知行合一”。
  心中有天理,無私心,就好比世間有規矩,有規律,有規矩就能丈量世間萬物的方與圓。無論有多少方和圓,無論這些方和圓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規律,不然這些規律就是不正確的。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這是王陽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即是“怡神養性以游于造物”,“閑觀物態皆生意,靜悟天機入穴冥。道在險夷隨地樂,心意魚鳥自流形”的“真樂”或“真吾”狀態。這種境界是超凡脫俗,擺脫個人名利毀譽貧富窮達束縛的自由狀態。在這種“至樂”境界之中,人與“大化”流行,“逍遙”于“人生山水”之間,實現了社會與自然、理性與感性、美與善相統一,達到了一種活潑潑的怡悅的高度自由的精神境界。
  他的良知體驗美學值得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好好咂摸體驗。在忙忙碌碌前行的道路上,偶一回頭,發現先人衣決飄飄,面對蠅營狗茍生活著的人們,早已微笑的將我們宿命的留在艱苦跋涉的道路上,而兀自去追求那種自在清明的圣人生活去了。也只有在這假日,我才能去觸摸內心本有的“良知“,王氏的“格物致知”顯然對我而言,比朱熹的要親和受用的多了。
  王門四句教闡述了心體、性體和良知在其心學體系中所具有的多重意蘊,指出心、性、理三者的內涵并不如通常所認為的那樣是完全等同的,并通過心性“無善無不善”的分析,指出王陽明所說的“至善”是超越道德善惡的不可執之善。最后,通過對本體與工夫之間關系的分析,揭示了四句教所內含的潛在矛盾,指出此矛盾是心學分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思想演變
  十七歲時,他到南昌與諸養和之女諸氏成婚,可在結婚的當天,大家都找不到他。原來這天他閑逛中進了道教的鐵柱宮,遇見一道士在那里打坐,他就向道士請教,道士給他講了一通養生術,他便與道士相對靜坐忘歸,直到第二天岳父才把他找回去。此后他常常在各地和道士討論養生的問題。
  二十二歲時考進士不中,當時相當于宰相的內閣首輔李東陽笑著說:“你這次不中,來科必中狀元,試作來科狀元賦。”王陽明懸筆立就,朝中諸老驚為天才。
嫉妒者議論說,這個年輕人若中了上第,必然目中無人。二十五歲再考時被忌者所壓,又未考中。
  二十八歲禮部會試時,他考試出色,名列前茅,中了進士,授兵部主事。王陽明早期尊崇程朱理學,為了實踐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決心窮竹子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沒有發現,人卻因此病倒,這就是著名的“守仁格竹”。從此,王陽明對“格物”學說產生了極大的懷疑。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對宦官劉瑾,被廷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貴陽西北七十里,修文縣治)當驛丞。他來到中國西南山區,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使他對《大學》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領悟,王守仁認為心是萬事萬物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心的產物。認識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史稱龍場悟道。他在這段時期寫了“訓龍場諸生”。其眾多弟子對于他的“心外無理,心外無物”理論迷惑不解,向他請教說:南山里的花樹自開自落,與我心有何關系?他回答說:“爾未看此花時,此花與爾心同歸于寂。爾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爾的心外。”
教育思想
  《傳習錄》分上、中、下三卷,載于《王文成公全書》,為一至三卷,亦有單行本。卷上是王守仁講學的語錄,內容包括他早期講學時主要討論的“格物論”、“心即理”,以及有關經學本質與心性問題;卷中主要是王守仁寫給時人及門生的七封信,實際上是七封論學書,此外還有《社會教條》等。

 日本近代的著名軍事家東鄉平八郎,曾為王陽明學說所折服,特意佩一方印章,上面篆刻“一生俯首拜陽明”。
  由于明末的朱舜水遠渡日本,把陽明學傳到了日本,現在日本的水戶市,還存有朱舜水的雕像。
  陽明學在日本,直接成為了日本在明治維新中,傳統思想抵制全盤西化的基礎,所以現在的日本,傳統保留得比中國好很多。
  蔣介石在日本期間,看到電車上很多日本人都在看王陽明的《傳習錄》,看一會,閉目沉思一會。他大為震驚,于是開始閱讀《傳習錄》,并崇拜王陽明。
  陶行知原名文濬,大學期間推崇明代哲學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并以此作為自己的終身行為準則。并據此改名為“知行”。43歲時,他在《生活教育》上發表《行知行》一文,認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本名為陶行知。陶行知從心學中悟出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道理,且終生以此自勉。
中國門徒
  冀元亨,王陽明入室弟子。
  王龍溪,王陽明入室弟子。
  錢德洪,王陽明入室弟子。
  徐愛,王陽明入室弟子。
  王艮:號:心齋,王陽明入室弟子,創立了陽明學分支——泰州學派。
  黃宗羲:為追隨者,梨洲學派。
  劉宗周:為追隨者,蕺山學派創始者。
  聶豹:王守仁編外弟子,心學忠實擁護者,后傳授徐階心學。
  王棟:出自泰州學派。
  朱恕:出自泰州學派。
  顏鈞:出自泰州學派。
  王襞:出自泰州學派。
  羅汝芳:出自泰州學派。
  何心隱:出自泰州學派。
  李贄:出自泰州學派。
  焦竑:出自泰州學派。
  周汝登:出自泰州學派。
  賀麟:創立新心學。
  蔣慶:當代儒生,創立陽明精舍,治陽明學及春秋公羊經學。
  蔣中正:中華民國軍事強人暨第一至第五任總統,多次自稱為王陽明的信徒,并把臺北草山命名為陽明山以示紀念。
日本門徒
  會庵:高僧。
  中江藤樹:近江圣人。
  佐久間象山:兵家、思想家。
  西鄉隆盛:倒幕魁首
  吉田松陰
  高杉晉作
  河井継之助
  東鄉平八郎
  巖崎彌太郎:三菱財閥創立者。
  伊藤忠兵衛澀澤栄一:日本第一國立銀行創立者。
  藤田伝三郎
  渡辺祐策
  広瀬武夫:日本軍神。
  三島由紀夫:作家。
  安岡正篤:思想家。
  河井継之助
  熊沢蕃山
  船越清蔵
  賴山陽
  山田方谷

  陽明先生是蔣介石先生最推崇的人,由此可見陽明先生之過人。作為士大夫,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上,陽明先生是屈指可數的幾位既有“立德”、“立言”,又有“立功”人,其德行、事功,至今仍受到讀書人的敬仰,可見其巨大之人格魅力。
  雖然王守仁是唯心思想,但在歷史教科書上是有介紹的,他與陸九淵統稱為陸王心學。《明史》評:終明之世,文臣用兵制勝,未有如守仁(王陽明)者。中國歷史上“立德、立功、立言”都很顯著的有兩個半人,這兩個人是指諸葛亮、王陽明,另半個人是指曾國藩。王陽明的學說深深影響了明代中晚期的官員、學者,后來心學流派一分為七,但“王學”到了清代就落沒了,因為竟然還有人將明朝的沒落歸到王陽明的“心學”上。但“王學”對日本、朝鮮等國的思想界影響極大,現在每年都有一些日本學者前來陽明洞朝圣參拜,日本三島毅博士的一句詩“龍崗山上一輪月,仰見良知千古光”,東鄉平八郎有句名言“一生俯首拜陽明”。只可惜墻內開花墻外香。
《明史》評價
  贊曰:王守仁始以直節著。比任疆事,提弱卒,從諸書生掃積年逋寇,平定孽藩。終明之世,文臣用兵制勝,未有如守仁者也。當危疑之際,神明愈定,智慮無遺,雖由天資高,其亦有得于中者歟。矜其創獲,標異儒先,卒為學者譏。守仁嘗謂胡世寧少講學,世寧曰:“某恨公多講學耳。”桂萼之議雖出于媢忌之私,抑流弊實然,固不能以功多為諱矣。
 


網載 2012-08-11 16:51:21

[新一篇] 王守仁思想主張

[舊一篇] 余姚四賢(三)朱舜水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