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創業者推薦幾本書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2013是又一次創業的開始,所謂創業,即:由一個團隊組成的機構,在極端不確定的情況下,開發新產品或服務。我們目前面臨很多不確定的情況,也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團隊重組、產品整合、規則配套、社交化支持、數據的價值體現、運營體系的構建等等,最終的目的,是達成公司的愿景。

如果是一年前的我,這時候肯定已經把最近半年的產品計劃排出來了,但新業務最近一年低于預期對我影響很深,這是好事,但后也絕對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誤。我對自己的錯誤有很多感性的認識,但有三本書幫助了我更加系統的理解,他們是Bill Buxton《用戶體驗草圖設計》、Robert S. Kaplan《戰略地圖》、Eric Ries《精益創業》。

創業者必讀的書

 

我知道“失敗”這個詞讓很多人不舒服,不過請放下成見,因為這不是什么讓人羞恥的事情,恰恰相反。創業的過程本身就是與各種失敗相伴的,如果能夠吸取教訓迅速作出調整,成功才是可以預期的。而不敢正視失敗,甚至嘲笑失敗才是人生最大的失敗。

Bill Buxton的《用戶體驗草圖設計》讓我重新認識了用戶體驗和團隊的工作方法。甚至連我的微博簽名都改成了“為體驗生,因體驗死”。我想告誡自己對用戶體驗的膚淺認識和表面文章讓自己走了太多的彎路,雖然我曾經一直重視,但卻從未真正正視過它。適應用戶體驗的設計方法和流程與傳統的軟件生產是存在巨大沖突的,甚至會被絕大多數自以為很聰明的設計師所不齒,我了解到90%的設計師都像99%的工程師一樣喜歡悶頭設計/開發,他們覺得會議和討論是浪費時間,頭腦風暴和可用性測試就是浪費生命,他們希望看到自己的產出物,文檔或者一個看起來很精美的Axure原型,才能覺得時光沒有虛度,而設計出來的產品跟成功有什么聯系,只有老板才知道。我想Bill Buxton用很多初看起來跑題的故事,無比深刻又直白的告訴了每一個設計師:你TMD能不能別憋大招做原型了?卷起袖子拿起鉛筆來討論一下吧

Kaplan的《戰略地圖》是平衡計分卡體系中的一環,其實最早為了設計KPI指標,我看了《平衡計分卡戰略實踐》,結果看得云里霧里,完全不知道 如何操作。深入了解了平衡計分卡思想后,才又買了戰略地圖看。終于明白了卡普蘭的企業戰略框架中,戰略與執行的關系,以及平衡計分卡如何發揮其作用。當然,即便我看了2遍,也才剛剛入門,我不認為公司需要在快速變革的情況下,推行平衡計分卡是十分必要的事情,因為平衡計分卡更適用于大型企業對成熟的模式進行平衡發展,以揚長避短充分發揮競爭力。但平衡計分卡系列對戰略的認知與分析,其意義無論對企業管理者還是創業者而言都是很有幫助的。

Eric Ries的《精益創業》讓我產生了太多的共鳴,我想每一個體會過創業的人,看到這本書都會有這種相識恨晚的感覺。Eric Ries用自己多次的創業經歷和無比的坦誠,把我們曾經經歷過的失敗總結了一遍,我想這比市面上所謂的“成功學”要有價值得多。當然,我相信沒有經歷過創業失敗的人,會對很多問題嗤之以鼻,因為成功的故事太多,成功的理由總是那么有道理,我們可以肆無忌憚的職責那些失敗的人哪里不對,實際上自己永遠沒有承担失敗的勇氣。所以真正的創業者首先是不懼怕失敗的,《精益創業》為這些創業者們整理了前輩們血淚交織的寶貴經驗,無論是對實驗的認知還是對最小化可行產 品的測試,無論是對虛榮指標洞徹人性的分析還是對轉型決策的理論支持,這本書都是創業者的必讀枕邊書。他不能確保你成功,但能確保你少走彎路。

產品工作下一步的開展,當然不能教條,而創新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而這些恰恰需要不斷實踐和不斷學習去支撐企業的發展。另外,我最近腦子里一直回響著彼得.德魯克的一句話:不能衡量,就無法管理。把這句話送給每一個管理者和創業者。

ps.提到德魯克,不得不提戴明,戰略地圖和精益創業分別代表了兩種碰撞的觀點,目標管理和質量管理,這對好基友的思想在哪都能起火花,不得不說是管理界里的奇葩了。


韓軍星的博客 2013-06-27 10:07:40

[新一篇] 阿倫•布洛克《西方人文主義傳統》解讀提綱

[舊一篇] 《點石成金》筆記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