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事,此時凝睇,誰會憑欄意。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平生事,此時凝睇,誰會憑欄意。

   [譯文]  凝神遠眺觸發了無限感慨,有誰理解我期待奮飛的心!

   [出典]  北宋 王禹偁 《點絳唇》

   注:

   1、《點絳唇》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舊稱佳麗。水村漁市,一縷孤煙細。 

    天際征鴻,遙認行如綴。平生事,此時凝睇,誰會憑欄意。

   2、注釋:

     佳麗:指景色秀美。謝朓《入朝曲》:“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

     孤煙:炊煙。

   行(音“航”)如綴:排成行的大雁,一只接一只,如同綴在一起。

   凝睇:凝視。睇:斜視的樣子。

   會:理解。

 

 

   3、譯文1:

     細雨蒙蒙,云霧彌漫,使人頓生愁意。這江南景色,卻依舊是那么秀美佳麗。水村漁市,一縷孤煙,細裊裊,冉冉騰起。

   天邊鴻雁,遠遠看去,一行行飛過,排列整齊。想起平生遭遇,此時禁不住注目凝視。面對振翼搏擊長空的萬里征鴻,誰能理解我憑欄遠眺的心意!

    譯文2:

   陰雨濃云令人添恨生愁,這江南的秀美風光依舊被稱為天下的佳麗之地。傍水的村莊繁華的漁市,一縷炊煙裊裊升起在村落里。

   天邊的鴻雁向遠方急飛,遙望整齊的雁行連綴在一起。回顧一生經歷,此時凝神注視著萬里征鴻,誰能知道這憑欄望遠的心意。

    譯文3:

  綿綿細雨恨意難消,灰色的云塊彷佛郁結著層層愁悶,但江南的景色依舊美麗。(在濛濛的雨幕中)村落漁市點綴在湖邊水畔,一縷淡淡的炊煙從村落上空裊裊升起。

   水天相連的遠處,一行大雁,首尾相連,款款而飛,從遠處辨明像是連在一起飛行。想到了男兒一生的事業(事業:官職和抱負),此時此刻(我)雙眼凝視(恨不能像天邊的征鴻一樣,施展雙臂盡情飛翔),卻是沒有人能領會我憑闌遠眺的心情!

    譯文4:

    陰雨綿綿,心情多愁緒。
    而江南的景色依然是那樣的美麗。
    傍水的村莊集市,一縷炊煙裊裊飛去。
    天邊的大雁,行列整齊飛向遠方無際。
    又想平生事業尚未成,此時沉思,
    有誰能理解自己憑欄遠眺諸心意。

    譯文5:

    那綿綿不盡的雨滿含恨意;那密布的濃云郁積著愁悶,但江南的景色依舊是美麗的。村落漁市點綴在湖邊水畔;一縷淡淡的炊煙,從漁村上空裊裊升起。

    水天相連的遠處,一行排列如綴的大雁款款而飛。男兒一生的事業,凝聚在這睇視之中,有誰能理解我憑欄凝視的心意呢!

 

 
   4、  王禹偁(954-1001),宋代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貶知黃州,世稱王黃州。出身貧寒。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公元983年)登進士第,授成武縣(今屬山東)主簿,遷大理評事,次年,改任長洲(今江蘇蘇州)知縣。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召試,擢右拾遺并直史館。后拜左司諫、知制誥。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廬州尼姑道安誣告著名文字學家徐鉉。當時禹偁任大理評事,執法為徐鉉雪誣,又抗疏論道安誣告之罪,觸怒太宗,被貶為商州(今陜西商縣)團練副使。淳化四年移官解州(今屬山西)。同年秋召回京城,不久又外放,隨即召回。任禮部員外郎,再知制誥。

  太宗至道元年(公元995年),任翰林學士,后以謗訕朝廷的罪名,以工部郎中貶知滁州(今安徽滁縣),次年改知揚州。真宗即位(公元997年),再召入都,復知制誥,上書提出“謹邊防”,“減冗兵,并冗吏”等事。與撰修《太祖實錄》,因直書史事,引起宰相的不滿,又遭讒謗,于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再次被貶出京城,知黃州(今湖北黃岡),咸平四年冬改知蘄州(今湖北蘄春)。咸平四年在蘄州卒,年四十八。《宋史》與《東都事略》有傳。

  王禹偁自編《小畜集》30卷,今有《四部叢刊》本。另有其曾孫王汾裒輯《小畜外集》,有清光緒年間孫星華刻本。近人徐規所著《王禹偁事跡著作編年》,收集佚詩佚文多篇。

     王禹偁的敏捷詩才,給自己爭取到了良好的待遇與進身的機會,一直到中了進士后也一樣如此。當時的皇帝宋太宗聽說了他的才名,召來面試,選拔他作了右拾遺,在史館任職,還有“賜緋”的待遇(就是賞穿紅袍),歷來成例,賜緋者,給配的衣帶是涂金銀帶,太宗卻特命給他一條文犀帶“寵之”,在當時的士子眼里,這已經是至高無上的恩遇了。據說他在太宗面前也有即景成詩的故事:宋太宗有一回宴請百官,這種宴席上一般是即興賦應制詩的,太宗耍了個花招,前一日看見王禹偁在宮禁中喃喃吟詠,知道他在預先作《賞花釣魚》詩,知道其他的文官大概也押了一樣的題,于是第二天宴席上臨時改題,要求作《千葉石榴花》,百官一時都慌了手腳,事先擬好的作品拿不出來,只有王禹偁飛快的寫了一首應景的七絕:“王母庭中親見栽,張騫偷得下天來。誰家巧婦殘針線!一撮生紅熨不開。”太宗拿著詩,贊賞說:“這才是真才實學啊!”——當時百官里面有沒有人從此嫉恨,不得而知,但王禹偁如此才華,也得帝王賞識,仕途卻一直不順,難說不是有著鋒芒畢露得罪了同僚的緣故。

 

 

   5、 此詞是北宋最早的小令之一,也是作者唯一的傳世之作。全詞以清麗的筆觸、沉郁而高曠的格調,即事即目,寓情于景,通過描繪江南雨景,寄寓了作者積極用世、渴望有所作為的政治理想和懷才不遇的苦悶情懷。《竹林紀事》評此詞云:“情麗可愛,豈止以詩擅名。”起首一句“雨恨云愁”,借景抒情,借情寫景。云、雨并無喜怒哀樂,但詞人覺得,那江南的雨,綿綿不盡,分明是恨意難消;那灰色的云塊,層層堆積,分明是郁積著愁悶。即使是這彌漫著恨和愁的云雨之中,江南的景色,依舊是美麗的。南齊某詩人的《入朝曲》寫道:“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王禹偁 用“依舊”二字,表明自己是僅承舊說,透露出一種無可奈何的情緒。

  上片煞拍寫的是:雨幕中,村落漁市點綴湖邊水畔;一縷淡淡的炊煙,從村落上空裊裊升起;水天相連的遠處,一行大雁,首尾相連,款款而飛。但如此佳麗的景色,卻未能使詞人歡快愉悅,因為“天際征鴻,遙認行如綴”。古人心目中,由飛鴻引起的感想有許多。“舉手指飛鴻,此情難具論”(李白《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這里,詞人遙見沖天遠去的大雁,觸發的是“平生事”的聯想,想到了男兒一生的事業。王禹偁中進士后,只當了長洲知縣。這小小的芝麻官,無法實現他胸中的大志,于是他恨無知音,愁無雙翼,不能象“征鴻”一樣展翅高飛。最后,王詞將“平生事”凝聚對“天際征鴻”的睇視之中,顯得含蓄深沉,言而不盡。

  這首詞藝術風格上一改宋初小令雍容典雅、柔靡無力的格局,顯示出別具一格的面目。詞中交替運用比擬手法和襯托手法,層層深入,含吐不露,語言清新自然,不事雕飾,讀來令人心曠神怡。從思想內容看,此詞對于改變北宋初年詞壇上流行的“秉筆多艷冶”的風氣起了重要作用,為詞境的開拓作了一定的貢獻。

 

 

   6、 這首詞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具有清新曠遠的風格,與五代剪紅刻翠、遣興娛賓的作品截然不同。詞的上片借細雨濃云來抒寫離愁別恨,既描畫出江南多雨多云的特點,又寫出了詞人對水鄉的喜悅之情。詞一開始就捕捉住江南水鄉的特異風光,突出了多云多雨這一地區性和季節性特點。盡管這“雨”使人添“恨”,這“云”使人生“愁”,但在作者眼里卻仍然感到這一切都有迷人的魅力。所以,下面禁不住用贊美的語氣寫道:“江南依舊稱佳麗”。“佳麗”,講的是風景優美宜人。南齊詩人謝朓《入朝曲》中有“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之句。那么,這“佳麗”,表現在什么地方呢?下面“水村漁市,一縷孤煙細”,對此作了形象的補充和描繪。“孤煙”一句,很容易使人聯想到王維的“大漠孤煙直”(《使至塞上》)。作者把王維的詩句略加改造,并使之與遍布江南的“水村漁市”相結合,江南水鄉的特異風光便躍然紙上了。當然,作者并不只著眼于“水村漁市”的刻畫,他內心想的是更加遠大的事情。所以,下片宕開一筆,以“征鴻”做旁襯,暗寫滯留異鄉不能振翼高飛的感慨。當“征鴻”從“天際”掠過之時,作者便止不住產生了振翼搏斗的遐想。《史記·陳涉世家》載:“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作者以鴻雁奮飛來跟自己“平生事”相對照,于是便“凝睇”注視,免不了發出世無知音,“誰會憑欄意”的深長慨嘆。
 
  品詞中之味,這首詞應該是作于貶謫期間。王禹偁曾三度被貶,第一次貶為商州(今屬陜西)團練副使,第二次出知滁州、改知揚州,第三次出知黃州(今屬湖北)
。宋代設“江南東西路”,轄境相當于今江蘇、安徽二省,滁州、揚州皆在其轄境之內。況且,古人詩文中有以“江南”泛指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所以,這首詞最有可能作于第二次貶官期間。宋代文人士大夫甚得皇帝尊寵,待遇優厚,政治環境寬松。象王禹偁這樣出身貧寒、門第卑微的知識分子能夠進入領導階層,完全依靠朝廷的大力提拔,因此他們對宋王室感恩戴德、誓死效忠,即使仕途屢遭挫折,也此心不變。何況,寬松的環境使他們敢于有所作為,皇帝的尊寵使他們勇于有所作為。這就使得北宋被貶謫的文人士大夫的心境與前代類似處境的墨客騷人有很大的不同。他們雖有貶謫的困苦、失意的牢騷,但卻輕易不沮喪、不悲觀、不沉淪,仍然試圖舒眉一搏,對前途保持著樂觀的向往。宋代士大夫貶居期間的這種特殊心態,是王禹偁作此詞時的特定心理背景。因此,即使被貶出京,詞人依然對生活保持著濃厚的興趣,有心情去欣賞“江南”的佳麗風光。在抒發“世無知音”的苦悶時,其基調是對鴻雁振翼的遐想,詞的格調因此也不會顯得悲苦沉悶,而有一種向上的引發力。
 
  王禹偁此詞即事即目,登覽抒懷,寓情于景,格調深沉,雄渾有力,藝術上完全臻至成熟,在宋初小令中是別開生面的。具體地說,這首詞在宋初詞壇的貢獻集中在兩個方面:在秾麗的氛圍中以清麗取勝;在狹窄的詞境中以開闊見長。過去,人們一般只注意范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其實,不論就思想內容,還是就藝術風格講,這首詞都很具特色,從柳永的《雪梅香》(“景蕭索”)、辛棄疾的《水龍吟》(“楚天千里清秋”)和姜夔的《點絳唇》(“燕雁無心”)等諸名作中,均可看出受王禹偁這首詞影響的某種痕跡。因此,王禹偁這首《點絳唇》應當被視為掀開兩宋詞壇帷幕的重要詞篇。王弈清稱贊此詞“清麗可愛”,并因此推崇王禹偁“豈止以詩擅名”(《歷代詞話》卷四轉引)。王禹偁是開北宋詞壇創作風氣的重要作家。

 

 

   7、“平生事,此時凝睇,誰會憑欄意”。王禹偁的感慨使我們想到了唐初詩人陳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千古感嘆,他們的志向都是高遠的,但又都有知音難遇、才志難伸的悲戚。但不管怎樣,他們是有勇氣有志向的先驅者,是中華民族文化的脊梁骨。想想軟弱的南唐李后主,失去江山后,連登高也失去了勇氣,“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只能在夢里回憶昔日的歡悅,“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王禹偁的憑欄抒懷,將悠遠的空間眺望化為對個體時間(建功立業,名揚千古)的渴望,這種對永恒生命的沉思是會讓人肅然起敬的。而這種偉大的孤獨感的抒發形式,又影響到宋一代詞人,成為他們仿效的對象和表達的套語,如辛棄疾《水龍吟》中有“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柳永《蝶戀花》內有“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這種意境,再加上“平生事,此時凝睇,誰會憑欄意”的淡淡無奈,落寞嗎?到處都有這份清麗淡雅嗎?到處都有這份寂靜深幽嗎?

 

 

   8、 雨天,總勾起情緒。即便平淡得不能再平淡的一場雨,她下了就會淋濕心事。好比“雨恨云愁,江南依舊稱佳麗。水村漁市,一縷孤煙細。天際征鴻,遙認行如綴。平生事,此時凝睇,誰會憑欄意!”雨雖有滋潤大地萬物之心,卻鮮有人明其志。她悲中之悲也讓我心下了一場雨。寂寞憑欄處,凝眸,總是知音稀。好想執手相約百年,卻奈何“芳草無情,更是在斜陽外。”心雨下了一場又一場,屋檐外,晴天仍然未到來。
  
  撫琴,無盡的憂傷襲來。琴,我之宿命。撫摸她猶如撫摸我的靈魂上的神經。我傾聽她的每個細微的跳動,任由節奏如流水彈拔心湖。我痛我失,我悲我棄。唯有琴能撫慰我內心無盡的憂傷。狂風暴雨后總是晴天,漫漫長夜過后就是黎明。在離天亮還有一段時程里,我傾聽流水的旋律把自己遺忘在時光的分分秒秒間。痛苦仿佛離我遠去。只是回首間,這段漫長的距離讓我在等待中漸漸白頭。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日子,總有難言在心頭。只是那琴心般的你仍然在心中,長駐。

 

 

   9、如果有意識地考察宋詞里憑欄的系列形象,就不難發現憑欄形象的情態具有鮮明的特征。首先是時間之久,“煙波滿目憑欄久”(柳永《曲玉管》),“憑欄久,疏煙淡日,寂寞下蕪城”(秦觀《滿庭芳》),“最苦是、立盡月黃昏,闌干曲”(辛棄疾《滿江紅》)。憑欄遠眺,抒情主體的情緒便憑著目力與想象飛越遠方,其情愈深,其時也久。憑欄時間的延續,即是情緒的蓄積,也是情感的傾瀉。其次是形象之獨,“最憐予、洞簫聲盡,闌干獨倚”(李演《賀新郎》),“獨立雕欄,誰憐枉度年華”(王沂孫《高陽臺》),“時移事改,極目傷心,不堪獨倚危欄”(趙可《雨中花慢》)。這些詞分別是一幅幅孤寂清冷的形象化的藝術畫面。透過形象的外在孤獨,不難感受并把握其內心深層的孤獨。這種內心的孤獨在唐宋詞里還表現為抒情主體對知音的渴望與呼喚,“平生事,此時凝睇,誰會憑欄意”(王禹稱《點絳唇》),“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辛棄疾《水龍吟》)。由此看來,抒情主體對自身孤獨的深刻意識,就是對憑欄情緒最充分的自然流露。

 

 

   10、王禹偁《點絳唇》詞云:“平生事,此時凝睇,誰會憑欄意?”你,隨著十月的陽光走來;她,伴著少年的懷想走來;我,攜著半生的牽念走來。緊握著的手,連接起三十年的離別;盈著淚的眸,涌淌了三十年的相思。千般感慨,萬種情懷,此刻皆化作了久久的凝視、長長的故事、深深的祝福、美美的笑臉。你我都已早生華發,失去了當年的年輕與單純、熱情與夢想,眼角寫著成熟,額頭印著滄桑,步履顯著淡定和穩重。……

 

 

   11、在飄泊歲月里靜默地盼著,希望自己可以奮起,鏟除這種居無定所的日子。然而在變化不定的時空里能迅速定位,談何容易?即使有著暫時的定位也會被無常如大浪淘沙般沖走直至湮毀。在這樣的沖刷里,連自己心中那根熱望不息的弦也在腐著銹著。我得到了結論:不會有一個人能永遠與自己同行的!那些生命歷程里深紅,淺紅紛繁不一的色彩,在飄泊的驛路上紛紛揚揚,漫天匝地。此刻我手上拿捏的一枚色彩,在戰戰兢兢的瑟縮里,出落的越發嬌嬈了……而驛路的盡頭,無數的白菊在時光里款款搖曳著,花瓣隨風四濺,仿佛是奠祭飄泊歲月的挽歌,滄涼里透著幽幽然的冷香……

    平生事,此時凝睇,誰會憑欄意?我也是個性情極易生嗔生癡之人,直到近年方才漸漸淡漠起來,看看以前的文字,有些覺得已頗渺茫,恍若隔世。莫非這就是心境日趨老態的表現么?那些無做作的愛與恨,無刻意的堅持或放棄,都成了過往的流水。那不屑溶與世的純澈情絲,都堅持地做了俗世的奴隸。走到了生命旅程的某一點,這某一點上青翠漸減,只有著平淡無奇的黑白色,熱望憧憬在這某一點上消釋了。那些自認為解決不了的“迷”和“障”,在身臨切近里,也早已不知不覺的走過去,什么也沒看見。今是而昨非?昨是而今非?念及與此,心懷遂坦然下來了。

 

 

   12、有一種語言,悲壯沉重。王禹偁有“平生事,此時凝睇,誰會憑欄意!”壯志難酬,也只好無語凝睇,目送飛鴻了。辛棄疾有“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縱有再多家國之痛,也是孤掌難鳴,最終只能“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雖且作安慰,又怎能泯滅壯志未酬的悲苦。從人性的角度出發,誰不圖安逸自在,你上的都是家國大事的建議,勞心勞力,有時還動搖人家切身利益,遭人冷遇,也是自然。無憾的是留下胸懷大志,忠君愛國的美名后世瞻仰。

 

 

   13、誰在哪兒默訴霧失樓臺,怎奈平生事,此時凝睇,誰會憑欄意!

     飄葉飄落在手心里,有一種惜惜相憐的感觸。葉兒的落去,是她生命的開始,還是她生命的結束?只是殘秋最多幾許,何來天上人間。眼前的是是非非又與誰何干,陌路旁觀! 

    星月當前,玉簡不散,誰在樓前?滿身蒼黃,冷月心上,總是離殤。星光難收,泣淚不止,若笑彷徨。獨鳴秋殤,憶醉南唐,冬若成陽,若離若殤。 

    素塵易染,素顏難眠,妝年何堪?一如既往的追求,沒什么借口和理由,什么事可回首?

 
 
 

   14、日子悠然地過著,可是并沒有什么讓人激動的事情。不甘于平凡,卻尋不到激情的影子。想要給自己一個放縱的理由,理智卻總會跳出來礙事。在路上的感覺總是讓人心動,可是太多看不到的情牽絆著我。人生的走向依然模糊,太多的變數讓我無法確定未來。這場賭局已開始,卷進去的人卻漸漸迷茫。每當我們以為自己已經明白了規則,卻發現還有更多的程式在等待我們去解。長長短短的人生,意義何在?總以為自己是灑脫的,是與眾不同的,可是依然逃不開那些虛幻的名利與欲望。到頭來,連自己都懷疑所謂的無所謂只是無能為力的自我安慰。思想在夢幻與現實之間游走,情感在喜歡與愛之間徘徊,心情在低迷與飛揚之間飄蕩。看不破的迷障,解不開的心結,等待著浴火鳳凰般的重生。收拾起過往的凌亂,一路旋舞向前。

   平生事,此時凝睇,誰會憑欄意。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6:38

[新一篇]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舊一篇] 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