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一體化的理論概念及其發展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龐效民 中國科學院國家計劃委員會地理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要 為了明確國際性區域經濟合作的理論和實踐對中國開展區域經濟合作的參照性,本文對國際性區域合作的基本理論概念及其演變進行較為系統的總結和分析。首先闡述了用來描述在國家之間建立區域化、集團化合作關系的基本概念——“區域一體化”的理論內涵,然后概括分析了60年代以來,特別是冷戰結束后,世界經濟的區域化、集團化發展實踐對“區域一體化”概念的傳統理論界定的挑戰,并對近年來有關世界范圍內區域經濟合作現象的理論概念的新發展進行了概括總結,在此基礎上,提出澄清有關認識的必要性。
  關鍵詞 區域一體化 區域經濟合作 理論概念發展
  * * *
   1 問題的提出
  國際經濟一體化和區域集團化是戰后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向,而且自60年代以來一直是國際政治和國際經濟理論的研究熱點。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宏觀背景下,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正處于轉變機制的重要時期,區域經濟關系逐步趨向市場化。發展區域經濟合作成為現階段中國區域發展政策的主要內容之一。這一政策導向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第一,國家對開展國際性區域經濟合作高度重視,并持較積極的態度,希望通過開展國際區域合作提高吸引和利用國外資金和技術的能力;第二,國家把開展國內區域經濟合作作為縮小區域發展差距、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各級地方政府普遍對通過開展區域橫向聯合吸引其它地區的資金、技術和人才持積極態度,至今全國范圍已出現100多個區域經濟協作組織和網絡。
  與國際經驗相比,我國在不同地區之間建立區域經濟合作關系的區域發展實踐很獨特,有關的理論基礎較為薄弱,亟待加強,借鑒國際理論和實踐是加強適合于中國實踐的理論建設的重要途徑之一,但是,直接參照國際理論和實踐的做法并不可取。而近年來在我國的有關國家政策和學術觀點中常常出現這種現象,即把國際經濟一體化和區域集團化趨勢作為中國開展國內區域經濟合作的重要根據之一,并用國際間經濟技術合作的模式制定國內地區間經濟合作的目標、結構和方向。這種做法有明顯缺陷:首先,忽略了兩種事物的不可比性,把基于國家之間關系的規律和經驗直接推廣到中國內部不同區域之間的區域關系上,而且把基于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區域經濟規律直接應用于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中的中國區域經濟實體;其次,把國際經驗簡單化,對國際理論和實踐的最新發展認識不足。進入90年代,全球范圍內的國際經濟一體化、區域集團化出現了許多新的現象和趨勢,國際性的區域合作的動力機制和發展模式趨向復雜化、多樣化,發展中的國際經驗正有待理論革新和發展。
  為減少國際比較的盲目性、探索和選擇適合中國實際的區域經濟合作發展模式以及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的合理途徑,必須明確中國國內區域經濟合作與國際性區域經濟合作的參照性和可比性,尋找正確認識國際性區域經濟合作的經驗和規律的良好出發點。為此目的,本文從明確有關概念界定入手,概括總結國際性區域合作的基本理論概念及其演變。
  二戰結束以來,區域合作一直是國際關系的重要主題之一。幾十年來,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經歷了一系列重大變化,世界體系的運行規則和環境不斷演變,相應地,不同國家之間開展國際合作的實質內容以及合作的目標和形式也在不斷變化,總體上看,趨向復雜化、多樣化、非統一化和非確定化,加大了有關的理論總結和理論體系建設的難度。“區域一體化”是用來描述在國家之間建立區域化、集團化的合作關系的最基本的理論概念,80年代以來,用以描述國家區域化、集團化的合作關系的名稱增多了,除“區域一體化”外,在文獻中出現較多的還有“區域經濟合作”、“區域集團化”、“跨國次區域經濟合作”等。需要指出,這些概念的內涵是既有聯系又有差別的。
   2 區域一體化(regional integration)基本概念
  在日常用語中,一體化被定義為把各個部分結為一個整體。國際經濟學和國際政治學是進行有關“一體化”的理論研究的兩大主要學科,其中國際經濟學側重從宏觀經濟角度認識和刻劃伙伴國家之間的經貿合作關系,以經濟分析為基礎建立一體化的理論體系,使一體化完全被賦予一種經濟學的涵義,其中以美國經濟學家貝拉·巴拉薩60年代的成果最有代表性。而政治學根據國際關系理論來研究一體化現象,關注焦點是一體化伙伴國家間的政治關系。由于所依據的國際關系理論基本上是構筑在冷戰時期的兩極格局上的,冷戰結束,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國際政治學有關一體化的理論基本上失去現實合理性。
  早在50年代和60年代經濟學界就以歐洲國家的集團化發展實踐為主要實證基礎,提出區域一體化的一般概念,該概念包括四個基本假設:第一,主權國家是國際一體化的主體;第二,國家一般都傾向于通過進行集團性的區域內部貿易來提高本國的經濟福利水平,伙伴國家都看重以區內貿易利益為主的集團利益;第三,參與一體化集團的伙伴國家在國家體制和經濟發展階段水平等方面具有一定相似性,共同構成具有一定排他性的利益集團;第四,一體化是一個有明確順序的階段性發展過程。在這些假設基礎上,一體化被定義為伙伴國家之間逐步加強經濟合作聯系、結合成為范圍更大的區域經濟實體的過程,主要發展階段是:
  階段1:自由貿易區,在區內伙伴國家間取消一切貿易壁壘;
  階段2:關稅同盟,除了形成自由貿易區外,還達成了一致的對外關稅,提高一致對外的整體競爭能力;
  階段3:共同市場,生產要素,主要是勞動力和資本在伙伴國家之間可以自由流動;
  階段4:經濟聯盟,伙伴國家的經濟政策、市場規則、宏觀經濟和貨幣政策以及收入分配政策等等統一化;
  階段5:貨幣聯盟,伙伴國家之間使用統一的貨幣。
  顯然,在上述概念詮釋中,一體化被單純地作為經濟范疇來理解,一體化和經濟一體化兩個名稱也被看做是基本上可以相互替代的,具體名詞用法上有時是區域一體化,有時是區域經濟一體化;另外,上述對一體化的階段性劃分一直被用作一體化類型的主要分類方法,即區域一體化的主要類型包括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共同市場、經濟聯盟和貨幣聯盟。80年代后期以來,經濟學界開始注意區分一體化和經濟一體化兩個概念,把經濟一體化界定為一體化的經濟層面。一種理論觀點是,經濟一體化是伙伴國家之間市場一體化的過程,從產品市場、生產要素市場向經濟政策的統一逐步深化。
   3 區域化、集團化發展實踐對區域一體化傳統概念的挑戰
  經濟學界以歐共體經驗為基礎建立的“區域一體化”概念框架有著較為確定的理論假設和內涵,較為規范。但是,60年代以來,特別是冷戰結束后,世界經濟的區域化、集團化以空前的規模取得進展,發展實踐已明顯突破了其傳統理論范疇。國家之間建立合作關系的起點、途徑和范圍都發生了變化,“區域一體化”不再能由“區域經濟一體化”來簡單替代了。歷史實踐在以下方面突破了經濟學對區域一體化概念的傳統理論界定。
   3.1 國家之間建立合作關系的起點在變化
  國際關系經歷了重大的歷史性轉變,現代國際關系趨向全球性互相依存、政治經濟密不可分。從二戰后到冷戰結束前,國際政治關系一直是全球國際關系格局的主要影響因素,國際政治分割直接導致國際經濟分割,國際集團化合作關系往往以國際政治伙伴關系為前提。東西兩大集團的政治沖突是國際矛盾核心,西方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國家計劃經濟兩個平行市場長期相互分離。冷戰結束后,形成多極化格局,國家間政治走向全球政治,任何一個國家都無力對整個世界經濟、貿易格局做出決定性的影響,為數眾多的全球性問題進入國際社會的議事日程,國際矛盾和沖突也在全面展開;同時,全球性經濟競爭日趨激烈,以國際經濟關系為基礎的區域集團化正在重新塑造全球范圍內的國際關系格局,任何一個國家對國際事務的政治和戰略考慮不能脫離其國際經濟關系,反之亦然。在這種歷史趨勢下,競爭與合作成為兩條密切交織的國際關系主線,尋求和參與區域化、集團化被越來越多的國家看做提高自身國際竟爭實力的重要戰略選擇。與區域一體化的傳統經濟學概念相比,國家之間謀求建立集團聯盟的動機變得越來越復雜,一方面,利益權衡層次增加,除自身利益和地區集團利益外,還要在全球利益層次上審時度勢,事實上,90年代,國際關系陷入全球主義和地方主義并行的困境;另一方面,國家自身利益出發點多元化,不但要在政治、安全和經濟利益之間把握平衡,而且也要在經濟利益的多種領域之間進行選擇。鑒于此,要冷靜看待在60—70年代與80年代以來掀起的兩次區域集團化高潮,不能就此得出關于區域經濟一體化過于樂觀的結論。
  國際組織成為影響與協調國際關系的一個重要力量,增大了對世界經濟體系中的個體利益和集團利益的環境約束。區域一體化追求區域共同利益,實行一體化合作的國家集團一般采取對區內優惠,而同時對區外實行差別待遇的做法,而以關貿總協定(GATT)(1995年1月國際貿易組織(WTO)成立)為代表的國際機構組織和有關協議條約,以推動國際合作、建立全球自由貿易體制為目標,推行非歧視和多邊互惠主義原則,要求所有國家在比較利益原則下尋求多邊或全球性途徑。顯然,區域一體化的區域封閉性與關貿總協定(GATT)原則有矛盾。隨著烏拉圭回合談判成功和WTO的建立,GATT對區域一體化的影響趨于上升,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逐步加強對區域一體化發展的監督、管理和規范。GATT第24條及烏拉圭回合對第24條的諒解肯定區域一體化對自由貿易發展具有一定價值,但明確規定了組成區域一體化的目的,并對區域一體化的建立和運行做出程序上的規范,目的在于使區域一體化建立后產生的貿易轉移效應盡可能最小化,把區域一體化的建立和發展納入GATT的管理和規范體系;第二,GATT(WTO)正在更大范圍(擴展到服務貿易、環保等領域)對世界體系加以影響和規范,并對區域一體化建設產生示范效應(田春華,1996)。國際機構組織對于國際關系的重要職能既針對國家政府,也針對私有部門和企業,對跨國公司實行國際監督和控制。
  生產要素的跨國流動性不斷提高,國際分工從貿易主導型演變到投資主導型。國界是國家利益的分割界線,除政治意義外,長期以來一直是有關商品和生產要素流動的區域經濟規律發生作用的人為地域界線,是保持勞動力、土地等要素價格差別的空間界限。60年代,特別是80年代以來,伴隨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現代交通基礎設施和電子通信技術帶來了時空觀念的革命性變化。在商品流通國際化程度大大提高的同時,生產要素的跨國流動性也在不斷提高,除土地外,勞動力、資本、技術和管理等要素的跨國流動趨勢上升,而且市場銷售知識和管理控制等在全球流動的可能性也提高了,其中資本的國際化流動最為突出,戰后國際金融市場逐步發育和成熟,這為擴大經濟活動空間,特別是資源利用國際化、生產國際化和市場全球化創造了需求和可能條件,國家之間有可能通過經濟活動的跨國性組織來實現市場優勢和生產要素優勢(Dicken,1994)。國際貿易中有形產品逐漸讓位于無形資產。國際化的經濟利益競爭由經貿擴展到生產、投資、技術、知識產權等無形資源的利用等廣泛領域,相應地,國家之間發展共同經濟利益的可能范圍和實現途徑也增多了。
   3.2 形成和發展跨國性經濟合作關系的主體構成在變化
  世界經濟發展主體和利益格局也發生了重大變化,世界體系的行為主體和利益主體的種類和數目增加了,國家不再是發展和建立跨國性經濟合作關系的唯一主體,一體化不再是主要由國家政府來驅動的協調和平衡國家利益的區域過程,而成為國家政府、企業和國際組織等多種行為體交互作用的多層面動力過程。
  除國家政府外,企業成為開展跨國經濟活動的重要推動力和主體。跨國公司打破了國家作為唯一國際行為體的壟斷局面,對國家在國際舞臺和國內事務中的傳統權力地位提出挑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特別是80年代以來,跨國公司獲得迅速發展,在全球生產、金融和貿易體系中逐步占據主導地位,其規模和影響力已經超出某一國家的范圍而國際化了。迄今全世界跨國公司總數已超過3.7萬家,它們的20萬家子公司遍及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跨國公司的總產值占世界總產值的40%,貿易額占世界貿易額的50%;這些跨國公司控制了工業研制的80%、生產技術的90%、世界技術轉讓的75%;80年代中期跨國公司內部貿易占世界貿易總量增長的33%,跨國公司通過對外直接投資構筑實現自身全球發展戰略的國際分工體系,而且有自己的全球技術戰略。一些大型跨國公司向“無國界經營”方向發展,對國家主權和國家政府的國際權威和職能提出挑戰。跨國公司的國際性使之可以成為獨立發揮作用的權力中心,而不僅是國家的政策工具,跨國公司首先考慮的是公司的利益和目標,而不是國家的利益和目標。另外,跨國公司有能力對國際組織的控制實行反控制(陳斌進等,1995)。
  國家政府調控本國國際經濟關系的職能方式發生變化。傳統意義上的國家權力已相對削弱,跨國公司對于國家主權造成挑戰,國家越來越不能單獨地對經濟事務作出決斷。但是,國家仍是當前唯一能夠有政治主權和軍事實力,控制著人口、領土和資源的地域實體,國際生產和世界市場仍被國家或國家集團所分割,在新的世界政治經濟環境下,國與國之間的政治外交關系仍然由國家政府來掌握。許多國家政府根據國際環境變化調整自己的職能戰略,更重視通過規范本國企業和進入本土的外國企業的企業行為以及調整本國對內對外宏觀經濟政策來調控本國的國際經濟關系。國家有權利對跨國公司實行一定程度上的控制和管理,同時有義務對本國公司對外擴張和競爭給予支持。例如,美國《關稅法》337條款就是針對私人廠商和其進出口商品的知識產權邊境保護措施。另外,國家政府可以通過具體的金融政策和產業貿易政策直接影響國際貿易環境(R. Grant,1994)。
  尋求和參與跨國經濟合作的基本單元的地域特征在發生變化。一方面,由完整的主權國家擴展到一個國家的局部地區。許多國家的地方政府積極響應全球經濟一體化潮流,使國際集團化區域過程突破了以國家為基本地域單位的傳統權利層次和空間界限。另一方面,地理接近性和空間緊密性對構成區域合作伙伴關系的約束力趨于降低。
   3.3 差別較大的國家和地區之間也在致力于發展合作伙伴關系
  基于歐盟經驗的區域一體化概念中,伙伴國家的均質性是個重要初始條件,歐洲共同體的8個初始成員國的國家政體、社會制度和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接近,技術、文化、意識形態、消費習慣和水平也大體接近或相似。正因如此,得以形成一套完整的與成員國大體平行的超國家組織和管理機構。但是,除早期歐盟外,近幾十年來,特別是90年代以來,建立地區性集團不再是經濟發展水平相接近國家之間的事了,大多數區域集團的伙伴構成均質性較低,不僅有經濟發展水平差別,而且還有政體、社會經濟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差別,從國家類型來看,集團成員組合趨向復雜化,北美自由貿易區、亞太經合組織等都是典型代表。在60年代~70年代第一個區域集團化高潮中的主要代表性區域性合作組織,包括歐共體(EEC)、經互會(CEMA)、東盟(ASEAN)、東非共同市場(EACM)、中美洲共同市場(CACM)等,伙伴成員在社會制度、經濟發展水平等方面較為相近,而在80年代以來的區域化、集團化浪潮中新近涌現的區域性合作組織,由發達國家和地區與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一起組成的集團在增加。集團成員差別大往往意味著集團成員利益結構的非一致性,事實上,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經濟關系和資源環境聯系是當代全球國際關系的矛盾焦點。由于集團成員利益不同,利益沖突增加,從而加大達成共同集團利益的難度,有時即使名義上達成集團利益,由于合作成員在合作框架中的利益得失不均衡,實際上往往是成員自身利益高于集體利益,合作難以取得預期進展。另外,難以形成具有相對獨立性和封閉性的超國家性質的組織和管理機構。
   3.4 區域合作目標選擇的規范性和統一性缺少現實基礎
  基于歐洲經驗的區域一體化傳統概念,設定了一個明確的階段性逐級深入的規范性目標體系,歐盟在近半個世紀中基本上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但是,幾十年來的區域集團化實踐表明,在合作伙伴構成復雜化的趨勢下,合作伙伴各自的利益基準點和實際利益目標差別加大,階段性的統一目標常常是名不副實的。
  驅動伙伴國家和地區開展國際經濟合作的因素呈現鮮明的時代歷史特征和動態性。有學者(Linge & Hamilton,1981)指出,60年代~70年代出現的經互會、東盟、東非共同市場、中美洲共同市場等組織的具體目標與傳統的一體化概念有明顯偏離,由于當時有關國家以通過擴大對外經濟技術交流來加強國民經濟建設為基本動力,工業化、工業生產合理化大概是它們加入區域集團的基本目標,主要關注一體化的工業發展能給各自工業結構帶來什么變化。有些國際學者認為,目前許多國家政府對加入區域經濟合作所持積極態度實際上是出于對資本流動國際化的迫不得已的政策響應:一方面希望保持和加強資本流動性,增加本國資金來源和資金利用有效性,另一方面要限制來自外部的對國內市場的威脅,保持國土界限在保護國內市場方面的傳統權威。隨著一體化進程的擴展和深入,具有共同集團利益的合作成員國之間的目標分歧也會增多,例如,目前歐盟成員國在決策機制上就存在著重大分歧,德國、意大利等國主張建設“聯邦制”的歐洲,或說“歐洲合眾國”,而英國等則堅持歐盟應是一個主權國家的聯盟。
  合作伙伴的利益權重結構有差別。盡管經濟互補性被普遍認做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建立合作性經濟聯系的主要合理性根據,但是二者的利益興趣和爭取自身利益的能力差別卻是明顯的。80年代以來,全球性競爭加劇促使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一樣積極尋求政治性解決方案對付區域貿易問題,盡管大多數合作組織名義上都以區域貿易自由化為首選目標,如目前的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和東盟自由貿易區(AFTA)都提出了建設自由貿易區的明確目標,有關成員國真正關注的并不一定是區域共同貿易利益,各自的長遠目標更不盡相同。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市場和資源更感興趣,因而在合作領域上主要強調貿易和投資自由化,而發展中國家希望從發達國家吸引更多的資金和技術,因而更重視經濟與技術合作,亞太經合組織的這一特征十分典型。發展中國家面臨兩難困境:希望通過推動貿易自由化來使自己的產品更容易地進入發達國家,但同時,發展中國家對自由貿易的承受能力不強。總體上看,發展中國家普遍采取了靈活而務實的開放政策,以逐步開放市場作為爭取吸收外來資金和技術的有利條件。相反,歐美發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日益嚴重。
   4 區域一體化理論概念的新發展
  以上分析表明,就本世紀后半期世界范圍發生的區域化、集團化歷史實踐而言,傳統的區域一體化經濟學理論是相對薄弱的,在實際應用中有關區域性合作關系的概念定義精確性下降,使用上也有些混亂。在這種背景下,近年來有關世界范圍內的區域合作現象的理論概念有新發展。
   4.1 把區域一體化概念分解為多個新概念
  鑒于區域一體化動力過程中政府行為和企業行為兩個層面存在的明顯分異,即政府目標和企業私有部門行為的經常性背離,以及進行區域一體化的政府政治意愿和區域一體化的實際進展的差別,一些學者提出把區域一體化概念分解為兩個新概念。一種劃分方法定義以政府為主導的制度性區域一體化和以公司(跨國公司為主)為主導的功能性區域一體化(陳斌進等,1995),也有人用政治一體化和經濟一體化來劃分。不論用什么名稱,問題的核心是把區域一體化的兩個重要方面——組織制度建設和區域經濟合作的實質進展——區分開來,避免將區域合作的組織制度建設等同于區域經濟一體化。
  制度性區域一體化(institutionalization)概念已逐漸被廣泛采用,用以描述在區域集團化方面的政府行為,指合作伙伴國家之間出于發展合作關系的政治意愿建立一定形式的組織和制度(institutions)。制度性區域一體化具有以下主要特征和功能:第一,對開展合作(或一體化)的重要意義達成共識;第二,高效及時地獲得和相互傳遞信息;第三,開辟進行實質性政策協調(如對外政策)的可能途徑(Higgott,1993)。
  同時,有關經濟層面的區域一體化,即區域經濟合作的實質進展的概念使用靈活化。在一般性論及區域化、集團化的區域經濟合作關系時,對于歐盟的經濟合作,使用“區域經濟一體化”;除歐盟外,多采用“區域經濟合作”,而非“區域經濟一體化”,以明確大多數區域集團在區域經濟聯系緊密程度和協調發展方面與歐盟的差距;有學者建議使用“貿易一體化”來描述以商品、服務和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為目標的經濟合作(Missen & McKay,1995);在分析及描述某個區域集團的類型時,不再依賴傳統的區域經濟一體化階段分類法,而是根據其實際性質加以定位,例如用“區域性貿易集團”來概括當前存在的多種國家間合作組織(Grant,1995);一些學者提出用“區域產業圈”一詞概括東亞區域化經驗更恰當(小林實,1994)。
   4.2 提出跨國次區域經濟合作概念
  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出現一種國際性區域合作的新現象,即不同國家的一部分組合在一起開展區域經濟合作。如東南亞增長三角、湄公河區域三角、圖們江區域三角等。學者普遍認為它們不符合區域一體化的傳統概念,與一體化的幾種傳統類型——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共同市場、完全經濟聯盟、完全政治聯盟都不同。經濟學家們一般稱之為“跨國經濟區”,地理學者把它定義為“跨國次區域經濟區(SREZs)”。盡管人們對此新現象的認識與概念定義遠未統一,但跨國次區域經濟合作作為一個描述國際性區域一體化的新概念已基本被接受。由于它們主要位于亞洲,有人稱作“區域一體化的亞洲解決途徑”(kettunen,1995;Chen,1995)。
  目前關于跨國次區域經濟合作的代表性觀點是:資源互補性和比較優勢、地理接近性和良好的基礎設施是開展這種區域經濟合作的基本條件;通過資源合并和產業互補來促進區域經濟合作,把發達經濟和欠發達經濟的資源結合起來,把可利用的資本、技術、人力資源和可利用的土地、自然資源和勞動力結合起來,通過開發規模經濟和地理集聚來提高競爭能力,產生經濟效益。與傳統一體化概念的主要差別在于:第一,在合作目標方面十分強調經濟互補性的重要性,而不太在意均質性與共同利益;第二,在合作主體方面不依賴于成員國政府之間通過正式協議來協調,而通常是市場力量和政府導向的交互作用,其中有的雖由政府出面,但主要是由私有企業互相聯系的經濟活動組成的新的跨國界的空間經濟組合。有學者故謂之“自然經濟地區”、“自然戰略聯盟”、“松散的聯系同盟”;第三,突破了國家界限:雖然有毗鄰或共同的國界,但在這類區域合作中主要發揮作用的不是國家的國界,而往往是民族、人文聯系的地域界線。
   5 澄清基本概念認識
  目前全世界已成立的區域經濟集團有24個,參加的國家達140多個(崔冠杰,1994),這些區域合作組織的具體合作背景、合作伙伴構成、合作形式和合作目標差異較大,較難作系統嚴密的類型歸并。一些區域合作組織的名稱叫法明顯地與一體化傳統概念的內涵有出入,有關名詞使用不規范,例如,“阿拉伯共同市場”中“共同市場”的用法言過其實;近年來成立的一些區域合作組織在發展目標提法上沿用傳統一體化概念體系下的階段性目標,如目前的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和東盟自由貿易區(AFTA)以自由貿易區為目標。另外,學術界也有一些模糊認識,有些學者仍把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區域經濟合作混同使用,有人根據傳統概念對在幾十年來出現的具有不同發展背景的各種區域合作組織實例進行歸類。
  我國有學者對國際性區域經濟合作組織進行了類型劃分,提出“當今世界區域經濟集團化”的基本模式,比較普遍提及的是歐盟類型、北美自由貿易區類型和“雁行模式”三種基本類型,也有人把跨國次區域經濟合作,即所謂“增長三角”看作基本模式之一(亞非所,1996;金明善,1996)。他們對這些模式的描述是:
  歐盟類型:各成員國社會制度和發展水平相近,通過產業水平分工追求規模經濟效益。
  北美自由貿易區類型:各成員國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較大,圍繞核心國形成區域性市場體系,并形成有一定排它性的自由貿易區域。
  “雁行模式”:以經濟大國為領頭雁形成產業體系,各合作成員間形成以垂直分工為主的產業聯系。
  “增長三角”:利用不同國家毗鄰地區經濟的互補性,以市場機制為基礎的跨國或跨地區經濟合作區。
  從表面上看,上述模式是依據合作伙伴構成及其相互關系特征對當今世界區域合作集團組織多樣本的歸納總結,實際上,根據前面對區域一體化基本概念及其演變的討論,不難發現,它們是對屬于不同層次的一些概念即“區域經濟一體化”、“區域貿易集團”、“區域產業圈”和“跨國次區域經濟合作”的不太恰當的歸并。
  參考文獻
  1 張萬清主編.區域合作與經濟網絡.經濟科學出版社,1987:265~268.
  2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所.浙江亞太研究所編.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與亞太經濟合作.時事出版社,1992(3):132.
  3 小林實.東亞產業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 崔冠杰.澳門高技術產業發展之路.澳門基金會出版,1994(8).
  5 田春華.區域經濟一體化與全球自由貿易體系的建立.世界經濟,1996(12):56.
  6 亞非所.環渤海區域聯合亟須強化國家政策干預.環渤海經濟liào@①望,1996(5).
  7 金明善.展望世紀之交的環渤海經濟合作模式.環渤海經濟liào@①望,1996(3).
  8 宋堅.相互制約與促進——從歐盟一體化看亞太地區經濟合作.國際貿易.1996(12).
  9 譚東白.協調立場面向未來——評歐盟特別首腦會議.liào@①望,1996(15).
  10 傅東輝.打開他國市場的總體戰略——歐盟的市場準入戰略.國際貿易,1996(11).
  11 李長久.亞太經合組織方式行之有效.liào@①望,1996:50.
  12 丁兆林.人力資源.亞太經濟騰飛的又一主動力.liào@①望,1996(6).
  13 施本植.湄公河流域國土次區域經濟合作構想.國際貿易,1996(6).
  14 Richard Grant.The geography of international trade.Progressin Human Geography,1994,18(3):301~306.
  15 Xiangming Chen.The evolution of free economic zones and therecent development of cross-national growth zon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95,19(4):606~616.
  16 Chung-Tong Wu.The Edges of China-Cross Border Development.Conference paper,1995:5~6.
  17 Erja Kettunen.ASEAN and the growth triangle:regional economic profile of integration.Conference paper,1995.
  18 Geoff Missen,John McKay.Asia pacific regionalisation:realityand rhetoric.Conference paper,1995.
  19 Won Bae Kim.Industrial cooper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in Northeast Asia:towards a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strategy.Industrial Cooper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Northeast Asia,1996:22~24.
  20 F.E.Ian Hamilton,G.J.R. Linge.Spatial Analysis,Industry andthe Industrial Environment,1981:5~6,21~23.JOHN WILEY & SONS.
  21 P. Dicken.Global Shift,1994.
   THE CONCEPTION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RELATED DEVELOP
   MENT
   Pang Xiaomin
  (Institute of Geograph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
   Abstract
  Aiming at getting clear about the reference implication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to intra-applications in China,this paper gives an analytical introduction to the changing basic conception framework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The traditional conception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based onEuropean experience is elaborated at first,and the major challenges faced it by the real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in terms of cooperation and grouping in the past decades have been discussed.Then the recent academic development concerning the extending of the conception over the worldwide experiences of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has been summarized.
  Key words Regional integration,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Conception development
  作者簡介
  龐效民,女,1965年5月9日出生,1986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地理系經濟地理專業,現為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員、在職博士生,近年來一直從事區域發展和區域規劃研究。*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目加潦右
  
  
  
地理譯報:地理科學進展京39-47K91中國地理龐效民19971997 作者:地理譯報:地理科學進展京39-47K91中國地理龐效民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1:34:15

[新一篇] 北村小說的文化心理特征

[舊一篇] 區域發展規劃基礎理論述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